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員工敬業忠誠演講稿

時間:2022-12-25 11:00:00

導語:鐵路員工敬業忠誠演講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鐵路員工敬業忠誠演講稿

記得這樣一個故事:一名剛畢業的年輕護士跟隨一名德高望重的醫生實習。在一次手術中,醫生做完了手術,準備縫合傷口,年輕的護士說:“老師,還差一塊紗布。剛才用了12塊,現在只收回11塊。還有一塊一定在病人的腹中。”老師好像若無其事地說:“哎,算了,紗布沒什么影響,我們必須立即縫合傷口。”護士大聲地說道:“不行!我們要對病人負責!”這時,醫生笑了,他挪開腳,露出踩在腳下的那塊紗布,十分欣慰地對年輕的護士說:“你將成為一名優秀的護士!”這個故事,讓我感悟到一句話:責任重于泰山!奉獻、敬業忠誠、責任,這四個詞在人的一生中占有多重要的位置呢?我想有的人也許會認為這些都不是成功的要素。時下,他們更看重文憑、機遇、熟絡的人際關系和八面玲瓏的處事能力。這樣的人也許會給我們一種工作靈活,辦事周全的表面現象,但是如果他們不把敬業、忠誠、責任放在眼里,那么我們的社會便充滿了危險和災難。

一條條如彩虹般美麗的橋,垮了;一艘艘滿載著無數生命的船,沉了……老百姓不禁要問,這究竟是誰的責任?光榮的人民教師,他們的責任是傳授知識,為人師表,讓孩子茁壯成長;威武的軍人,他們的責任是服從命令,完成任務,為祖國保駕護航;令人尊敬的白衣天使,他們的責任是拯救生命,救死扶傷。作為建筑系統的建設者,我們的責任是什么?是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當我們回首,尋覓那遠去的足音,多少筑路老前輩在艱苦的環境里,戰天斗地,唱著豪邁的歌,開拓祖國的建筑事業,他們四海為家、風餐露宿、顛沛流離,以留下時代精品為己任,對祖國對人民無私地奉獻,無限的忠誠!幾十年過去了,鐵建魂,鐵建精神一代代傳承!他們征戰在荒郊野外,當太陽炙烤大地的時候,他們仍舉著焊槍,在絢麗的焊花中宛如一尊雕像;當寒冬襲來的時候,他們仍在泥濘的現場忙碌,毫不猶豫,一副從容……是啊,他們太平凡了,想也不會想為什么自己要那么去做!

從古至今,大凡成就偉業者,無一不是從敬業開始。魯迅先生崇尚“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使敬業的內涵上升到民族的振興大業;六十年代的雷峰更是敬業的楷模,干一行、愛一行,以“螺絲釘”的精神,把青春獻給了祖國最壯麗的事業;今天,又一個個響亮的名字伴隨著偉大的鐵建精神,傳誦大江南北。然而,是誰在平凡中筑就輝煌呢?

在偏遠的山區,他們沒有因為條件艱苦,遠離故土而選擇逃避和放棄。難道他們就是鐵石心腸,不愛自己的親人么?不!每天徒步巡走15公里鐵道線,26年用腳丈量鐵路11萬多公里的沈陽鐵路局巡道工劉學臣,一年365天晝夜不停三班倒徒步巡查,在鋼軌有病害時,還要長期駐守。就在干活兩頭不見太陽,半夜走在大山里,野貓子一叫,頭皮都發麻的情況下,他沒有絲毫的膽怯與退步。想象不到的是,他最害怕給家里打電話,母親生病、孩子哭鬧,他都不能回家,他內疚啊!他總是拿起電話久久不能撥出,他怕聽到妻子無助的傾訴,怕聽見母親遙遠的牽掛,他真恨不得一步跨回家。但作為一個特殊工種的工人,他不能丟下一攤子事不管,大家與小家,他得掂量這其中的分量啊!難道他們是鋼筋鐵骨,不珍愛生命么?不!普普通通的專業技術干部陳剛毅,身患絕癥,一張“結腸癌”的診斷書震驚了所有的人,而他卻在手術后7次化療期間又4次進藏。病情也曾一度惡化,就在他昏迷不醒,神志不清時,他還在不停叨念:“路面施工中,有一段200米的水泥板穩定層強度不合格。”同病室的人看他這樣,都禁不住問:“他當的什么大官?人都這樣了,還操那么多心?”他們簡直難以置信:陳剛毅只是一名普通的技術干部。他對事業的那份忠誠、那份情懷,不得不讓我們每一個人為之動容。帶著對事業深深的眷戀,面對艱苦的工作環境,抗拒著嚴重的高原缺氧,帶領他的團隊,勝利完成了國道214線角籠壩大橋的建設。

在我們身邊經常有這樣的事,當你被吩咐去做某事或需要其他部門的人協助時,你或他也許會睜大眼睛,滿臉狐疑地反問∶“怎樣做?”“這事我不知道啊?”我想:“如果送信的那個人是我,我是不是也能象羅文那樣出色的完成任務?”捫心自問,答案讓人汗顏。

我們身邊不乏像劉剛毅、劉學臣這樣的人,他們默默地鑄就了鐵路建設事業的輝煌,又無聲地將汗水、心血、輝煌隨著不斷延伸的大路深深地埋入大地。我們沒有壯美的歌來歌唱無私奉獻的人,沒有華麗的詩來贊美忠于職守的人。但是,我們要以實際行動證明我們無悔的青春!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勇擔責任,在平凡的崗位上發熱發光!為企業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挽起我們鐵一樣的臂膀,筑起一道巍然的耿耿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