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調研報告

時間:2022-02-12 05:15:00

導語:政府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府調研報告

從各項宏觀指標看,2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近十幾年來最好的時期,以此為基礎,明年中國社會發展有哪些大趨勢呢?

趨勢之一:經濟將繼續高速增長

中國繼20世紀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兩次經濟增長高峰之后,目前進入第三個經濟高速成長時期。我們原本以為,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擴大、粗放擴張階段的結束、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買方市場的形成,改革開放以后持續了20年的GDP近10%的年均增長時期已經過去,此后將進入GDP年均增長7%的常規期。但實際上,在經濟全球化產業轉移和中國逐步壯大的消費市場的推動下,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GDP較高增長的周期。

趨勢之二:“入世”保護過渡到限期,壟斷行業改革到關鍵點

到20*年底,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已經過三年過渡期,國內大部分產業的保護過渡措施到期、壟斷行業的改革面臨新的挑戰,盈利空間較大的銀行業和汽車業首當其沖。

中國的銀行今后面對的是國外的強大競爭對手,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是一場輸不起的“背水一戰”,一向靠政府信譽托底的國有銀行,能否在“背水一戰”中順利過關,既是經濟也是政治社會問題。

按照我國的“入世”承諾,汽車關稅將從20*年的34.2%最終降至20*年25%的底線,降稅分三個階段進行。降稅的前景造成汽車減價壓力,國產轎車價格將繼續呈下降趨勢,預計20*年到20*年大部分轎車車型價格將逐步與國際接軌。中國現已有100多家汽車生產企業,要通過規模效益來降低成本,防止中國汽車行業重走當年電視行業過度競爭的覆轍。

趨勢之三:農民市民化的城市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

中國的城市化加速目前已形成巨大的利益驅動力量。但在目前城市化的加速過程中,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出現了大量無地無業農民。加快城市化,最關鍵的還不是擴展城市漂亮的高樓和綠地,而是加快農民的市民化和城鄉統籌發展的步伐,打破和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妥善處理好土地征用爭議、農民工利益保護等問題,為中國經濟發展保持這一根本的推動力。

趨勢之四:老齡化問題逐步顯化

我國目前60歲以上老年人有1.3億,約占總人口的10.2%,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老年人口還將以較快速度增長,到2015年60歲以上人口將超過2億,約占總人口的14%。35年前,中國兒童對老人的比例是6∶1,但今后再過35年,這個比例會扭轉為1∶2。

隨著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的延長和老年人的增多,老年人的養老費問題、醫療問題、照料問題、孤獨問題、社會參與問題、精神健康問題等,都會逐步顯化。老年人的消費,也會成為一個越來越龐大的市場。

趨勢之五:勞動關系的緊張會造成普通勞動力供給的虛假短缺

近兩年來,隨著勞動關系發生的深刻變化,企業勞動爭議和勞動糾紛事件逐年增加。由于非技術勞工缺乏集體談判能力和不能落實規范的勞動保護法規,農民工的平均工資已經有10多年沒有什么增長。20*年在珠江三角洲出現的所謂“民工荒”,實質上是在農民收益有顯著提高情況下企業勞動關系緊張造成的對勞動力供給市場的扭曲,工資缺乏吸引力和勞動條件差是普通工人短缺的重要原因,珠江三角洲地區12年來農民工月工資只提高了68元。

趨勢之六:子女教育費用將對家庭消費傾向產生重大影響

近年來,我國城鄉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與平均消費傾向呈逐年走低之勢,而教育費用持續攀升大大強化了居民儲蓄意愿,影響了城鄉居民家庭消費傾向。

連續數年多項關于城鄉居民儲蓄目的的調查,子女教育費用都被排在第一位,超過養老和住房,這并不是很正常的。重視教育自然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獨生子女的情況下,人們更是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因為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子女教育狀況與孩子未來的職業和生活道路密切相關,但教育從幼兒園起就開始交各種贊助費、擇校費、擇班費,大學生的學費、生活費也超出了很多居民家庭可承受的正常水平,從而導致居民家庭削減當前消費開支,增強儲蓄力度。

目前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的競爭仍在使子女教育費用攀高,這會對家庭消費傾向和儲蓄意愿產生重大影響。

趨勢之七:代際之間的價值觀念將顯示出更大的差異

隨著20世紀后半葉出生的人群成為社會中上管理階層的骨干,他們新的價值取向越來越大地影響著中國未來的走勢。在經濟全球化、利益格局多元化的情況下,在不同社會階層、不同年齡段、不同居住地域的人群當中,價值觀念出現較大的差異。特別是新一代青年,一是出現價值觀念的多樣化和個性化,他們對成功者的價值判斷呈現不同的理解,更要求自己把握命運,更加認同一些新的社會價值;二是出現新的民族主義取向,他們生活在中國經濟社會國際地位快速提高的時代,容易產生迅速改變現實格局的浮躁和激進情緒;三是注重消費的物質主義偏好明顯,認為經濟地位可以改變一切的看法相當普遍,老一輩的省吃儉用習慣已轉變成新一代流行的超前消費;四是出現文化主流的年輕化,從服裝時尚到流行歌曲,從電視、互聯網到閑暇生活,從企業文化到社會觀念,青年一代正在使主流文化出現年輕化趨勢。在這種情況下,把握價值觀念新的變化規則,塑造新的社會價值形態,彌合代際之間的價值觀念差異,也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