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能力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06 04:54:00
導語:領導能力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艦船的導航離不開燈塔和雷達,團隊的管理離不開領導和主管。美國學者喬伊·麥克法倫說,進入21世紀,每一個人都需要貢獻自己的創造力,每一個人都必須成為領導者,“領導”將成為21世紀的“通貨”。由此可見,在知識經濟浪潮席卷全球的21世紀,研究領導能力的提高不僅是精英人物和領導人才的職責,也是普通管理者和追隨者感興趣的話題。國稅中層干部按照組織授權擔負一定的領導責任,提高領導能力是義不容辭的職責,這就需要在“明概念、學領導、勤讀書、多磨練”等4個方面下功夫。
一、要正確理解“領導”這個詞的涵義,認識提高領導能力的必要性
領導者和領導過程貫穿了整個人類文明史,它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但究竟什么是領導,古今中外對“領導”有著既相似又不同的解釋。
人們很早就開始了對領導活動規律的研究。早在公元前6世紀,中國的經典著作中就出現了對領導者和領導才能的描繪。孔子強調領導要講道德并講究把獎懲作為領導的一種手段。老子則認為領導應保持低調,舍得授權,“無為而治”。西方經典書籍《圣經》和史詩《伊利亞特》中對領導活動也有所描述。中國古代帝王學和權謀術都帶有今天領導科學的一些痕跡。20世紀學者們仍然對領導和領導者傾注了大量的興趣,哈佛商學院將《領導學》作為工商管理碩士和公共管理碩士的核心課程。中、英、美等國家相繼發行了《領導季刊》、《領導研究期刊》、《領導科學》等刊物,專門研究領導學。但在這些書籍和刊物之中,對“領導和領導學”的解釋,既有精華也有糟粕,師之不當,會誤入歧途。中世紀意大利馬基亞佛利撰寫的《君主論》認為“領導是獅子和狐貍的統一體,既要象獅子一樣勇猛,又要象狐貍一樣狡猾”。民國時期,李宗吾出版的《厚黑學》甚至認為領導學就是“厚黑學”,“臉皮厚,就是能吃苦和忍耐;心要黑,就是辦事要果斷和不擇手段”。這兩種解釋都將“領導和領導學”注入了不良成分,并且現在還有人認為學習做領導、提高領導能力是野心家的事,領導學就是權謀術,這些糟粕必須予以揚棄。
那么究竟如何認識“領導”這兩個字的含義呢?究竟如何看待領導學或領導科學呢,作為普通人或追隨者、非野心家是不是不需要學習領導技能、提高領導能力呢?
在中文中,“領導”有“帶領、指導”的含義,英語單詞為leader、leading、leadership,可見英語中“領導”名詞的意義為“舵手”,動詞意義為“領航和指揮”。在其它一些著作中,對“領導”的解釋有十幾種之多。一般認為:領導是組織的核心、領導是為了達到目標所發出的各種命令和指示、領導是組織結構的建立者、領導是一種使他人服從的藝術、領導是一種基于權力的關系等。
主席說,領導工作主要是兩件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總結這些提法的共同之處,本文認為:領導是由領導者、下屬、領導環境三個要素組成的,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是影響人們為完成群體目標而努力的一種行為和率領下屬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領導科學是研究領導規律、探索領導藝術的學問,在不同的研究過程中,“領導是什么”取決于研究者的目的。
至于普通人和下屬需不需要學習領導學,提高領導能力呢?拿破侖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做過美、法、英等國前任和現任總統顧問的美國成功學家和領導學家史迪芬.柯維更為這個問題作出了最佳答案:隨著知識經濟的來臨,領導學正式成為一門全新而又豐富的管理學問,科技界的電腦和人文學的領導學正并駕齊驅,要統領這個即將一體化的社會,具備領導能力是21世紀的通行證。因此,不論是領導者,還是追隨者或下屬都應該去學習領導方法,研究如何提高領導能力。國稅中層干部要完成各項任務,離不開指揮和協調工作,同樣要認真學習領導科學,提高領導能力。
二、要向領導學習
領導者的各種素質能力,不是天生的,主要是經過后天的勤奮學習,實踐鍛煉獲得的。要提高領導能力最重要的途徑就是向領導學習,拜領導為老師,學習他們是如何做領導的,是如何走向領導之路的。這里面的領導包括古今中外的領導,學習從前的領導要從書本或劇本中學習,向當今的領導學習是最便捷之路。學習領導主要是學習他們的言行以及從言行中反映出來的政策信息、道德風范。
(一)要向黨和國家領導人學習,把握好自己的政治方向
領導者是率領干部實現一定工作目標的指揮員,我們的稅收工作是為人民服務的,是為國聚財的,我們的工作是在黨和政府領導之下,按各項法律和政府的規章進行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是經黨章和法律產生的,他們的公開講話、文章批示都代表著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向他們學習,可以使我們的領導活動與中央保持一致,可以使我們的領導活動和從事的稅收工作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不偏離正確的軌道。在這方面尤其要學習他們關于經濟、財稅方面的講話和文章。
(二)要向身邊的上級領導學習
