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善安置職工會議講話講話

時間:2022-03-22 11:54:00

導語:妥善安置職工會議講話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妥善安置職工會議講話講話

按照立昌書記和相龍市長指示,市政府召開這次會議,部署三類企業妥善安置職工和依法退出市場工作。機電集團、一輕集團介紹的工作做法、基本經驗和今后打算,反映了各集團公司和各區縣政府做好這項工作的成果,值得各部門和各區縣學習和借鑒。長起同志通報了前一段工作情況,介紹了主要政策和實施辦

法,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現在我講三點意見。

一、組織三類企業妥善安置職工和依法退出市場的主要政策精神

我市國有企業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我市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從**年至20**年,市屬國有企業改制面達到76.6%,包括嫁接改造調整企業823戶,組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1480戶等。全市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由6622戶減少到3757戶,企業資產總額由1387億元增加到6422億元,增長了3.6倍。國有企業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企業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國有資產總量成倍增加。

建立國有困難企業幫扶制度。我市十分重視解決困難企業的問題,在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同時,建立了困難企業幫扶制度。市財政局、市勞動保障局、市國資委會每兩年評審一次困難企業,以保障職工生活、支持就業再就業和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等為重點,對困難企業及其職工給予免稅、工資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等照顧。各方面在加大幫扶困難企業工作力度的同時,采用嫁接調整改造和破產重組改制等方式,幫助部分困難企業找到了解困和發展的新路子。經有關部門評審的困難企業,由**年的1750戶減少到20**年的1018戶。

積極探索困難企業退出市場的新渠道。**年以來,我市有55戶企業按照國家下達的指標實施計劃內破產,有65戶企業實施依法破產,共安置離退休人員和在冊職工15.5萬人。企業實施計劃內破產要有國家下達的指標,企業實施依法破產要具備破產的條件,而大部分困難企業沒有國家下達的破產指標或不具備依法破產條件,因此難以通過破產渠道退出市場。這些企業無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但要支付職工工資等費用,拖欠職工的債務無法解決,可變現的資產不斷消耗,維護職工基本權益的條件越來越差;所有企業都是長期虧損,每戶年均虧損126萬元,企業虧損面居高不下。為了有效保護職工權益,使不具備破產條件的企業退出市場,市政府于20**年了《關于困難企業整體分流安置職工和退出市場的意見》,(津政發〔20**〕108號)。由此,我市建立了企業退出市場的第三條渠道。兩年多來,有201戶企業按照上述文件的政策退出了市場,7.8萬名職工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其中5.2萬名職工進入托管中心,企業拖欠職工的8.6億元債務得到了徹底解決,職工生活和社會保險有了長期穩定有效的保障;企業虧損戶數相應減少,機電總公司有59戶困難企業退出市場,總公司整體由虧損轉為盈利。

修訂完善困難企業退出市場的政策制度。在組織困難企業通過三條渠道退出市場的過程中,計劃內破產企業要執行國家統一政策,依法破產企業要執行國家統一政策和地方配套政策,而退出市場企業要執行地方政策。這些政策是在不同時期、不同條件下由不同部門制定的,妥善安置職工的政策不統一,為職工提供管理服務的辦法不完善,保障離退休等人員生活長期穩定的制度不健全,資產處置和資產變現的政策不配套,困難企業退出市場的成本普遍不足等,工作遇到了新的困難和問題。為此,市政府組織有關部門進行深入調研,對企業和職工的數據資料逐戶進行分析測算,以確保職工合法權益和妥善安置全體職工為中心,在深入研究統一政策制度、完善管理服務辦法、多渠道籌措資金、規范企業退出市場規程等問題的基礎上,制定了《關于三類企業妥善安置職工和依法退出市場的意見》。這個意見的主要精神是,爭取在20**年至20**年的三年內,組織1018戶不具備存續條件的企業,以妥善安置全體職工為前提,通過計劃內破產、依法破產和退出市場等三條渠道依法退出市場,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促進和諧天津建設和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充分認識三類企業妥善安置職工和依法退出市場的重要意義

積極做好三類企業妥善安置職工和依法退出市場工作,是全面落實市委八屆十次全會精神,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舉措。我們一定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做好這項工作。

妥善安置三類企業的全體職工,是切實保證職工合法權益和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需要。我市現有的1018戶企業,共有職工56萬人,其中離退休人員33萬人,包括離休人員2314人,退休人員33.2萬人;在冊職工23萬人,包括在崗5萬人,不在崗18萬人。妥善安置三類企業的全體職工,涉及離休人員和退休人員,工傷人員和喪失勞動能力人員,精簡退職人員和企業退養人員,以及大齡職工和年輕職工,主要有五項任務。一是逐筆核對企業與職工的債務,用企業籌資加政府補助的辦法,徹底解決企業積欠職工的所有債務,切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二是各市屬集團公司和各區縣老干部工作部門,要做好離休干部管理和服務工作。三是各市屬集團公司和各區縣建立職工托管中心,做好退休人員、“4**0”人員以及符合條件傷殘職工和喪失勞動能力職工的托管工作,落實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補貼和生活費補助等政策。四是按照國家現行政策,以及我市制定的生活補助費標準調整機制,為精簡退職人員和企業退養人員預留生活費,切實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五是鼓勵就業再就業,企業接納轉移勞動關系人員,對不符合進入托管中心條件的人員和年輕職工實行分流安置,理順企業與職工的勞動關系,全面促進就業再就業。妥善安置三類企業的全體職工,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完善的政策和周密的工作,設身處地的研究解決各個群體的實際問題,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為三類企業退出市場創造條件。

