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實踐報告

時間:2022-10-10 03:37:00

導語:科學發展觀實踐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實踐報告

樹立和堅持科學發展觀的關鍵在落實

科學發展觀是針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具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科學發展觀主題是發展、關鍵在落實。

只有落實,才能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實踐和行動上的自覺性與堅定性,來自思想和認識上的自覺性與堅定性。科學發展觀提出之后,很快就在全黨全社會形成了學習貫徹的濃厚氛圍,逐步深入人心,并在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應清醒地看到,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絕非易事。當前,一些地區和部門的發展觀念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有的仍然把發展簡單地等同于GDP增長,有的依舊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與以人為本對立起來,有的還在以犧牲環境和浪費資源的方式來謀求所謂的發展,等等。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就在于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發展實踐中。事實上,貫徹落實的過程就是不斷深化認識的過程,就是不斷改造主觀世界使之符合客觀實際的過程。只有在深入實踐和認真落實的過程中,我們的認識才能跟上實踐發展的要求,才能不斷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從而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與堅定性。

只有落實,才能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我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積累了一些矛盾和問題,如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擴大,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經濟發展同環境、資源之間的矛盾加劇等。科學發展觀是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的科學理論。但再好的理論,如果不與實際相結合,不落實到實踐中,也不能發揮其指導作用、重要價值和巨大威力。學習和樹立科學發展觀的目的全在于運用。只有通過扎扎實實的具體工作,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實踐中,才能切實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破解發展面臨的種種困惑和難題,不斷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推向前進。

只有落實,才能不斷探索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理論指導和推動實踐,實踐豐富和發展理論。科學發展觀立足于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是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同任何科學理論一樣,科學發展觀是一個隨著實踐發展而不斷發展的開放的思想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斷發展的事業,我們在前進道路上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新情況、新課題,因此需要進行新的實踐和新的探索。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只有把科學發展觀真正體現在發展實踐中,才能不斷探索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并繼續豐富、發展和完善這一理論。

把科學發展觀貫穿于發展的全過程和各方面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要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轉化為謀劃發展的正確思路、促進發展的政策措施、領導發展的實際能力,把科學發展觀貫穿于發展的全過程和各方面。

把以人為本的理念和要求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把解決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放在首位,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的集中體現。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當前,重點是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切實解決好就業再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看病上學、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問題。

把全面發展的理念和要求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的任務一同部署、一同落實。全面發展,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只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才能為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只有在經濟、政治、文化的互動中,才能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把全面發展的目標變為現實,就必須在實踐中把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大文明建設同和諧社會建設的任務統一起來,一同部署、一同落實,通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不斷增強和諧社會建設的物質基礎,通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加強和諧社會建設的政治保障,通過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鞏固和諧社會建設的精神支撐,同時通過和諧社會建設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創造有利的社會條件,實現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良性互動和全面發展。

把協調發展的理念和要求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把推動城鄉、區域、經濟社會、人與自然以及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之間協調發展的任務一同部署、一同落實。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著各種不協調、不平衡的現象,協調發展的任務很重。把協調發展的要求落到實處,最重要的就是在組織和管理經濟社會事務時,在制定發展規劃、實施發展政策、采取發展措施時,堅持做到總攬全局、統籌兼顧。堅持統籌兼顧,實現協調發展,關鍵是正確認識和處理發展主體與客體的關系,使人與物的發展協調統一;正確認識和處理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的關系,使當前發展與可持續發展協調統一;正確認識和處理整體與局部的關系,使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城市發展與鄉村發展以及不同區域之間發展協調統一。

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要求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把發展經濟與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任務一同部署、一同落實。我國人口、資源和環境面臨的嚴峻形勢,要求必須處理好經濟建設與人口增長、資源利用、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當前,必須在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上下功夫,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實現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和安全發展;必須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上下功夫,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的作用,著力解決制約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技術問題;必須在發展循環經濟上下功夫,大力節約資源,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必須在加大環境治理上下功夫,徹底改變先污染后治理、邊治理邊污染的狀況;必須在控制人口上下功夫,繼續做好計劃生育工作,有效控制人口增長,大力提高人口素質。

建立和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保障體系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各項工作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確保科學發展觀得到全面貫徹落實,就必須把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結合起來,構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全方位保障體系。

加強理論武裝工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堅強的思想保障。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凝聚人心的旗幟。要樹立科學發展的理念,克服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認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和部署上來,就必須加強理論武裝工作,使廣大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通過學習,不斷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從而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堅強的思想保障。

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可靠的組織保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關鍵在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黨的干部隊伍是黨的事業的骨干,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各項工作、各項任務,都要靠各級領導干部帶領廣大黨員和群眾去實現。當前,干部隊伍的素質從總體上與治國理政的要求是適應的,各級領導干部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要看到,一些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理論素質不高、執政能力不強、解決復雜矛盾本領不大、工作作風不實等問題。因此,要確保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就必須進一步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

大興求真務實之風,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良好的作風保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同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是內在統一的。正確的決策和思路,須有良好的工作作風來保證其落實。求真務實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以貫之的科學精神,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去,就必須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想問題、作決策、干工作,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凡是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事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遲疑地去改。

堅持不懈深化改革,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就是通過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與科學發展觀要求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從實踐來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面臨的一些障礙,大都與制度、體制、機制的不健全、不完善有關。因此,要通過堅持不懈地深化改革,努力形成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形成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進步的體制機制,形成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經濟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之間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建立和完善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評價體系,從而為科學發展觀的全面貫徹落實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