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度假旅游發展思考

時間:2022-02-18 09:22:00

導語:休閑度假旅游發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休閑度假旅游發展思考

最近,國務院對國家法定節假日制度作了調整,同時出臺了《職工帶薪休假條例》。法定節假日的調整和職工帶薪休假規定的同步出臺,對我國旅游產業而言,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新情況因而形成,新問題由此出現,新要求也隨之產生。下面,根據會議要求,我就如何適應新的休假制度,加快休閑度假旅游發展談幾點認識。

一、新的休假制度實行,預示著我國公民休閑度假旅游時代已全面到來

一是休閑度假旅游是經濟社會發展、文明程度提高的必然趨勢。眾所周知,發展休閑度假旅游最關鍵的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第一,是有錢,有支付能力。第二是有閑,即有旅游的時間。隨著小康社會建設的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和文明程度的全面提高,我國公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大大增加,旅游已成為大家滿足了溫飽之后的一種新需求。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公民旅游形態開始向休閑度假旅游轉化升級。據統計,目前中國主要客源產出地的三大經濟區域,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人均GDP均已超過或接近$4000。三區域的33個城市中70%的經濟水平已經達到休閑旅游以上的需求水準,休閑度假旅游已成為這些地區居民更高層次的旅游消費。

二是形成了較為完善的休閑度假體系。新的休假制度的實行,標志著制約休閑度假旅游的“有閑”問題也將逐步得到解決。它不僅使我國節假日的分布更加合理,同時使廣大居民得到更多的休息和出游時間,形成了兩天雙休日、三天小長假、七天黃金周的科學合理、分布均衡的假日體系。從節假日的總天數看,全年增加了1天,達到了115天,已接近西方發達國家的水準。尤其是法定的職工帶薪休假條例出臺,機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強制實行休假制度,會激發更多的工薪階層加入到休閑旅游隊伍中來。

這兩條依據充分說明了新的休假制度與當前我國所處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文明程度的提高基本相適應。這一制度實施將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國民的旅游需求,也將有力地推動我國旅游產業發展方式從“大流量、低效益”向“高流量、高效益”的轉變。它標志著一個令人鼓舞的、全面的大眾休閑時代已經到來。

二、新的休假制度實施后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實行新的休假制度,旅游者消費行為、消費格局也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旅游者出游動機漸趨理性化。經過十多年人滿為患的黃金周假日旅游的洗禮,特別是近年來出境游的快速發展,廣大旅游者在消費理念上越來越與國際接軌,對休閑度假旅游的認知越來越成熟,出游動機也越來越理性。人們出游目的已不再是盲目跟風,不再以“到此一游”為樂,開始由單純的游山玩水、追求獵奇性向追求舒適型、享受型的方向轉變。

二是出游時間和出游方式漸趨分散化。節假日的調整首先使旅游者在選擇出游時間上更具自由度,不再集中于黃金周,增加了五個小長假的釋放機會。帶薪休假的實行,更能催動常年性的客流;旅游者出游方式上也必然發生改變,不再是傳統的由旅行社統一組織的在規定時間、規定線路、規定活動范圍內的以觀光為主的旅游方式,而更多傾向于自我選擇、自主決定的自駕游或自助游。

三是休閑旅游活動形式漸趨個性化、多樣化。觀光旅游在目前雖然還有較大的市場,但已不再是旅游者的唯一選擇。赴異國考察、到城市購物、去鄉村采摘、至草原跑馬、進森林探幽、涉河流溯源、登高山覽勝、下海洋捕魚、入沙漠越野乃至在室內運動健身、野外徒步、坐在草地上發呆等都已成為廣大旅游者的休閑方式。旅游者對個性化、多元化、精品化休閑度假產品需求更為迫切。

游客是旅游的主體,是旅游的根本。由于旅游者消費行為和消費格局的改變,也必將對旅游經營單位和旅游管理部門產生較大的沖擊,其主要表現有四個方面。

一是對旅行社而言,由于旅游者隨機性、自主性增強,對旅行社的依賴度降低,“一窩蜂”式的跟團旅游減少,傳統的產品設計及促銷規程將被打破,經營風險及壓力增大,尤其是門市化的小旅行社將步履維艱。但對于連鎖化、品牌化經營的旅行社來說不啻是一個趁勢發展壯大的機遇。

二是對景區而言,雖說新休假制度的實行均衡了淡旺季的客源分布,減輕了重點核心景區的環境壓力,但它催生的多樣化的旅游休閑消費方式,會使以旅游團隊為主要客源支撐的觀光景區減少客流、減少收入。環境優美的城市公園、功能齊全的城郊休閑度假地、特色鮮明的人文歷史景區將成為新熱點。

三是對賓館酒店而言,新休假制度刺激了自由行和自駕游、家庭游大量增加,也將導致特色化、度假型、經濟型賓館酒店和汽車旅館、自駕車營地等專業飯店的需求趨于旺盛,而以接待團隊為主的傳統型賓館飯店必將受到沖擊。同時,賓館酒店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強度也大大增強,服務理念和經營方式亟需調整。

