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職工黨員教育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16 11:40:00

導語:下崗職工黨員教育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下崗職工黨員教育調研報告

根據市委領導同志的意見和中組部的部署,**年,我們對**市下崗職工中的黨員(以下簡稱下崗黨員)教育管理情況進行了調查。按照勞動部門的界定,下崗職工應掌握三無標準:一是在企業中沒有工作崗位三個月以上,二是沒有得到安置和實現再就業,三是仍沒有與原企業解除勞動關系。考慮到勞動部門界定的下崗職工只是實際離開原工作崗位職工的一部分,本次調查對象包括勞動部門界定的下崗職工、企業內退職工、放長假等其他形式的下崗職工(放長假一般三個月以上)。同時,我們還了解了下崗黨員的再就業情況。本次調查采取量表調查和召開座談會相結合的形式進行。下崗黨員的數據統計在全市國有企業內進行,調查組先后召開了六次座談會,與城區街道和十幾個不同行業的近二十家企業黨組織負責人以及部分下崗黨員進行了座談。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下崗黨員管理教育的現狀

據本次調查統計,截止到**年3月31日,全市共有下崗職工175766人。其中,持下崗證即符合勞動部門所界定下崗標準的45597人,占下崗職工總數的25.9%;企業內退職工43269人,占下崗職工總數的24.6%;企業放長假職工32331人,企業倒閉等其他原因下崗54569人,占下崗職工總數的49.4%。下崗職工中有黨員12757人,占下崗職工總數的7.25%。據對下崗黨員基本狀況分析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男女性別比例差距不大。下崗黨員中,有男黨員7687人,占下崗黨員的60.3%;女黨員5070人,占下崗黨員的39.7%。在一些行業如紡織系統等,女黨員的下崗比例遠遠超過男黨員。二是年齡偏大的黨員所占比例較高。其中46至55歲的黨員5868人,占下崗黨員的46%;35歲以下的下崗黨員僅有1161人,占下崗黨員總數的9.1%。三是一線職工中的黨員所占比例較高。原工作崗位在生產一線的下崗黨員有8691人,占下崗黨員總數的68.1%;原工作崗位在管理部門的黨員4066人,占下崗黨員總數的31.9%;四是黨員重新就業后絕大多數組織關系留在原企業。在下崗黨員中,僅有248名黨員的組織關系轉出原企業,占下崗黨員總數的1.94%。

下崗黨員是企業深化改革過程中,加強黨的建設出現的新問題,已引起各級黨委特別是企業黨組織的高度重視。多數企業黨組織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按照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總的要求,把加強下崗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做為加強黨對企業的政治領導,保證促進國有企業轉變經營機制,實現兩個根本轉變的重要內容認真抓好。在工作實踐中創造和積累了一些好的作法,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管理下崗黨員的指導思想比較明確。各級黨組織尤其是企業黨組織充分認識到,下崗黨員的絕大多數是企業的骨干,對企業有深厚的感情,充分理解和支持企業減人增效,下崗分流的改革。加強對下崗黨員的管理,尤其是做好他們的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地抓好再就業工程是各級黨組織義不容辭的職責。下崗黨員對企業改革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無疑會對改革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從深層次上分析,企業用工制度和人事制度的不斷深化改革,實現勞動力市場化,將會使下崗職工和下崗黨員現象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存在,積極探索下崗黨員的管理途徑和管理辦法對加強新時期黨的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由于指導思想明確,各級黨組織比較有效的克服了畏難情緒和怕麻煩的思想,積極主動地探索下崗黨員的管理辦法,使下崗黨員的管理工作有了一個較好的開端。

2.從實際出發,適時調整組織設置。為了使管理工作收到效果,下崗黨員不脫離黨的組織,企業黨組織結合實際在組織設置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一是依托下崗職工再就業服務中心,建立下崗黨員黨組織。既單獨把下崗黨員編成支部和總支,總公司一級再就業服務中心黨組織對廠礦再就業服務分中心黨組織負有工作指導責任。從實踐情況看,把下崗黨員單獨編成黨組織,黨員教育工作有針對性,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比較容易統一。二是在企業組織的集體勞務輸出職工黨員中單獨建立黨支部或黨小組。如金星制筆公司在集體勞務輸出職工中建立黨小組。目前這種做法還比較少,主要原因是集體勞務輸出的就業單位比較分散,集中在某一個單位的黨員人數較少,不具備單獨建立黨組織的條件。三是把下崗黨員和在崗黨員混編支部,使下崗黨員相對分散,便于黨組織化解矛盾,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從調查情況看,在黨組織的設置問題上,多數企業黨組織能夠從實際出發,注重管理效果。比如下崗黨員人數較多,組織部門工作力量比較強的,采取集中管理的比較多;下崗黨員人數相對較少或工作力量不足則采取把下崗黨員分散到各支部進行分散管理的辦法。

