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責任談防腐演講稿
時間:2022-12-25 04:09:07
導語:從責任談防腐演講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念心清凈,蓮花處處開。一花一凈土,一土一如來。”每當聽到齊豫唱的這首佛歌,總能給人的心情帶來一縷清凈的感覺。然而,現實生活中,要保持心態的平和與淡泊又談何容易?
蕓蕓眾生,各不相同。
同樣的制度,同樣的環境,在得與失、廉與貪之間,經過一番吹拉彈唱之后,聽到的是風格迥異的曲子。有的人勤字當頭,唱一首《愛拼才會贏》;有的人以奉獻開路,譜一曲《生命在于奉獻》;而有的人卻以貪字“掛帥”,奏一段《致命害蟲》。
同樣的八小時之外,有的人選擇騰云駕霧、杯盆狼籍,而有的人選擇潛心學習、加班加點;也有的人選擇文武并舉、張弛有道,而有的人卻選擇出線越位、腐化墮落。
同樣是為人父母,有的帶給子女的是自豪、自信、自尊與自強,而有的留給孩子的卻是迷茫、困惑、排擠、嘲笑與自卑。
這就是貪腐與廉潔劃出的人生鴻溝!
近年來,因貪腐而落馬,被囚甚至丟失性命的不在少數,遠有成克杰、陳希同、胡常青,近有我們的深圳市長許宗衡等,是什么讓這些黨內模范變成黨內蛀蟲的呢?又是什么讓他們走上了這條不歸路呢?
我認為是他們是因“缺”有“失”,“缺”的是責任心,“失”的是廉潔心。
責任問題,是我們長期以來一直關注和思考的問題。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叫《責任勝于能力》,感覺啟發很大,也推薦同志們看看這本書。
責任這個詞有兩種解釋,一是應盡的職責,一是應該承擔的過失,如追究責任。我們講的責任,兩種含義兼有。責任,是一種品德,一種態度,一種能力而且勝于能力。責任,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它卻是撐起事業大廈、希望大廈的基石。
談到責任,我聯想到了我們紀檢工作。目前,我們相應的管理制度也是比較完善的,那么為什么我們還出現那么多的問題,內、外部審計還存在那么多錯誤。想來想去,就是責任落實不到位,甚至有的是根本就不負責任。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責任不落實,是什么原因導致有些工作、有些人不負責任?我們可以說是機制的問題,制度的問題,教育培訓的問題,但是,問題真正的根源,恐怕是部分干部,特別是部分黨員領導對自己、對團隊、對事業缺乏責任心。
那么,責任心是什么?責任心可以概括為三句話:一是“敢負責”。也就是主動承擔,敢抓敢管;二是“肯奉獻”,也就是時刻把國家、集體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斤斤計較個人得失;三是“有追求”,也就是能夠自覺把自己的理想融入事業的發展當中。
缺乏責任心,會表現為種種現象。有的是“回避矛盾、遮掩問題”,有的是“不求有功,得過且過”,有的是“被動應付、辦事拖拉”,有的是“明知不對,少說為佳;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有的是“推諉塞責、偷奸?;?,有的是不為他人負責,不為團隊負責,也不為自己負責,甚至還有的是想上面那些人一樣,失去人生準則,走上貪腐路。
如果說貪腐是人生的一大恥辱,需要我們時刻銘記,那么廉潔則是可貴的品質,需要我們永生堅守;如果說貪腐是一種現實的挑戰,需要我們勇敢面對,那么廉潔則是修身進取的人生法寶,需要我們永不放棄。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有責任心,保持廉潔心不僅是一種高尚品德,更是一種重要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責任心,守廉克貪呢?佛教中的“修”、“行”二字或許會對我們有所啟示。
修,就是修身養性。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清廉是一種境界,自律是一種力量,要具備這種境界和力量,就要堅持“勤政廉政,從我做起”。“其身正,不令則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一個有責任心,廉潔奉公的干部,自會受到百姓敬重;一個缺責任心,損公肥私的貪官,終將遭到人民群眾的唾棄,淪為孤家寡人,更談不上任何能力與才能的發揮。
行,就是止欲而行,也就是努力培養自己廉潔的實踐能力,提高管住自己的自制能力,真正把廉潔的要求變成自覺行為。耐得住清貧,抵得住誘惑,守得住小節。同時也要善于保護自己,知所趨,知所避,知所守,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困,不為情所惑。
總而言之,修行在于個人,在于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需要我們持之以恒。如果我們都能把品德的修行看成人生的一種歷煉,都能把廉政勤政牢記于心的話,那么,廉潔之風離我們還會遙遠嗎?
今天我們拋開常規,和大家一起探討了“責任與廉潔”這兩個詞語、兩個概念性詞語。我覺得這兩個詞語對于我們黨員干部太重要了、太關鍵了。重要到、關鍵到,到什么時候也不能忘記“責任”,到什么時候也不能忘記“廉潔”。因為,責任是我們落實各項工作的保障,廉潔是我們干好各項工作的前提。
讓我們記住一句名言吧:“不與富交,我不貧;不與貴交,我不賤;自感不貧不賤,就能常處樂境,于身心有益?!?/p>
這正是我們行為準則:常懷責任之心,常去非分之想!
- 上一篇:檔案管理員年終工作總結
- 下一篇:讓青春在黨委辦飛揚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