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雜志企業新年賀詞集匯

時間:2022-10-19 08:33:00

導語:報刊雜志企業新年賀詞集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報刊雜志企業新年賀詞集匯

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

迎著新年初升的太陽,讓我們輕輕地作個道別,說一聲:“再見,一九九八。”

回望逝去的365個日夜,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證明“我是一個記者”。

透過記者的眼睛,我們現場目擊了朔州假酒荼毒生靈的慘禍;

透過記者的眼睛,我們奮力傳遞了昆明“鏟除惡霸”的呼喊;

透過記者的眼睛,我們仔細觀察了中國電信反壟斷的艱難進程;

透過記者的眼睛,我們忠實記錄了億萬軍民戰勝世紀洪水的巨大勇氣和抗爭精神……

有人說,人在履行職責中得到幸福;

也有人說,履行一項職責時總會感到是在還債,因為它決不會令我們自己非常滿意。

記者所履行的職責,何嘗不是對公眾的一種“還債”——

他要告訴人們世界上發生的新聞,

他還要告訴人們新聞背后的真相。

對于這樣一項職責,我們當然時時力有不逮,但我們愿意為此而竭盡全力。

植物的生命要靠它的綠葉顯示,新聞的生命要用它的真實擔保。

面對世俗的力量,

盡管生命有時也會顯得脆弱,盡管我們也不都總是那么堅強,

但是,我們決不茍且于虛偽和庸俗,決不。因為我們深深懂得,尊嚴是人類靈魂中不可糟踏的東西。

讀者也許還記得伐木工人的最后一個勞模吧。為了尋找他,以便尋找長江上游水土流失的真相,我們的記者排除了“報喜不報憂”的地方干擾,翻山越嶺,穿過一個又一個伐木點,終于找到了生病住院的主人公,這位老伐木工發自內心的懺悔,為“尋找長江的傷口”留下了最真實的言說和最切膚的痛。

我們的許多報道,就是不斷發現和不斷尋找的結果。

記者的眼睛不僅僅為發現事實尋找真相而睜開,記者的眼睛也常常被真情打動,而輕輕閉上。

在東北災區,滔滔洪水已退,漫漫嚴冬將臨,迎著刺骨的寒風,一位大嫂對我們的記者悠悠地說了一句:“我們需要什么?太多了,國家哪幫得過來,今年災情這么普遍,自己苦點都沒啥……”言者毫不經意的話語,卻令聞者心頭一熱,久久為之發燙。

面對如此重災巨創,柔弱之軀內蘊藏的寬厚與善良,誰說不是一種堅強?

也正是人民所固有的善良和堅強,喚起我們一種不可摧毀的希望。也只有那些曾抱住幾塊脆弱的木板,在狂風暴雨的急流中顛簸過的人,才能體會到一個晴朗的天空是多么的可貴。

告別一九九八,回訪我們報道過的新聞,作惡多端的孫小果終于被一審判處死刑,身心俱疲的改革者董陽終于在他鄉找到知音,而中國電信也終于開始降低消費者們抱怨已久的不合理收費……這就是世道人心。

是的,希望從來也不拋棄弱者。希望就是我們自己。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

這是新年的第一天。這是我們與你見面的第777次。祝愿陽光打在你的臉上。

陽光打在你的臉上,溫暖留在我們心里。這是冬天里平常的一天。北方的樹葉已經落盡,南方的樹葉還留在枝上,人們在大街上懶洋洋地走著,或者急匆匆地跑著,每個人都懷著自己的希望,每個人都握緊自己的心事。

本世紀最后的日歷正在一頁頁減去,沒有什么可以把人輕易打動。除了真實。人們有理想但也有幻象,人們得到過安慰也蒙受過羞辱,人們曾經不再相信別人也不再相信自己。好在歲月讓我們深知"真"的寶貴——真實、真情、真理,它讓我們離開凌空蹈虛的烏托邦險境,認清了虛偽和欺騙。盡管,"真實"有時讓人難堪,但直面真實的民族是成熟的民族,直面真實的人群是堅強的人群。

沒有什么可以輕易把人打動,除了正義的號角。當你面對蒙冤無助的弱者,當你面對專橫跋扈的惡人,當你面對足以影響人們一生的社會不公,你就明白正義需要多少代價,正義需要多少勇氣。

