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資源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05 05:06:00

導語:信息資源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資源調研報告

在信息經濟時代,信息已成為最重要的資源。大至一個國家,小到一個企業,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水平已經成為衡量其信息化水平、綜合競爭實力的一個重要標志。隨著這幾年稅收信息化建設的高速發展,我們對信息化建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在信息化過程中核心地位,已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所以,在當前稅收信息化建設中,我們必須將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放到一個非常突出的位置上,加強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發揮信息資源在稅收管理中的滲透和增值作用,提高決策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信息資源的價值,解決當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努力提高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水平。

一、當前信息資源利用現狀

隨著這幾年我們在信息化建設上的投入不斷加大,信息化建設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們已經建成了覆蓋所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防偽稅控、認證報稅、交叉稽核、發票協查系統,即“金稅工程”四大系統;建立了基于小型機、大型數據庫平臺上的稅收征管信息系統,實現了全市數據集中;建立了以辦公自動化與國稅內部信息網站為核心的內部綜合辦公平臺;積極籌劃建設外部綜合辦稅平臺,已經實行局部的外部聯網,實現了電子申報與稅銀一體化電子繳庫;出口退稅管理信息系統、四小票數據采集系統、增值稅稅源調查系統、所得稅稅源管理系統、外資所得稅匯算清繳系統、稽查業績系統、督查督辦系統、人事財務管理系統、檔案管理系統……,計算機管理已滲入稅收的方方面面;從省局到轄市局,先后都成立了數據處理中心,建成了綜合數據處理平臺,確立了集中環境下的信息模式,進行了一戶式查詢系統的開發應用,正在探索更大規模的數據集中模式;3臺小型機、60臺PC服務器、1200多臺PC微機,基本實現了一人一機;80622個征管戶,116032條戶管記錄,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就積累了24200百萬字節的征管數據,而且還在以每月1270百萬字節速度增長,金稅系統800萬條認證報稅信息、280萬條交叉稽核……,通過全體稅務干部的多年努力,積累了大量、豐富的數據資源。我們的工作已經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需要什么信息,打開電腦就知道。

二、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上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

我們信息化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建立了很多應用于稅收管理各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統,有了許多信息化建設的工作經驗,有了大量的數據積累,有了豐富的信息資源,然而這許多豐富的信息資源就象深山中寶藏、沙粒中珍珠,沒有被挖掘,沒有充分發揮其真正的應用價值。在稅收信息建設過程中,我們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存在著很多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對信息化的高要求與自身對信息資源的低利用意識的矛盾比較突出。大部分人員對稅收信息化認識比較模糊,信息的資源意識也比較淡薄,計算機應用基本技能不過關,很多方式、方法、思想都還停留在以計算機代替手工的自動化操作階段。對于各種計算機應用學習、培訓,要求的多,付出的少;應付的多,認真的少;突擊的多,堅持的少;沒有將計算機應用作為自身的一種基本技能、基本素質來要求,依賴心理重,要用時,不是花時間、花精力去學,而是請人做,希望別人幫忙。例如,電子表格作為一種基本的數據庫,具有很強的功能,培訓也不止一、兩次,但我們稅務干部有多少能熟練地應用它,知道它有哪些功能?在我們現在應用的征管系統中,很多數據軟件都提供了轉成電子表格數據的方法,但又有多少人去用了。信息不全是靠別人給予的,更多的時候還需要我們自己去收集、加工、整理的。

2、數據量大、信息量少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數據集中與信息綜合處理能力矛盾沒有完全理順。稅收征管系統從早期的單機版到單點的局域網絡版,到縣(區)分局范圍的網絡版,再到轄市局城域網的集中版,數據集中度不斷提高,征管系統隨著應用范圍的擴大與應用時間的積累,數據量也日益龐大,與我們增長的數據量相比、與我們信息化的投入相比、與我們對信息化的期望相比,從征管系統能夠提供的信息量來看,目前征管系統所提供的信息量還遠遠不夠。在實現省轄市數據集中后,由于集中服務器處理能力的限制,我們犧牲不少實時數據查詢,致使應用人員應得到的一些信息不能及時得到,挫傷了應用人員的積極性,降低了信息資源的利用率。