四是對旅游管理部門而言,從長遠來說,涉及到對旅游發展思路的影響,原有的項目規劃、產品建設、服務體系等都需要調整和適應;從近期來看,主要面臨:一是旅游市場動態難以把握。以往每年三個黃金周呈現的旅游高峰,經過這十多年的磨合,如何應對已了然于胸、心中有底。新的休假制度實行后,由于出行時間和方式的選擇更加自由和分散,增加了許多不確定的變數,旅游市場更難預測和把握。二是旅游安全監管的壓力加大。一方面,“五一”黃金周取消后,“十一”黃金周由于氣候適宜出行,更有可能因游客高度集中形成大的旅游高峰,旅游安全及環境的壓力會陡然增大;另一方面,休閑度假方式的多樣化,使有吸引力的地方都成為了旅游向往地,游客活動的范圍不再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景區。這種沒有統一組織、無邊無際如脫韁野馬般的旅游方式,給我們的旅游安全監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

三、適應新的休假制度,加快我國休閑度假旅游發展需要思考和把握的幾個重點

新的休假制度的實行,對我國休閑度假旅游的發展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新機遇,同時也使我們旅游系統面臨新的挑戰。總體來說,機遇多于挑戰。當前需要重點思考和把握的有以下幾點:

1休閑度假旅游發展的規劃和引導

認真分析和研究新的休假制度對我國旅游產業發展的影響,加強對休閑經濟理論的研究,進一步明確休閑度假旅游在旅游產業中的地位;適應新的休假制度,用新的視野規劃下一輪旅游產業,尤其是休閑產業發展思路,規劃建設推出一批旅游項目,積極引導企業對休閑度假旅游的投入和經營,積極引導和培育我國公民未來休閑度假旅游需求,確保我國旅游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最近我省旅游部門與省發改委、浙江大學等部門單位一起,正在著手制定《浙江省公民休閑行動綱要》,計劃今年正式出臺。

2休閑度假旅游產品體系的構建

要以新的休假制度實行后旅游者需求為出發點,加快旅游度假區建設,積極推動城郊旅游發展,規范提升鄉村旅游。通過深度挖掘、創新培育,加快開發建設一批滿足高端消費的保健康體、溫泉養生、郵輪游艇、置業旅游、高爾夫旅游等高端休閑度假旅游產品,加快開發一批能適應大眾休閑需求的都市休閑、小鎮休閑、溫泉休閑、海洋湖泊休閑、山地休閑、森林休閑、鄉村休閑等系列旅游產品。今后幾年,我省將重點建設寧波東錢湖、杭州千島湖等6個省級旅游度假區,積極推進投資10億元以上的旅游項目30多個,總投資達496億元。

3休閑度假旅游文化品位的提升

為什么要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我的理解是:一方面是為了順應廣大民眾的呼聲;另一方面是為了增強國家法定節假日的傳統文化影響力。因為,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一些充滿“洋味”的西方文化也在不斷影響我國,如圣誕節、情人節甚至愚人節等歐美節日在我國民眾特別是青少年的心目中已成為了時尚,而中國幾千年來固有的文化卻在逐漸淡化。新的休假制度的實行,對于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理性回歸,有效地激發大家的愛鄉、愛國熱情,積極推進文化休閑旅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我們在發展休閑度假旅游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傳統文化的把握,加強與文化的有機融合,努力用文化品牌提升旅游產品層次,以旅游項目展示文化意蘊,把挖掘文化內涵和提升文化品位、提供文化服務貫穿于旅游產品要素建設之中。

4適應新旅游方式的服務配套體系的完善

一是構建快速便捷的旅游交通網絡。推動通往主要休閑旅游區、旅游集散地、鄉村旅游地的公路建設,形成快速便捷的休閑度假旅游交通網絡。二是構建滿足多樣化需求的旅游接待設施。在加快建設更多滿足高端旅游消費的四、五星級等高星級酒店的同時,要適應大眾休閑的需要,積極引導發展品牌連鎖酒店和度假型、觀光型、會議型、農居型、保健型等各種不同特色的主題酒店,加強對旅游社會餐館和家庭旅館的指導和服務工作;為適應自助游的發展態勢,加快自駕車營地、汽車旅館、露營營地的建設。三是構建務實高效的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務體系。要更加重視旅游目的地建設和旅游環境的細化,積極推動旅游咨詢服務、旅游信息化、旅游標準化、旅游廁所、旅游標志牌、旅游緊急救援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涉旅相關部門的聯動,加強旅游區域合作,加強旅游安全監管,進一步規范和提升旅游服務水平。如:我省提出實施“四大硬戰”,會同交通部門在全省高速公路、國道、省道設置1000多塊景區交通標志牌;新建改造1000多座星級旅游廁所;完成市縣100個旅游咨詢服務中心聯網運作;實施數字浙江旅游工程等。

休閑度假旅游目前在我國還屬于起步階段,盡管我們休閑度假旅游發展的水平與世界旅游發達國家還有較大距離,但我們相信,在新的休假制度推動下,有國家旅游局的正確指導,我國休閑度假旅游必將迎來一個新的高潮,也必將有力地推進我國的旅游經濟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