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企業集群發展報告
時間:2022-03-12 03:42:00
導語:皮革企業集群發展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市轄15個鄉鎮,341個行政村,面積960平方公里,耕地106萬畝,人口62萬,其中城區面積20平方公里,人口18萬。20*年國內生產總值110億元,財政收入4.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61元,全市人均儲蓄超萬元,綜合經濟實力位居河北省十強縣市。
皮革業是*市的特色優勢產業,始于明,盛于清,歷史上曾享有“*皮毛甲天下”之美譽。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高起點、高水平、高投入,全力促進皮革業發展壯大,實現了“興一個產業,強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目前,全市擁有皮革企業1438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91家,擁有自營出口權的131家。20*年產草皮3566萬張,皮衣595萬件,皮具1700萬件,完成銷售收入76.5億元,同比增長8.97%,出口創匯4.1億美元,同比增長20.89%,稅收1.654億元,同比增長41.3%。2001年,*市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皮革皮衣之都”榮譽稱號。
一、規劃建設工業小區,促使企業由分散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皮革業作為*市的傳統產業,擁有雄厚的群眾基礎。改革開放以來,皮革業蓬勃發展,到1992年,皮革業戶發展到4000多家,形成較大的群體規模,但散布在全市12個鄉鎮150多個街村,大部分是家庭生產,作坊經營,有市無場,限制了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提高。為解決這一問題,*市按照“依托產業建市場(工業小區),建好市場帶產業”的發展思路,確定建設中國*皮革商城和錨營制革加工區。從1993年始,采取政府啟動,業戶出資,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的模式,興建皮革商城。經過10年建設,現占地1300畝,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入13億元,建筑面積130萬平方米,擁有企業820多家,年產革皮服裝530萬件,皮手套、皮箱包等制品1500多萬件,年銷售額40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皮革制品生產交易中心之一,主要生產革皮服裝、裘皮服裝、羊絨時裝、尼克服四大類100多個品種,產品以中高檔為主,在國內外市場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為實現制革與制衣業的協調發展,拉長產業鏈條,按照集中生產,統一治污的原則,從1997年開始,規劃建設了錨營制革加工區,引導制革企業進區集中發展。目前,加工區擁有企業56家,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億元,總占地1360畝,年產革皮2430萬張,年完成銷售收入22億元,產品以綿羊服裝革皮為主,近兩年又開發了羊皮鞋面革、牛皮沙發革、箱包革等新產品,其中綿羊革皮質量國內一流,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是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鄉鎮企業科技示范園。20*年,在皮革商城和錨營制革加工區新規劃13個重點項目,總投資3億元,為皮革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市政府堅持以“四創”(創知名產業、創知名市場、創名牌企業、創名牌產品)為目標,全面實施名牌戰略,靠質量創名牌,靠名牌占市場。目前,17家企業通過IS09000系列認證,36個品牌的皮裝獲準佩掛中國真皮標志,4個品牌的制革產品獲中國真皮標志生態皮革產品稱號,西曼集團、束蘭集團的西曼牌皮裝、束蘭牌皮裝連續3屆榮獲“全國十大真皮衣王”,“束蘭”牌皮衣20*年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菁華皮裝、東明、騰躍革皮連年被評為河北省名牌產品。東明集團名列全國制革業排頭企業,其產品代表著我國羊皮服裝革的先進水平。