3、理想化的系統開發與滿足應用人員實際工作需求的現實之間存在著矛盾。早期應用系統由于應用面窄,往往開發更能貼近實際工作,即使有差錯,系統修改也能更及時。隨著新的稅收征管系統的開發,應用范圍越來越廣,要保持系統的適應性,系統的開發難度也越來越大,從客觀上說,現在系統與實際工作脫節的成分更多了一點,一些問題也不可能象以前那樣得到及時響應,造成應用人員得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形成對系統的不理解,也不去深入了解新系統存在的信息資源,造成信息資源的浪費。在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技術與業務分割,各自從自身的角度看問題,技術開發過程中,不重視對稅收業務的理解,造成信息的代表性差、有效性差、可利用性差。

4、信息連貫性與應用平臺跳變性的矛盾一直沿續。從96年開始應用省局統一的征管系統至今,一次次的改版,一次次的升級,一次次的征管改革,我們在任何一個信息平臺的穩定度都不夠,頻頻的跳躍性變化,使我們不是因為平臺變換而重新錄入數據,就是為了適應大數據量的集中,丟棄原有的數據,或者因為數據結構的巨大變化,使我們的稅收信息缺乏連續性,與銀行系統的穩定性相比,我們的變化太快了。當然了,這個問題也不主要是系統設計、開發的原因,客觀上說,關鍵是我們的稅收業務變化發展太快。由于缺乏長遠規劃,系統應用周期過短,原來積累了大量數據,卻因影響因素的增多、前后數據口徑的變化,失去了可對比性,造成了大量數據資源的浪費,不能實現數據資源向信息資源的有效轉化。

5、快速開發應用與軟件工程思想方法的矛盾沒有解決。在應用系統開發中,忽視軟件的運行維護成本,或者沒有將軟件的運行維護成本作為軟件開發的主要部分來考慮與預算,形成了重軟件開發、輕資源開發的思想與做法,也沒有很好地理解軟件與信息資源的關系,沒有將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放到一個核心地位上,不能發揮軟件的最佳應用效果。

6、信息資源單一與信息網絡化、整體化、多元化的要求存在差距。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一些成功的網絡公司實踐表明,互聯網實現了信息傳遞、存儲、開發和應用一體化,極大地提高了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效率,形成了信息資源生產和應用的良性循環,信息資源在開發、生產和應用過程中產生了高度倍增效應,提高經濟和文化的生產效率,有效地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而在我們的稅收工作中,跨縣區的信息溝通基本很少,實行的還是條塊分割的單元自治,對外部信息資源的利用層次低、應用少,基本還停留在自動化建設的初期水平,實質上還是以解決手工操作為主要目的,外部信息資源還沒有與我們的內部信息資源相結合,參與我們的管理決策,即使有外部信息資源的利用,也是零星的、分散的、個體化的。

7、信息割裂與信息共享的矛盾日益突出,信息質量不高。部門間的條線分割,造成多系統重復、交叉開發建設,增大了基層工作量;應用目的不同、應用范圍不一樣、數據口徑的差異,造成各系統的數據不一致性,無法為領導決策提供準確、可靠的信息,讓領導無所適從。

三、提升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水平的方法

從當前的實際狀況出發,針對我們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們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提高應用人員對信息化認識水平,強化信息資源意識,提高應用人員的計算機應用素質,實現信息資源的再加工,提高信息資源利用率。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信息量的多少決定了你可支配資源的多少,從某種程度上說,你掌握信息量的多少,也決定了你支配信息資源能力。目前實現信息資源的再加工的方法、工具也很多,不一定要求你必須掌握電子表格,但你必須有自己的方法,有適合自己的應用工具,學會它,并靈活地運用它。當然了,對于大多數非計算機專業的稅務干部來說,電子表格還是一種功能強大、較容易掌握、也比較通用的數據處理工具。只有我們廣大的稅務干部積極投身到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中,才能促進我們整體的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水平的提升,也能進一步促進專業的技術開發與應用,使稅收信息化建設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

