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22-06-05 03:01:00
導語:全市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天召開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重點是圍繞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和實施大*戰略的新形勢新要求,推動全市新農村建設追趕型跨越式發展。
第一,要在構建特色現代農業上實現新突破新跨越
現在抓農業農村工作,必須跳出農業抓農業,走現代農業之路。首先,要抓強龍興農工程。沒有龍頭企業,我們的產業就發展不起來。市場經濟核心是資源的配置,資源的配置說到底是根據市場的供求關系來調整。現在種植業的發展和其它各業的發展,核心還是要抓龍頭企業,用市場化的理念和工業化的理念抓農業。如果還是就農業抓農業,絕對抓不出什么。現代農業也不是這樣的概念,它和經濟、政治緊密結合。比如,美國的糧變油,海灣國家的海水淡化,就是把糧食和能源緊密結合起來。這些問題,還得靠龍頭企業、靠經紀人、靠農業的這些部門來運作。沒有龍頭企業,我們的產品結構就進不了一個新的境界,更談不到通過調整結構來促進農民增收。因此,現代農業的突破,首先是抓龍頭企業的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引進。這兩年農業戰線的同志千方百計地在組織招商引資,一些龍頭企業已經進入*,我們要繼續把這件事擺在農村工作的首位抓緊抓好。希望各縣(市)區在現代農業的抓法上進一步深化,在園區建設、小區建設上走規模化之路。前幾天黑龍江日報整版刊登“有牛無場、有場無牛”的問題,這種非均衡性是市場的常態,在這個動態發展中關鍵要在園區化上下功夫。各地都要把園區建設和小區建設全面地抓在手里,按照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結合,有計劃、有步驟地來操作,確保皓月、鑫鵬、寶迪等重點龍頭企業在新一輪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做大做強。其次,要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我們的優勢特色產業包括特色農業、特色產品、特色旅游業等等,品種比較多,發展潛力也比較大,各縣(市)區抓招商引資抓項目,要把這些產業統籌起來一并抓好。*最大的優勢是對俄開放、對韓開放,去年我在黨代會報告上講要在境外再造一個農業,這不是說在境外再造這么多耕地,而是要體現在農民的增收上。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擴大對外開放、提升沿邊開放,落實到*就是整體提升我們的外向度,各縣(市)區不僅要抓好進出口加工業,還要抓好種、養業等外向型農業。去年,我在雙合果菜市場調研,我們果菜出口份額比重達到了18.7%,但還沒有完全占領市場,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各地要依托開放優勢,進一步擴大外向農業規模。同時發展優勢特色產業要講究因地制宜,統籌謀劃和推進綠色食品、畜牧業、外向型農業等優勢產業,肉牛、生豬、果菜、食用菌等主導產業,鄉村旅游、林木花卉、勞務經濟、北藥加工等新經濟業態的發展。現在我市農民收入中糧食只占26.4%,也就是說農民單純種地靠糧食,再漲價也富不了哪去,必須通過優勢特色產業延伸、龍頭企業帶動來促進農民增收。再次,要加快培養新型農民。新型農民能不能培養出來、植根農村,是構建現代農業的根基。現在,我們在農民問題上面臨加快城市化與建設新農村的雙重壓力,必須堅持一手抓勞務輸出、一手抓回鄉創業,把全民創新創業與發展“回歸經濟”緊密結合起來,通過發展“回歸經濟”培育新型農民。同時,要重視從更寬的視野解決農民問題,借助當地科研單位的力量,借助打造農墾新城、促進場縣局縣共建的優勢,帶動農民素質的提高。
第二,要在推進一體化發展上實現新突破新跨越
今年全會提出要通過三個“雙輪驅動”打造大*格局,落實到農業戰線就是要跳出農業抓農業、突破農業抓發展,整合各類資源要素發展大農業。一是以農墾新城組團開發為契機,深化場縣局縣共建。*總面積4.06萬平方公里,農墾和森工占很大面積。去年我們的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將來我們要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加快、深化一體化進程。我說過,*農墾在全省農墾局中不是最大的,但是我們要做成最大的產業。寧安農墾新城去年投入了2800萬元,今年已到位6000萬元,整個投入要突破1個億。農墾新城可以說是現代農業建設的一個縮影,有時間大家可以參觀、借鑒。下一步要總結推廣農墾新城建設的經驗,全面深化拓展地方與農墾、森工的合作,以及與農經學院、農科院的合作。二是以突破林口為切入點,深化縣(市)區間的合作。今年全會提出了要突破林口,這件事要作為全市戰略去做。建設大*、新*,應該是全市一盤棋。