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助理工作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18 09:17:00
導語:民政局助理工作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市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是革命老區,轄榮成、文登、乳山和環翠四個市區,全市72處鎮,8個街道辦事處,共有優撫對象11萬戶,占全市總戶數的17%。其中,革命烈士、因公犧牲和病故軍人家屬6759戶,現役軍人家屬12379戶,傷殘軍人7*9人,復員軍人15694人,退伍軍人70311人。19*年以來,我們針對省委要求我市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一新形勢,不斷提高對優撫工作重要意義的認識,認真研究解決優撫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探索建立面向現代化的優撫保障新格局,努力確保廣大優撫對象與全市人民跟上現代化步伐。我們的做法和體會是:
一、適應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形勢,樹立面向現代化的優撫工作新意識
優撫工作的現代化,需要現代化的優撫意識。幾年來,我們強化和倡導了“三個意識”:
(一)“沒有優撫對象的現代化,就沒有全社會的現代化”的一體化意識。19*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確立后,“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優撫對象怎么辦?”的問題,就尖銳地擺在了我們面前。從現代化的要求看,占全市總戶數17%的優撫對象不能進入現代化,就意味著全市沒有實現現代化。從優撫對象的素質看,重點優撫對象的文化層次低,平均年齡大,身體狀況差,要與全市人民同奔現代化,困難大,任務重。為此,市委、市政府響亮地提出了“沒有優撫對象的現代化,就沒有全社會的現代化”的口號,把優撫保障擺上特殊位置,與社會保障體系的改革整體推進。原市委書記臧海強在全市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動員大會上強調,要把優撫保障作為社會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入《*市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計劃綱要》。
(二)“依法優撫,依法維護優撫對象的合法權益”的法制化意識。19*年前,我市的優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與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一是在政策落實上,受主要領導者的關注程度影響,隨意性和不確定性很大;二是優撫標準的調整滯后于物價上漲指數;三是優待負擔不均衡。要克服上述問題,只有依法優撫,走法制化道路。因此,我們在全市大力倡導“依法優撫,依法維護優撫對象合法權益”的意識,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優撫法規,用規章制度把對優撫對象的感情和責任鞏固下來,用良好的運行機制,保證廣大優撫對象與全市人民同步奔現代化。
(三)“擁軍優屬,人人有責”的社會化意識。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優撫工作必須堅持“國家、社會、群眾”三結合的原則,走社會化的路子。因此,我們切實加強了宣傳教育工作的力度,大力弘揚“擁軍優屬,人人有責”的意識,積極推動優撫工作的社會化,抓住*人民飽受侵略者蹂躪之苦和在革命戰爭年代踴躍參軍參戰,擁軍支前的史實,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極大地激發了擁軍優屬熱情,形成了領導重視、社會關心、人人參與、齊抓共管的局面。
二、適應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形勢,確立面向現代化的優撫保障新格局
為確保廣大優撫對象與全市人民一道奔現代化,我市確立并形成了“四個層次”的優撫保障新格局:
第一個層次是逐步完善貨幣補償政策。在群眾優待方面,19*年我市就實施了《*市優待烈屬軍屬和傷殘軍人辦法》,對優待對象實行了全面優待,建立了優待標準與人民生活水平同步增長機制。19*年提出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之后,我們繼續在“全面優待”和“同步增長”上做文章,使群眾優待標準年年都有大幅度提高。從19*年至19*年,全市優待款總額和戶均優待款數每年分別以23%和18.7%的速度遞增,到19*年分別達到5499萬元和1810元。在城鎮義務兵家屬優待方面,針對近幾年出現的優待負擔不均衡問題,考慮到國家“費改稅”的改革大方向,我們出臺了《*市城鎮非農業戶口義務兵家屬優待暫行規定》,明確規定,城鎮非農業戶口義務兵家屬的優待金由市縣兩級財政解決,同時鼓勵一些效益較好的企業或單位按高于政府確定的優待標準落實本單位義務兵家屬的優待金。在撫恤補助方面,我們除執行國家、省標準外,又先后四次提高了烈屬及在鄉老復員軍人的撫恤補助標準。19*年市和各市區財政下撥撫恤補助經費40萬元,19*年又投入50萬元。到目前,烈屬撫恤金年人均達1000多元,復員軍人定期定量補助年人均達600余元,定補面達到100%。在建立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過程中,我們明確規定:優撫對象的撫恤補助金不計入家庭收入,保證了優撫對象的雙重待遇。為適應優撫工作未來發展方向,目前,我們已責成市民政局牽頭組織有關部門開展調查研究,準備于明年出臺有關文件,建立撫恤補助標準與財政收入同步增長機制,并給予傷殘軍人遺屬以適當的貨幣補貼。屆時,我市以“兩個同步,一個補貼”為特征的優撫貨幣補償制度將更加完善。
