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衛生院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10 12:56:00

導語:農村衛生院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衛生院調研報告

農村衛生院是農村衛生工作的主體,是農村三級醫療保障體系的中樞,也是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年,我市從宏觀管理的高度去思考農村衛生院發展的問題,開始嘗試按照戰略規劃——戰略實施——戰略評價三個步驟,對農村衛生院建設問題實施戰略管理。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經過分析研究,制定戰略規劃,開創性地出臺“雙掛一培訓”農村衛生人才培養計劃經過一年的實踐之后,及時作出戰略評價,“雙掛一培訓”計劃的實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衛生院的醫療環境得到改善,人才得到培養,醫療服務質量得到提高,形成了多贏的局面,為我市農村衛生院建設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新路子。

一、戰略規劃階段——市領導親自掛帥深入調研,三部門聯合發文出新招

“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為了對我市農村衛生院的現狀有一個較為準確的了解,我市分管衛生工作的陳杭副市長親自掛帥,和市衛生局領導一起到各市、區衛生局、基層衛生院進行多次調研,聽取基層單位意見。經過對我市87所農村衛生院(蓬江區5所、江海區5所、新會區12所、臺山市22所、開平市15所、恩平市17所、鶴山市11所)的深入調研,了解到我市農村衛生院經過幾年“一無三配套”建設,基本沒有危房,實現房屋、設備和人員的配套達標。但從總體上看,仍存在以下問題:

(一)據調查,大部分衛生院經費投入不足,且存在鎮級財政截留衛生院經費的現象,有個別鎮不但對衛生院無任何投入,甚至將衛生院作為其屬下的企業,要求每年上交一定數額的費用,實在是匪夷所思。由于各級政府對衛生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導致衛生院的醫療設備缺乏、陳舊,不能適應農村醫療服務的需要。我市多數農村衛生院沒有能力添置必備的心電圖監護儀、呼吸機、電動洗胃機、B超等醫療設備,不但制約了農村衛生院的醫療業務發展,更嚴重的是無法提高搶救的成功率。

(二)技術力量嚴重不足,降低農村衛生保健基本保障

一是衛生技術人員整體素質低。全市共有衛生技術人員4262人,本科以上170人,僅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4%;無專業學歷1338人,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31%。如恩平市多數衛生院沒有一個大專生,僅有幾個衛校畢業的中專生。二是農村衛生院人員臃腫。全市衛生院中非衛生技術人員1024人,占在職衛生技術人員的24%。以上表明:我市農村衛生院非衛生技術人員的比例較高,人員結構不合理,整體素質低。大多數衛生院引不進、留不住高素質人才,培養出一個就走一個。人才匱乏已經成為制約農村衛生院發展的難中之難。

(三)內部機制不活、管理不善

相當一部分衛生院內部管理存在嚴重問題。很多院長是由鄉村醫生做起,沒有接受過系統醫院管理理論學習,他們在本地患者群眾中有一定聲望,能吸引病人,因此成為管理者。但部分院長未能轉換行政管理角色,管理水平差,致使衛生院管理無計劃性,順勢而就,盲目粗放發展,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另外,內部機制仍采用平均分配、吃“大鍋飯”管理模式,缺乏激勵機制和創新意識,大大挫傷職工工作積極性,由此造成醫務人員工作無熱情、服務態度差。這些衛生院在農民群眾心目中的公信力差,有病寧愿求助于鄉村醫生而不愿到衛生院。

我市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根據有關法規政策,結合各地實際,先后多次討論和修改方案,最后決定從人才和管理上尋找突破口,開創性地提出“雙掛一培訓”的建議,即在市直醫療衛生單位選派醫療業務骨干到農村衛生院掛任院長(副院長)職務、抽調農村衛生院院長(副院長)到市直醫院掛任中層領導助理進行鍛煉;接收農村衛生院新畢業的本科生到市直醫院進修培訓。市衛生局在制定工作方案初稿時,將雙掛一培訓的目標、措施、管理、經費開支和人員待遇等都考慮周到,并廣泛征求有關部門的意見,使“雙掛一培訓”計劃很快得到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的大力支持。為加大“雙掛一培訓”推行的力度,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市衛生局聯合印發《關于印發江門市農村衛生院人才培養培訓和隊伍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江衛[**]97號),將人才建設、培訓納入組織人事管理中。“雙掛一培訓”計劃的出臺,成為我市農村衛生人才培養的一項創新性的重要舉措。

二、戰略實施階段——省、市領導熱切關注,行政部門緊密跟蹤抓落實

在計劃實施前期,我們首先做好三項準備工作。一是選好第一批掛職干部。二是選好掛職衛生院。三是進行掛職干部崗前培訓。在市委黨校舉辦了江門市衛生系統首批掛職干部培訓班,請該校資深教授進行授課,進一步提高掛職干部的綜合素質和領導水平,為其掛任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年11月2日,我市舉行了江門市衛生系統首批掛職干部和新畢業生培訓接送儀式,標志著“雙掛一培訓”計劃的正式實施。掛職干部和新畢業生滿懷熱情、充滿信心,奔赴不同的崗位,以實際的行動一起在這一條創新的道路上探索。

在計劃實施過程中,得到各級領導的關懷和厚望。省政協副主席、省衛生廳廳長姚志彬**年12月20日下午抵達我市調研,期間到了開平市赤水鎮衛生院進行視察,他對我市“雙掛一培訓”工作表示肯定,并鼓勵我市各級政府和衛生部門積極探索農村衛生院的管理模式,推進“雙掛一培訓”工作,為全省農村衛生院管理闖出新路子。我市陳杭副市長多次深入基層調研“雙掛一培訓”,要求各級政府關心、支持此項工作。市衛生局毛炯局長、馮淑嫻副局長多次下鄉進行跟蹤調研,在肯定掛職干部成績的同時,還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使他們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鍛煉了他們獨當一面的工作能力。

