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工業分析講話
時間:2022-12-15 04:15:00
導語:全縣工業分析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今天,縣政府召開全縣工業分析座談會,很及時也很重要。上周二,縣政府召開了全縣財稅分析會議,會上大家都認為,完成今年財稅收入任務的壓力非常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稅源少,特別是新增稅源非常缺乏。大家知道,財稅的增收必須建立在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的基礎上,否則就是一句空話!那發展經濟靠什么?主要是靠工業,靠發展工業經濟,這就是今天召開全縣工業分析座談會的目的。剛才,縣外經貿局、經貿局、供電局和園區管委會等部門負責人都分別就當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就下一步工作談了自己的打算;亦雄、振宇同志分別結合自己當前的工作,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對下一步如何發展工業作了很好的部署;振興同志綜合大家的意見,作了高度概括。應該說,今天的會開得很好,很有氣氛,大家都把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擺出來了,有什么計劃和想法也都提出來了。關于大家在發言中提到的一些具體的問題,希望有關鎮和部門不要再互相扯皮,要本著高度負責的態度,盡快解決好。剛才幾位領導講的,我都表示贊同,請大家認真抓好落實。這里,我再強調兩點意見:
一、進一步認識工業在我縣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極端重要性
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發展,都離不開工業的拉動。工業強,則實力強、財政富。在我知道要到****任職但還沒到位的時候,我翻閱了一些資料,加上我以往工作中的所見所聞,我感覺,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算得上是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老大哥”。因為當時全市經濟發展還比較落后,國民經濟的支撐點主要是農業,而****是個農業大縣,而且當時擁有的24家國有工業企業業績也非常顯著,所以****在全市排名中能夠常居“老大哥”的地位。進入二十一世紀特別是2003年以來,各縣區紛紛提出大力實施“工業立縣”、“借外發展”戰略,開始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工業的主導地位日益增強。在我市發展工業經濟的初期,****仍然走在全市的發展前列,先后設立了東江金珠、東江巨龍、金山民營等三個縣級工業園區。然而,在進一步的發展中,由于受區位交通條件、園區建設問題、領導干部思想觀念等的制約,我縣的工業發展慢慢落后于兄弟縣區,從而帶來整體經濟發展的落后。所以,從****的發展歷程看,可以說,過去的發展成績得益于農業,現在的發展差距主要在工業,今后的發展希望仍然是工業。
盡管目前****的工業經濟相對落后于其他兄弟縣區,但其在全縣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是不可否認的,從一些數據的比較中可以顯現出來。近年來,在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招商引資和園區建設步伐加快,臨江、古竹、金山民營三個縣級工業園和金珠、井水、塘尾、創奇、華南城、群峰、新泰等工業小區相繼發展壯大,可供用地拓展到33.12平方公里,入園企業從無到有,先后引進99戶企業入園發展。特別是一批礦產資源開采企業的落戶,為****工業加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初步形成制藥、鋼鐵、電子、礦冶、眼鏡等五大產業。規模不斷擴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7戶,億元企業已達13戶。2007年,全縣完成全社會工業總產值56.1億元、增加值18.2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2.2%和40.4%,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總產值51.58億元、增加值16.44億元,分別比增50.7%和45.4%;工業對GDP的貢獻率達到34.3%,比農業多7.9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0.4%,對財稅收入的貢獻率達到45.6%。可以看出,我縣工業在GDP中所占的份量和對財稅的貢獻率都比較大,對全縣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
然而,我們必須清醒的看到,無論是園區的規劃水平、建設速度,還是引進項目的檔次、質量,我縣工業的發展水平都還比較低。剛才大家也談到,我們的主導產業不突出、科技含量比較低、對財稅的貢獻率不明顯等,在加快發展的過程中還碰到了嚴峻的土地瓶頸問題。而且,今年以來,我縣工業發展速度明顯放緩,1-8月份,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38.2億元、增加值9.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6%和25.9%,增幅同比分別下降36.7個百分點和22.1個百分點;僅完成年初目標任務的53.1%和43.2%,分別比時間進度慢13.6個百分點和23.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企業減少2家,新竣工投產企業只有5家。從統計數字上看,我們的目標任務完成相當不理想。現在距離年底只剩下三個月左右的時間,要全面完成年初預期目標,任務艱巨、難度很大。我希望,大家務必把思想統一到縣委、縣政府對工業發展的決策上來,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再加倍努力,想方設法落實好各項工作措施,確保完成今年的任務目標。
