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紀人隊伍建設探索與思考

時間:2022-04-09 02:15:00

導語:農村經紀人隊伍建設探索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經紀人隊伍建設探索與思考

近年來,*土家族自治縣在推進農村小康建設進程中,加大對農村經紀人隊伍的培養和管理,充分發揮其在繁榮農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促進了全縣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一、主要做法

農村經紀人頭腦靈活、經營有方、致富能力強,影響力和帶動力不斷擴大,已成為推動農村小康建設的重要力量。為此,*對全縣8個鄉鎮103個行政村的農村經紀人隊伍進行調查摸底,建檔管理,探索培養途徑,努力發揮他們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㈠組建農村經紀人協會。按照“四個標準”,分類指導、突出重點,高起點組建農村經紀人協會,力求培養一批、帶動一群、發展一片。“四個標準”,即把年銷售農產品100噸以上、銷售額30萬元以上、至少帶動30個農戶、群眾認可和擁護的農村經紀人納入協會會員。一是按產業組建經人協會。根據區域產業特色明顯、經紀人集中的特點,以鄉、村為單位,以服務產業為目的,在“楚天茶葉第一鄉”——采花鄉組建茶葉產業經紀人協會,在“生豬大鎮”——仁和坪鎮組建生豬產業經紀人協會,在煙葉、魔芋、藥材等專業村組建經紀人協會。二是按區域組建經紀人協會。突破村組地域局限,在產業趨同、經紀人隊伍集中的地方組建綜合性經紀人協會。如長樂坪鎮依托4.8萬畝的蔬菜基地、4500畝的魔芋基地、近10萬平米的中藥材基地的優勢資源,從全鎮376名經紀人中遴選了113人組成經紀人協會。截至目前,全縣按照這兩種方式已組建各類經紀人協會82個,其中有42個建立了黨組織。

㈡規范農村經紀人管理。堅持“零收費、近服務、遠管理”,邊規范邊發展的原則,加強農村經紀人隊伍建設。一是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指導農村經紀人協會制定協會章程、理事會制度、議事規則和決策機制等相關制度,真正實現“民辦、民管、民受益”。二是推行持證上崗制度。對農村經紀人進行市場經濟、法規政策、經營管理等方面知識的系統培訓,努力提高其業務素質和技能,并審核頒發農村經紀人經營執照,持證上崗,規范行為,維護權益。三是疏通交流溝通渠道。建立上下聯動機制,在縣鄉村三級建立信息渠道,反映農村經紀人的訴求,幫助解決其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困難和問題,為經紀人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四是加強誠信建設。設立違規經營舉報電話(信箱),建立群眾監督體系,制定經紀人持證資格認證、除名制度,加強誠信建設,達到政府放心、群眾歡迎、客商信賴的目的。

㈢扶持農村經紀人發展。加大政策、項目扶持力度,營造發展環境,促進農村經紀人隊伍的成長壯大。用活農村小額信用貸款政策,增加授信額度,從3000元上升至2萬元,保證經紀人的資金投入;降低門檻,簡化審批程序,實行特事特辦,開通農產品“綠色通道”;優先安排項目、落實資金、提供技術、安排場地,多部門、多渠道支持經紀人的生產經營活動;組織公安、工商、質檢等部門加大市場整治力度,打擊“路霸”、“村霸”、“市霸”和坑農害農、宰商騙客惡劣行為,還市場一片凈土;開展農村營銷狀元評比、鄉土拔尖人才獎勵等活動,先后表彰了327名農村經紀人和鄉土人才,宣傳典型,提高農村經紀人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影響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㈣強化農村經紀人培養。著眼于農村經紀人業務素質提高和樂于為社會奉獻、帶領群眾致富的高尚情操培養,真正把他們建設成為農村致富的先進群體。一是注重業務技能培養。利用黨校、職業技術學校等教育基地每年分期分批對全縣農村經紀人進行集中3-5天的業務培訓,先后選派了50多名年紀輕、文化高、經濟優、能力強的農村經紀人到華中農大、長江大學等高等農業院校深造。二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從經紀人隊伍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和村級后備干部,通過農村政策法規宣傳,列席支部、黨小組會議,增強他們對黨的認識,引導他們致富不忘回報黨,回報社會。建立經紀人、入黨積極分子和村級后備干部管理臺帳,各級黨組織開展交心談心,了解思想動態、幫助解決生產生活難題,讓農村經紀人在思想上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三是構筑作用發揮平臺。提供村主任助理、團支部書記、村“兩委”班子副職等社會職務,推薦參選縣、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讓經紀人參與管理政務、村務,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充分發揮其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管理中的作用。