沒有什么可以輕易把人打動,除了內心的愛。沒有什么可以輕易把人打動,除了前進的腳步……

這是新年的第一天,就像平常一樣,我們與你再次見面,為逝去的一年而感懷,為新來的一年作準備。祝愿陽光打在你的臉上。

陽光打在你的臉上,溫暖留在我們心里。有一種力量,正從你的指尖悄悄襲來,有一種關懷,正從你的眼中輕輕放出。在這個時刻,我們無言以對,惟有祝福: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讓往前走的繼續走,讓幸福的人兒更幸福;而我們,則不停為你加油。

我們不停為你加油。因為你的希望就是我們的希望,因為你的苦難就是我們的苦難。我們看著你舉起鋤頭,我們看著你舞動鐮刀,我們看著你揮汗如雨,我們看著你谷滿糧倉。我們看著你流離失所,我們看著你痛哭流涕,我們看著你中流擊水,我們看著你重建家園。我們看著你無奈下崗,我們看著你咬緊牙關,我們看著你風雨度過,我們看著你笑逐顏開……我們看著你,我們不停為你加油,因為我們就是你們的一部分。

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抖擻精神,總有一種力量它驅使我們不斷尋求"正義、愛心、良知"。這種力量來自于你,來自于你們中間的每一個人。

所以,在這樣的時候,在這新年的第一天,我們要向你、向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說一聲,"新年好"!祝愿陽光打在你的臉上。

因為有你,才有我們。

陽光打在你的臉上,溫暖留在我們心里。為什么我們總是眼含著淚水,因為我們愛得深沉;為什么我們總是精神抖擻,因為我們愛得深沉;為什么我們總在不斷尋求,因為我們愛得深沉。愛這個國家,還有她的人民,他們善良,他們正直,他們懂得互相關懷。

我們從來沒有放棄,因為我們愛得深沉

這是千載一遇的時刻,百年的更迭,千年的交替,都將匯于同一個瞬間。為了歡呼新世紀的太陽照臨地球,全世界的人們都在翹首以待......

這又是歲末平常的一天。這是我們第829次和你見面。面對著即將遠去的一個世紀,面對著就要開啟的新千年之門,也許,我們真的該來一次"世紀之旅",就像聰明的同行已經去做的那樣———派記者去新西蘭,去那個2000年第一縷陽光照射到的地方?或者去五大洲,去感受不同膚色的人們異域狂歡的情狀?

"世紀之旅"?千年等一回呵,為什么不呢?

15名記者受命出發了。他們腳步匆匆,他們意緒綿綿。他們要去的地方其實都不陌生,每個人卻又分明都有一點惴惴然。是呵,"近鄉情更怯",處在百年之交、千年之交的故鄉,你別來無恙否?

這就是我們獻給讀者的一次世紀末特別的旅行————"記者回家鄉"。

一群難得在故鄉轉悠的人,有人甚至對那片土地已睽違多時。他們終年的奔波行走,總是在尋找他鄉的故事;他們的愛和恨,也更多地傾注在別的地方。家鄉,成了每個人心靈深處秘不示人的珍藏。

現在,就讓他們小心翼翼地把珍藏打開吧———

那些版圖上無甚出奇的所在;那些所在處平平常常的故人;那些故人里被歲月模糊了的面容;那些面容中被風霜蝕刻下的皺紋......這一切一切,都因為百年之交、千年之交的踏訪和叩問,在我們的記者的筆下,變得異常生動、鮮明、雋永,歷歷在目,觸手可及。

為什么我們總是眼里含著淚水?讀完了這一組"記者回家鄉",也許,你會找到答案。而我們必須表達的,是我們對那片土地的敬意。

我們要向鄉間的母親致敬。她用一雙小腳走過春夏秋冬,走到了人生的盡頭,才算丈量完所有的苦難。母親,我們祝福你,因為你知道怎樣把你的兒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他將在人生的戰斗中獲得勝利。

我們要向天國的父親致敬,他的在天之靈,冥冥之中依然向兒子散發出最質樸的光輝。即使剛剛承受了失去父親的巨大創痛,在接到采訪特大海難的任務時,兒子首先記起的,還是父親常說的那句話:別為了自個的事耽誤了公家的活。

我們要向一位新婚的妻子致敬。就在新婚之夜,她的丈夫卻匆匆登上顛簸的長途公共汽車,去采訪令人撕心裂肺的海難事故現場,他這樣做只有一個理由:"我是一個記者!"而她的理解和支持,正好成為他義無反顧的另外一個理由。

......

