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講話
時間:2022-12-24 09:57:00
導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制定和發表,是深得黨心民心,順應時代要求,令人振奮鼓舞的一件大事,是我們黨貫徹****精神,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特別是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一個重大舉措。《若干意見》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刻分析了我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面臨的形勢,全面闡述了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明確提出了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要求,對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對于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確保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一、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意義重大而深遠
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高度重視對下一代的教育和培養,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黨和國家事業后繼有人的重要保證。最近,中共中央、國務院制定下發的《意見》,全面闡述了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對新世紀新階段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來成年人的關心和愛護。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的《意見》精神,切實加強和改進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精神的具體體現,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事關提前十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目標的實現,事關全市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二、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面臨新的機遇,也面臨嚴峻挑戰
目前,我市戶籍人口中有未成年人3.5萬人左右,占全市總人口的19.44%(市統計局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提供的準確數據),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總體上是好的。熱愛祖國、積極進步、健康向上,團結友愛、文明禮貌,已成為****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但也應看到,近年來面對國際國內形勢和社會生活發生的深刻變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既面臨新的機遇,也面臨嚴峻挑戰。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在為廣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提供更加有利條件的同時,腐朽文化、腐朽生活方式對未成年人帶來的影響不可低估,含有色情、暴力、賭博、愚昧迷信的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乘隙傳播,使一些未成年人的心靈受到腐蝕;少數未成年人精神空虛,行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歧途。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而言,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相關部門和單位的領導對這項工作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學校教育中重智育輕德育、重課堂教學輕社會實踐的現象依然存在;對城市流動人口子女、單親家庭子女、失管和有不良行為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亟待研究和改進;全社會關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濃厚風氣尚未形成。這些問題都應引起全社會的足夠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三、堅持“三貼近”,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三貼近”是教育未成年人的好方法。18歲以下未成年人,有他們自身的特點。如:敏感、率真,喜歡新鮮、有趣、直觀、形象的東西。所以,同志曾經提出的“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是教育未成年人的重要指導思想和有效方法。
首先,貼近實際,就是從身邊的事情,從正在發生的事情人手。例如,一些未成年人很自私,根本不考慮別人,甚至不考慮自己的父母。針對這些未成年人教育,不能以“堵”為主,應以“疏”為主。例如,讓他們“遠離網吧”,只是權宜之計。網絡是信息時代產物,是新興生產力的代表,如果我們用技術手段,濾除不適合他們的東西,添加適合他們的東西,建立“末成年人網吧”或叫“綠色網吧”,鼓勵他們去參與,去學習,效果可能會更好。再如,對城市流動人口子女、單親家庭子女、失管和有不良行為未成年人的教育應當有針對性。要研究他們的不同特點,通過強化社區和社會組織對他們進行特別教育等等。
其次,貼近生活,就是有意讓未成年人了解一個真實的世界。例如:讓未成年人能參加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體會一下生活的艱辛,勞動成果來之不易。這不僅有益于他們全面地認識社會,還會使他們的身心變得堅強。這就要求社會、學校、家庭共同營造好的大環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代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其實,未成年人喜歡崇拜和模仿,父母的良好生活習慣、成年人的遵紀守法、老師的言傳身教,都能起到很好的榜樣作用,從而起到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再次,貼近群眾,就是貼近來成年人。一是放下成年入的架子,是教育未成年人的前提。
無論是家長、老師還是社會其他工作者,一定要把他們當“人”看,當平等的人來看。把他們當朋友、當成兄弟姐妹,而不是替他們指點迷津的救世主。二是愛他們,愛是教育的最基礎力量。真心實意面對孩子,才是正確的,有效果的教育方法。按照未成年人的特點,循循善誘,與他們通力合作,共同面對生活中的問題,并善意地對青少年進行心理咨詢,尊重未成年人,尊重他們的選擇。如果按照大人們的主觀愿望去教育,甚至強迫未成年人參加什么不參加什么,會引起他們的逆反心態,往往會適得其反。
總而言之,堅持“三貼近”,就是要把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質教育——心理素質教育三者結合起來。三者形成一個體系,缺一不可,不可偏廢,不可替代;就是要準確把握新形勢下青少年學生道德觀念出現的新情況,科學判斷青少年學生在社會發展進程中道德觀念的新變化,深入探索加強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新規律,適應青少年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接受能力,貼近青少年學生思想實際、貼近青少年學生生活現實、貼近青少年學生群體,努力增強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質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把學校作為載體,切實加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學校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課堂、主陣地、主渠道,在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教育戰線肩負著為祖國培養下一代合格接班人的重任,使命光榮,任務繁重,要從對黨的事業、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極端負責的高度,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弘揚求真務實精神,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不斷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根本性教育,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途徑,在黨的教育事業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克服重智育輕德育的傾向,把德育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實現教書育人的目標。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基本道德規范教育和基本素質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任務,也是一項社會性系統工程。這就需要全社會各方面都要認真履行擔負的職責,加強領導,統籌協調,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群齊抓共管、文明委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共青團、工會、婦聯等群眾團體,都要把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作為重要任務,抓緊抓好。要充分發揮城市社區、農村鄉鎮以及其他基層組織的作用,把教育引導未成年人的工作落實到基層。要動員和組織社會各方面力量,關心和支持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實現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從而形成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