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源聯動管理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04 03:26:00
導語:稅源聯動管理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省各級國稅機關正按照省局的統一部署全面有序地推進稅源聯動管理工作。如何有效推進稅源聯動工作是各級稅務機關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擬就當前稅源聯動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做一些初淺的探討。
一、當前在稅源聯動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管理理念滯后。在稅源管理工作中,往往機械地以實現稅收的多少將納稅人劃分為重點稅源和非重點稅源?!爸攸c稅源重點管理”。而事實上重點稅源和重點戶并不完全一致,重點戶不一定是重點稅源,而是稅收征管工作中的薄弱點或問題易發點的納稅企業。我們將更多的征管力量和注意力都放在了納稅大戶的重點管理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部分重點戶、非重點稅源、某些行業和重要部位及環節的管理,造成稅源管理“頭重腳輕”,征管基礎薄弱,給一些蓄意偷逃稅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存在很大的隱患。如果企業采用偷逃稅手段控制繳納稅款的數額,從而達不到稅務機關認定的重點稅源標準,稅務機關沒有及時發現其偷逃稅行為而對其不實行重點管理,就很可能導致偷逃稅行為一直得以延續下去。從分局發現的數起涉稅案件來看,作為重點稅源重點管理的企業出現問題的很少,恰恰是容易被忽視的屬非重點稅源成長型企業出現了虛進、虛開增值稅發票偷逃國家稅款的犯罪活動,就是征管基礎不實,稅源管理不到位所造成的。
(二)內部稅源監控手段能力有限。目前稅源監控的常用手段主要有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發票管理、納稅評估、稅務稽查以及稅控裝置等。稅務登記目前僅停留在開業登記等形式上,至于登記內容的真實性以及如何利用稅務登記的信息資料實施稅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仍相當薄弱。納稅申報目前更多地側重于按時申報的管理,而對于申報質量的管理在深度和廣度上離稅源監控的要求還相差較遠。以票控稅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稅源控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發票管理本身存在著嚴重的制度上和管理上的漏洞,它的作用仍具體表現在對欠稅企業的控制上,大大降低了其應有的作用。納稅評估是稅源監控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稅源管理資源的有限性,對于納稅人的評估難以做到及時和全面,而且納稅評估主要依據在于申報資料,在當今大量“會計失真”的情況下,這種評估在稅源監控方面的作用可想而知。稅務稽查是稅源監控的最后防線,由于體制的影響、執法措施不力等因素,其作用也就相對弱化。“金稅工程”的全面推行,在防范利用增值稅專用發票偷騙稅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我們也發現,稅控裝置的推行并不能完全解決偷逃稅的問題。
(三)外部協調配合不力。從外部來看,涉及稅源管理工作最緊密的工商、國稅、地稅等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只局限于信息的傳遞,而沒有實現相互間的信息共享,部門間的聯席會議制度、信息傳遞制度、工作分析制度沒有得到很好地執行,只流于形式,沒有充分發揮部門間協調配合的作用。不能最大程度地綜合利用各自的信息資源,解決工商登記和稅務登記戶數不相一致的問題。有的企業辦理了工商營業執照而沒有及時辦理稅務登記證,有的企業注銷了營業執照不及時注銷稅務登記證等等,都直接影響到稅源管理的實際要求和稅收征管質量。