這是一次特別的旅行,在千年末,在世紀末,在中國,但決不是衣錦還鄉。十幾個記者,于同一個時刻,奔向天南海北,回到他們曾經生活和成長的地方,是要用他們的眼睛,去觀照故鄉的現實和未來;是要用他們的心靈,去丈量故鄉和新世紀之間的距離。而他們的記錄,是要給這個喧囂的千年末和世紀末,留下一份真實而冷靜的言說。

我們走近千年之交,走過"我們這1000年"。即使在那些最偏僻的山村,我們也能看到,這1000年,是"人怎樣變成巨人"的一部煌煌巨著。在人類所獲得的越來越大的空間里,容納了與日俱增的成功和驕傲,也容納了與日俱增的痛苦和不平。毋庸諱言,當西方在這1000年中一步步走出蒙昧的時候,中國卻日益遠離漢唐的輝煌,甚至在最近160年里曾墜入屈辱的深淵。20世紀中國人的猛醒與奮爭,正是對千年來多舛命途的強烈反彈。

我們走近百年之交,走過"我們這100年"。百年風云激蕩,血和淚交織,鐵和火迸濺,光榮與夢想在高高地飛翔,造就了人類文明之旅中最多劫難也最多華彩的一程。在百年中國的交響樂中,"科學"、"民主"是叩擊命運之門的重重音符,"改革"則是它響遏行云的高潮。《南方周末》有幸,在這樣的高潮中降生;《南方周末》記者有幸,親眼目擊和參與這場痛苦而輝煌的涅磐。

今夕何夕?此身何處?時光流逝的無情濤聲讓人從昏睡中驚醒,腳下土地的真實質感讓人摒棄虛妄。我們的記者是有根的一群,正是清醒感知著這樣的時空坐標,我們一同走過難忘的1999。

我們走近1999的歲末,走過"我們這1年"。在這一年里,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證明:我們一直沒有放棄。我們呼號不息,是因為沒有一天曾熄滅我們的夢境乃至浪漫;我們致力于一毫一厘的進步,是因為我們痛感改革決無近路可尋。我們一次次淚流滿面地奔波在多災多難的土地上,首先因為我們愛,因為愛,我們恨;因為愛,我們爭;因為愛,我們以職業記者特有的方式,和土地,和父老鄉親血脈相連。

今天,我們回家了。我們回到自然,回到平凡,我們回到常識,回到真實。真實有時也會讓人難堪,但是,它顯示出來的勇氣足以令謊言卻步。

在歲末,在世紀末,在千年之末,我們回到家鄉,帶去綠葉對根的祝福,帶走根對綠葉的情意。我們的生命因它而變得充實,我們的胸襟因它而變得寬厚而柔韌。

在歲末,在世紀末,在千年之末,我們像兒時一樣站在家門口眺望。當20世紀的太陽收起它最后一束光線,降臨的不是黑夜,而是"我們的未來"。

還記得惠特曼的這句詩嗎:"不論你望得多遠,仍然有無限的空間在外邊;無論你能數多久,仍然有無限的時間數不清。"

又一程"世紀之旅"開始了。祝福你,朋友!

走在中國的大地上

陽光打在你的臉上,溫暖留在我們心間;雨露滴在你的胸膛,我們走在中國的大地上。我們與你在一起,我們的愛一如既往。

我們上路了,新聞在遠方。你見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和新聞在紙上;你見不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和新聞在路上。我們是觀察者,我們是記錄者,我們是報道者,我們執著地尋找真相。

當年,有些同行追逐新千年的第一縷陽光,我們卻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我們是農民的兒子,我們是工人的兒子,那里是我們的根,我們從我們的根部汲取力量。

在新世紀第一年的歲末,我們又兵分九路,走在中國的大地上。順德、厚街、溫州、利辛、武漢、宣漢、喀什、大同、沈陽,祖國的四面八方,各各不同的內涵和外表,我們走近你,我們走進你,我們想看清你的模樣,我們想叩問你的心房。

我們傾聽,我們觀察,我們張開渾身的每一個毛孔,我們打開自己的每一個器官,我們感受,我們思考,我們記錄,我們報道。你的笑臉,你的眼淚,你的焦慮,你的方言表達的你的夢想,對于我們,這一切是多么珍貴!

福建的成功路、四川的白鹿鎮、河南的小常莊,這兒與那兒,久違了,一年一度,我們是第四次涉足。音容笑貌,多么熟悉,生老病死,幾多滄桑。如此累積的記錄,或者就是一部特殊的編年史。

年度人物寄托人們的理想。龍永圖做了一個中國官員應該做的事,馮錦華顯示了一個中國人應有的血性。他們做得多么漂亮!什么可貴?做應該做的事可貴!

