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鎮勞動力資源調查匯報

時間:2022-09-05 09:21:50

導語:全鎮勞動力資源調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鎮勞動力資源調查匯報

為全面準確掌握鎮勞動力資源有關情況,鎮統計站于10月份聯合鎮28個村1個街道開展了勞動力資源和就業情況調查,現將調查情況總結如下:

一、全鎮勞動力資源現狀

本次調查涉及勞動力年齡結構、文化結構及就業情況三方面。調查統計全鎮常住人口數41532人,其中16至60周歲的勞動力資源人口共26123人,占常住人口數的62.9%。從年齡結構看,16到25周歲的6063人,占勞動力資源的23.2%,26-40周歲的7476人,占勞動力資源的28.6%,41-60周歲2的12584人,占勞動力資源的48.2%。從勞動力文化結構來看,具有小學文化程序的有10650人,占勞動力資源的40.8%,初中文化程度的11629人,占勞動力資源的44.5%,高中文化程度的2907人,占勞動力資源的11.1%,大專文化及以上的937人,占勞動力資源的3.6%。從勞動力就業情況看,流出外省的有12445人,占總勞動力資源的47.6%,省內縣外就業的2049人,占7.8%,縣內就業數1246人,占4.8%,在所有勞動力資源人口中,從事農業生產人數9137人,占總資源的35%,勞動力資源中尚有1246人尚未就業。

二、全鎮勞動力資源特點

一是文化層次低。在此項調查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總計3844人,占勞動力總資源的14.7%,比例很低,大多數勞動力仍只是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勞動力水平較為低下。

二是流出勞動力多,全鎮常住人口41532人,而省外就業的勞動力就有12445人,占總人口的30%,更接近勞動力總資源的近半數,農村剩余勞動力較多。

三是二、三產業成為勞動力轉移的主要行業,在從事農業的勞動力資源中,大多是在家務農,外出就業勞動力中,大多從事工業和建筑業,其次是商業、餐飲等,且外出就業大多屬自發性、盲目性,多數通過熟人介紹及裙帶關系外出,缺乏利益保障。

三、幾點啟示

1、提高勞動力素質,進行多行業、多方位的技術培訓。通過加大新型農民培訓力度,對在家務農的勞動力進行各項專業培訓,提高他們的技能,促進農民科學種養植,從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對于外出務工的,可以通過“先培訓,后輸出”的原則,首先對流入地的用工需求進行調查,有針對性對外出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使他們一經轉移就能上崗,增加務工人員的經濟收入。

2、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本地區二、三產業。要進一步制定完善優惠和鼓勵政策,大力支持縣外投資企業和各種個私經濟的發展。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就業方向大多從事二、三產業,像建筑業、進工廠等,外出就業能增加收入,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若本地二、三產業發達,這些剩余勞動力在當地就能找到很好的就業門路,既增加了收入,也減少很多社會問題的發生。

3、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扶持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保證糧食生產能力穩定的前提下,不斷提高農業綜合開發能力,向農業的深度和廣度進軍,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不僅可以提高農業生產的整體效益和農產品的競爭力,還可以增加大量的就業機會,使農村剩余勞動力在農業內部就業轉移。壯大農業產業化企業,既可以促使資金、技術、信息、人才進入農村,同時促進農產品和勞動力流出農村,從而實現企業發展壯大和農民增收雙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