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立市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28 06:52:00
導語:文化立市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如何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建設先進文化的本領和能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嶄新課題。以先進文化建設為先導,實施“文化立市”戰略,彰顯了“文化是城市之魂”的魅力。
以先進文化引領城市發展方向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沒有文化的底蘊和文化的力量,就沒有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淮北市是上世紀**年代在大型煤炭生產基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能源型城市。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面對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和地方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淮北市委、市政府確立了以先進文化引領城市發展方向的“文化立市”戰略,提出了一系列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舉措。一是深入開展學習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活動,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的指導作用,不斷鞏固全市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二是深入宣傳科學發展觀,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進一步搞好對外宣傳和文化交流工作,努力營造一個在改革發展和城市轉型中建設先進文化的良好氛圍;三是大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進一步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學習型城市創建工作,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四是按照“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和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的要求,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淮北市委、市政府確立的以先進文化引領城市發展方向的“文化立市”戰略,有力地推動了該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如今,淮北市已成功轉型為一個新興的能源城市,其塌陷區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被聯合國糧農及環保組織譽為“土地再生的奇跡”。
用大眾文化滿足群眾精神需求
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以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淮北市委、市政府明確要求,要讓廣大群眾享有逐漸豐富的文化生活;要以政府為主導,著重加強文化設施特別是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起一個覆蓋城鄉的現代化、信息化和網絡化的大眾傳媒網絡;要加強文化藝術的創作、演出工作,廣泛組織群眾性文體活動,促進大眾文化生活的全面繁榮。
堅持“三貼近”原則,把文化送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四進社區”活動、“三下鄉”活動、職工讀書活動、節慶文化活動等不間斷地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較好地滿足了群眾需要,得到了群眾的支持和贊揚。其中,“送理論”下基層是淮北市開展文化宣傳工作的一大特色。市委宣講團圍繞城市發展和市民生活中的現實問題,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進行理論宣講,針對性、指導性強,對化解矛盾、理順情緒起到了積極作用,促進了改革的順利推進。針對一段時間一些社區文化活動貧乏、低級娛樂乘虛而入的情況,市里籌集資金為社區訂做閱報欄、贈送電視機和錄音機;籌資給鄉鎮、村贈送圖書、訂閱黨報黨刊,并送戲下鄉;給淮北老年大學藝術團和夕陽紅藝術團提供資助,用先進文化占領社區文化陣地。電視劇制作是淮北市文化建設的一大亮點,也是淮北人民引以為自豪的“城市名片”。
以精品文化為導向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是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推動文化創新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根本途徑。針對以往文化工作往往重投入輕產出,不講成本核算,效益不高的情況,淮北市堅持以文化體制改革為契機,以實施精品工程為抓手,使文化建設實現由不斷“輸血”向自身“造血”的轉變。2003年市體育館落成后,確立了以體育文化交流活動帶動體育文化產業發展的思路,相繼舉辦了全國青少年體育舞蹈大賽、國家乒乓球俱樂部超級聯賽等大型體育文化活動**多場,不僅擴大了城市的知名度,也促進了體育產業的發展,體育固定資產由最初的1億元左右增加到3億元,同時帶動了文化中介、音像制品等多個行業的發展。淮北藝校是市里的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他們由10**家,先后培養上千名藝術人才,就業率達到90%以上,做到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淮北市電視臺、廣播電視報社在改革中堅持“編播”與“經營”兩分開,在確保輿論導向正確的前提下提高了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