市民政工作會議講話一

時間:2022-11-04 11:38:00

導語:市民政工作會議講話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民政工作會議講話一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民政廳的精心指導下,全市民政系統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為契機,依托五大工作平臺,創新破難、為民服務,各項民政工作取得了新進展。一是以實事項目為抓手,困難群眾救助、優撫安置、老齡工作、社區建設、雙擁工作等五大服務成效明顯;二是以法律法規為依據,民間組織登記管理、殯葬管理、區劃地名管理、社會救助管理、福利企業及福利彩票管理等五大管理進一步加強;三是以質量效益為標準,社會福利中心、市老年活動中心、新公墓籌建等三大建設全面推進;四是以確保工作落實為目標,以五大平臺為抓手的工作運行機制、以多元投入為來源的資金籌措機制、以優化素質為核心的組織保障機制等三大機制不斷完善。

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民政事業的發展還有許多困難,全市民政工作總體上居于全省前列,但各縣區工作進展還不夠平衡。民政部門如何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更好的發揮作用,全面履行社會建設和管理職能,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等。這些都需要我們予以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在新一年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和改進。

2006年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一年,也是實施“十一五”規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開局之年。根據市委五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今年全市民政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以六大工作平臺為依托,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的宗旨,進一步創新工作,創活機制,創強實力,創優隊伍,增強民政“三力”,在率先崛起中有更大作為。根據這一總體要求,今年的工作重點主要是實施“五個一”工程。

一、實施一批為民辦實事項目

農村低保戶危房改造。今年是實施農村低保戶危房改造的第三年,也是最后一年,計劃改造306戶,確保完成本屆政府任期內農村低保戶無危房的目標。

提高低保標準。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完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的通知》(浙政發〔**〕65號)要求,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40%確定;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原則上按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60%確定。

農村老年活動室建設。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突出的戰略任務予以部署,建設農村老年活動室也是建設新農村的重要內容和要求,因此,要繼續實施示范村老年活動室建設工程,今年全市計劃再建20個。

星級敬老院建設。根據全省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工作重點,在確保農村五保和城鎮“三無”老人集中供養率達90%的基礎上,以“創星級院、樹敬老風”為載體,加大創建力度,爭取星級院達60%以上,提高集中供養質量,不斷完善長效供養機制。

落實老年人優待政策。根據《浙江省優待老年人規定》(浙政發〔**〕48號),出臺《**市人民政府關于優待老年人實施辦法》,全面落實優待老年人的各項政策。進一步深化城市社區老齡工作“3587”工程和農村老齡協會規范化建設。

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入,改善基礎設施,今年全市計劃新增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19個,其中三個縣計劃新增11個,按中心城區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吳興區計劃新增4個,南潯區計劃新增4個。

二、優化一批有影響的品牌項目和亮點工作

優化四大品牌工作。已經取得全省、全國先進的四大品牌項目要進一步優化。三峽移民工作要在維護穩定的基礎上,通過政策幫扶,讓三峽移民逐步致富;地名工作要以地名公共服務工程為載體,在地名規范專項事務、地名標志專項事務、地名規劃專項事務、數字地名專項事務等方面出成果;救助管理工作要在健全“125”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加以深化提升;雙擁工作要高度重視迎接全國雙擁模范城五連冠的檢查和申報,加大為駐軍官兵辦實事力度,確保為駐軍部隊辦一二件實事。指導建立企業擁軍協會,推動雙擁工作社會化。

放大六項亮點工作。已經在省、市產生較大影響的六項亮點工作要逐步放大。社會救助“五個一”領導機制要在更大范圍內推廣,在更高層次上運作;困難群眾電子檔案要進一步完善,發揮作用;低保紅綠卡制度要逐步健全,切實做到應保盡保、應補盡補、應退盡退;“雙千萬結對幫扶”工程要再深入、再細化,確保落到實處;和諧社區建設要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推廣鋪開;朝霞與晚霞同輝活動要進一步擴大影響。

三、突破一批難點工作

完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完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的通知》要求,以“?;尽⑷采w,多層次、相協調,可持續、高效率”為目標,不斷完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繼續完善一口受理,集中協調辦理的工作運行機制,建立市級層面上一口上下的社會救助工作平臺。完善醫療救助體系,理順運行機制,逐步擴大醫療救助的覆蓋面和受益面,在財政醫療救助資金不低于人均3元的前提下,堅持低門檻救助,確保救助政策落到實處。