我們走在中國的大地上,追逐著新聞應有的理想。我們不敢說凡有新聞發生的地方,我們就在場——我們有太多的遺漏——但我們敢說,新聞總是牽動著我們的走向。南丹礦難的兄弟,我們鉆到你哭泣的家鄉,讓事件剝去偽裝,顯露真相。千里追蹤沙塵暴,戈壁灘里滲進了我們的鮮血,但我們習以為常,身上留下了風的形狀。

我們走在中國的大地上,我們捉摸著大地的脈搏,我們關注著中國的動向。莫斯科的懸念,申奧,北京;五里河的歡騰,中國足球首次入圍世界杯;多哈,中國入世,15年的長征,中國從此進入新天地,中國的未來可預期!

土地流轉,憲法司法化第一案,戶籍改革,收容,中國當代社會階層......你還記得這些詞句嗎?還有這些詞句背后的事實?我們關注效率,也關注公平;我們贊美機遇,贊美可能;我們關注世事的變遷,我們贊美新的萌芽,那是中國未來的無限生機!

我們走在中國的大地上,我們與紅豆杉一起流淚,我們看不見藏羚羊絕望的眼神(它總是奔逃得那么張皇),我們隨著野馬撒野,我們看見塔里木河重新輕波蕩漾......

我們走在中國的大地上,為你鼓勁,為你歡喜,為你分憂。

我們走在中國的大地上,我們走過鄉土,走過城鎮,走過大都會。我們喝過你的家釀酒,我們吃過你的糌粑,我們坐過你的三輪(在被迫離開艾滋病村時,你甚至不收車錢),我們經過金茂大廈前修剪陳枝的你的身旁......

我們與你在一起,我們的愛一如既往。

我們走在中國的大地上,這片土地曾經悲傷,這片土地曾經輝煌;我們走在中國的大地上,這片土地沐浴陽光,這片土地充滿希望。

我們走在中國的大地上……

這夢想,不休不止

誰說這是平常的一天?候鳥掠出線影,年輪添了新紋;我們大聲地問候親友,也默默地思念遠人。

365天,兩鬢多了白發,或許連心事也疲倦了幾分,但你依然,依然輕輕地嘆著,卻終究微微地笑了———

這是一個收獲祝福的日子,要趕緊抹去浮塵,擦亮夢想。

但這其實是很平常的一天:北方的飄雪,南國的暖陽,還有來來往往人海茫茫。歷史并不常常在某個特定的時刻讓一切發生改變,只是在我們的心里,習慣找一個開始。

一開始,就有夢想。

那么在這新年的開始,我們祝福你,朋友,愿你的夢想一路遠行!

我們樂觀地回首,2003是放飛夢想的一年:小康社會,"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神舟五號","振興東北"......

有了開始,即便夢想千年,也新意盎然。

我們現實地記錄,2003也背負恐懼、淚水和憤怒。當SARS疫潮席卷,渭河洪水滔滔,公民慘死收容所......不,我們不僅僅記錄,而且感同身受,所以眼里有淚,心里有痛......

但在謊言中,有勇士挺身而出;在暴力后,有對惡行洶涌的討伐......這無畏的直言與血的印痕,又何嘗不是一個開始?

所有這些或悲或喜的開始,在不同的層面指向同一個終點:人之尊嚴與福祉的增進。2003年的奮力與求索,在這路途中為中國大寫了兩個關鍵的名詞:"公民"與"權利"———它們,原本就相輔相成。

這,也正是我們不休不止關注與祝福的夢想。

攜著夢想與祝福,今天與你見面的這張報紙已走過20個年頭。

這20年,中國持續激變;我們為變革而生,但關注持續未變:為我們國家每一個進步喝彩加油,為確立市場經濟添注加解,為關注社會積弊吶喊張目......