在計劃進行了半年的時候,我市衛生局就馬上組成考核小組,對掛職培訓工作進行階段性考核。

三、戰略評價階段——多方獲利取得成效,分析總結經驗樹典范

“雙掛一培訓”計劃通過近一年的實踐,初顯成效。經過戰略評價,總結出8方面的成效。

(一)提高了管理水平下掛干部能根據當地衛生院的實際制定、完善醫療規章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和分配管理制度,將城市醫院先進的管理理念、經驗帶到農村衛生院,通過制度管人、依法治院,使鄉鎮衛生院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二)重建衛生院的形象我市部分農村衛生院的衛生環境比較差,為了重建衛生院的形象,取得群眾的信任,下掛干部到任后的第一件事都是整頓院內環境,制定保潔制度,規定清潔工的工作范圍和行為,修舊補破,雖然儀器還是那些儀器,設備還是那些設備,但整個衛生院給人的感覺卻親切了很多。通過一系列措施,綠化美化了衛生院,大大改善了衛生院在群眾心中的形象。正如開平市赤水鎮衛生院掛職院長朱正君所說的,“醫院要想吸引病人,首先要讓病人樂意進來。”

(三)提高了醫療技術水平下掛的衛生院長(副院長)都懂得一個道理:授之與魚,不如授之與漁。他們注重言傳身教,多方面多途徑提高衛生院醫務人員的知識水平。一是通過市級醫院的支持和幫助,開展新項目,引進新技術,提高醫務人員診療技術;二是利用上級醫院的資源優勢,讓專業技術人員分期分批分級進修培訓。三是增強與上級醫院的技術合作。通過掛職干部的聯系,建立了定點協作醫院,加強了業務技術的合作。四是加強衛生院醫務人員的業務學習。

(四)提高了經濟效益衛生院的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在下掛的7所衛生院中,當時掛任正院長的3所衛生院的經濟情況是處于當地衛生院最低水平,如開平市赤水鎮衛生院和恩平市大槐鎮衛生院,基本工資都發不出,通過掛職干部近一年的努力,3所衛生院經濟效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開平市赤水鎮衛生院**年1-6月份業務總收入比**年同期增長57%,職工的收入比去年增加25%,不僅能發出工資、補貼,平均職工每月的獎金提高到500元

(五)獲得了社會效益一是開展體檢、送醫下鄉等活動提高知名度。這些活動不僅提高了衛生院在農民群眾中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使衛生院承擔起預防保健功能,改變過去重醫輕防的現象。二是創出了衛生院品牌。下掛干部都根據自己的專長,打響衛生院的品牌。提升了該院的聲譽和威信。三是贏得了農民群眾的信賴。下掛干部以他們高尚的醫德醫風和精湛的醫療技術,踐行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的天職,贏得了當地群眾的稱贊和愛戴。

(六)提高了上掛干部的管理水平一是上掛干部參與各科主任、辦公室、院務會議,學習醫院工作中的協調、研究、總結、布置、落實、監督等工作程序的實施;二是上掛干部參加“提高醫院經營管理水平”學習班,學習了醫療質量管理、醫院戰略管理、醫院中層領導力與執行力、醫院創新經營、醫院流程再造、醫務人員的優質服務等的管理知識;三是上掛干部到各科進行輪訓,并嚴格規定在各科學習的時間和內容。7名農村衛生院院長(副院長)自掛任市直醫院職能科室主任助理以來,明確學習目的,制訂了學習計劃,積極主動地向掛職醫院的同行們學習。無論到哪個科室,都虛心請教,認真開展工作,積極參加醫院的各項管理活動。通過實踐,使自己的醫院行政管理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七)增長了培訓生的臨床知識為提升畢業生實踐能力,市衛生局制定了《江門市基層衛生院新畢業生到上級醫院培訓的方案》,明確規定畢業生到上級醫院培訓的目標、內容、時間和考核方式。這次參加培訓的畢業生,很快就掌握了醫療業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平時參與坐診,注意觀察,不漏過一個異常體征,鍛煉、提高了他們臨床思維能力和鑒別診斷能力。查房時積極聽取帶教醫生、主任、教授們的意見,學習診斷技巧,研究治療方案。有的學生在全面學習的基礎上,按自己將來發展的方向有側重地學習專科知識和技術。這批畢業生普遍認為:通過學習,開闊了視野,提高了臨床思維和實際操作的能力,這種進修學習獲益良多,很有必要。

(八)樹立了衛生院管理的典范我市推出“雙掛一培訓”后,各市、區衛生行政部門都非常認同這種舉措對農村衛生院所產生的積極影響,堅定了市、縣兩級衛生行政部門發展鄉鎮衛生院的決心。社會各界在計劃實施過程中看到了我市農村衛生院發展的希望,紛紛積極參與扶持衛生院建設。如開平市赤水鎮衛生院,得到省、市和社會各界支持接近40萬元;雅瑤鎮衛生院得到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落實拔款共35萬元。這些經費的投入,切實幫助解決了衛生院很多實際問題,提高了衛生院的醫療救治能力。“雙掛一培訓”所取得的多贏局面,為我市農村衛生院改革與建設樹立了典范,開創了良好開端。臺山市衛生局主動提出,今后的下掛干部希望能優先安排到該市的衛生院掛職。開平市衛生局正準備參照這一計劃范本,組織本地市直醫院的業務骨干到轄區內衛生院掛職,推動當地農村衛生院的發展。

經過一年的實踐證明,我市開展“雙掛一培訓”是一項有益的嘗試,促進了鄉鎮衛生院的發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是一項扎扎實實為農民做好事、辦實事、造福群眾的有力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