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江蘇動員講話

時間:2022-12-24 02:09:00

導語:考察江蘇動員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考察江蘇動員講話

在我們深入貫徹省委“兩抓兩放、一加強”的重要指導思想,全面推進我們****提前10年實現全面小康奮斗目標,進而向初步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刻,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帶領我們到江蘇考察學習,“南天取經”,最然時間暫短,但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感受著改革開放前沿的春風洗禮,接受著現代化建設最新經驗的深刻教育。這次活動本身就是貫徹中央和省委精神,加快我省現代化建設的重大舉措。我們在沿途始終邊看邊思考,思想收獲是多方面的。這里就影響最深的四個問題談點體會。

一、縱觀江蘇經濟迅速倔起的歷史軌跡,始終貫穿了一條主線,這就是不斷解放思想,不斷轉變觀念,不斷自我加壓,不斷確定新的發展目標。年以來,江蘇生產總值連續12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去年的GDP總額占全國的10.7%,人均生產總值突破2000美元,財政總收入1968億元,外貿投資占全國五分之一。在全省經濟這樣勢如破竹的勢頭面前,減速的決策集團“冷眼向洋看世界”,不居功,不驕傲,冷靜地確定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奮斗目標,為把江蘇建成經濟繁榮、科技發達、生活富裕、法制健全、社會文明、環境優美的省份而奮斗。在省委、省政府總的方針指引下,我們所到的南京、揚州、泰州、蘇州、江陰、連云港的同志,無一例外地都把進一步解放思想的任務擺在各項工作首位。揚州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早巳聞名天下,在新的發展機遇面前,他們的認識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堅持中心不動搖,才能做到搶抓機遇。市委、市政府先后四次組團到深圳、溫州學習,全市上下形成了一心一意謀發展,困難面前不低頭的精神風貌。從沿江產業帶、整合汽車產業、化纖紡織、信息通訊四大板塊人手,加大了開發力度,項目建設強度。進而進行全市思想大發動,提出了“全面放開、全民放開、全面創業、全面小康、整體推進”的新思維,正在準備出臺60條政策,以此培養更多的大老板、小老板。占全國萬分之一土地,占全國千分之一人口的江陰市,創造了超過全國二百五十分之一的國內生產總值;全市有上市公司14家,占全國的百分之一。在這樣巨大的輝煌面前,他們仍然堅持在解放思想中轉變觀念,在轉變觀念中尋找差距。他們今年到上海學習后認為,江陰民營企業有了迅速發展,但總體上還比較分散,集約化程度不高。提出要從分散、粗放走向集約、科技、環保和新型工業化。具體下來是“工業全部進園區、園區有組織、經營集約化、企業上規模”。正如蘇榮書記所說,江蘇的同志們解放思想,樹立信心,把國家每次的宏觀政策調整都作為新的發展機遇。

二、江蘇經濟發展總體上已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二元經濟結構格局已基本得到改變。信息化、工業化、現代化已成為江蘇經濟的主流。從全省看,江蘇正在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現代制造業、大力發展為制造業配套的生產服務業,積極培養大企業、大集團,著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從我們所到之處看,一方面,各地無一不把開放開發的著眼點放到推動新型工業化建設上來。處于蘇北的連云港在改革開放中一展新姿。但江蘇認為她發展慢一點,去年的GDP達350多億,財政收入35個億,市委書記給我們都沒有講,認為講不出口。他們本來的發展思想是“開放興市、科教興市、以港興市”,江蘇省委李源潮書記要求他們把這個思路調整為“以工興港、以港興市、以市帶省”。可見全省實施工業戰略的堅定理念。蘇州更是大聲疾呼,開拓新型工業化道路,在“四沿”生產力布局中,除全面推進100個大企業改革外,更大模范地扶持民營企業,為民營企業進一步營造創業環境、發展環境、法制環境、服務環境,努力加強各類開發區建設。另一方面,作為發達省份,江蘇在過去20多年里聚集起來的民營資本、社會資本正在更大的空間里尋求發展基地和項目。揚州市長季建業同志講了一句話對我觸動很大,他說,產業轉移是飛機,就看誰的跑道打造得好,飛機就在誰的地方著陸。這次我們****在南京簽訂了7個招商引資項目,引資總額2.18億元。我同江蘇的一些企業家座談,他們說手里都有相當的資金,江蘇的資源制約和大企業、大集團、大園區競爭下,已很難釋放資本效益,不少人想到外部發展。這充分說明,我們現在所面臨的根本問題是項目問題。有好的項目,項目又有市場、有效益、有科技含量,發展資金的出路是多方面的。