今天的中國,"政治文明"與"全球規則"成為新時代的關鍵詞,那我們也毫不諱言對"政治"的興趣,因為這關乎眾人之事的政治,關乎國家之進步,關乎民生之改善,關乎民族之復興;我們關注政治的方式,一如媒體的天職,忠實地記錄,公開地陳述,理性地評說。

對于時代的進步,尤其是對于所處的這個民族在所處這個時代的進步,我們欣然落筆,化為墨痕;雖然前路或許多艱,但對這朝著陽光方向的生長,我們努力地鼓與呼。

但記錄不是記錄的理由,關注也非關注的終點。我們對于這時代變革的每一次喜和憂,最終都只有沉潛于人的層面才有價值。生活要多樣化,經濟要市場化,政治要民主化,這是一個古老文明要重煥青春的步伐和必然訴求。

所以20年來,當你在會場陳言,在書齋握筆,在農田揮汗,在工廠勞作,在校園誦念......我們將你的故事告訴他,將他的故事告訴你,將中國的故事說給中國人,也說給世界聽;要讓書齋知曉江湖事,也求民間參知廟堂言。

這個國家不正是大家的國家嗎?我們用真實架一座橋,讓言說者不空談,讓主事者不麻木,讓剛烈者不偏激,讓脆弱者不沉淪,讓大家知道大家的心事,也知道自己的方向。

在這一年的開始,我們也祝福自己的夢想,它萌自20年前的那個早春,從此便如春藤一般爬滿了我們的心間眉宇。

然則這夢想其實來得更深遠,甚至早在100年以前,我們的先輩們面對積弱積貧的中國,他們的夢想就是民族的復興、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解放。

所夢所想,何止20年,其實百年一脈。

但對于中國這個老大的后發國家來講,每向夢想逼近一步,都要有巨大的付出。

但夢想沒有流產,因為正如此,歷史每數十年給出一個階段主題的規律似乎清晰可見:開天眼(西風東漸、啟蒙運動)、反帝制(推翻清政府)、求統一(北伐、結束軍閥混戰)、爭主權(抗日、廢除不平等條約、建立新中國)、平均地權()、改善民生(經濟改革),而貫穿其中的就是增強國力和復興我們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偉大民族。

在中國,這些主題環環相扣,它們賦予今日中國以獨特的魅力:每一天都能感知這變革中每一步前進的喜悅。我們愿意相信,這個時代能夠成為中國最好的時代,因為它給我們未來以最新的期許。

這個國家對于未來的期許,從理想敘事的烏托邦,到國家敘事的現代化,再到傳統敘事的小康社會,共性與個性、出發與歸宿間,今日中國也充滿著獨特的張力與快速節奏。

這種狀況將繼續于新的時代主題破題啟程后。

2003年當被銘記:政府因"乙肝歧視"遭遇行政訴訟、四川自貢3萬農民"民告官",公民依法維權的意識在這里覺醒;前河北省委書記與衛生部長被處理、收容制度被埋葬,公民對公權的監督在這里呈現;北京、深圳甚至內地小城潛江自薦競選人活躍涌現、"違憲審查"的話題被廣泛討論,公民的政治權利在這里伸張......

這不僅表明公民意識的成長,更說明在深化與推進經濟改革的同時,黨的十六大概括的"以人為本"、"政治文明"的新主題正在破題。

今天,這新年的第一天,我們回看一年,回看20年,回看100年———看到我們的兄弟姐妹與前輩,在不同時間留下的眼淚和微笑。就讓時間如光,串起這晶瑩剔透的液滴,折射出一如燦爛微笑的七彩虹譜,照亮你的前路和夢想,中國!

站在民意的泥土上

我們又一次向你祝賀新年。在這個時刻,我們祝賀你新年快樂,祝福你有好的運氣,也祝福你得到鼓舞,相信自己的似錦前程。

我們還有兩天時間,作別2004年。我們也有時間,紀念那些在中國的建設之路上辛勞走過的人們。站在民意的泥土上,我們向那些身居廟堂深處卻不忘民瘼的人鼓掌。當他們掀起審計風暴,促進吏治清明時,人們還只是謹慎地表達自己的敬意;可是當他們不為成規所囿,在改革的進程中破冰前進時,我們卻要朗聲說出心中激賞。我們要為我們的國家在過去的一年所取得的成就大聲喝彩。同時,我們也紀念一些小人物,寶馬彩票案中的不服輸的劉亮,以及嘉禾拆遷事件中那些憤怒的市民。紀念這些不愿放棄自己的利益的普通人,盡管他們取得的只是或然性的成功,卻促進了這個時代的文明進程。

我們期待著有更多的普通人,把其個人的生涯與歷史的嬗變、時代的進步融匯到一起。這是個人的幸運,更是公眾的福祉。

紀念每一個援助了貧苦階層的富人,也紀念每一個敢于維護法律尊嚴的平民。紀念那些在價值觀多元的年代里保持了學術品格的知識分子,他們的光彩不在于提出洞見,而在于留戀真理。紀念那些為公共利益而奔忙的組織和個人,每當在夜色中默默奔走,他們的光榮之路就是中國的大街小巷。

