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演講材料
時間:2022-01-29 04:35:00
導語:個人演講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記得還是在上學的時候,我就讀到過印度詩圣泰戈爾那句令人怦然心動的名言,他說:“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但讓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子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從那以后,為了心中那片綠葉,我一直孜孜以求,不懈探索。如今我真的成了一片綠葉——一名光榮的小學語文教師。
15年的教學生涯使我深深領悟到做一名真正的人民滿意的教師應“智如泉涌”;更應“人品高尚”!
為了“智如泉涌”,我曾如饑似渴地鉆進書的殿堂,老教師的課聽了一節又一節;名師經典讀了一套又一套;專業筆記更是記了一本又一本……
看得多了,上課時常隨意發揮給學生上文學欣賞課,課上,我們“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止于欣賞還不夠,我又教孩子們“篡改”,甚至自己寫。如:學了《飛奪瀘定橋》,我先填了一首《憶江南》:憶瀘定,四團戰天險。橋險流急敵兇殘,搶時奪橋志愈堅。英勇克敵頑!
學生一看挺有意思,原來普通人也可以填詞,有學生就和了一首:
《憶江南》瀘定贊:憶從前,長征多艱難。瀘定橋頭英雄站,嚇得敵人鼠狼竄。鐵打英雄漢!
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出乎意料的踴躍。有的仿《虞美人》來兩句:應試教育知多少,考試何時了;有的仿《滿江紅》寫兩下:待從頭,再上幼兒園,好好玩!
于是,我想:身處教室,心騖八極,語文課也;如飲醇酒,身心俱醉,語文課也;縱橫馳騁,古今中外,語文課也。
……
20*年6月,我已是省教學能手,被市里推薦參加山西省首屆教學技能大賽。這次比賽規模空前,太原市幾萬名小學語文教師中只推薦了我一人參賽。壓力就是動力!我憋足了勁兒準備拿個獎回來報答培育我的師長,牽掛我的學生,惦念我的親人。誰知天有不測風云,我摯愛的母親卻突然患上了絕癥。一向剛強的母親知道我要參賽,竟然瞞著我。我知道消息后,她又堅決不讓我請假看護,我含著眼淚準備課件……
有時候這事總往一塊兒湊,我那時是班主任還帶著畢業班,離畢業考試也僅剩下十四天,偏巧這時有個很有希望考上重點的叫劉潔的學生病倒了,高燒不退,無法上課。怎么辦?在家里,母親就是我的天!我絕不能扔下母親不管;要比賽,省會城市的榮譽系于我肩;上重點,是孩子和家長六年的期盼……和母親說起此事,母親說:“去吧,人家孩子一輩子的事,要補課你就去,就十幾天,媽這兒沒事的!”猶豫再三,我決定下班后給劉潔補課。
那段時間,燈光下常有我們交流的身影;夜色濃了,我才趕回母親那兒陪侍一晚;比賽的事就在學校抽空擠時間……終于,劉潔順利通過畢業考試,進入了市重點中學。一天,她拉著我的手說:“李老師,我真想喊您一聲媽媽!”“媽媽!”我的眼淚奪眶而出,不止為孩子這聲發自內心的呼喚,更因為我的媽媽……
當我忙完學生,忙完比賽,捧著四項一等獎和榮立省二等功、市一等功的證書回家給媽媽看時,媽媽已經……我沒來得及和媽媽說上最后一句話,只看到了她老人家最后一抹渴望見到女兒的眼神,感到了她老人家最后一縷游絲般的氣息。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任由眼淚奔涌肆虐……娘走兒想念啊,媽媽!您怎么連一句話都不給女兒留下!?
直到今天,直到我在鍵盤上打出這些話;直到現在,只要談起媽媽,我依然忍不住淚如泉涌。愧疚啊!但,也是直到現在,我才明白了媽媽其實和我“說”了很多話,她把最寶貴的“遺產”——勤奮與愛留給了她的女兒,是“它”使我與學生用心溝通,是“它”使我在她老人家病重期間未落一節課,未向學校多提一個要求,不僅圓滿完成畢業班任務,還獲得了省技能賽的最高獎。
也正是這一段段刻骨銘心的經歷,才使我對神圣的講臺更加傾注心血,更加魂牽夢縈,更加流連忘返。
當所有這些經歷化做每一堂課,并吸引了孩子們所有的目光;當師生常有思維碰撞,并有智慧的火花閃亮時,我好像忽然明白了,何謂——“和諧課堂”!何謂“人民滿意”的教師榜樣!
20*年6月,我又被推薦參加全國第五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我又榮獲了一等獎。我在心里默默地第一個告訴母親:女兒沒有辜負她老人家的期望,女兒會用實際行動繼續把母親的“生命”延長!
有句歌詞唱得真好: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然而,站在新世紀的門檻上,站在時代的最前方,站在“人民”的角度想,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滿意的教師還應該有更為崇高的理想,絕不應滿足于“智如泉涌”“人品高尚”,更應該感動身邊人,帶動一批人,旗幟鮮明地喊出:要做教育家,不做教書匠!當然,也許你、我永遠也成不了教育家,但至少——
為了永恒的綠葉,為了心中的理想,我們可以努力到皺紋爬滿臉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