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隱性黨員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16 09:01:00

導語:非公隱性黨員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非公隱性黨員調研報告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非公有制經濟迅速發展壯大,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比重。相當部分農村黨員和國有、集體企業黨員也越來越多地涌向非公企業,從而給黨員的教育管理帶來了諸多的問題。在非公企業中,存在著一部分“隱性黨員”,他們或不愿亮出黨員身份,或不敢亮出黨員身份,或因組織關系難以轉移而不能亮出黨員身份,從而長期游離于黨組織之外。他們有的不能按時繳納黨費,有的長期不過組織生活,有的黨性觀念淡化,不愿發揮作用……“隱性黨員”的存在,已經越來越成為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面臨的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

分析“隱性黨員”產生的原因,既有客觀的原因,也有主觀的原因——從客觀來說,這與我們一些地方黨組織工作不細,管理不力有很大關系。有的黨員在原單位黨組織開出介紹信后,而不去非公企業黨組織辦理接轉手續;有的非公企業主害怕影響自己的用人自主權,而不愿接受黨員的組織關系;有的非公企業未建立黨組織,黨員組織關系無法接收。然而,在黨員轉移組織關系后,轉出單位的黨組織并沒有過問組織關系的接收情況,黨員沒有實現組織關系的順利轉接也不向原單位說明情況,從而使這部分黨員成為“隱形黨員”。近幾年來,黨員“隱性流失”的現象比較嚴重,一些地方每年轉出的黨員數量與應轉入的黨員數量對不上號,原因就在于,有的非公企業黨員把組織關系揣進了自己的口袋里。

從主觀原因來看,主要在于少數黨員放松了自我的學習和要求,理想信念動搖,黨性觀念淡化所致,在對待黨員身份個,主要表現以下幾種心理:

一是無所謂的心理。少數黨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值觀念發生了變化,認為當不當黨員,要不要組織關系無所謂,只要自己能賺錢,自己能致富就行。甚至認為“黨員不黨員,就差幾毛錢”。他們只顧自己打工掙錢,對待組織關系極不慎重。

二是怕麻煩的心理。非公企業黨員普遍存在“臨時”觀念,認為不管在哪兒工作,自己都是農民,都是下崗工人,都是“打工仔”、“臨時工”,身份不會發生改變,還是把組織關系留在村里或原單位比較可靠。如果把組織關系轉來轉去,還會增加不少麻煩。

三是發泄的心理。有的黨員認為自己辛辛苦苦大半輩子,一下子什么都沒了,黨組織將他們作為“包袱”推給了社區,認為黨組織對他們不關心;有的黨員認為企業改制不完善,集體對自己關心不夠或待遇不公,心理很不平衡。所以在非公企業工作后,他們故意不接轉組織關系,以此發泄自己的不滿。

四是失落的心理。有的認為黨員如今并不吃香。在非公企業中,企業老板重視的是人才,需要的是有一技之長、能給他們帶來效益的管理和技術人才,并不需要黨員,黨員在非公企業沒有什么地位,自己只要好好工作就行,不必在自己的身份上認真。也有的人認為自己是黨員,卻要出來為私人老板打工,感覺沒面子,給黨組織丟了臉。

五是從眾的心理。有的黨員認為,沒有把組織關系開到非公企業,又不參加組織生活、不交納黨費的人并非只有我一個,原單位黨組織不會管,上級黨組織也不知道,不轉也罷。

六是怕約束的心理。有些黨員不愿接受黨組織的管理和監督,圖個“消遙自在,來去無牽掛”。他們擔心身份暴露后,黨員的責任、義務會約束自己的打工生活。還有的覺得農村的黨費交得少,轉移到企業后,不但要帶頭工作,而且還要多交黨費。

“隱形黨員”的存在,影響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影響了黨的形象。因此,必須采取切實措施,解決“隱性黨員”的問題。要開展“拉網式”梳理工作,要在認真核實黨員身份的基礎上,盡快將黨員納入管理,使更多的黨員由“地下”、“隱性”轉為理直氣壯的“地面”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實現黨員組織關系、組織生活的正?;?/p>

一是暢通接轉渠道,認真做好黨員組織關系轉接工作。在企業連續、固定工作半年以上的職工黨員,不在原籍村、社區組織擔任職務的,一般應將組織關系轉移到企業或企業所在地黨組織。黨組織要認真負責地做好組織關系接轉工作,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阻止遷移或拒收黨員組織關系。要建立組織關系接轉回執制度(組織關系接轉回執制度就是接收地黨組織在辦理好組織關系接轉手續后,要將回執單填好,寄回黨員組織關系轉出單位),防止轉接出現空檔。

二是辦理《流動黨員活動證》,方便黨員參與黨的活動。對因特殊原因一時無法轉移組織關系的,包括在企業從事臨時性、季節性工作的黨員,要納入流動黨員管理范圍。流出地單位黨組織要發放了《流動黨員活動證》,讓黨員在所在單位持證參加黨組織活動,以此保證每個黨員都能正常參加組織生活。

三是加強黨員教育,增強黨員的黨性觀念。對發現的“隱性黨員”,各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或其所在上級黨委要通過召開座談會、民主生活會等形式,進行黨的宗旨、理想和組織觀念教育,統一黨員的思想認識。同時,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和已接轉組織關系黨員的作用,廣泛開展個別談心、結對幫助活動,做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工作,打消思想顧慮,解除思想包袱,及時接轉組織關系,參加組織活動。

四是開展黨建活動,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非公企業黨組織要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特點,結合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和企業文化建設,積極開展黨建活動。比如開展“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活動,開展“一個黨員一面旗”活動,開展“黨員身邊無事故,黨員身邊無違章,黨員身邊無次品”活動。要通過開展活動,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使“隱性黨員”主動積極參加登記。

五是要搞好民主評議黨員工作,加大不合格黨員的處置力度。要結合民主評議黨員和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