只要你致力于參與推動中國的文明進程,這一年就是你的光榮之路。

輝煌的殿宇與低矮的茅屋,都邁著同樣的匆匆腳步,在這個變化迅速的年代,我們大家都珍視最樸素的良心。

我們紀念這一年的榮耀,也紀念這一年的甘苦。紀念中國在雅典奧運會上取得的巨大成功,也紀念人們為了這成功而付出的巨大代價。我們難忘經濟發展給人們帶來的歡樂,體會廣袤大地上農民增收后的喜悅,也難忘這一年里發生的各種悲劇。我們紀念密云慘劇、大平礦難、銅川礦難、包頭空難等等事故,尤其是那些本可避免發生的災難。

沒有哪一年的安全事故,像今年這樣引人注目。而臨近歲末發生在印度洋的地震海嘯,更讓人對自然災害保持警惕。在這新年時候,我們祈禱逝者的靈魂永得安寧,祈禱他們的家庭走出陰影。

只有建設一個更安全的環境,才能撫慰這些家庭的傷痕。人們早已清楚獨自一人不能溫暖,獨自一人不能歡樂,更早已明了沒有人是中的孤島。紀念那些罹難的礦工,他們的悲劇也是我們的悲劇;他們的離去,也正是我們的社會的損失。

不要讓任何人無辜而死,無論是為了國家能源還是個人金錢。

我們的國家與人類的其他地方沒有什么不同,它也在走向文明;這里人們的生命與全世界人的生命也沒有什么不同,它們同樣珍貴。凡在陽光照耀下的,都是蒙恩的國度,都是蒙恩的生命。我們紀念這一年的災難,只是為了人們不再承受本可避免的戕害。

我們要再一次感謝生息在這國家里的建設者,他們在祖先居留過的土地上創造奇跡,又勇敢地品嘗著祖先從未品嘗過的歡喜哀愁。

這是2004年的年終時節,這是美好的一天,我們紀念每一個在這一年里承擔了自己的責任的普通公民。

紀念那些不知其名的普通百姓。當他們年老力衰,只能依靠低保金生活,依然能夠相互扶持;當他們遭逢災禍,貧病交加,依舊笑對人生;他們依然辛勤撫育了自己的兒女,默默地寄寓著微小的希望。

我們紀念所有這些人。祝福這些人,也祝福我們自己。祝福每一個為自己奮斗的人,祝福每一個為他人的利益而努力的人,你們會讓后人說:為了文明,為了公義,為了幸福,在那一年里他們曾經竭盡所能。

我們祝福你的未來,因為你也是他人的前途所系,我們祝福你平安喜悅。我們還要祝福我們的國家,因為她是你我全體中國人的命運所系,我們祝福她高歌猛進,順利前行。

一句真話能比整個世界的分量還重

今天我們又一次向你祝賀新年。這一天我們洗掉過去一年的征塵,和你一起敞開心靈,重溫往日的憧憬。這一天我們在廣州大道中289號的高樓上,打望著南國天空,懷想著一年來我們這個國家走過的歷程。這一天我們擦拭信仰,心靈安寧,如在世界開創的第一個早上。

在此之時,我們想起了一句難于忘懷的話語。它是36年前一位作家說的:“一句真話能比整個世界的分量還重。”新聞會過時,紙張會變舊,油墨會模糊,甚至信任也會偶爾消弭,只有真實、真誠才把我們的心靈與你的心靈聯系到一起。

我們默誦這個寶貴的句子,因為它就是我們的情感,我們的倫理,我們理應擔當之事。它溫暖過你的心,也一直種植在我們的靈魂里。不是每一天,每一個人,都可以閃出光亮。不是每一天,每一個人,都可以熱烈燃燒。但是很多人在發展著純正的品格,讓它無聲地生長,直到更多的人閃出光亮,更多的人熱烈燃燒。

一句真話能比整個世界的分量還重。在這歲末年初,我們要和你一起說,讓我們更有力,讓我們再前行。這是因為,我們愿中國更有力,正像在過去一年中實踐科學發展觀——這一凝聚了無數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的結晶——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所取得各種可貴的成就;我們愿中國再前行,消除在過去一年中仍未完全消除的積弊。

過去這一年,我們的國家邁向了自鴉片戰爭以來最接近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歷史關口。這一年,經濟高速發展,人權保障切實進步,政府推出各項舉措,大利民生,疏通價格體系,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打破城鄉壁壘等等,這些都使我們為之自豪。而這一年,對改革路徑的反思空前醒目,在效率與福利公平之間,如醫療體制改革和教育體制改革,政府和公眾都在審視何為合適的平衡。更加社會主義,更加市場經濟,我們的改革有望更加到位。

