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親和力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06 04:55:00
導語:干部親和力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代偉人在總結歷史上戰爭勝負的規律時得出結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是人心的向背”。一代明君李世民從歷代王朝的興衰更替中醒悟:“水可載舟,也可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個現代領導者需要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和才能,但有能力并不都能成為好領導,更不能代表成功。其根本差別不全在于領導水平的高低,而在于是否得到群眾的認可和擁戴。成就事業需要凝心聚力、眾志成城,需要領導者自身成為一塊具有吸引力的磁鐵,以及圍繞磁核形成的強大磁場。這就是本文試圖論述的親和力。
一、親和力是傳統美德與現代文明的結晶
親和力就是以領導者個人為載體,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聯系和帶動周圍群眾,向四周輻射而產生的影響力和組織效能,從而在部屬和群眾中產生發自內心的信任和擁戴。親和力是單位形象和團隊精神人格化的代表,是領導素質和思想道德的內在體現,是領導藝術和領導方法的獨特形式,是領導才能得以充分發揮和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親和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親和力屬于傳統文化的范疇,與親民思想互為因果、互相依存。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的民本觀由來以久,最終成為諸子百家中占主導地位的儒家思想及歷代政治家追求和實踐的目標之一。親民、愛民、民為貴的樸實親和思想以及與之關聯的仁、義、禮、智、信,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倫理基礎和治國安邦之策,歷代開明的帝王以此為鑒戒者大多政通人和、清明盛世,與此相違背者則民怨沸騰,社稷不保。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提出的“天下為公”,“民族、民權、民生”等“三民”主義思想,凝聚了中華民族億萬同胞,成為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旗幟,也源出于此。
親和力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體現。中國共產黨從成立到執政的80多年間,忠實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始終如一的宗旨。、鄧小平、三代領導人一以貫之、初衷不改。“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鞠躬盡粹,死而后己”,成為新一代領導人和全體共產黨員共同的追求。正因如此,中國共產黨成為領導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核心力量,成為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努力奮斗的先鋒隊,這種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其他任何政黨不能取代的,這種親和力是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在長期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與人民群眾休戚與共形成的互信互愛和優良品德。
親和力是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現念。人類社會經過千百年的發展演變,從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到知識經濟,歷經多次社會化分工以及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但人們仍然能夠聯系在一起,同生共存,并逐漸產生了全新的管理理念——人性化管理,成就了一大批知名企業家,維系這種關系靠的也是親和力。媒體披露,排名全球500強前列的英國殼牌集團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傾聽對方意見,并把不同意見綜合成大家比較滿意的結果,從而成為領導者跨越自己、影響他人的力量。美國著名成人教育家戴爾、卡耐基認為,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個性各異,與這些獨特的個人交往必須傾注滿腔的熱忱和誠意,惟有自己表現出坦蕩和真切的品質,對方才能相信自己。在這里,親和力已不僅僅是個人品德和領導藝術,而是現代管理理念和成功之路。
二、親和力在領導藝術中占有獨特位置
古往今來,人們習慣于把天時、地利、人和視為事業成功的三要素,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明顯處于首要位置。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諸葛亮在著名的《隆中對》中,與“三顧頻繁天下計”的劉備縱論天下大勢,盡管當時的劉備兵微將寡,但斷定三分天下有其一,其依據就是處于漢室宗親地位的劉備擁有人和優勢。在現代行政管理實踐中,人和因素同樣十分重要,親和力在領導藝術中起碼可以發揮四個方面的作用。
一是加強班子團結的固化劑。凝心聚力干事業,一心一意謀發展,是新時期各級領導班子的共同愿望。團結出凝聚力,團結出戰斗力,團結出生產力,既是普通的道理,也是普遍的要求。但是達成團結的目標光憑道理不行,光憑愿望更不行,關鍵在于領導班子的整體素質和領導干部的個人品德。一個親和力強的領導尤其是班長,人們往往感情上容易接近,心理上容易接受,工作上容易依靠,這種油然而生的敬意和志同道合的奮斗目標一旦結合,就會產生血濃于水的友誼、信任和諒解。民主集中制原則、集體議事規則、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傳統,才能有真正落實的人文環境和思想基礎。
二是密切干群關系的粘合劑。水乳交融的干群關系是黨的執政地位和國家政權穩固的基礎。密切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系,不僅是黨和政府、領袖和首長的事,同樣是各級領導和全體共產黨員的事。而各級領導干部尤其是基層領導干部整天生活在群眾之間,與人民群眾保持最經常最直接的聯系,在群眾心目中就是黨和政府的形象和化身。各級領導干部都能以“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親民思想,勤政為民、深入實際的務實作風,和周圍群眾同甘共苦、同舟共濟、魚水相依、血肉相聯,必然得到群眾的真心擁戴。大到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小到部門和單位的工作目標,就有了順利實現的可能和群眾基礎。