三、城市現代化、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在江蘇大地已成為現實。特別是在蘇南各地,基本分不清哪是城市、哪是農村。既是這樣,江蘇仍在進一步加快城市化進程,堅持城市化與工業化互動并進,產業規模與城市規劃相互協調,引導工業向園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居住向社區集中,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甘肅、江蘇兩省的歷史條件、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相差甚遠,但經濟發展規律,市場價值取向規律是相同的,也是無情的。只有加快工業化,才能加快城鎮化。我們省在42萬多平方公里的面積中,不僅中心城市少,就是中心集鎮也不多。所以,盡快把一批區域中心城市做大做強,盡快催生壯大一批小城市,盡快加大縣域經濟開發強度,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四、親商愛商、尊商重商,在江蘇大地已蔚然成風。江蘇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就是有了一大批自己的企業家、科學家和一大批商人。江蘇各級政府在為企業家創造發展環境、創業環境上的政策比我們優惠,環境比我們寬松,服務比我們到位,思想觀念轉變比我們要深刻的多。盡管如此,他們仍然進一步強化親商、安商、富商理念,進一步從政策導向上為民營企業家減負松綁,進一步從規劃導向、服務導向上為民營企業創造環境。這兩年,我們連續不斷地開展了“三個環境”的營造活動,也從政策上、制度上解決了一定的問題,但計劃經濟、官本位意識的劣根性擾存,一些干部嘴上說起來頭頭是道,正當商家辦事,有時仍然是千難萬難。

總的來說,這次江蘇之行收獲是豐富多彩的。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充分把這次考察學習得到的新經驗作為我們加快發展的新起點,把****的事情辦得更好。對照江蘇經驗,思考我們自己,我總的感到,我們****已經確定并著力實施的提前十年實現全面小康建設、積極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和建設“五城三高”、完成三大核心指標、鑄就百年酒鋼基業等奮斗目標和發展戰略是符合省委、省政府總體要求和****實際的,也是符合時代要求的。對照江蘇經驗,反思我們的差距與不足,當前要下大的決心和氣力,著重解決好四個問題。

一是解放思想問題。江蘇經驗說明,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是一個永無完結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不斷積累的過程。當前,我們要把解放思想的工作具體到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崗位,每一個人,在聯系崗位實際中解放思想,對照江蘇經驗中解放思想,在工作經驗的日積月累中解放思想。關鍵是要抓好各級領導干部這個核心層,以新一輪的思想解放推動新一輪的發展熱潮。

二是項目建設問題。省委蘇書記前一段有一個重要批示,講抓項目,大家都有積極性,但要真的把項目落實下來,往往就束手無策。這個批示擊中了當前我們項目工作中的癥結和要害。因此,我們要從項目知識培訓、項目操作規程抓起,緊緊依托我市“五城三高”的產業定位物色建設項目。培育更為廣泛的項目知識,調動各個方面抓項目建設的積極性。堅持政府引導、民間投資、基礎項目與稅源項目并重。當前我們要在支持酒鋼、四O四廠把已經確定的幾個重點項目搞好的同時,地方這一塊重點要把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29個較大項目抓好,特別是要在工業深加工項目上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深化企業改革問題。近年來,我們堅持“一退二保三發展”和“抓大不放小”的原則,堅持在推動發展中深化改革,以產權、身份“兩個置換”為內容的國有企業改革基本完成,成為全省國有企業改革走在前面的四個地區之一。當前我們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部屬,堅持以投資主體多元化、產權多元化為核心,建立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企業制度。制定政策妥善處理改革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為中心,推動整個經濟體制改革,不斷增加我市經濟發展活力。

四是干部隊伍建設問題。這次江蘇之行使我深切地感到,怎樣使我們的各級干部講全局、講獨立作戰的能力與全市提前十年實現全面小康建設的繁重任務相適應,還需要我們繼續下大的氣力。我們要進一步加大對干部隊伍理論武裝、實踐考驗,在職輪訓、異地掛職等多形式的教育、培訓和提高工作,努力培養一支具有真才實學、埋頭苦干、奮發有為的干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