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人員心理健康調研匯報

時間:2022-08-27 03:13:26

導語:醫務人員心理健康調研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務人員心理健康調研匯報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生活節奏加快和競爭壓力增加,精神衛生問題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已經引起人們普遍的關注,醫療工作在現代化城市中日益顯示其重要作用和地位,面對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同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制定和實施、醫療保險制度和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醫院面臨市場的挑戰,患者的維權意識逐漸增強,家屬的需求顯著增多,醫院高風險、高強度腦力勞動的特殊職業性質,諸多因素均導致醫務人員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尤其是青年醫務人員心理壓力更加明顯,如果這些壓力得不到有效緩解和釋放,將直接降低他們的工作效率,影響到對患者治療的療效,影響醫療工作質量,為了測量本院青年醫務人員心理健康狀況和應對方式的程度,筆者對150名青年醫務人員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現報道如下。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本院150名青年醫務人員,年齡18—35歲。

2、方法:測量工具癥狀自評量表(ScI-_90)為國內外廣泛應用的一種真實性較高的自評量表,該表共有90項有關心理和精神方面癥狀的條目,分為9個基本癥狀因素。被調查者根據自己最近1周來的情況和癥狀嚴重程度采用五級評分法(O一4),得分越高,說明心理健康狀況越差。問卷調查在開始評定前,由工作人員把總的評分方法向被調查者交代清楚,再讓其以不記名的形式作出獨立的、不受任何人影響的自我評定。共發放問卷150份,回收有效問卷141份,有效率為94%。

二、結果:青年醫務人員心理健康狀況顯示其總均分及各因子分均較一般人群低。本研究還發現部分被試表現出一定心理問題,最常出現的癥狀依次是強迫、人際敏感、抑郁和偏執,該人群中出現最多的是強迫癥狀。而與身心健康高度相關的生活事件是“常覺有壓迫感”、“生活單調乏味”、“對現職工作不滿意”、“看到不正之風”,以及“飲食、睡眠等生活規律改變”等,而與強迫癥狀最相關的是“常覺有壓迫感”、“對現職工作不滿意”和“飲食、睡眠等生活規律改變”。

三、青年醫務人員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的原因

1、工作量大、心理壓力大、環境復雜、經常接受病人死亡和瀕死現象的刺激是導致青年醫務人員心理狀況不佳的主要原因。

2、救死扶傷的愿望與醫療水平發生沖突,對危重疑難雜癥的病人搶救無力可能使青年醫務人員缺少工作應激因素(應付能力、工作滿意感和職業應激源)對心理健康狀況有顯著影響。

3、醫院的工作性質比較特殊,需三班倒,突發事件多,經常需加班,無節假日,這些都使青年醫務人員沒有正常生活規律及睡眠習慣,而且很多時候都無法保證正常的睡眠時間,容易使他們產生煩躁、不滿及身體不適感。

4、戀愛、婚姻、經濟困難、購房壓力大等也易給青年醫務人員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青年醫務人員都面臨結婚、買房等現實問題,隨著房價不斷上漲,帶給他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尤其對農村出身的青年更是如此。

5、緊張的醫患關系,近年來日益多見的醫鬧事件,也是影響青年醫務人員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長期以來,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滯后,醫療資源供給不足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之間的矛盾突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呼聲強烈。同時,中國正處于一個在社會轉型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結構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暴露凸顯。而醫院作為一個與百姓生命息息相關的“窗口”行業,自然最容易引燃社會情緒的導火線。醫學是一個高技術、高風險的行業,發生醫患糾紛,不足為奇,但遺憾的是,由于種種原因,很多患者往往不愿意訴諸法律,而更喜歡“以鬧取勝”。而相關部門對該類事件的處理也多是抱著醫院花錢買平安的態度,這樣必然會對青年醫務人員產生不良的心理影響。研究發現青年醫務人員發生糾紛后的心理變化,高年資人員易出現遷就心理,低年資人員易出現憤怒和抑郁心理。

四、對策:針對我院青年醫務人員心理現狀和現代醫學的發展要求,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青年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

1、培養樹立正確、客觀的成才觀。青年醫務人員由于各種原因而具有痛苦與憧憬并存、彷徨與進取同在的心理特征,團組織應重視對其成才觀的培養,激勵其進取,同時引導他們學會客觀分析環境和形勢,樹立明確可及的人生目標。

2、積極開展各項文體活動,如拔河比賽、跳繩比賽等,這樣不但可以緩解他們的工作壓力,還可以培養團隊精神。

3、創造繼續深造的優良條件。青年醫務人員臨床經驗不足,學校學到的醫學知識往往不能與時俱進,因此團組織應發揮紐帶作用,爭取醫院加大對青年人才培養的投入,為他們創造進修、學習的機會,鼓勵送出去,迎回來,對學成歸來的人員實施獎勵和重用,這樣不但有利于青年醫務人員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且激發了工作熱情,對青年醫務人員的心身健康大有益處。

4、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醫院可以培養兼職心理醫師,經常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定期出有關心理健康的板報,訂閱心理雜志,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服務。根據本研究結果重點放在男性、未婚以及初級職稱的青年醫務人員,因這部分人群心身壓力相對較大,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另外,團委還可以通過建立QQ群等,加強青年人的聯系與溝通,及時發現他們的心理動向和工作、生活中的困難,積極幫助解決,緩解他們的壓力。

4、妥善解決醫療糾紛。發生醫療糾紛后,如何穩定青年醫務人員情緒、維護他們的職業自尊心及注重對青年醫務人員心理素質培養等管理措施,對他們在糾紛發生后這一特殊時間氛圍內能夠以積極穩定的心態進行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5、合理調配人力資源,改善工作環境,減輕工作疲勞,降低心理壓力。目前各家醫院缺編嚴重,尤其是臨床護士,人員少,工作繁雜,質量要求的提高都使臨床護士長期處于緊張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中,易導致身體疲勞,心理負荷加重,造成身心疲勞綜合征,還有基層醫院硬件設施一般也較差,所有這些對青年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無疑是嚴重的考驗。增加人員配置,改善工作環境,降低工作風險,可促進青年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

總之,青年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與醫療質量密切相關,團組織應切實重視青年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問題,發揮團組織的作用,積極服務青年,并經常開展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采取各種措施給予及時有效的心理干預,使青年醫務人員保持情緒飽滿、心情悅愉、精神振奮的健康心態,可以有效預防醫療過失的發生,促進他們堅守救死扶傷宗旨,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