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村興百業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21 02:46:00

導語:萬村興百業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河北省從2007年6月起,開展以培育新型農民、發展農村經濟、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推進城鄉一體化為主要內容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萬村興百業活動,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農村第一線,直接為農民群眾提供文化、教育、科技和醫療衛生服務,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科學發展。

來自實踐的選擇

專業技術人員進萬村興百業活動,是河北省從農業農村發展實際出發,在總結以往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為推動農村科學發展而采取的一項重要舉措。

把破解發展難題作為著力點。河北作為農業大省,“三農”工作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解決“三農”問題是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重點和關鍵。從當前實際情況看,河北省“三農”工作中還存在不少與科學發展不相適應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區域發展不平衡,尚有411萬人口沒有解決溫飽問題;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不高,致富能力不強;農業基礎薄弱,產業結構亟待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村綜合改革有待深化,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后。針對這些突出矛盾和問題,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作為破解發展難題的過程,組織開展專業技術人員進萬村興百業活動。

對過去成功做法的拓展、深化和創新。多年來,河北省立足農村實際,相繼開展了科教興冀、讀書興農、創建文明生態村、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活動,對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通過實踐探索,河北省委、省政府認識到,推動農村科學發展,應當對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進行拓展、深化和創新,形成新的思路和機制。開展專業技術人員進萬村興百業活動,旨在實現職能部門統籌,實現省、市、縣、鄉、村各級統籌,實現各級各類下鄉人員統籌,把分散在各個方面的力量匯聚起來,把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和手段整合起來,把幫扶任務與農民群眾實際需求對接起來,積極探索城鄉互動、共同發展的新機制。

注重發揮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作用。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新農村建設,必須充分發揮廣大農民的主體作用,在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的同時,把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擺在突出位置。組織開展專業技術人員進萬村興百業活動,就是從提高農民素質和滿足農民文化、教育、科技、醫療衛生需求出發,讓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深入農村,與農民群眾零距離對接、進行面對面服務,引導和幫助農民群眾提高素質、增強本領,在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實現發展致富。

把好事做得更實

專業技術人員進萬村興百業活動涉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需要精心組織實施。為把這個惠及全省農民的好事做得更實,河北省重點抓了四個環節。

實行課題式設計,訂好方案。一是對農村現狀和農民群眾需求開展專項調研。省、市、縣各級共召開各類座談會1600多次,走訪農民群眾100多萬人,形成調研報告150多篇,篩選出影響和制約農村科學發展以及農民關注的重點問題80多個。二是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調查摸底。全面了解文化、教育、科技、衛生、農業、水利、林業、畜牧、水產等10多個行業專業技術人員的基本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三是進行部門研究、專家論證。召開部門負責人研討會和專家論證會20多次,在找準問題、摸清底數、理清思路的基礎上,省委、省政府制定了《關于組織開展“專業技術人員進萬村興百業”活動的實施意見》,提出力爭到2010年,引導和幫助1萬多個行政村制定一套發展規劃、找到一條致富門路、培育一批新型農民、發展一項特色產業,促進全省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實行項目式管理,周密部署。一是建立協調機構。省、市、縣三級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負責組織協調和督促檢查;各部門成立活動領導小組及辦公室,負責抓好工作落實。二是精心選派下鄉人員。根據調查摸底了解到的情況,各級各部門選拔了16767名政治素質較高、業務技術過硬的專業技術人員下鄉進村搞服務。三是合理確定幫扶對象。按照向貧困村、落后村傾斜的原則確定被幫扶村,再根據專業技術人員特長和基層實際需求合理安排下鄉人員。四是科學設定幫扶目標。下鄉專業技術人員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為期4年的幫扶計劃,并簽訂《幫扶目標責任書》。五是實施動態管理。對下鄉專業技術人員每半年進行一次集中培訓,每年進行一次工作總結,建立幫扶工作電子檔案并實行動態管理。