(四)計算機平臺依托作用不夠。目前征管軟件功能尚不健全、網絡不穩定以及中心服務器主機受性能限制,難以滿足稅收征管業務的正常開展。稅收征管軟件包括預警監控系統多少存在功能不全且信息分析處理質量不高等問題,給日常征管工作帶來了困難。同時,網絡不穩定和中心服務器受主機性能限制,導致運行不順暢,特別是日常征管數據處理面廣量大,交換頻繁,查詢速度緩慢,有時在查詢高峰期出現“死機”現象,難以保證征管工作的正常開展。
計算機內數據的采集錄入是靠納稅人提供的,如果納稅人故意隱瞞銷售收入,進行虛假申報,提供虛假數據,計算機本身是發現不了的;我們強調要“人機結合”、“機器管事”、“制度管人”做好稅源管理等其他各項工作。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各項制度沒有得到很好執行,形成人管與機管脫節的現象,對機器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忽視了在稅源管理中最主要的人的因素,使機內錯誤或虛假的數據不能得到及時修正,不能及時發現和查處各類涉稅違法犯罪行為。
(五)考核辦法不完善。到目前為止,稅源管理一直沒有完善的考核辦法,沒有量化的考核標準。比如管理責任人在稅源管理工作中應做什么,如何做,應達到什么效果等都沒有明確的規定,無法衡量稅源管理工作的好壞,致使稅源管理工作獎罰無據,不能以責任落實和責任追究的辦法促進稅源管理工作質量和水平的提高。等到因稅源管理工作不到位,出現了涉稅違法案件,再去反省管理工作的不足、處理相關責任人,也只是“亡羊補牢”,給國家造成的損失和對稅收征管的影響已無法挽回。如果日常稅源管理工作很嚴密,措施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涉稅犯罪行為的發生。
(六)涉稅事務繁多與人員偏少的矛盾較為突出。隨著稅收信息化建設的逐步深入,稅收征收數據還將進一步集中,加強稅收管理的重點將越來越體現在管理環節上。管理工作要占到整個稅收工作量的60%以上,但由于受編制等的限制,以本人所在的分局為例,一線管理人員只有40%左右,造成管理無法深入、不利于征管質量的提高。
(七)加入WTO后,稅源管理能力面臨著世界經濟的沖擊和挑戰。
二、對策及建議
(一)樹立聯動導向,努力提倡“五種”管理意識。稅源聯動管理,其重點還是在管理,現在各級稅務機關都按照省局的統一要求不斷拓展稅源聯動管理的內容,創造性地開展稅源管理活動。我們認為在當前稅源聯動管理活動中,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深刻把握稅源聯動管理的內涵。首先稅源聯動管理是一種系統管理。稅源聯動管理所涉及的管理對象是一個包含多種要素、且相互關聯的有機體系,這些管理要素之間相互依存、環環相扣,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系統。因此要求我們樹立稅源聯動管理全局觀念和優化意識,以追求系統的整體優化,不能為獲得局部利益或關注個別環節而損害整體。其次稅源聯動管理是一種過程管理。稅源聯動管理是一種對稅源全過程的管理,實施聯動其目的應該是“將真實的稅源,在正確的時間,按正確的要求、正確的質量、正確的狀態,實施全面的管理,并使總成本最小”(簡稱6R),因此要求我們樹立時效觀念和貫通意識,以保證其運轉過程的順暢和時效。第三,稅源聯動管理是一種動態管理。稅源聯動要素往往隨著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以及稅務機關內部環境的變化而作出相應的調整和變化,如何在這些調整和變化中使聯動管理發揮最佳作用,實現整體價值的最大化,就要求我們樹立權變觀念和聯動意識,保持管理的主動權和不斷更新聯動優勢。第四,稅源聯動管理是一種立體管理,稅源聯動管理是通過橫向聯合,實現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一種管理方式,要求我們樹立協作觀念和團隊意識,使各層次、各要素、各環節之間既分工又合作、既獨立又融合,以保證整個聯動“鏈條”的運行達到最佳狀態。第五,稅源聯動管理是一種信息管理。稅源聯動管理每個部分或要素間的互動都是通過信息溝通來完成的,如果沒有信息的“粘合”與“無縫對接”,聯動管理的每個部分或要素都會成為彼此孤立的、殘缺的片斷。因此要求我們樹立互信觀念和共享意識,通過各方面的信息互動及時了解事情的最新進展和出現的最新問題,這樣便可更好地在“第一時間”作出“第一反應”。
(二)積極創新機制,發揮稅源聯動效應。作為稅源管理的四個關鍵環節,稅收分析、稅源監控、納稅評估、稅務稽查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相互協調,共同構成了稅源管理聯動機制。因此,在加強稅源管理聯動機制建設過程中,要充分發揮這四個環節之間的聯動效應,全面提升聯動機制的整體運行質量和效率。
