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企業黨組織組建研究報告

時間:2022-09-21 03:20:00

導語:公企業黨組織組建研究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企業黨組織組建研究報告

在非公有制經濟迅速發展壯大的今天,**區規模以上非公企業數已占到全區規模以上企業數的97%,經濟貢獻率達96.9%。因此提高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的單獨組建率,成為提高黨組織對非公企業影響力和凝聚力的著力點。

本文以經發局黨工委工作實踐為出發點,從提高單獨組建率的重要性、現狀、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問題、工作方法和途徑以及提高規模非公企業黨組織單獨組建率的幾點建議共五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一、提高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單獨組建率的重要性

1、提高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單獨組建率關系到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大局。

由于我區非公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要生力軍,數量龐大,發展迅速,抓好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最關鍵的就是抓住其中的重點——規模以上企業。目前全區規模以上非公企業創造的產值占全部非公企業的65%。規模企業在黨建工作中的態度和做法將對其他企業起到示范作用。而且這種示范作用還是分類別的,比如東京制綱、小松、華日新材會成為日資企業的榜樣,現代會成為韓資企業榜樣,富都商貿成為酒店類企業榜樣等等,因此“抓大促小”是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事半功倍的好方法。而提高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單獨組建率,就是既建立榜樣、保證重點企業黨建工作質量,又廣泛覆蓋,保證非公企業建黨組織數量的關鍵之舉。

2、提高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單獨組建率關系到黨對規模經濟的影響力。

由于我區規模經濟中非公企業對經濟的貢獻率達到97%,因此要提高黨對規模經濟的影響力,就必須提高對規模以上非公企業的影響力。在規模經濟中,國有、集體企業的黨建工作基礎也較非公企業好得多,而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雖然經過最近幾年的努力,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但實際上仍然存在許多復雜的情況和難題。因此切實提高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水平、提高黨組織單獨組建率,就是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

3、提高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單獨組建率關系到規模非公企業黨組織的工作成效。

在規模非公經濟份額中,外資占51.7%,民營占45.2%,其中外資來自30個不同國家和地區。這些企業背景不同,經營管理情況迥異,從實際情況看,建立單獨黨組織是最有利于提高黨的影響力、開展黨建工作的組織形式,既便于提高黨組織在企業的地位,總體上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又便于單個黨組織因地制宜開展適合自己企業情況、成效更顯著的組織活動。

二、經發局黨工委規模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現狀

**區經濟發展局黨工委承擔著53家區屬規模以上非公企業的黨建工作。到目前為止,已有49家單獨建立了黨組織,單獨組建率達到93%,黨組織覆蓋率達97%。規模以上非公企業對黨組織的向心力明顯提升,積極參加組織活動,自覺完成黨組織工作任務。“七一”參觀活動、黨組織負責人年會及季度片會、黨務工作培訓、乒乓球比賽等形式靈活多樣、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活動吸引了非公企業黨組織干部及普通黨員約390人次參加,反響熱烈。寫入黨申請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職工以每年70人的規模增加;每年舉辦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培訓入黨積極分子平均60人左右;每年發展新黨員以10%速度遞增。黨員在企業成為深受業主器重的業務骨干,在廣大員工中起到表率作用。黨組織圍繞企業經營開展活動,黨建與經營“互促雙贏”局面普遍形成。黨在規模非公企業中的威信力、凝聚力、影響力得到長足提升。

三、提高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單獨組建率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問題

雖然我們在提高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單獨組建率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在工作推進中還是遇到不少問題,主要歸納如下:

1、黨員數偏少,單獨組建條件不足。

規模以上非公企業單獨組建黨組織,必須滿足至少有三名黨員的條件。而在現實工作中,很多非公企業不具備此條件。有的只有一兩名具有正式組織關系的黨員,有的一名都沒有。通過反復的調查摸底,發現真正一名黨員都沒有的企業幾乎不存在,不是因為企業氛圍不好,隱性黨員不愿亮出身份,就是黨員關系在區外甚至市外,難以辦理關系轉進。不管是什么原因,不解決黨員數這個硬條件,就談不上單獨組建黨組織。

2、黨員流動性大,單獨組建后仍然面臨風險。

在剛好滿足三名黨員的條件下組建的單獨黨支部,仍面臨著因人員流動而造成的支部解體問題。由于非公企業的人員流動性非常大,有些剛滿三名黨員組建的黨支部經常面臨黨員離職后得不到及時補充,使得人數又不滿三人,支部面臨解體的困境。

3、少數業主不支持,企業氛圍不利黨組織開展工作。

雖然經過這幾年的努力,非公企業黨建氛圍已逐漸形成,涌現出一批支持黨組織建設、親自做黨組織負責人甚至自愿申請加入共產黨的業主,但也有一些企業特別是少數港臺企業對黨員、黨組織建設諱莫如深,甚至拒不接受黨建指導員上門進行的溝通聯絡。雖然黨組織建設并不需要通過業主的認可,但考慮到黨組織建立的初衷正是提高黨的凝聚力和影響力,而不是把黨組織活動搞成地下活動,因此積極與業主溝通仍是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4、部分黨員關系轉進困難。