二、全力開拓國際市場,使皮革業外貿出口保持強勁發展勢頭。*市政府通過三項措施推動皮革業出口創匯:一是大力開發國際市場。采取“兵團作戰”方式,先后在莫斯科和新西伯利亞市設立了*皮革制品批發銷售中心,現有110多家企業在俄直銷,并創出了西曼、束蘭、雪媚、雪峰等在俄羅斯市場叫響的品牌。同時,連年組織企業參加香港、美國、德國、芬蘭、丹麥等國際性皮革展,加快與國際市場的對接。20*年,出口革皮450萬張,制件1200萬套,皮革服裝出口達500萬件。二是積極發展外向型和外貿企業。通過引導扶持,目前全市有進出口權的皮革企業發展到131家,為企業皮革制品自營進入國際市場打開了準入關。同時,通過招商引資,意大利璐仙奴、香港米蘭、臺灣應大、德國拜爾、美國勞恩斯坦等40多家國內外知名皮革企業到*市落戶發展,引進外地資金2.8億元。最近,西班牙格勒美公司等國外知名企業已和*市達成投資意向,準備在*市投資建設合資或獨資制革制衣企業。三是構筑外貿出口服務平臺。經過各方爭取,河北海關、商檢在*市設立了辦事機構,使*市成為河北省唯一設立海關的縣級市,極大方便了企業的外貿出口。目前,退稅等服務機構也在努力爭取中。由于措施得力,近年來*市皮革業出
口創匯一直保持了快速增長的發展態勢。20*年,全市皮革業出口創匯4.1億美元,使*市以皮革業為主的外貿出口保持連續四年居河北省縣(市)之首。
三、強化管理服務,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要把特色產業發展壯大起來,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近幾年,為創造最優的發展環境,*市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建立統一的領導體制。專門成立了皮革經濟發展委員會,全權負責皮革行業的發展,統一制定行業發展規劃,統一協調行業的稅費征管,統一負責重大項目的建設,保證了皮革業健康有序發展。二是實行集中職能,封閉管理。在商業城、制革區分別組建了管理委員會,賦予管委會協調工商、稅收、物價、公安、衛生、動檢等部門分支機構的管理職能,未經管委會許可,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在“一城三區”內進行收費、檢查、評比等活動。三是政策扶持,重點傾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加快商業城、制革區發展的優惠政策,在企業占地、用電、設施配套、稅費征收等方面提供最大限度的優惠。讓企業愿發展、能發展、快發展。四是加大監管力度。先后設立了“打假辦公室”和“消費者投訴站”,專門負責查處假冒偽劣產品,打擊欺行霸市、欺生排外行為。五是建立了皮革協會和商會。加強了業內自我協調、自我發展、自我提高的能力。良好的外部環境吸引了大批國內外客商來*市投資辦廠,開店經營。
為進一步加快皮革業發展,*市政府確定了打造“中國皮都”的戰略思路,力爭到20*年,皮革經濟總量、規模企業、名優產品、市場份額均居全國縣域前茅,把*建設成為享譽海外的皮革中心。產值突破100億元,稅收突破3億元,出口創匯突破4億美元。一是擴規模。以皮革城為依托,規劃控制土地2000畝,重點發展出口皮革服裝、高檔布服裝、醫用防護服等。立足錨營制革加工區,規劃控制土地3210畝,在鞏固發展羊皮服裝革的同時,引導企業發展牛皮家具革、汽車用革等新產品,努力擴張制革產業規模。積極支持*市現有企業的擴建改造,廣泛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進區建設,力爭到20*年兩區新投入10億元左右,羊皮服裝革的產量,占到全國同類產品的60%,占世界同類產品的20%。羊皮服裝的產量占到國內同類產品的40%;牛皮制革由現在30萬張增加到100萬張以上。二是強質量。產品質量1—5年內創出4個以上中國馳名商標或國家名牌產品;全國動態式的皮革服裝十大真皮衣王實現保2爭3;佩掛中國真皮標志企業由40家發展到60家;通過IS09000國際標準認證的企業由17家發展到50家。三是拓市場。千方百計開拓國內市場,在全國80%的大中城市建立銷售網點,使羊皮服裝國內市場占有率由17%提升到33%以上。下大力氣開拓國際市
場,在鞏固發展俄羅斯市場的基礎上,加大西歐、北美、東亞市場開發力度,擴大出口規模,力爭到20*年,出口俄羅斯的皮裝達到500萬件以上,出口西歐、北美、東亞達到100萬件以上,在北美、西歐、東亞、俄羅斯四大國際市場站穩腳跟,出口總量占到全國同類產品出口總量的20%。
- 上一篇:市企業經濟發展措施
- 下一篇:環保局教育拒腐防變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