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養老院管理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21 05:11:00
導語:民辦養老院管理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去年底止,嵊州市有民辦養老院17家,床位755張,主要分布在甘霖鎮、鹿山街道等7個鄉鎮(街道),已成為嵊州市公辦敬老院的有力補充,為嵊州市的養老服務業發展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民辦養老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競爭正在加大,競爭從起步階段的環境競爭向服務競爭過渡。如何提升民辦養老院的管理服務水平,讓老年人在這里安享晚年生活,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值得我們作點思考,引起重視。
一、現狀分析
我市第一家民辦養老院于2002年7月依法登記成立,目前為止已發展到17家,合計注冊資金投入440萬元,占地面積9450平方米,建筑面積11450平方米,實際入住老人近千人次。民辦養老院解決了部分家庭瞻養老人的困難,開辟了社會化養老服務的新局面。但從調查的情況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養老院規模偏小。平均每個養老院投入注冊資金25.9萬元,床位44.4張,入住老人21人。
2、養老院入住率偏低。養老院入住率為47%,其中入住率最低的僅為6.7%。
3、法人代表文化程度偏低年齡偏大。養老院17名法人代表中,高中學歷的4人,大學學歷1人,初中及以下學歷的12人。年齡最大的68歲,最小的36歲,平均年齡48歲。
4、養老院覆蓋面偏狹窄。全市有21個鄉鎮(街道),17個民辦養老院只分布在其中的7個鄉鎮(街道),且都在城區周圍。
5、養老院管理尚需進一步規范和提高。由于民辦養老院創辦時間不長,許多工作尚在摸索階段,各項規章制度的建立也需要不斷完善,養老院為老年人服務的精神文化生活尚顯單調。
二、幾點想法
1、建立行業協會,加強行業管理。要根據養老服務業的實際,組建行業協會,發揮行業協會的“自我管理、自我發展”功能。采取持證經營,明碼標價,公開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法律法規和業務培訓,提高養老院工作人員,特別是法人代表的業務素質,加強行業自律。
2、制訂規章制度,規范服務行為。養老院的規章制度要上墻,工作人員持證、佩證上崗。要突出對入住老年人的健康檢查和保健服務,并對老年人要建立健康檔案,提供醫療護理保障。要針對不同類型的老年人進行飲食起居照料。要通過各種娛樂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養老院與入住老年人要簽訂入住協議,告知老年人的權利和義務。對患有老年癡呆等對他人人身安全有威脅的老年人,要勸其到專門醫療機構進行治療,這是對老年人最好的保護。
3、健全監督機制,提升管理水平。要公開投訴電話,加強對入住老年人的回訪,對養老院要定期不定期的進行抽查,對不文明不規范的服務行為要進行媒體曝光,接受社會監督,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通過養老服務示范活動,爭先創優,樹立具有榜樣和示范作用的先進典型,以點帶面,全面提升養老院的管理服務水平。
4、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入住率。過去一提老年人進養老院,人們就很容易聯想到這位老年人在家一定過得不是很好。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宣傳新的養老理念,轉變傳統觀念,讓老年人自愿去養老院,讓老年人在養老院感受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愉快與舒心,安享晚年。
5、構建資源共享平臺,探索公辦敬老院與民辦養老院互補結合工作環境。目前,我市有公辦敬老院24家,分布在21個鄉鎮(街道),而民辦養老院僅分布在7個鄉鎮(街道)。要充分利用公辦敬老院的資源優勢,把空余床位向社會開放。要出臺切實可行的政策,鼓勵、引導社會閑置資金以及外來資本、民間資本投向社會養老服務事業,以形成多方合力,資源共享的社會化養老服務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