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信訪調研
時間:2022-02-05 05:42:00
導語:婦聯信訪調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8年,嵊泗縣婦聯在市婦聯指導下,本著求真務實的工作精神,繼續貫徹“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維權”的工作方針,貫徹信訪工作條例,認真接待調處群眾的來信來訪,為建立和諧社會、和諧家庭,充分發揮婦聯組織的優勢和基本職能,廣泛協調社會力量,為廣大婦女提供法律指導和服務。
一、基本情況
2008年,嵊泗縣婦聯切實做好信訪工作,加強接待信訪能力建設,積極參加市縣舉辦的信訪工作培訓。截止12月底,縣婦聯共接待來信來訪42件。其中,來訪41件,來信1件,回訪42件,結案率為100%。今年信訪數量同比大幅度提升。2007年全年共接待來信來訪23件,2008年增加了19件,同比增長180.6%;來訪種類呈多樣化發展趨勢。今年接待的來信來訪案件中,涉及了婚姻家庭類25件,占59.52%、勞動權益類4件,占9.52%、人身權益類6件,占14.29%、財產權益類1件,占2.38%,還有6件錯綜復雜的綜合案件,占14.28%;來訪種類呈復雜化發展趨勢。在接待的來信來訪案件中,不少是社區、鄉鎮難以解決的問題或是需要其他部門協調共同參與的問題,還有部分是老上訪戶。眾多案件中,當事人的矛盾也呈現錯綜復雜的狀況,原因也呈多樣性。
二、幾大特點
縱觀今年接待件次,呈現出以下幾大特點。
一是離婚案件咨詢上方占較高比例。前來咨詢的婦女關心的是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等實際問題,大多因為在離婚訴訟中拿不出有力的證據支持自己分割財產的要求,也因為財產分割傷的不利,導致不少婦女在離婚后,不愿承擔起撫養子女的責任。
二是配偶有外遇投訴增多。隨著市場觀念對道德領域的滲透,配偶找情人、包二奶,在外同居等問題投訴增多。因法律對此問題的干預局限,使婦女承擔的婚姻痛苦加劇,多數為尋求傾訴,排解無力,不愿意離婚者居多。
三是家庭暴力仍是上升趨勢,共接待6起,約占總接待量的14.3%。由于2007年成立了家庭暴力報警中心,加大了宣傳和干預力度,不少婦女敢于站出來投訴,因此此類案件上訪明顯增多。
四是在婚姻家庭案件中,出現了維護一方合法利益將導致侵犯另一方合法利益的現象。今年的離婚案件中,較大比例的弱勢婦女,因生存困難,財產分割少,都不要孩子隨自己生活,特別是年輕的當事人當中,甚至有一位當事人在得知孩子可能被法院判決由自己撫養時主動撤訴。
三、原因分析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對弱勢群體特別是困難婦女權益維護工作高度重視,將其作為建設“和諧嵊泗”、打造“東海明珠.中國第一島城”的重要內容,通過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慈善救助、結對幫扶等,逐步建立起了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的長效維權機制,各種針對婦女群眾的侵權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廣大婦女的民主法制意識、維權意識和維權能力也普遍增強。但是,維護婦女合法權益是一項長期任務,侵犯婦女合法權益的現象還沒有完全消除,我縣婦女合法權益受侵犯的問題仍時有發生。縱觀今年接待來信來訪案件的幾大特點,結合我縣實際發展情況,和婦女自身實際,粗略分析原因如下:
一、我縣漁農村婦女維權意識顯著提高。今年,我縣各級婦聯組織切實在法律維權宣傳上下了狠功夫、出實招。積極組織“送法進社區(漁村)”、“現場法律知識有獎競答”等宣傳和“四自”教育活動,發放了反家庭暴力傷情鑒定中心電話、法律援助站電話、家庭暴力文書志愿者服務部電話等相關聯系方式為一體的《家庭暴力投訴卡》,進一步為廣大婦女的自我維權提供便捷。同時,全范圍分發《婦女權益保障法》手冊,涵蓋了整個漁農村婦女,能做到人手一冊。隨著信息的便捷和宣傳的深入,不少漁農村婦女能意識到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并首先想到的是找“娘家人”“伸冤”。
二、經濟地位決定了矛盾中的弱勢地位。我縣是個純漁區,全縣有近60%的男性漁農村勞動力從事海洋捕撈作業,這種以漁為主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決定了單一的家庭經濟來源。漁農村婦女多數是沒有固定工作的家庭婦女。一旦家庭出現矛盾,或夫妻雙方感情破裂,女方便處于劣勢地位,生活必然陷入困境,更多的選擇忍氣吞聲。“有地位才有作為”,由于配偶間經濟地位不平衡埋下的家庭暴力特別是冷暴力的隱患不容忽視。
三是漁農村婦女素質相對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內因是事物發展的主要原因,個人的觀念、思想和意識往往嚴重影響到個人的行為表現。調查顯示,我縣漁農村婦女精神文化生活單一,不能邁出傳統觀念的束縛,追求自我價值表現的很淡漠,沒有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故此,她們在面臨文化大潮的涌進時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不會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并且對下一代有相當的影響。