3.有針對性的加強黨員教育工作。黨員下崗后,多數情緒不穩,思想波動大。尤其在重新就業不順利時,很容易產生對立情緒。企業黨組織對這一問題有針對性地加強黨員教育工作。首先是政治上關心黨員,一些企業黨組織把下崗黨員的基本情況匯編成冊,指定專人和他們定期聯系,及時了解掌握下崗黨員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的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一些企業定期把下崗黨員請回廠里,通報企業改革的重大舉措和取得的各項成績,發動黨員獻計獻策,共謀發展,鼓勵下崗黨員振作精神,充分理解企業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一些企業把再就業后做出突出成績的黨員請回廠里,現身說法,教育黨員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在再就業工程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多數企業在實施再就業工程中對黨員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下崗黨員帶頭更新觀念,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帶頭學習新的專業技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振奮精神,自強不息。其次在生活上關心下崗黨員。黨組織積極為他們創造就業機會,提供就業門路。對年老體弱,生活非常困難的黨員,黨組織采取多種方法進行幫助和解決困難。如建立聯系戶制度,組織黨員捐款捐物,申請社會救濟等。

4.積極探索管理下崗黨員的有效方法。黨員下崗后,由于各種原因,管理難度比較大,一些企業從實際出發,探索了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如在集體勞務輸出的員工中委派黨員擔任小組長,要求黨員在新的就業崗位上起表率和帶頭作用;有的企業在居住地相對集中的家屬區建立支部走訪制度,要求支部委員每月走訪一遍下崗黨員家庭,做到了解情況、溝通思想;有的企業黨組織和再就業單位黨組織建立聯系制度,共同對黨員進行有效的管理等。但從總體看,探索下崗黨員管理形式和管理方法的力度及收到的效果還不理想,管理工作還比較薄弱。

二、下崗黨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出現黨員下崗現象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人數增加較快,暴露出的問題也比較尖銳。下崗黨員的管理雖然引起了各級黨組織的高度重視,但由于情況復雜,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管理工作薄弱的問題仍比較突出。

1.一些企業黨組織對管理下崗黨員工作的認識不到位。有的認為當前企業深化改革的任務很重,經濟效益不好,黨委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扭虧增盈上,放在抓好在崗黨員的管理教育上,對下崗黨員顧不上抓,顧不上管;有的企業黨委雖然在再就業工作上想了很多辦法,也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忽略了下崗黨員在保持社會穩定,尤其在開展下崗職工思想政治工作上的特殊作用,不給黨員交任務,不注意發揮黨員作用。有的企業黨組織存在畏難情緒,面對下崗職工和下崗黨員存在的大量思想問題,不敢正面開展思想教育工作,遇到矛盾繞著走,面對困難束手無策;有的企業黨組織存在甩包袱的思想,認為黨員下崗后應該把組織關系轉到街道或新的就業單位,沒必要再對他們進行管理;還有的企業黨組織負責人精神不振,怨天憂人,被困難壓得抬不起頭,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明顯減弱。

2.下崗黨員組織關系轉移工作出現一些新問題。按中央和市委的有關規定,黨員工作單位發生變化應轉移正式或臨時黨組織關系。但目前執行規定存在相當大的困難。從**市的情況看,黨員重新就業后絕大多數組織關系留在原企業,僅有248人黨的組織關系轉出原企業,占下崗黨員總數的1.94%。分析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點:一是下崗黨員重新就業的單位多數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建企業,其中包括一部分下崗職工自己組建的第三產業。這些企業黨組織不健全,無法接受黨員的組織關系。二是重新再就業的黨員不愿轉黨組織關系,從思想上有依靠黨員組織關系維持和企業聯系的想法,擔心轉出黨員組織關系后,原企業對他們放手不管。三是上級黨組織對下崗黨員的組織關系轉移缺乏宏觀指導,尚未提出解決這一問題的具體意見。

