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行業人才工作調研報告
時間:2022-03-23 02:55:00
導語:糧食行業人才工作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加強全市糧食系統人才建設,促進糧食經濟發展,按照市委組織部要求,日前,我局對全市糧食行業人才工作進行了調查分析。現將調查情況及有關建議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至20**年底,全市糧食行業現有機構總數142個,其中行政單位5個,事業單位8個,糧食企業129個。全市糧食系統人員總數3294人,其中中共黨員人數641人,占19.46%,女性職工824人,占25.0%,少數民族職工78人,占2.37%。
(一)從職位分類看:公務員71人,占2.16%;企業管理人員361人,占10.96%;專業技術人員342人,占10.38%;工人2520人,占76.5%,其中技術工人663人(其中,中級工以上人員為398人),占26.31%,普通工人1857人占73.69%。
(二)從年齡結構看:35歲以下人員1003人,占30.45%;36—45歲人員1375人,占41.74%;46—54歲人員863人,占26.20%;55歲及以上人員53人,占1.61%。
(三)從知識層次看:研究生學歷2人,占0.06%;大學本科學歷80人,占2.43%;大學專科學歷250人,占7.59%;中專、高中學歷2354人,占71.46%;初中及以下學歷6**人,占18.46%。
(四)從人才培訓情況看:糧食購銷市場化以來,各級糧食部門通過大力推進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精簡了企業人員,加大了企業人才管理的力度,并克服資金困難,在人才培訓方面進一步加大了投入。20**年,全市糧食系統組織參加培訓371人次。培訓知識類型,主要為企事業管理人員培訓,特殊工種職業技能培訓等;培訓渠道,主要是通過糧食系統教育培訓機構(353人次,占95.15%),其他渠道為黨校和行政院校。
二、存在問題
(一)知識層次偏低。全系統大學專科以上學歷比例僅為10.**%,而在系統主體單位糧食經營企業中,大學專科以上學歷比例僅為8.94%,且有相當比例的學歷不是第一學歷,為從業后通過函授或其他途徑取得,所學專業中,真正系統的學習經濟管理、糧食工程等專業的偏少,學習信息技術、工商管理、法律等專業的更是少之又少。
(二)公務員隊伍年齡結構不合理。目前全市糧食系統公務員隊伍年齡結構以36—54歲人員為主,占81.69%,而45歲以上人員47人,占63.38%,35歲以下人員明顯偏少。
(三)人才使用環境亟需改善。由于當前糧食系統處于比較困難階段,人才管理和使用中還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1是引進人才難。多數糧食企業的處境是求生存階段,在市場競爭中如履薄冰,真正的人才不愿到糧食企業工作。2是留住人才難。企業內部各項機制不完善,也難以為人才提供發揮作用的平臺,即使引進人才,由于待遇及企業環境等原因,也難以留住人才。3是培養人才難。企業歷史負擔沉重,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經濟效益差,近2年雖略有好轉,但企業難以在人才教育、培訓等方面投入到位,培養自有人才存在困難。
三、關于加快糧食系統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
(一)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支持鼓勵人才走進企業。**是一個農業大市,要實現向農業強市的轉變,加快農業產業發展,提升農副加工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是其中的關鍵環節。目前**糧食加工業已成為皖西北糧食加工集散地,已具備了相當的規模,企業亟需引進人才開展自主研發,實現產品升級。建議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應進一步樹立以工作業績用人的導向,出臺激勵措施,鼓勵企業引進人才,人才走進企業。如可結合全民創業,進一步出臺干部到企業掛職,幫助企業發展的措施;對應屆畢業大學生,可參照大學生到農村任“村官”的優惠政策,出臺應屆畢業大學生到民營糧食加工企業(包括其他類型民營企業)工作的,可享受同等優惠待遇等。
(二)企業應為人才發揮作用,建立良好的內部環境。企業應進一步深化內部人事政策,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內部管理機制,為人才提供好的企業環境。首先要為人才提供發揮才能的平臺,使人才能夠人盡其才;其次要建立能上能下的機制,使真正有能力推動企業發展壯大的人才,能夠通過工作實績,走上管理崗位,發揮更大的作用。第三要建立獎懲激勵機制,對為企業做出貢獻的人才,要給以一定的物質激勵。企業只有積極創造條件,做到以事業留人,以感情留人,以適當的待遇留人,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才能促進企業發展。
(三)要加大人才隊伍的培訓力度。要在全行業,尤其是各級糧食企業負責人中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大力推進人才興糧戰略,逐步加大對人才隊伍建設的投入,積極提高廣大職工隊伍素質,尤其要重點加強企業管理人員,特別是企業法人的培訓;對專業技術人員也要加大特殊工種技術培訓力度,使之不斷更新、充實知識,實現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四)要進一步優化機關公務員隊伍。要通過交流、公開招考等辦法,補充年輕公務員,切實改變當前公務員隊伍中人員年齡偏大的矛盾;要通過輪崗、掛職等措施,積極培養高素質、復合型行政管理人才;要結合效能建設,完善公務員考核機制,增強機關干部的壓力感、責任感,在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形成人人干事業,人人謀發展的氛圍,從而打造一支政治堅定、作風扎實、業務過硬、充滿生機的公務員隊伍。
- 上一篇:依法加強糧食流通監管思考
- 下一篇:邊遠山區農戶存糧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