四是漁農村存在一些不良社會風氣使然。在漁農村,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導致人們生活的豐富多彩,但這成了不少人違背社會道德,不顧家庭責任,與他人發生不正當男女關系的導火索。今年接待的來信來訪案件中,配偶有外遇有6件,占14.3%。我們在回訪過程中,男性更本沒有意識到有外遇是不良行為,反而把外遇當作炫耀的資本。家庭暴力案件6件中,有3起是丈夫沉溺于賭博,對家庭生活完全不關心,有的甚至欠下很多債,導致家庭破裂。賭博現象,也成為當前社會,特別是漁農村社會很大的一個難題。
五是政府職能部門存在“缺位”現象。部分政府職能部門和鄉鎮政府在針對漁農村婦女工作上,僅依靠鄉鎮婦聯加強與漁農村婦女的聯系溝通,而本身對漁農村婦女政策宣傳、參政議政、培訓、維權、就業等方面的工作缺乏系統性,工作還不夠到位。
四、對策和建議
隨著經濟結構的不斷深入和社會生活的變化,縱觀2008年縣婦聯信訪工作特點,婦女權益領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侵害婦女合法權益的現象在一定人群和某些領域中仍時有發生,而且有些問題還比較嚴重。如何進一步保障漁農村婦女的合法權益,是當前相關部門必須重視和解決的一大問題。
一、提高認識、通力宣傳,進一步營造保障婦女權益的社會環境。
政府部門、機關團體、企事業等單位特別是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成員單位應起表率作用,要積極履行職能,發揮自身優勢,深入貫徹宣傳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和《婦女權益保障法》,為男女平等的社會、就業環境、社會保障環境而努力。婦聯等有關部門應立足女性所需、所急、所盼,牽頭協調、組織落實,進一步在全社會營造男女平等的社會環境。要在繼續加強對各單位主要領導培訓的同時,將宣傳培訓面擴大到各相關機構的司法、執法人員當中,提高他們的性別平等觀念、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加深對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理解,并切實落實到司法、執法工作當中。在時展的今天,新聞媒體已成為當今法制宣傳、提高公民法律素質的主渠道。文體廣電等部門應在今后的普法宣傳中將有限的資源向最有效的宣傳方式傾斜,注意提高大眾傳媒從業人員的男女平等意識,充分利用大眾傳媒,特別是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進一步宣傳保障婦女權益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宣傳文明進步的性別平等觀念,營造男女兩性互相尊重、平等發展的社會環境。
二、立足宣傳、積極引導,進一步更新漁農村婦女的思想觀念。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緊密聯系漁農村婦女的思想實際,采取多種形式,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積極引導漁農村婦女破除墨守成規、小富即安、小成即滿的小農經濟思想,樹立市場意識、競爭意識、科技意識、超常規發展意識,使廣大漁農村婦女充分認識自己的社會價值,徹底摒棄自卑、自弱、依附、順從的心理弱勢,樹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新思想、新觀念和新的思維方式,形成符合時代要求的健康心理品格,增強適應漁農村市場變化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強駕馭市場經濟的本領,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努力尋求能夠充分實現自身價值的最佳方案,求得自我意識的覺醒,自我素質的提高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做到敢向人前站,敢在潮頭立,成為有理想,有作為的新女性。
三、完善機制、加強合作,努力構建社會化維權格局。
一是與公安部門健全和完善反家庭暴力投訴站,在處置家庭暴力投訴案件中,要本著“及時出警、果斷制止、確保安全、妥善處置”的原則,認真處理好每一起案件,確保受害人得到安全、妥善的處理,不再發生新的案情。
二是與司法系統充分發揮法律援助中心婦聯工作站作用,把工作站健全成為廣大婦女提供了一個法律咨詢、援助的平臺,其主要職責和服務范圍包括幫助解答婦女法律咨詢、來信來訪,為婦女提供與婦聯工作領域相關及其他法律援助。
三是與法院緊密聯合,抓好婦女維權合議庭的作用,為弱勢婦女提供切實的法律幫助。各級婦聯、基層派出所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建立由法律工作者、法醫工作者、人民陪審員、公安干警及老同志等人員組成的反家庭暴力志愿者隊伍。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反家庭暴力合力,廣泛進行法律宣傳教育,有效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四是計劃2009年聯合民政局成立婦女救助站,給受害婦女一個庇護所,提供醫療、心理、生存、就業等方面的救助。
五是借助心理咨詢師資源,于2009年成立“姐妹溫馨話室”,采取法律咨詢和心理疏通并舉、法律宣傳和法律援助并舉,充分利用這一維權新平臺,進一步暢通維權渠道。
六是針對離婚成本較低,離婚程序簡單化的狀況,呼吁上級婦聯組織積極參與婚姻法修改工作,提高離婚成本、抬高離婚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