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13 04:48:00
導語:國企改革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我區國有企業改革的現狀
截止20**年底,全區共完成或基本完成工業改制企業24戶,占全部工業企業的82.7%,實現“雙轉換”職工人數為11870人,其中離退休人員3920人。商糧貿企業已完成或基本完成改制的共18戶,占全部商糧貿企業的60%,實現“雙轉換”職工人數4136人,其中離退休人員1034人。這批企業改制共涉及資產51039萬元,負債72114萬元。其中絕大部分企業為負資產。尚有24戶企業未改制,涉及職工4858人。我區國有企業改革在工業企業上強力推進,商糧企業改革穩步推進,難點企業如造紙廠、油泵廠也有重大突破,但任重而道遠,國有企業的改革還遠未結束。
二、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我區國有企業改革主要采取職工身份“雙轉換”的辦法,以企業資產變現為主,財政資金“兜底”為輔,對國有企業實行破產改制。出售改制等方法,將原有國有企業特別是工業企業進行拍賣,但對于原利稅大戶企業或有發展前途的企業,則盡量保持其生產性能不變,只改變所有制的方法,盡量保持企業的生產性,使稅收有所歸,工人有所勞。如我們的原堆花酒廠改制后成為江西堆花酒業公司、原吉安機床廠改制后成為江西杰克機床廠、原吉安電機廠改制后成為吉安電機有限公司、原吉安水泥廠改制后成為玉華水泥有限公司等。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一邊實現企業改制,職工身份“雙轉換”,一邊又可以注入新的活力,讓企業脫胎換骨,賦予新的內涵,實現企業的再生崛起。除此之外,我們對像江西電線電纜總廠這樣的企業,則剝離優良資產,成立江西聯創線纜公司,成為上市企業,從而在稅收、技術上改造上更上一個臺階。這樣一來,原來瀕臨死亡的國有企業、國有資本從企業中退出,中小企業民營業化的局面已經形成,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取得進展。通過落實改制兼并破產等改革措施,使部分國有資本退出競爭性領域,產業結構逐步得到優化,企業利稅也有不同幅度的增長。而對于企業改制后的剩余資產,則交由國有資產營運中心管理,從而使剩余資產依舊能發揮作用。
三、存在問題
1、在國有企業改制過程中,職工存在“生做國企人,死做國企鬼”的思想,對結構調整、破產兼并、下崗分流等工作阻力很大。幾乎每家國有企業改制都會出現職工大規模阻礙的情況。
2、另外政策上,土地資產的過戶極其難辦,使新成立企業留下了一個很大的后遺癥。
3、在職工參保問題上,在部分原國有企業都欠交職工社保金,而且金額巨大,我區就有9000多萬欠交社保金,這個矛盾相當尖銳,如不解決,將會因此出現穩定問題。
4、資金問題,職工的安置成本,企業欠銀行的貸款問題,都制約了企業改革的順利進行。
5、從社會保障環境看,社保體系和社區建設滯后,離退人員醫療問題,分流職工和離退休人員社區化管理問題,黨群關系屬地化管理問題無法解決。從市場環境看,表現在產權市場不夠規范、不夠完善,企業產權退出渠道還不夠暢通。
四、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和對策
初步確定國企改革兩個“五年目標”:第一個五年,即-20**年,完成絕大多數國有中小企業的改制,使國有中小型企業退出國有系列和控股地位;第二個五年,即20**-2010年完成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戰略性調整,劣勢企業退出市場,實現產權主體多元化;企業科技開發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抗御風險能力增強,企業經濟效益明顯提高。比如我們的聯創光電吉安分公司擬投資1.6億元,改組為江西聯創科技公司,由上市公司的分公司變為子公司,加大投入使其產權主體多元化,企業素質和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高,從而成為我區國有企業的領頭羊,實現國有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雖然國企改革和發展已經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仍存在不少問題和障礙,必須切實破除阻礙國企改革和發展的種種思想桎梏。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努力搞好國企改革與發展。
(二)依靠制度創新,結構創新推進企業改革。1、要抓好國有資產經營管理體制改革;2、要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引導國有企業利用外資和民間資本進行重組,形成合理的國有經濟布局;3、要抓好大公司大企業發展,突出支持江西聯創吉安公司的企業發展。
(三)抓好企業穩定工作。1、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已改制和改制中分開”的原則,切實落實穩定工作;2、要重點解決房產、土地、職工參保和職工安置及解決拖欠職工費用這三個突出問題,積壓極穩妥地推進企業改制破產工作。
(四)加快改革政策配套。要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和社區建設,為離退休人員醫療、分流職工和離退人員社區化管理創造條件;加強法制建設,及時制定出臺國企改革與發展所需的法律法規和各項政策措施,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 上一篇:干部調整集體談話會講話
- 下一篇:執法監察經濟建設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