3.一些企業黨組織對下崗黨員的管理工作比較薄弱。黨員下崗后,分散在各地,黨組織和他們的聯系比較困難,有的黨員再就業后由于工作時間或工作內容等方面的限制很難回到原企業參加黨組織生活,使黨組織對黨員的管理教育工作比較薄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下崗黨員的工作、生活現狀不甚了解。從我們直接調查的近二十家企業情況看,有一半多的企業黨組織對下崗黨員的家庭生活情況、本人收入情況以及在新的工作單位的表現了解不多,因而對他們進行管理教育無從談起。這一問題在一些中、小企業更加突出。二是下崗黨員難以保證參加黨的組織生活。相當一部分黨員強調新就業的單位難請假或工作緊張,不能保證按黨組織的要求參加組織生活,也有個別黨員,對按時交納黨費都難以保證,托人代交或一次交清半年、一年的黨費。一些企業黨組織對這些黨員不敢從嚴要求,常常強調情況特殊而聽之任之,放任自流。三是對下崗黨員的一些不正確的思想或行為,黨組織難以開展批評教育。有的黨員下崗后,情緒波動、信念動搖,在一些場合發表不正確的言論。在職工中,尤其在下崗職工中影響不好。黨組織不敢開展針鋒相對的思想斗爭,不敢對黨員提出做群眾表率的要求,甚至對他們息事寧人,姑息遷就。

4.部分下崗黨員存在對立情緒。黨員下崗后和其他下崗職工一樣,生活窘迫、精神壓力較大,尤其是年齡偏大、文化偏低、沒有專業技能的黨員,在重新就業問題上遇到挫折后,情緒更為波動。其中既有一部分黨員對企業每況愈下的生產經營狀況表示不滿和擔憂,但也有相當一部分黨員對國有企業下崗分流、減人增效的改革措施不理解,對自己成為下崗職工表示不滿,為自己爭利益。據市委宣傳部對283名下崗黨員社會心態調查顯示,有30.7%的人認為“飯碗都丟了,還談什么主人翁地位”;有21.6%的人認為“工作都沒了,為人民服務成了一句空話”;有15.5%的人認為,“自己為黨,為國家辛苦了大半輩子,而今被國家拋棄了”;也有27.6%的人認為,下崗后理想和信念是否動搖“說不清楚”。這些都反映出在部分下崗黨員中思想混亂的問題比較嚴重。

三、加強下崗黨員管理教育的工作意見和措施

下崗黨員是下崗職工中的骨干力量,加強下崗黨員的管理,鼓勵他們在深化改革和再就業工作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對于保證國有企業改革任務的順利完成和社會的穩定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下崗黨員管理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嚴格執行黨章和中央的有關規定,堅持從嚴治黨的方針,一切從實際出發,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逐步形成堅持原則、方法靈活、管理有效的機制,保持和發揮共產黨員在深化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的先鋒模范作用。當前要著重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1.各級黨組織特別是企業黨組織要提高加強對下崗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緊迫性和重要性的認識。下崗黨員中的絕大多數是在企業結構調整和產品結構調整中暫時離開工作崗位的。他們長期在企業工作,為國家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和國有企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對企業有很深厚的感情,是企業和社會的寶貴財富。發揮下崗黨員在企業深化改革和保持社會穩定方面的積極作用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級黨組織尤其是企業黨組織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要堅決克服和糾正下崗職工包括下崗黨員是企業包袱的錯誤觀念,堅決克服畏難情緒和無所作為的消極態度,真正樹立起下崗職工同樣是企業的主人,下崗黨員同樣是企業的骨干的正確思想,把管理好下崗黨員做為在新形勢下深化企業改革過程中加強企業黨的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認真抓好。當前要著重做好以下幾件事:一是企業黨組織要對下崗黨員的工作生活現狀開展一次調查摸底工作,掌握下崗黨員的再就業情況,收入情況,工作表現和思想狀況,為加強下崗黨員管理工作打好基礎。二是黨組織要下力量抓好再就業工作。再就業工作是當前企業的頭等大事,也是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方面。各級黨組織一定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抓好下崗職工的培訓和再就業工程,尤其要發揮好下崗黨員在再就業工作中的表率和骨干作用。三是從企業的實際出發,按照管住、管好的原則,積極探索管理下崗黨員,發揮下崗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途徑和方法。