我們愿中國更有力,再前行,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政府公共管理——完善民主法治、規范利益博弈、精簡機構轉變職能、消除腐敗、提高行政效率、促進教育、文化、科研體制的合理化……

我們愿中國更有力,再前行。我們夢想著這樣一個國民集體的出現:他們既擁抱物質生活,又體認精神世界;他們現實,但有夢想;他們精明,但有堅持;他們富有激情,又尊重規則和秩序;他們以幸福為生活的首要目標,又不摒棄遠見;他們仁愛,但不軟弱;他們勇敢,但深知尊重法治、和諧寬容、和平和解的可貴。他們是盡責的公民,共同構造一個日漸和諧的社會。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其它家園,這個國家就是我們的家園;我們沒有其它夢想,這個民族的夢想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夢想。

一句真話能比整個世界的分量還重,每一個人的幸福比整個世界的分量還重。我們可以永遠沒有新的夢想,如果這個夢想你已經達到;我們可以永遠沒有新的成就,如果這個成就在你的手中完成。我們祝你新年快樂,相信你的明天會更好。

從今天起,我們更要彼此珍惜

這是2006年12月28日,時光的渡船穿越三百多個日子,穿越大江南北,又回到歲末終點,將開始新的輪回。

這是2006年的渡輪,這一年的中國潮起潮落,令人感慨萬千。

這一年,中國經濟繼續一騎絕塵快速向前,國家實力明顯提升。東盟十國聚首廣西,中日政治突破多年堅冰,中非論壇“所有通往非洲的路都要經過中國”,中美戰略對話驅使白宮三分之一的首長齊聚北京……世界,終于看到一個在和諧中崛起的中國。

這一年,房價續漲,股市翻身。欲望浮現,熱度升騰。有人欣喜,有人躊躇,有人嘆息。紙業出身的張茵成了中國女首富,自由市場的活力造就了一個個財富傳奇;樓宇預售處前排起了久違的長隊,不甘做房奴者,卻一個個被迫做了房奴;毒多寶魚、紅心鴨蛋、欣弗事件,局部領域的失范頻頻示警,規則重建迫在眉睫……

這是2006年的渡輪,坐在船上的人們,冷暖自知。她承載的是人民,穿越的是時代,經歷的是中國。面對人民,我們常常覺得有千萬種方式來表達,有時卻沉默得無話可說。

這一年,中央的最高層關注民生,我們看到了對百姓的珍惜。這一年,千年農業稅成為歷史,中西部農村中小學學雜費全免,以公平為指向的新醫改制度正在緊鑼密鼓地設計。熊彼特說,一個國家的財政支出就是她的意識形態。誠哉斯言。

這一年,雖然歷經波折飽受爭議,物權法畢竟已進行史無前例的第七次審議,對私產的保護早已深入人心。入世初人們頗含忐忑,但在入世第五年,全面開放與融入世界早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

這一年,各種貪腐大案被一一掀開,從上海的陳良宇到北京的劉志華到郴州的李大倫,人們看到了公共財富被個別官員侵吞的丑行,更看到了中央反腐的決心和信心。

這一年,我們不停地問自己,我們擁有一個怎么樣的中國?

經過百年激蕩,三十年變革,這是一個越來越融入世界大潮、卻又相伴著許多難題的中國。

這是一個背負著沉重的歷史包袱,但又始終頑強地向上生長的中國。

這是個全社會深深地被各種欲望攪動,但同時又發自內心地渴望和諧、正義與真實幸福的中國……

這是2006年的渡船,一條闊達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渡船,因此,我們不得不彼此珍惜,因為我們彼此相連。

我們不得不問自己,是否忘記對那些無助者表示善意與憐憫。

我們不得不問自己,是否因為恐懼和冷漠,而不敢對不平事發出一聲吶喊。

我們不得不問自己,是否忘記怎樣去對朋友表達愛,甚至也不習慣對我們的妻子、兒女、父母去表達……

這是2006年的渡船,載著夢想和期待,將要重新上路。這時候,請讓我們祝福你,朋友。我們彼此有情,互道珍重。公務員之家

讓我們再次上路,愿你我、愿這個國家一路平安,路都通暢,橋都堅固,隧道都很光明。

從今天起,我們更要彼此珍惜。

愿自由開放的旗幟高高飄揚

帷幕徐啟,燈火璀璨,在二○○八年的世界舞臺上,中國已然站在中央。

閘門洞開,浪濤洶涌,在歷史洪流的席卷之下,你在哪里?