2、加大信息力度,提供豐富、準確的基本信息資源。目前,建立在信息模式基礎上的綜合數據處理平臺剛剛建立,信息模式才剛剛起步,為更廣泛地提供信息資源,必須深入研究數據處理平臺,提高信息的及時性、全面性、準確性,在側重于對內的信息的同時,研究對外的信息的內容與模式,做到點面結合、內外結合、一般與特殊相結合。

3、加強稅收調研,暢通溝通渠道,促進業務與技術的進一步融合,實現數據向信息的轉化。“橫看成嶺側成峰”,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就會千差萬別。技術人員冥思苦想所構思的、嘔心瀝血所開發的,不一定是應用人員所需要的;領導所要求的,不一定是完全符合基層實際的。要解決這樣的矛盾,就必須暢通溝通渠道,強化稅收調研,保證基層信息的及時反饋,做到技術與業務的雙向交流,加強理解,增加體驗。只有這樣,我們工作才更有效率,信息資源的開發才更有價值,應用人員的信息需求才能更容易得到滿足。

4、加強一體化規劃與整體性建設,著手數據倉庫建設。認真分析稅收決策過程,認真分析各時期的稅收信息資源,從稅收信息的角度,建立統一、持久的數據倉庫系統,克服數據多變性帶來的不利影響。

5、摒棄重軟件開發,輕資源開發的思想,樹立以信息資源利用為中心的軟件開發宗旨,用現在重視軟件開發的態度,重視資源開發,加強在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上的投入,強化技術開發與應用,豐富應用手段,突出軟件的實際應用效果。

6、大力加強信息網絡化建設,加強對外部信息資源的利用,積極投身電子政務建設。信息社會,掌握信息量的多少,決定了你可支配資源的能力,離開信息,必然走向封閉、孤立與落后。納稅人是一個綜合體,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去了解與掌握納稅人情況,才能加強對納稅人的稅收監管,促進納稅人依法納稅。因此我們必須在加強內部信息網建設的同時,研究、落實外部信息網的建設,全面推進稅收信息網絡化建設。

7、結合一戶式管理模式,加大信息資源的整合力度,克服信息孤島現象,提高信息的共享度。一戶式管理并不是過去簡單的專管員制,而是將專管員制的優點融入到現代流程管理的理念中,是采用IT技術,實現管事制與管戶制的優點有機結合。對現行系統應加快信息整合力度,通過對比分析、納稅評估,充分發揮多數據源的應用價值;對將來的應用開發,也要做充分的調研與分析,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資源。

8、提高信息共享水平,加強信息安全。在信息化過程中,信息內容越豐富,信息的共享度就越高,人們從中捕捉的派生信息就越多,交流就越充分,決策失誤就越少,更重要的是可以源源不斷地從中提煉出更多的知識,進而激發出人們的智慧,進行改革創新,不斷推進信息化建設。信息資源在生產、存儲、傳遞、開發和利用過程中,必須對信息安全有足夠的重視,建立切實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保證信息的完整、保密。

建設信息經濟和信息社會已成為時代的必然要求,目標就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通過實行政府信息化、領域信息化、行業信息化和企業信息化、大力推進管理體制的改革創新,實現政府、企業和公共事業管理的信息化和業務處理計算機化、網絡化,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作為政府的經濟職能部門,我們要充分認識自身所肩負的使命,以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通過不斷加大信息化的投入,通過我們全體稅務干部的共同努力,我們稅收信息化步伐將走得更快、更堅實,充分發揮信息資源的增值作用,使我們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得到更大的提升,提高我們的稅收決策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