2.逐步建立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相結合的下崗黨員的管理體制。由于各個企業下崗黨員的情況不盡相同,建立統一的下崗黨員的管理模式尚不成熟,總的想法是從企業的實際出發,宜于集中管理的可采取集中管理方法,便于分散管理的也可以采取分散管理方法,一般說可以采取以下幾種:第一,進入企業再就業服務中心的黨員且人數相對較多,一般應采取集中管理的模式,建立下崗黨員黨支部、黨總支。第二,集體勞務輸出中的黨員,且人數相對較多的可以建立獨立的黨支部或黨小組。第三,由下崗職工為主體,新辦的第三產業,黨員人數相對較多可以建立獨立的黨支部或黨總支。第四,企業內退職工黨員人數較多的可以單獨建立黨組織。第五,下崗黨員人數不多,或重新就業比較分散而且無法轉移組織關系的,可以采取分散管理的方法即把下崗黨員和在崗黨員混編支部進行管理。

3.保證下崗黨員按規定接轉組織關系。下崗黨員再就業后,工作單位比較穩定,且時間超過六個月的,再就業單位黨組織又比較健全,黨員要按有關規定及時轉移組織關系。原企業黨組織有責任督促、幫助黨員辦理黨員組織關系。再就業單位黨組織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絕接受黨員的組織關系。原企業黨組織和再就業單位黨組織要加強聯系,及時溝通情況,共同擔負起對下崗黨員的管理教育任務。下崗黨員自謀職業或就業單位不穩定,或重新就業單位黨組織不健全,可以按中組部有關規定,使用流動黨員活動證參加黨的組織生活。黨員居住地黨組織和重新就業單位黨組織對持流動證參加組織生活的黨員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絕。

4.切實加強下崗黨員的管理。企業黨組織要在摸清下崗黨員底數的基礎上,建立下崗黨員管理臺賬,對下崗黨員的再就業情況和工作表現做到心中有數;要建立、完善和下崗黨員的聯系制度,支委以上的干部都要聯系幾個下崗黨員,定期走訪下崗黨員的家庭,及時了解和解決下崗黨員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要建立重大改革措施和生產經營情況向下崗黨員通報的制度,鼓勵下崗黨員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為企業改革出謀劃策發揮作用;要堅持從嚴治黨的方針,敢于對下崗黨員提要求,交任務,尤其要要求下崗黨員帶頭作下崗職工的思想工作,讓廣大職工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理解改革、配合改革、支持改革,在保持社會穩定上發揮黨員的積極作用。要嚴格要求下崗黨員按時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按時按規定交納黨費,對無故不交納黨費,不參加黨的組織活動的黨員,要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在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上要針對下崗黨員的特點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比如,可以在組織活動中適當加大再就業培訓內容,提供就業信息,使黨組織在幫助黨員解決切身困難中提高凝聚力和戰斗力。對于下崗后,沒有經濟收入或生活十分困難的黨員,黨費可以按中央和市委有關規定履行必要手續后少交或免交。

5.有針對性的加強黨員的思想教育工作。各級黨組織,特別是企業黨組織,一定要高度重視部分下崗黨員存在的不正確思想情緒,積極開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矛盾,消除疑慮。當前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教育黨員充分認識到國有企業改革已到攻堅階段,改革的成敗直接關系到能否順利實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宏偉目標,共產黨員一定要識大體、顧大局、講奉獻,在深化改革中起表率和帶頭作用。其二、思想教育工作要敢于正面交鋒,要通過大力宣傳改革開放二十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振奮黨員精神,正確地面對困難,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必勝的信心。第三、各級黨組織要下力量抓好“再就業工程”中的典型,樹立一批在平凡工作崗位,依靠自己誠實勞動和刻苦鉆研精神,重新得到社會承認的優秀共產黨員典型,大力弘揚他們的先進事跡,逐步在下崗黨員中形成一個學先進、趕先進,自信、自強、自立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