實行工程式推進,加強協調。一是科學調度,行政推動。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會議,適時進行工作調度,通報情況,溝通信息,研究對策。二是主動排查,重點突破。對活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主動排查,采取專家會診的辦法進行重點解決。三是捆綁服務,市場運作。倡導“技術捆綁式”的幫扶服務模式,鼓勵技術人員在與幫扶對象溝通并達成一致的情況下,采取科技承包、技術入股、技術提成等方式,實現幫扶雙方互惠共贏。四是典型引路,營造氛圍。及時發現、培育、宣傳、推廣先進典型,充分發揮其示范、引導作用。

實行臺賬式督查,量化考核。一是分級負責,建立臺賬。要求各級各部門制定《活動進展情況一覽表》、《下鄉專業技術人員工作記錄評價表》、《幫扶目標責任書》等臺賬,對活動時間、內容、形式、參加人員、主要成效及幫扶總目標、階段性任務等進行分解量化。二是分步督導,用好臺賬。根據臺賬匯總結果,對照規定進度要求,加大檢查督導力度,有針對性地提出指導意見,制定整改措施。三是嚴格考核,兌現臺賬。建立健全考核評價、激勵約束、工作保障等體制機制,堅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把臺賬落實情況作為日常管理、年終考核的基本依據。

初步效果與有益啟示

專業技術人員進萬村興百業活動開展一年多來,廣大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到1萬多個村莊及其中小學校、縣醫院、鄉鎮衛生院等基層單位,開展駐點幫扶工作,提高了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和文明程度,促進了農民綜合素質的提高,催生了農村科學發展新局面。通過這項活動,各級各部門找到了支持農村發展、滿足農民需要、服務現代農業的具體路徑,從而使支農惠農的方向更加明確,推動農村科學發展、建設新農村的方法更加得力;專業技術人員找到了在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中發揮自身作用的廣闊舞臺,架起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城鄉互動的橋梁;農民群眾的科技文化水平和致富能力進一步提高,對黨的惠農政策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實現發展致富的步伐進一步加快。據調查顯示,目前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已發展到4300多個,直接帶動農戶150多萬戶,輻射帶動達500多萬戶,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同時,鄉鎮企業和民營經濟快速發展,促進了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城鎮化、工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不斷增強,帶動了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這為進一步推動農村科學發展帶來一些有益啟示。

啟示之一:推動農村科學發展一定要圍繞農民、服務農民。推動農村科學發展,目的是造福農民群眾,因而必須堅持把農民群眾的利益、愿望和實際需求作為定政策、作決策、干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所有工作都要圍繞農民群眾來展開,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提高農民群眾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質。只有真心為農民群眾服務,才能得到農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只有針對農民群眾需要,各項工作才能順利開展、收到實效。

啟示之二:推動農村科學發展一定要大膽探索、勇于創新。推動農村科學發展是一項艱苦細致的工作,必須動真情、出實招、求實效。專業技術人員進萬村興百業活動之所以取得成效,一個原因就是河北省在總結、繼承已有成功做法的基礎上大膽探索、勇于創新,找到了一條把中央要求部署和本地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推動農村科學發展的途徑。這表明,推動農村科學發展,應注意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在已有工作基礎上積極創新、開拓新路。

啟示之三:推動農村科學發展一定要宏觀協調、微觀對接。河北省開展的這項活動,找到了貫徹落實中央支農惠農政策與發展農村經濟、服務農民群眾的結合點,實現了幫扶目標與農民實際需求的對接,影響和帶動了更多社會機構和社會力量支持、參與農村科學發展。這表明,只有充分整合各級各有關部門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智力資源,不斷完善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才能形成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強大合力;只有把發揮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特長與解決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結合起來,才能促進知識、人才、技術、物資向農村流動,幫助農村改善文化科技衛生基礎條件,培養農村發展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增強農民自主發展能力。

啟示之四:推動農村科學發展一定要整體推進、重點突破。河北省開展的這項活動,著眼于解決新農村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處理好長遠規劃與短期安排的關系,把推進農村科學發展的任務分解為具體項目,選準突破點和著力點,逐步形成長效機制、成長機制、積累機制和社會參與機制,增添了農村發展的活力。這表明,推進農村科學發展,不僅要堅持科學謀劃、整體推進,而且要把握關鍵環節、進行重點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