三是促進矛盾轉化的催化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矛盾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解決矛盾、處理問題是各級領導干部的主要工作任務。而到矛盾復雜、問題突出的地區和單位去摔打,更是培養鍛煉干部的重要途徑。但矛盾的產生過程往往錯綜復雜,解決矛盾比開會布置工作顯然要困難得多,這里就需要較高的領導藝術和靈活的工作方法,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親和力。親和力強的干部因與群眾關系密切,因而也容易接近和溝通;親和力強的干部因在群眾中有較高威信,因而說話也有份量和影響。因此,有了親和力,干群之間的誤會和隔閡就容易化解。矛盾的順利解決和安定團結大好局面的形成就有了相應的感情基礎。
四是保持良好心態的凈化劑。良好的精神狀態是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需要幾代人長期艱苦卓絕的努力,在前進的道路上,難免有這樣那樣的困難和障礙。成功的領導者其聰明之處在于,既不被暫時的困難所嚇倒,也不被一時的勝利沖昏頭腦,保持良好的心態盡可能減少前進道路上的挫折和失誤。親和力強的人,群眾觀點強、人際關系好,心情舒暢,心態平和。親和力強的人樂施好善、關愛別人,個人患得患失少。親和力強的人心胸開闊、志向遠大,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親和力強的人植根于人民群眾這片沃土,善于傾聽群眾的呼聲和要求,樂于接受群眾的批評和建議,困難時有群眾的支持,勝利時有群眾的勸告,保持清醒頭腦、把握決策主動就有社情民意基礎。
三、親和力是領導干部的基本修養
親和力是領導干部綜合素質的集中反映,是領導藝術、道德修養和人格魅力的集中體現,她與學歷層次和技術等級的明顯區別在于,既不能靠教育培訓來提升,也無法用考核指標來量化,而需要長期的修養和鍛煉。每一個有作為的領導者,一個誓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共產黨員,都應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遠大抱負,改進領導方法,提高領導藝術,在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的同時,通過各種途徑最大限度地提高在群眾中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一要學會尊重和包容。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其實質就是尊重群眾。這是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也只有尊重群眾,才能最終得到群眾的尊重贏得群眾的信賴。作為每一個領導干部,首先要時刻牢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是自己應盡的職責,從而淡化權力意識,讓人感到可親、可敬而不可畏。要始終把自己當成群眾的一員,站在平等的地位,與群眾多交流、多溝通、多協商,把部屬當作同一戰壕的戰友,給予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護。要充分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給予信任和支持,并提供廣闊的空間讓其施展才華。要有舉賢過己的胸懷,海納百川的雅量,寬容大度地對待一切持不同意見者,為各種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寬松的環境。要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干部,不護短也不要揭短。同時,要學會歷史地、全面地看問題,客觀公正地評價每個人的功過,既要看到弱點、缺點和不足,更要看到優點、長處和發展。選好千里馬,用好老黃牛,揚長避短,各展所長。
二要學會誠實和信用。誠實守信既是傳統美德,也是社會公德,要想得到群眾的擁護和愛戴,取信于民至關重要。因此,領導干部要把誠信作為立身之本,言出必行、守信如玉。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現代社會是信用社會,廉明政治是信用政治。而建立信用經濟、信用社會、信用政治,需要各級領導干部帶頭講信用。朱镕基同志曾經指出:“要切實加強社會信用建設,逐步在全社會形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良好風范。”這不僅是對建立市場經濟新秩序的要求,也是對領導干部誠信操守的要求。因此,領導干部要從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高度,從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高度,從建立先進文化和帶領群眾共建高標準小康社會的高度帶頭講誠信、守信用,做誠實守信的模范。要把誠信與共產黨人的黨性修養聯系起來,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力戒夸夸其談,嘩眾取寵的浮燥作風,求真務實辦實事、腳踏實地干事業。要牢記唯物主義的歷史觀、群眾觀,牢固樹立民主意識和民本觀念,牢固樹立誠實守信的道德風范。
三是學會自律和垂范。嚴于律己、率先垂范是共產黨員的政治品質。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領導干部處于排頭兵的位置,示范引路的作用十分重要。“差之毫厘、謬之千里”。亂了方寸、錯了步調,部屬和群眾就會迷失方向、無所適從。領導者作為領頭雁,又是眾人矚目之處,其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和帶動一大批人,如果自身的模范作用不強,對下就不可能有說服力和影響力。領導者因為有一定的工作對象和受眾,其典范作用可以是無聲的命令,其錯誤言行也可能誤導群眾。要想得到群眾贊成,群眾擁護,就要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黨風、勤政為民的政風、忠厚純樸的民風、艱苦奮斗的作風,始終與人民群眾保持最密切的聯系,盡可能使自己成為群眾心目中的主心骨。因此,一個品德高尚的領導者、一個心地善良的領導者、一個有所作為的領導者,應該始終站在群眾前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忠實履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當群眾迷惘的時候給予希望,當群眾困惑的時候給予光明,當群眾困難的時候給予溫暖,當群眾慶賀勝利的時候獻上鮮花、掌聲和美酒。
綜上所述,領導干部親和力是領導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前沿的領導理論,是領導藝術、領導方法和領導技巧的綜合運用。當前,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加強親和力的修養,不斷提高親和力。這既是領導干部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時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