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繼續教育調研

時間:2022-08-28 04:12:00

導語:技術繼續教育調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技術繼續教育調研

繼續教育是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素質的一個有效途徑。隨著經濟與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對專業技術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這無疑為繼續教育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本文擬結合鄰水實際,就加強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提高其整體素質特別是創新能力,推動縣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談點粗淺認識。

一、當前我縣繼續教育工作現狀

(一)從專業技術人員數量、結構和分布看,我縣繼續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至2006年底,全縣專業技術人員共有14088人,其中:高級職稱832人,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6%(其中教師高級職稱約占3.5%),中級職稱5376人,占總數的38%,初級職稱7880人,占總數的56%;教育系統在專業技術人員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其余專業所占比例相對較小。這種“人才總量少,高職稱高學歷少,行業結構分布不合理”的現狀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不相適應。

(二)從繼續教育基地規模看,還有待于做大做強。培訓基地的建設直接關系到培訓質量的高低。我縣根據各專業培訓的需要,已經在縣行政學校、縣農廣校設置了繼續教育基地。目前,兩所繼續教育基地的建設均已逐步完善,都有穩定的師資隊伍和必需的教學設備,但規模還相對較小,承擔的培訓項目不多。

(三)從思想觀念和保障措施看,還有大量艱苦和具體的工作。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認識不到位。部分專業技術人員單純追求文憑、應付考試、為評聘職稱與工資掛鉤而學習,對繼續教育認識不夠,未能用發展的眼光來審視繼續教育的重要性。有的單位領導不管不問,認為專業技術人員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可以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繼續教育是“軟任務”,可參加可不參加,把繼續教育看作是一種消費投資,繼續教育理念缺乏前瞻性。二是培訓工作自身吸引力不足。目前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僅限于公共科目和專業科目,而公共科目和專業科目的培訓又只限于拓寬知識面,了解一些新知識。培訓課程設置不合理,培訓內容針對性不強,培訓師資參差不齊,培訓本身的趣味性、吸引力亟待提高。三是工學矛盾突出。現在都是在一崗一人,工作量大、負擔重與工作迫切需要的矛盾是在職專業技術人員接受繼續教育的一大難題,“培訓報個名、上課不見人”現象普遍。

二、發展繼續教育的對策思路

(一)要發展繼續教育,必須確立人才培訓教育在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健全組織,加強領導,把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工作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建立和完善繼續教育協調機制,定期研究繼續教育工作,解決繼續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把繼續教育抓緊抓實,抓出成效,以繼續教育促人才培養,以人才培養促經濟社會發展。

(二)要發展繼續教育,必須加大繼續教育宣傳力度,樹立現代培訓理念。思想是行動的引導,認識有高度,工作才會有力度。要利用各種場合、各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和輿論引導,使人們端正態度,消除認識誤差,樹立正確的繼續教育觀念,為加強繼續教育工作,發展繼續教育事業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障和投入支持。重點要引導專業技術人員樹立不學習、不參訓就不能勝任工作,就要落后的觀念,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引導各級領導樹立起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就是對單位、對事業跨越式發展長遠投資的戰略理念,高度重視繼續教育,舍得投資繼續教育。

(三)要發展繼續教育,必須以能力建設為核心,突出重點,分類指導,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吸引力。要根據培訓對象的實際情況和特定任務,合理設置課程,創新培訓方式,因材實教,分類培訓。如高層次人才,要結合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和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高層次人才選拔培訓制度的實施,依據專業技術人才的學科、項目任務,采取進修、考察和特殊培養等多種形式開展繼續教育。鄉土人才要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按理論武裝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原則,采取上理論課、進實驗室、現場觀摩、動手操作等方式,致力提高其自主創新和服務“三農”的能力。

(四)要發展繼續教育,必須按照市場規劃配置培訓資源。由于投入不足,繼續教育施教機構少、規模小,難以滿足新形勢下大眾接受繼續教育的要求,必須按照“誰投資,誰受益”和“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吸引企事業單位、民營組織和個人投資,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的多元化繼續教育投入機制。要加大改革力度,整合培訓資源,優化師資隊伍,增強施教機構的組織管理和開拓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