二、全力以赴抓好工業經濟發展
我們抓好工業生產,實現工業生產年初預期目標,做大工業經濟蛋糕,提高工業經濟對財稅的貢獻率,目的是為了增加財稅收入和群眾收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發展。同時,市政府為推進我市工業立市戰略有效實施,確保市政府任期內工業經濟各項預期目標的實現,出臺了《河源市縣區工業工作考核辦法》,對縣區工業發展情況進行考核。其考核指標有三個:一是全社會工業增加值年增長率35%以上;二是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戶(含10戶)以上;三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入庫稅收年增長率35%以上。所以,希望大家能夠端正思想認識,把工作重點轉到抓落實、抓工業發展上來,把發展工業作為縣域經濟的重中之重來抓,把實施工業強縣戰略作為全縣經濟發展的第一要務,推動工作重心戰略性轉移,集全縣之智,舉全縣之力,推動工業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一)加強組織領導
領導是否重視,是能否做好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各鎮、各有關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到自己所擔負的重任,要把抓好工業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把它抓緊、抓好。主要領導要拿出主要精力抓工業,經常深入企業,傾聽企業呼聲,了解企業的難處,與企業家交朋友,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要“親商”。比如我們統計企業產值,如果我們平時的服務工作沒做好,對企業碰到的問題沒有幫忙解決好,想要企業配合就相對比較困難,雖然有政策法規的要求,但在實際工作中還是需要相互理解、配合和支持。分管領導要加強工作研究,爭取成為抓工業經濟的行家里手。剛才,大家在發言中提到的問題,都是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這些問題要是解決不好,工作是沒有辦法做好的。那么,要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首要的就是領導要重視,特別是一把手要重視。比如征地拆遷工作,我們的主要領導,包括縣領導、征地所在鎮的領導、征地工作負責單位的領導,都要親自過問,親自到現場看看,直接跟群眾接觸一下。我們在推進工作過程中碰到的一些問題,有歷史遺留問題的因素、有群眾要求過高的因素,但也有我們的干部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沒有依法依規進行、沒有尊重群眾的意見、沒有講究溝通的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因素。對這些問題,作為領導都要全面掌握,這樣才能抓住解決問題的癥結所在,如果領導得過且過,只是簡單地聽聽匯報,那就只會停留在“聽說難、知道難”的地步,而不能有效針對問題癥結所在去想辦法,也就不能迎難而上,真正解決問題。
(二)明確目標責任
按照年初人大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目標,今年的工業生產目標是全社會工業總產值增長25%,即70.13億元。按照市政府下達的任務,我們要完成全社會工業總產值72億元,增長28.3%;增加值22億元,增長20.6%。我們抓工業生產,就是要完成這些任務,通過抓任務的完成來促進工業經濟發展,最終達到增加財稅收入的目的。要完成這么重的任務,首先要明確任務從哪里來。大家都清楚,計算全社會工業總產值、增加值,是依據規模企業的總產值、增加值按比例測算的。所以,我們一方面要突出抓好明星企業、重點骨干企業、規模以上企業和產品有市場、有效益企業的增產、增銷、增效,促其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為全縣工業經濟目標的完成多做貢獻;另一方面,要抓好新竣工投產企業上規模,增加規模企業數量。今年我們計劃要新增5家規模企業,但到目前為止,不僅沒有新增1家,而且還比去年減少了2家,所以我們的工業指標上不去,主要原因就在這里。對此,縣經貿、外經貿、園區、統計等部門要多做工作,及時把工作中碰到的問題向分管領導或者掛鉤領導匯報,促進問題能夠盡快得到解決。會后,請振興同志會同亦雄、振宇同志召集相關部門具體再商量一下,盡快把現有的35家規模企業和有希望、有條件上規模的5家企業分別落實到掛鉤領導和責任單位,以確保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務。
(三)形成工作合力