有一些隱性黨員在做通思想工作后,同意將組織關系從原單位或住地轉移至現單位,但具體辦理起來就十分耗時費力,光市內轉一轉就要跑四五個機關部門,有時在其他區的街道還幾次碰不到人,在一天之內辦成幾乎不可能。而非公企業普遍工作任務安排緊張,也根本不可能在工作日去辦理這些手續。有些黨員在市外、省外的,就更無法回老家去辦理組織關系轉移手續。還有些黨員跳槽時與原單位關系緊張或有糾紛,原單位扣住組織關系不給轉移等種種情況。

5、培養和發展新黨員需要較長的時間周期。

如果非公企業的黨員人數夠不上單獨組建條件,又找不到可轉移關系的隱性黨員,那么就只有培養和發展新黨員一種方法了。但培養和發展新黨員,從確定培養對象,到參加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到成為預備黨員,一般需要兩年的時間。這還是考慮到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需要,對非公企業一線骨干的傾斜政策。因此發展新黨員的方法不能在短時期內彌補非公企業黨員人數的不足。

6、優秀帶頭人難覓。

在非公企業單獨建立黨組織,并充分發揮好黨組織的作用,除了滿足人數要求外,一位優秀的帶頭人必不可少。他在企業中要具有一定的話語權,他在黨員和群眾中要具有一定的威信,他還要具有為黨的事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帶領黨員群眾為企業生產經營做出貢獻的能力。在工作實踐中,一些非公企業黨組織在組建過程中比較順利地找到了這樣一位帶頭人,而有一些企業則因為黨員人數雖超過三名,但未找到合適的帶頭人而暫時推遲了單獨組建的時間。

四、提高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單獨組建率的方法

在工作實踐的摸索中,為了克服上述這些困難,我們也總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大可能地提高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單獨組建率:

1、加強摸底力度,掌握第一手情況。

提高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單獨組建率,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派遣黨建指導員上門聯系工作,從人事部門入手,摸員和隱性黨員的人員情況,掌握企業負責人對黨建工作的看法和企業黨建工作氛圍,為下一步有針對性的組建工作提供參考。

2、加強與業主溝通,創造良好氛圍。

主動加強與企業業主的溝通和交流,平時積極為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爭取業主的理解和支持,為在企業開展黨建工作創造良好的氛圍。實踐證明,只要一心為企業著想,一意為企業服務,通過有效的理念溝通,就能使絕大多數企業轉變態度,使他們從原來的不支持、不反對,到現在的大力支持甚至親自參與,絕大多數企業的人事部門也都積極配合查找黨員等各項黨建工作。

3、千方百計為黨員,盡心盡力送服務。

由于非公企業黨員數不夠是單獨組建的瓶頸,那么盡快找到企業中的隱性黨員并使他們的組織關系盡快地轉移過來就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鑒于區外、市外甚至省外的黨員關系轉移手續較繁雜,黨建指導員千方百計地為黨員著想,對黨員轉移關系能夠代辦的部分全部實行上門代辦服務。這一有力舉措解除了黨員的后顧之憂,使很多企業解決了隱性黨員的組織關系轉進問題,在最短的時間內就滿足了單獨建立黨支部的條件,并迅速組建了支部。

4、建議企業通過招聘渠道壯大黨員隊伍。

為使黨員數偏少的企業能盡快單獨組建黨組織,通過與企業負責人進行良好有效的溝通,組織企業參加黨員專場招聘會,在平時的招聘工作中優先考慮黨員,通過招聘渠道壯大黨員隊伍,為建立單獨黨組織創造條件。

5、加快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新黨員。

對于一些確實沒有隱性黨員而組織關系在本單位的黨員數又不夠三名的企業,那就需要加快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新黨員了。近幾年,由于意識到新黨員的培養和發展是壯大非公企業黨員隊伍、提高規模非公企業單獨組建率的最終手段,因此對非公企業黨組織從培養入黨積極分子著手,環環相扣,嚴格要求,每年都確定一批培養對象、培訓一批入黨積極分子、發展一批新黨員。使培養和發展新黨員工作象流水源源不斷,發展新黨員人數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遞增,培養了一大批非公企業一線管理和業務骨干,成為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生力軍。

6、培訓好黨組織負責人。

在非公企業黨組織組建伊始,黨支部負責人由黨員民主選舉產生。但一般來講,具有黨員群眾基礎和一定威信的負責人是較為明確的,在組建工作早期,他也承擔著召集人的角色。為使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組建工作成效顯著,使黨組織負責人在單獨組建黨組織后能獨立開展工作,擔負起非公企業黨組織的責任和使命,對黨組織負責人進行思想覺悟、工作理念和黨務實務等全方位的培訓是十分必要的。

五、關于提高規模非公企業黨組織單獨組建率的幾點建議

1、建設非公企業黨建的公共平臺——非公企業黨員之家。營造全區良好的非公黨建氛圍,形成一個黨建資源共享、黨

員信息交流反饋、黨務工作者相互借鑒工作經驗的場所。

2、行政黨務雙配合。黨建工作圍繞促進行政經濟工作這個中心來開展,行政經濟工作中又不忘加強非公企業的黨建觀念和對黨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3、以活動促黨建。加強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培訓、學習等活動的組織力度,通過組織黨務培訓、文體活動,把非公企業黨建氛圍搞活,使人人向往黨組織,對未單獨建立黨組織的非公企業起到一種督促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