1、提高稅收分析的深度。稅收分析要拓展到稅負分析、彈性分析、稅源分析、關聯分析、稅種分析和征管指標分析,強化稅收征管狀況、征管能力的分析評價,建立完善科學的稅收征管狀況、征管能力的分析評價體系,及時發現影響稅源管理質量和效率的薄弱環節,為加強日常稅源監管提供信息來源;要通過對稅種、國際稅收、出口退稅等管理狀況及其異常點、風險點的分析,探索建立分稅種、分行業、分項目分析預警模型;要認真研究CTAIS2.0上線后分析數據的來源,擴大外部信息的采集量,整合、精簡分析內容,不斷提高分析結果的有效性、適用性和數據增值利用效率。
2、拓展稅源監控的廣度。要切實加強稅務責任區管理,突出日常稅源監管的重點,通過案頭分析、日常巡查、協查和匯算清繳等日常稅源監管工作,進一步排查稅源管理的疑點和問題,按照有關工作要求及時移送到納稅評估和稽查環節,促進稅收分析質量的提高,為納稅評估和稽查選案提供準確的目標和方向。
3、發揮納稅評估的作用。納稅評估是體現稅收分析、稅源監控成果的主要環節。要根據各稅種管理的具體要求,通過部門間的聯動、整合,逐步形成比較完善的評估分析指標體系和評估模型體系;要創新評估方式方法,把增值稅評估和所得稅匯繳評估結合起來,實施稅種聯動評估,還要與出口退稅管理部門一起實施征退稅的聯動評估,要運用指標分析、模型分析等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實現評估成果的轉化,進一步提高評估的實效性;對評估中出現的情況和問題,要進一步研究稅收政策、分析評估指標以及管理措施的改進完善。在評估工作中,要堅持專業評估和全員評估,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注重人機結合。
4、加強稅務稽查的力度。要充分運用稅收分析成果,根據稅收分析過程中形成的風險點和優先級,查找異常和風險點,提高選案質量。各級稽查部門要建立健全稅務稽查案件分析報告制度,加強稅務稽查典型案例的分析工作,進一步完善稽查建議制度,及時向稅源監控環節出具稽查建議書,通過聯動建議反饋,及時改進和提高稅收征管工作,做到以點帶面,以查促管。要進一步理順稅務稽查與稅收分析、日常稅源監管、納稅評估之間流程銜接關系,形成以分析指導稽查,以監控、評估為稽查提供案源,以查促進分析、以查強化監控、以查深化評估的良性互動。
(三)構建平臺,發揮信息整合功能。稅源聯動管理每個部分或要素間的互動都是通過信息溝通來完成的,要實現稅源的聯動,就必須構建平臺,為稅源聯動提供技術、外部協作等方面的支撐。一是要在原有綜合征管系統的基礎上,按照稅源聯動管理的總體目標,整合各類預警監控系統中的相關內容,為稅源聯動機制的發揮提供統一的信息、反饋平臺。二是要構建與地稅、工商、公安、質檢、銀行信息互通的平臺,加強與地稅、工商、公安、質檢、銀行等各個綜合管理部門的聯系和協作,逐步建立稅源管理內部互動、內外聯動的工作機制,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切實發揮協稅、護稅和社會綜合治稅的作用,形成稅源管理合力。三是要拓展信息數據來源的平臺。要做好稅源聯動管理就要高度重視基礎數據的收集工作,千方百計提高數據的質量。既要反對單純重視信息系統數據,忽視基層管理經驗的傾向,也要反對忽視數據的科學運用,僅靠老規矩、老經驗辦事的工作方式。要重視信息數據收集過程,把好基礎資料的錄入關,保證基礎資料的質量,最大程度地利用征管信息系統加強對征管數據的收集、分析與保管。要通過納稅評估、責任區管理調查報告、經驗交流等形式將日常管理中發現的一些規律的東西進行總結,形成經驗并將它們數據化,發揮對面上工作的指導作用。
(四)堅持以人為本,充分整合人力資源。加強稅務機關干部隊伍建設,努力提升干部隊伍自身素質,打造和諧團隊,是稅源聯動管理的重要保障。一是以能力建設為重點,建立干部培育機制,提高干部稅源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二是以激發活力為核心,建立動態管理機制。要完善績效考核,在干部日常考核、年終考核中要將是否履行好稅源管理職責作為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建立一套多元化的考核激勵機制,嚴格規范各項執法行為,有效激發干部工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