形成合力,就是要全縣上下樹立“一盤棋”思想,各級、各部門不推不拖,不等不靠,埋頭苦干,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全力支持、全力協作、全力推動。屬于自己份內的工作任務不折不扣,堅決完成;屬于自己牽頭、其他單位配合的工作主動協商,講求實效。這就要求樹立全局意識、大局觀念,從全縣總體工作要求出發,自覺服從服務于縣委、縣政府工作中心。抓工業發展的分工跟抓財稅工作有所不同,財稅工作的分工是根據各鎮的企業分布以及經濟基礎,在任務上進行劃分,而抓工業工作的分工是根據各部門的職能,在程序上進行分工。因此,抓工業更需要各部門的詳細分工以及密切配合,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推進企業生產發展。一個企業,從引進到征地拆遷、到開工建設、再到竣工投產,要經過很多環節、涉及很多部門,如果當中遭遇“腸梗阻”,那么必然會拖慢企業建設進度,甚至會拖垮企業,這樣我們就是自毀發展機會。雖然縣直有很多部門,而且每個部門都有各自不同的職能,但謀發展是我們的共同目標,所有部門、所有干部都要圍繞一個目標來使勁,上下左右、里里外外都要形成抓工業、抓項目的合力。工作分工已經很明確,企業投產前的一系列工作,由縣外經貿局負責協調管理;企業投產后由縣經貿局負責協調管理。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立足本職,增強服務意識,多支持、多配合,少扯皮、少推諉,要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一項一項抓好落實,以只爭朝夕、爭分奪秒的節奏,以腳踏實地、信心百倍的干勁,積極投身到抓工業發展中來。縣發改、建設、財稅、環保、國土、工商、供電、管委會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能,加強對企業的指導和服務,全力支持企業的建設、生產和發展;對企業生產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主動配合、提前介入,做到多服務少干預,多說怎么辦少說不能辦,多設路標少設路障,共同構建企業發展的綠色通道。此外,縣經貿局要強化工業經濟形勢分析和預測預警工作,努力把握經濟運行趨勢,及早洞察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并及時采取措施,妥善研究解決新情況新矛盾;近期要做到逐月有分析,有預測,切實增強前瞻性、預見性。縣供電部門要在堅持有序用電統盤考慮的前提下,合理調度,集中傾斜。各級、各部門都要圍繞目標,狠抓服務,提高效能,共同為工業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
(四)抓好園區建設
工業園區是發展工業最重要的平臺。如果我們引進的項目脫離工業園區這個發展平臺,搞遍地開花,那要做強工業經濟,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很困難的。那么,要怎么來抓,怎么來推進?一是要認真落實好縣委提出的“優規劃、控土地、清項目、建基礎、重經營、明責任、育產業、強隊伍”的八條措施。相關部門要按照年初的布置認真抓好落實,如果哪個部門的工作落實不到位,園區要及時向縣主要領導匯報,一定要跟緊。但工作一定要講究方法,口頭報告執行不了,就要書面報告,像抓安全生產工作那樣,通過書面報告反映工作落實、進展的情況,不僅可以避免相互扯皮、推卸責任,也為日后進行考核獎懲提供依據。二是要突破重點。八條措施是長遠的、總體的工作要求,要完成當前的目標任務,還是要有針對性地抓好一些重點工作。當前的重點工作,首先是梧峰大道和園區道路(即市垃圾處理場進場道路)建設問題。這里面的一個關鍵就是征地拆遷工作。縣府辦公室要加強督辦,以前一個星期督辦一次,現在要做到三天一督辦,及時協調處理好碰到的問題。關于具體的問題,會后我還要召集相關部門專門研究,但希望涉及的部門能夠主動投入到具體的工作中。其次是盤活項目用地問題。現在我們碰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好項目引進來,卻沒有用地指標,怎么辦?下來我們就要認真研究這個問題。所以,我們推進園區建設,如果不把基礎設施建設好,不把土地問題解決好,是沒辦法發展下去的。
(五)強化督促檢查
督促檢查是抓落實的重要手段,是保證實施、完善決策和確保政令暢通的有效方法。任務分下去,責任明確了,還要經常檢查工作進展、責任落實的情況,否則很多事情都會不了了之,最后流于形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抓而不實,等于不抓”。這里說強化督查,不是說大家不去做,而是大家手上的工作實在是多,比如臨江鎮,到處要征地,現在鎮府已經分了幾個征地組,人手不夠,工作量又大,忙不過來,可能工作做起來就會忘了某件事,這就需要我們加強督促檢查,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因此,要把督查落實與抓工作部署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督促檢查要分清責任。比如企業落戶園區,園區管委會作為園區的管理機構,既有責任幫助企業完善各種手續,解決工作中碰到的問題,也有責任督促企業遵照合同按時按質履約,企業有問題應該幫忙解決,但問題解決了,企業也有責任要守合同重履約,管委會有責任對企業進行督促。對沒有開工的要督促其盡快開工建設,應付式開工的要督促其加快建設進度,工程竣工后要督促企業盡快投產。縣政府辦公室要按要求做好對部門的督促檢查工作,特別是縣領導指定了責任單位以及按照計劃要求劃分了任務、落實了責任的單位,要對他們承擔的責任工作進行跟蹤落實;同時,要重視搞好調查研究和信息的收集反饋,及時為縣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做到大膽督查,反復督查,跟蹤督查,督出壓力、督出干勁、督出效益。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有力推動各項事業的發展。
同志們,工業生產發展事關全縣經濟發展大局。我們一定要認清形勢,統一思想,迎難而上,扎實工作,使工業早日沖出困境,實現崛起,為確保完成年初預期目標、實現全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快速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