現在這個戰略正在謀劃論證,即將全面啟動。希望各地以哈牡綏東對俄經濟帶為依托,以發展“飛地經濟”為載體,積極參與突破林口戰略,把縣(市)區之間的合作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和境界。三是以消除二元社會差別為方向,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在這方面,應該說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像綏芬河城鄉一體化、興隆鎮城中村改造、樺林鎮城鎮化等試點,都將為以點帶面、牽動全局起到很好的作用。下一步推進一體化要借鑒農墾新城的做法,不僅在產業項目、社會發展上統籌推進,還要搞行政混合,在體制機制上有個新的突破。
第三,在改善農村民生上實現新突破新跨越
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指出,發展經濟最根本的就是要讓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我們推進新農村建設,也必須把著力點和落腳點放在改善農村民生上。結合新農村建設開展的九大民心工程,改善農村民生要重點辦好五方面實事:一是促進農民增收。改善農村民生,增加農民收入是首要任務。不管新農村建設也好,現代農業建設也好,還是以農民增收為根本。而且不能以平均數代替大多數,不能以極少數發展快的代替平均數,越是在發展速度快的時候,越是要考慮較為貧困的群眾,做到既錦上添花、又雪中送炭,整體提升農民的收入水平。二是強化社會保障。要探索農民失地不失利的機制,在加快城市化進程中,不是讓轉變身份的農民得到一次性補償就結束,而是讓失去土地的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綏芬河要在全省率先成為無農村無農民的城市,要不種莊稼種工廠,把農民的就業解決好。這方面,各地既要堅持各種保障統籌推進、也要加快進程。三是發展公益事業。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都要加快推進。特別要抓住全省農村一事一議試點市這個契機,用足用好國家和省的支持政策,爭取農村社會事業能有一個加速發展。四是改善人居環境。主要是加強農村飲水安全、清潔能源、農村住房、村內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村容村貌,為農民提供一個優美的生活環境。五是強化扶貧開發。重點是完善農村“五保”戶供養、特困戶救助、災民補助等社會救助制度,全面完成第四批26個貧困村的扶貧任務。
第四,要在抓基層打基礎上實現新突破新跨越
新農村建設的追趕型跨越式發展,說到底要以基層基礎工作的突破和跨越為支撐。要強化基層組織的戰斗力。農村發展關鍵在支部,核心在增收。要把抓好村級班子作為基層組織建設的重中之重,加大行政混合力度,實施農村黨員致富工程,著力培養發展型班子、雙帶型干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在鄉村干部當中招錄公務員的問題,今年我們就要開始實施,對優秀的支部書記實施公務員化管理。操作中對于農村支部書記的考核要有所區別,要突出以實效實績實用為標準,切實激勵激發農村基層組織和黨員干部帶頭致富帶領致富的整體功能。要強化體制機制的推動力。農村改革的事情很多,需要大家統籌考慮。這里我強調兩點:一個是創新體制。一個地方的發展關鍵在干部、關鍵在領導、關鍵在人,創新體制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那些有能力、有能量的人在更大范圍發揮作用。比如,海林蔬菜村兼并另一個村,實現了共同發展。華西村兼并周邊幾個村,在更大范圍實現了共同致富。有能力可以多管,沒有能力就少管,就是把這種能力、能量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來,帶動農村整體的發展。另一個是工作方式創新。今年我們備耕生產形勢比較好,農村信用社和金融單位的大力支持至關重要。各個縣(市)區也要支持信用社等金融單位的發展,而且要在金融創新上研究一些新措施。像去年、前年全國在農村建立農民金融機構,我們這還沒有,要抓緊研究突破。另外,要把我們的商業銀行做大做強。要強化基礎建設的承載力、社會管理的輻射力。抓住國家重視支持基礎建設的大環境,積極爭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和資金,統籌抓好公益性和市場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平安鄉村”建設和農村信訪、安全工作,扎實推進農村社區建設,確保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要講的很多,關鍵一句話,農業農村發展是我們和諧社會的基礎。
- 上一篇:全球化自由流動問題管理論文
- 下一篇:市文明委全體委員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