第二個層次是全面改革醫療保障制度。19*年以前,我市先后推行了乳山市徐家鎮醫療保險和榮成市王連鎮“五免、二優、一重點”等優撫醫療的經驗和做法。但這僅僅是對傳統優撫醫療制度的局部規范和調整,不能有效地與市場經濟體制接軌,不適應現代化的要求,只治“標”,不治“本”。19*年,我們在改革城鄉醫療保障制度時,把建立新的優撫醫療保障制度納入其中,一體化推進。二等乙級以上傷殘軍人的醫療問題與全市職工醫療保障改革同步進行。在鄉的以上年度全市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平均工資為基數,在職的以本人上年度工資總額為基數,按9%的比例由現行資金渠道繳納保險金,個人不需繳納保險費。同時規定,對在鄉二等乙級以上革命傷殘軍人不設立個人帳戶,建立醫療費用臺帳,其符合規定的基本醫療費用由統籌基金支付。到目前,全市已有3130名優撫對象享受了這一政策。“三老”優撫對象的治病難問題與農村合作醫療統盤考慮。推行了文登市苘山鎮合作醫療的基本做法:一般群眾每人每年繳納50元的基金,其中村集體承擔20—30%,個人承擔60—70%,市鎮財政分別承擔2.5%,而“三老”優撫對象個人不繳納合作醫療基金,并享受略優于一般群眾的醫療減免,使參加合作醫療優撫對象的醫療減免標準普遍高于市政府原確定的標準。到19*年,全市實行合作醫療的鎮已達到60%,參加合作醫療的優撫對象達到1.5萬人,年報銷醫療費100多萬元。
第三個層次是大力構筑扶優減負工程。全市采取黨員干部包戶扶、部門企業定點扶、個體專業聯手扶、軍民共建共同扶的“四扶”措施,實施政策、信息、科技、資金的“四項”服務。19*年以來,全市共投入資金1800多萬元,扶持優撫對象發展致富項目1100多個。同時對革命烈士、因公犧牲、病故軍人的父母、配偶和革命傷殘軍人,免負義務工、免征鎮統籌、村提留;對服現役的義務兵家屬免征一個人的鎮統籌、村提留。僅19*年,全市就為優撫對象免除義務工478500個,免收提留、統籌款534萬元。
第四個層次是探索建立優撫救助基金。盡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仍有部分優撫對象因各種原因造成困難,為了不拖全市現代化的后腿,我市積極探索建立融社會救助和優撫保障基金為一體的“溫暖工程”基金。19*年,首先在文登市抓了試點。到目前,他們采取財政拿一點、民政籌一點、社會各界捐一點的辦法,已籌集基金1000多萬元,在解決優撫對象臨時性困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我們在全市推廣了這一經驗。目前,環翠區的“溫暖工程”基金已正式啟動,并籌集體資金300多萬元;乳山、榮成也在積極籌備、認真測算,準備于年內啟動。
三、適應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形勢,建立面向現代化的優撫政策落實新機制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優撫政策的落實,關鍵是領導。近年來,我們把優撫工作納入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議程,專門成立了擁軍優屬工作領導小組,各市區、各鎮(辦事處)也成立了由各有關部門組成的工作機構,共同解決工作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在具體工作中,采取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方式,把各項優撫政策的落實情況,列入各級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和崗位責任制考核,并與農村干部工資福利掛起鉤來。同時實行“一票否決制”,對不能落實各項優撫政策的市(區)、鎮(辦事處)和村,取消其評選雙擁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的資格,對直接責任人取消其評先選優資格。
二是強化法制約束。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建立面向現代化的優撫政策落實機制,必須強化法制約束。首先必須建立起配套的優撫法規體系。19*年,《*市優待烈屬軍屬和傷殘軍人辦法》之后,各級紛紛制定與之配套的優待法規體系。19*年確立面向現代化的優撫保障新格局的目標之后,我們又圍繞優撫法規體系建設,先后制定并了《*市職工醫療保險暫行規定》、《*市擁軍優屬若干規定》、《*市城鎮非農業戶口義務兵家屬優待暫行規定》等規范性文件,確保了各項優撫政策的落實。其次必須提高優撫對象的法律意識。幾年來,各級各有關部門結合普法教育,加大了優撫法規的宣傳力度,采用新聞媒體、座談會、走訪到戶和印發“明白紙”、小冊子等宣傳方式,把《憲法》、《兵役法》、《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條例》和各級地方性優撫法規等交給廣大優撫對象,使之既掌握了法律武器,又依法規范了自己的行為。再次各級政府必須端正認識。幾年來,市及各市區政府正確對待涉及優撫政策的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民告官”案件,支持司法部門依法行政、秉公執法。依法優撫,支持優撫對象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形成了對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的有力監督,有力地促進了各項優撫政策的落實。
三是強化督查機制。優撫政策的落實,需要法制和領導,但在具體操作上還必須建立一套有約束力的工作程序,并進而形成制度,以督促各項優撫政策的落實。幾年來,我市在積極探索的基礎上,使督查程序不斷完善,初步建立了“四個制度”:(一)建立優待證制度。這樣做的效果,用優待對象的話說是“拿到小本本,吃了定心丸”,用基層干部的話說是“發了優待證,有了壓力感”。(二)建立“兌現日”制度。如環翠區竹島辦事處把每年的10月25日定為兌現日,每到這一天都要召開兌現大會,由辦事處主任親自將優待款發放到優待對象手中。(三)建立檢查通報制度。對各項優撫政策的落實情況定期進行重點檢查,并在全市范圍內通報。(四)建立“吃小灶”制度。對部分不能按規定落實優撫政策的鎮(辦事處),由各市區分管領導出面,召集其主要負責人單獨開會,以施加壓力,引起重視。這一辦法被基層干部稱之為“吃小灶”。以上措施使各級各部門有了壓力感,出現了爭先恐后抓優撫的大好局面。
經過幾年努力,我市的優撫工作與其他各項工作一樣,步入了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快車道,廣大優撫對象得到了很大實惠。從19*年到19*年,全市農村人均純收入從2524元,增長到3277元,年均遞增高達18.7%,19*年到達3556元。目前全市有*%的優撫對象達到了小康生活水平。按此趨勢,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民政廳的大力支持下,到2008年,我市廣大優撫對象的生活一定能夠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與全市人民一道奔向現代化。
- 上一篇:學校德育有效途徑分析論文
- 下一篇:民政工作整體發展調研報告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