強化殯葬執法和殯葬管理。以即將出臺的《殯葬管理條例》為契機,深化改革,實行殯葬服務放開與強化行政管理相結合。加強殯葬執法隊伍建設,實施規劃管理、許可管理。在鞏固火化率100%的前提下,繼續把“三沿五區”墳墓治理、生態葬法、公墓和墓地綠化作為重點,推行綠色生態葬法,確?!叭匚鍏^”墳墓治理率、所有行政村生態葬法覆蓋率達90%以上。

推進社會福利社會化。積極探索建立社會福利社會化新載體,建立健全配套的政策措施,正確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福利事業,推進社會福利社會化,加快社會福利事業發展。認真抓好省民政廳確定的吳興區社會福利社會化試點工作。

拓展籌資渠道。充分利用好現有“三個一”的資金籌措渠道。利用福利彩票、福利企業等現有政策自籌一部分,利用民政優勢項目吸引社會資本投入一部分,利用民政福利設施建設項目向上爭取一部分,以緩解民政事業發展需要與經費投入不足的矛盾。

四、回答一批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

慈善救助工作。要理順慈善救助與政府救助及其他救助的關系,做大慈善事業,發揮慈善救助在政府救助中拾遺補缺的作用。加強慈善超市建設,重點在資源整合、運作模式等方面進行探索和總結,優化慈善救助。

新型民間組織工作。積極培育發展民間組織,推出全市民間組織先進典型。結合新農村建設,重點培育和發展一批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受農民歡迎,對當地經濟發展有影響的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探索扶持發展新途徑。對組織機構健全、活動規范、作用明顯的農村專業經濟協會要總結經驗,抓好典型,發揮示范作用,推動協會整體水平的提高;推進行業協會培育發展,提升行業協會服務經濟發展的能力;加強調研,把社區民間組織作為民間組織管理工作向城市基層延伸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從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抓好社區民間組織的培育和發展工作;增強民間組織的服務能力,探索建立科學的民間組織評估體系,對民間組織進行定性定量的評估,逐步建立以登記管理機關為主、業務主管單位配合、社會參與的綜合評估機制。

五、推進一批服務于民政事業長遠發展的基礎工作

加強基本設施建設。按照星級敬老院標準,繼續加大對全市63所敬老院建設力度。繼續抓好市社會福利中心一期工程建設。安吉要力爭啟動占地60多畝投資近400多萬元的社會福利中心。開工建設**楓樹嶺靈園。德清要完成投資近2000萬元面積1800多平米的殯儀館擴建工程,長興要完成占地150畝投資近1200萬元的新公墓(殯儀館)的建設項目。

加強信息化建設。根據民政事業發展需要,重點抓好“一網”、“一頻”的建設工作?!耙痪W”是:民政網站建設。抓好社會救助網、“雙千萬結對幫扶”工程網、雙擁網、民間組織網、地名網的整合管理;“一頻”是:民政視頻暨救災快速反應系統。根據省民政廳的要求,市、縣區兩級民政視頻系統建設在2006年底前全部完成。

加強政策措施研究。為著力做好長期保障群眾利益的事,既要注重一人一事的效應,更要注重建章立制管長遠。今年要在和諧社區指標體系、撫恤優待實施辦法、重點優撫對象醫療補助實施細則、優撫對象臨時救助機制、低保對象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等問題的研究上有新成果,出臺一些管長遠的政策措施。

要進一步完善民政“十一五”規劃編制,切實把民政事業發展納入各級政府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要進一步加強婚姻登記、收養登記、福利企業、福利彩票、軍隊離退休干部和無軍籍職工的接收安置和老年活動中心等事業單位的各項工作。要高度重視信訪工作,認真做好來訪接待,幫助來訪群眾解決合理訴求,把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民政事業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做好新時期的民政工作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題中之義。對此,我們一定要認清新時期民政工作的崇高使命,增強做好民政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負起責任,加強對民政工作的領導,把民政事業的發展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并有步驟地大力推進,要加大對民政事業的投入,為民政事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各級民政部門要重視自身建設。各級民政干部要牢固樹立“以民為本,為民解困”宗旨,加強學習,努力踐行,嚴格依法行政,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為進一步加快民政事業現代化建設步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增強“三力”、率先崛起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