二、主要成效

*通過加強農村經紀人隊伍建設,推動了農村經紀人隊伍由無序向有序、松散型向緊密型、低層次向高層次的轉變,培育了農村帶頭富、帶領富的先進群體,加強了基層黨組織在農村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㈠實現了資源共享,規避了農民的市場風險。通過加強農村經紀人隊伍建設,消除了以往經紀人各自為陣、相互拆臺的惡性競爭和排擠外地客商、擾亂正常市場秩序等不良現象,在信息、科技、資本等方面實現了經紀人與經紀人、經紀人與農民之間的資源共享,提升了市場競爭力。白鹿莊村經紀人協會21名會員建立運營基金會,采取“錢貨分開、分片負責、按需調度”的方式,細化分工,按股份分配收益,既提高了中介效率,又克服了資金不足難題。仁和坪鎮生豬經紀人協會統一購進飼料、提供仔豬,降低成本,讓喂養戶只考慮喂好豬就可賺到錢,實現了“家門口打工經濟”,原料成本與銷售渠道二個核心問題迎刃而解。同時,通過組建經紀人協會還有效抵御了市場風險。去年8月中旬辣椒大上市,長樂坪鎮出現滯銷,該鎮經紀人協會積極研究對策,從113名會員的銷售渠道中尋求到湖南某市場有少許銷售空間,便連續3天組織了近20噸貨外運,避免了菜爛在地里,保護了群眾利益,受到老百姓的熱烈擁護。20*年該鎮經紀人完成蔬菜銷售400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600萬元,并在全縣率先實現了由經紀人托運外銷向“產地交易”的轉換,農產品90%的訂單由客商與協會聯系,經紀人坐在家門口就可完成各種市場交易。

㈡推廣了農業科技,提高了產業化經營水平。農村經紀人外闖市場內聯農戶,對市場需求信息反應敏感,成為農業先進技術引入的推動者。經紀能人楊澤民購進“楚龍6號”優良品種,個人出資聘請省蔬菜協會專家上門授課,并免費提供種子、薄膜、化肥,帶動80多個農戶種植300畝,生產的尖椒價格比普通辣椒1公斤高出0.6元以上,當年就取得了良好效益,用示范力量帶動了該地辣椒品改工作。仁和坪鎮生豬經紀人協會引進瘦肉型的“外三元”新品種,推廣集約化、規模型生豬養殖小區模式,提高了生豬養殖科技含量,目前該鎮已形成了年出欄8萬頭生豬的養殖規模,生豬已成為當地的一個主導產業。20*年以來,全縣由農村經紀人和協會直接組織的科技知識培訓就達400余場(次),37000多群眾參訓,研創的采花毛尖、虎獅系列茶、天麻劍毫三支品牌獲省級品牌稱號,生產的宏力魔芋、新橋山珍野菜系列產品實現了出口創匯的歷史突破,促進了全縣農業科技的推廣,帶動了產業化經營水平的提高。

㈢擴大了群眾基礎,為基層組織注入了新鮮血液。培養扶持農村經紀人隊伍,把其中的積極分子吸收到黨組織和基層干部隊伍中來,激活了鄉土人才資源的開發利用,優化了基層黨員干部的年齡、知識和專業結構,提高了基層組織帶領群眾致富本領,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近三年來,全縣從農村經紀人隊伍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1791名、發展黨員536名,有412名農村經紀人納入村級后備干部跟蹤培養,87人當選為村級干部,一支新型基層黨員干部隊伍正在形成。無業青年王鋒因買車經營不善虧本而一蹶不振,思想消沉,2002年的全縣營銷狀元向雷主動與他結成對子,幫助他家種了3畝多蔬菜,資助他買新車為村里經紀人協會跑運輸,2年時間就翻了身,王鋒也加入了該村經紀人協會,并積極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農村經紀人還積極參與解決村級道路、水利建設的“一事一議”、種植結構調整的宣傳發動、鄰里矛盾化解等社會事務,成為村級建制改革、干部精減后基層事務管理的得力助手。

三、思考與建議

*對經紀人隊伍建設進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工作中仍存在認識不足、培養機制不活、管理體系不科學等問題,這既有體制上的缺位,也有機制上的不完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規范。

㈠注重與農村經紀人相關的政策研究。農村經紀人是農村涌現出來的新的社會群體,客觀上受社會關注的相對較少。為保障其健康成長,需要有針對性的項目、信貸、稅費、激勵等優惠扶持政策的配套,需要職能部門如何加強教育培訓、優化管理、依法行政等服務措施的出臺。

㈡推進農村經紀人隊伍的規范化管理。農村經紀人經營活動與農民緊密聯系,在市場浪潮中需要探索風險利益共擔機制,保障雙方的權益,這就需要進一步探索農村經紀人資質認證機制,完善群眾監督體系,加強規范化建設。

㈢加強黨組織對農村經紀人隊伍的領導。隨著農村經紀人隊伍的壯大和協會的快速發展,其在農村的影響力會不斷擴大,因此,加強黨對農村的領導就必須要求延伸黨建工作手臂,在協會、中介服務組織中建立黨組織,注重在農村經紀人隊伍中發展黨員,擴大黨建工作覆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