這是一個大時代的派對年,一個大中國的狂歡夜。

抬眼可見,奧運倒計時牌上的數目飛速遞減。

耳邊隱約傳來那個老人的聲音:“你們要沖出一條血路來!”

驀然驚覺,改革開放三十年了。

這兩件事情,看似各不相干,其間卻絲縷相連。

這絲絲縷縷中的一條,曾異常清晰,最近又被大聲呼喚,那就是:思想解放。

三十年前的月亮,照著一個國運彷徨、民生凋敝的中國。

一個大鐘停擺了,另一個鬧鐘響起來。

鈴聲急促而動聽,饑腸轆轆的人民,突然都紅光滿面。

在一場真理標準的大討論中,兩只貓殺出重圍。

一只是白的,另一只是黑的,它們吃掉了“兩個凡是”。

人民跟著兩只貓,走進了家庭聯產承包的土地,走進了個體戶的攤位,走進了民營企業家的辦公室,走進了股票交易所,走進了互聯網空間。

這時候人民已不再是一個空洞的符號,而是一個個具體的人,一個個第一人稱,我和我們。我們能感知溫飽,還能開動腦筋,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我們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自己的家園。

我們還去了一些別的地方,比如政府大樓、法院、報社、電視臺、學校、電影院等等。有時被請上座,有時被趕出門,有時被趕出門以后又被請上座。

反反復復之間,我們在成長,社會在進步。

成長的方向是獨立人格,進步的標志是自由寬容。

整齊劃一的運動越來越少了,參差百態成為幸福的本源。

五千年的古文明,三十年的大變局。

變局之中,泥沙俱下。有些目標甚至越來越遠了,有些方向越來越模糊。

如果要問究根由,乃個體之還不夠解放,思想之還不夠自由。

三十年間,我們逐漸學會了正眼看世界,發現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更發現千奇百怪,不離其宗,那就是和平與發展,民主與自由,還有人的權利。

人類共有的精神遺產,不該由他國獨享。

何況我們遇到了全球化。它把普世同一的游戲規則擺在我們面前,希望我們珍惜。

我們簽署了人權公約,加入了WTO,出席了八國峰會,也申辦了奧運會。

那照亮古希臘奧林匹亞村的陽光,也將同樣照亮北京紫禁城。

那些來自西方的運動規則、和平理念和歡樂精神,也將同樣進駐我們的內心。

如果我們為五星紅旗感到驕傲,那么也可以為五環旗感到自豪。

毫無疑問,沒有三十年來的思想解放、觀念嬗變,就沒有二○○八年北京奧運會。

而人們又希望奧運會的火炬,能為中國傳遞更多的文明夢想。

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中國和世界的距離如此之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中國和世界的對話如此之多。

越來越多的人將會知道,奧運會是全民的動員,集體的狂歡,更是個體的奮斗,是靈魂的舞蹈。

奧運會帶給我們的,將不僅是比賽成績,還有更好的空氣;將不僅是更多的商機,還有更多的歡樂和自由。

我們也該同時記得,二○○八年是一百一十周年、“”五十周年。

這兩場歷史悲劇,是思想解放的別樣版本。

那場由一個開明皇帝發動的、自上而下詔書紛飛的改良運動,以上層官僚的傾軋和宮廷政變而告終。

一百一十年后,“戊戌六君子”的鮮血仿佛還在當空噴涌,它仍然是一本濃縮的政治教材,上面寫的并不僅僅是權力斗爭,還有關于民眾思想和社會結構對于改革的影響。

而五十年前,高層領導也曾號令解放思想,大膽想象,結果浮夸風起,資源耗盡,餓殍遍地。那是一種沒有靈魂的思想,沒有個體的解放,民眾被綁架成為政治荒誕劇的道具。

三十年前,思想解放釋放了個體能量,漸得溫飽;十六年前,膽子再大一次,民間沸騰,創造了世界經濟的奇跡;如今繼續呼吁思想解放,當深察歷史,反思改革,激活社會,科學發展。

二○一○年已經開始,中國閃亮登場。

你在其間,獨一無二,不可或缺。

無論你是何種角色,都不要被歷史的大潮淹沒,或者沖刷去你的獨立存在。

至少你要在大時代中做個堅強的小人物,在狂歡夜中做個自由的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