我們各項具體工作都是在身邊領導的直接指導或間接指導下進行的,各項奮斗目標的實現,稅收工作任務的完成離不開身邊領導的大力支持。要貫徹好身邊領導的各項指令,要有很高的領悟能力,理解能力,執行能力,而做到這些就要向身邊的領導學習。向領導學習才能知道領導的意圖,才能落實好工作。另外,年輕干部的成長更離不開身邊領導的言傳身教和“傳幫帶”,向身邊的領導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們的工作作風、領導方法以及開會作報告、分析處理問題、落實稅收工作的方式方法,忽視向身邊領導學習的人是做不好領導的。
(三)向下級領導學習
任何領導都是從做下屬和下級領導做起的,在民主時代,誰都不可能一步登天當領導。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大大小小許多領導,只要用心學習,不管是成功的領導、還是平庸的領導,都可以從正反兩方面學到經驗和教訓。學習下級領導可以收集他們的建議和意見,及時改進工作,提高領導水平。
三、要勤讀書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宋代的宰相趙普靠半部《論語》治天下。按照現代管理的需要,作為一個優秀領導人才,應該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領導科學、管理學、經濟學、心理學、哲學、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及其他有關的新興學科知識。在讀書方面要把握好兩個要點:
(一)讀書目的要明確,學風要端正
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素質,更好地提高領導效能,而不是為了升官發財,裝點門面,讀書要學以致用,不做花架子。
(二)要選好書
應當根據社會發展的要求,結合工作實際,選定學習的內容,有目標、有計劃地學習,著重學習自己行業和相關行業的專業知識、管理知識。作為稅務干部,應該認真研讀題寫書名的《領導干部財稅知識讀本》、前任總局金人慶局長撰寫的《當代稅收概論》等書籍以及《人民日報》、《新華日報》等重要黨報黨刊、《中國稅務報》《稅務研究》等行業報刊,另外,不妨訂閱《領導文萃》、《領導科學》等專門研究領導規律的雜志。
四、要多磨練
在實踐中接受鍛煉,經受考驗,增長才干,歷來是我們黨培養造就干部的重要方法,也是領導者成長的最基本的途徑
(一)要砥礪品行,提高修養
“政”者“正”也,領導者應該是品行高尚的人,要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不斷磨練:一是要遵紀守法,文明禮貌;二是要自重自省,勇于改正錯誤;三是要關心群眾,勤正廉正。四是要樂于奉獻,敢于負責;五是要正直無私,言行一致。
(二)要在會使用文件,提高領悟才能方面下功夫
各項領導活動都離不開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指導,而文件是其重要載體。不會領會文件精神,貫徹文件精神的人是做不好領導的。在會用文方面要做好四個環節的工作:一是會鑒別,善于鑒別各種文件的重要性以及與本層次工作的關系。二是要吃透,對于文件里的一些關鍵性的段落,一些與以往不同的新提法,反應要敏銳,要善于抓住文件的精神實質,不僅能“領悟”字里行間已充分表述的含義,也要領會已含蓄“點”到的意思。三是要濃縮,再重要的文件,如果將其“精髓”抽出來,加以“濃縮”,也可以縮成短短的幾句話,也唯有經過“濃縮”,“記住”其重要的內容,才能對上級文件進行一次“再消化”、“再創造”,會向下屬傳達。四是會轉發文件,善于根據需要、結合實際及時撰寫和轉發文件。
(三)要磨練和提高與領導活動有關的8種能力
1、計劃能力。要善于把各項任務按照輕、重、緩、急列出計劃,分配部屬來承擔,把眼光放在組織未來的發展上,不斷理清下一步工作計劃。
2、指揮能力。知人善任,善于分配工作和檢測部屬與工作的對應關系,注意指揮的方式、方法,善于激發部屬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3、控制能力。善于監督檢查,跟蹤考核,確保目標實現、計劃落實。
4、協調能力。要有親和力,能說會道,會做思想政治工作,善于協調上下級、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關系,實現共贏。
5、授權能力。領導者不能象具體業務人員那樣事事親歷親為,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就是培養下屬共同成長,給自己機會,更要為下屬的成長創造機會,要賦予下屬責、權、利,大膽授權,抓大放小,敢于授權。
6、判斷能力。領導活動錯綜復雜,這就要求領導善于分析判斷,洞察先機,從而找到稅收難點問題的真正癥結所在,并提出解決方案。
7、調研能力。領導者要深入基層,密切聯系群眾,積極開展調查研究,集中群眾智慧,及時總結經驗,研究做好工作、解決稅收難點問題的方式方法,并要會寫文章,及時為領導決策、稅收政策的完善和稅制改革提供調研成果。
8、創新能力。創新是衡量一個人、一個組織是否有核心競爭能力的重要標志,稅收部門的領導同樣也應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要在爭先創優方面多思考,進而推動稅收工作的不斷創新,多出亮點工作和特色工作,實現領導活動的升華。
精品范文
10領導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