支持三類企業依法退出市場,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我市堅持把國有企業改革作為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環節。在歷時8年完成第一輪國有企業嫁接改造調整后,開始實施新一輪的嫁接改造調整,國有企業改制面不斷提高,法人治理結構逐步完善,企業經濟效益明顯提高,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為不具備存續條件的企業開辟退出市場的渠道,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市現有的1018家三類企業,長期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多數是無產品、無設備和無經營的“空殼”企業,賬面總資產388億元,總負債458億元,平均資產負債率高達118.1%。支持三類企業依法退出市場,可以盤活企業資產,減少長期消耗性開支,促使不具備存續條件的企業徹底擺脫進退兩難的困境。從而有效地集中社會資源,促使有發展前景的企業深化改革,提高國有經濟的質量和效益,不斷增強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做好三類企業妥善安置職工和依法退出市場工作,是構建和諧天津和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需要。多年來,我市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以職工為主體,尊重和發揮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把維護和實現職工的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動員組織職工積極投身于企業改革和發展。我市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中,堅持以企業為主體,把國有企業改革作為中心任務,支持多種經濟成分競相發展,促進經濟管理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動力。當前,我市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發展完善,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上升期。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形勢下,做好三類企業妥善安置職工和依法退出市場工作,要求我們堅持以職工和企業為主體,解決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促進企業和諧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三、加強組織領導,嚴格工作程序,以妥善安置全體職工為前提,組織三類企業依法退出市場

做好困難企業妥善安置職工和依法退出市場工作,是事關廣大職工切身利益及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大事。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以妥善安置全體職工為前提,組織三類企業依法退出市場。加強組織領導,嚴格依法辦事,把事情辦好辦實。

加強組織領導,統籌計劃安排。市政府、各區縣政府和各企業主管部門分別成立領導和辦事機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科學制定工作計劃,不斷完善各項政策制度,以妥善安置全體職工為前提,做好三類企業依法退出市場工作,確保職工、企業和社會穩定,用三年時間完成工作任務。市國資委、市勞動保障局、市財政局和市國土房管局成立工作班子,指導企業制定方案,做好方案預審、方案審批及審計監督等項工作,加強資產和資金管理,定期對職工安置和再就業等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分析存在問題,研究解決辦法。各區縣、各集團總公司負責本區縣、本行業的工作,幫助所屬企業搞好資產清算、債務清償、安置職工方案制定等工作,加強托管中心建設,做好進中心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

充分發揚民主,規范運作程序。三類企業妥善安置職工和依法退出市場工作,要堅持公開透明,實施方案必須經過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上級工會組織要參與職代會的全過程,充分發揮民主監督作用。各集團公司負責指導企業制定方案,企業變現資產要真實準確,職工安置方案要切實可行,缺口資金要確保到位。計劃內破產和依法破產企業破產終結后,工商部門依法辦理企業注銷手續。退出市場企業在妥善安置全體職工和處理與銀行等法人之間的經濟關系以后,要關閉統計、財務等賬戶,工商部門依法吊銷企業營業執照。

嚴格落實政策,維護職工權益。實施三類企業妥善安置職工和依法退出市場工作,涉及國家、企業、個人等多方面的利益,企業退出市場過程也是各種利益關系的調整過程。企業必須把職工的利益擺在首位,認真核實歷史拖欠職工的工資、醫藥費、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等,企業的變現資產必須優先清償職工債務。要深入職工群眾,耐心講解政策,認真聽取反映,爭得理解支持,以做好職工思想工作為前提制定方案,以與職工達成協議為前提召開職代會,以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為前提組織運做,以確保社會穩定為前提退出市場。

堅持開拓創新,確保工作實效。依法退出市場企業、市屬集團公司,以及市和區縣政府要從多方面籌措資金,嚴格區分資金性質并管好用好資金,解決妥善安置職工和企業依法退出市場的成本。各市屬集團公司和各區縣對退出市場企業的資產和資金可以統籌調劑使用,以一部分企業的資金剩余,彌補其他企業的資金缺口。企業籌措的資金應主要用于兩種性質的開支,即處理企業與職工之間經濟關系的開支,解決企業與銀行和其他法人之間經濟關系的開支。政府資金只能用于與職工相關的開支,包括分流安置職工等項開支,核銷或不再追繳企業的社會保險欠費,以及向進入托管中心的人員支付養老金、醫療保險補助等長期性開支。三類企業徹底清償職工債務、妥善安置職工以及依法退出市場的情況復雜,工作難度很大,各行業企業要結合自身特點,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研究新思路和新方法,及時總結經驗,注重化解矛盾,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將我市經濟結構調整和企業戰略重組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