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建新格局調查報告

時間:2022-05-27 10:15:00

導語:基層黨建新格局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黨建新格局調查報告

*市是一個大城市與大農村并存的直轄市,也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2007年4月以來,*市委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著眼于為加快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提供組織保證,積極探索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努力實現城鄉基層黨建工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融合、協調發展,促進了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進程,取得了初步成效。

*市委在實踐中堅持推進“三大統籌”,即以樹立城鄉黨建協調發展的整體觀、城鄉黨員都是黨內生活主體的平等觀等為主要內容的觀念統籌,以優化配置、城鄉共享為主要內容的資源統籌,以城鄉黨建一體化推進為主要內容的工作統籌。圍繞“三大統籌”,著力構建“六個體系”,形成了全市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的總體思路。

(一)構建城鄉共建的組織體系。*市委積極推進基層黨組織設置創新,努力改變黨組織行政化設置的單一性和自我運行的封閉性,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多樣性和開放性。一是打破區域界限,建立城鄉聯合黨組織。在堅持按行政區劃和基本單位設置黨組織的基礎上,對正處于城市化進程中的地區,整合毗鄰的城市社區和行政村,建立村居聯合黨組織;在原有部門幫村基礎上,選擇相互聯系緊密的單位,建立村與機關事業單位聯合黨組織。目前,全市共建立城鄉聯合黨組織2780個。二是依托產業鏈條,建立產業黨組織。適應農業產業化、規?;l展趨勢,以產業鏈為紐帶,建立跨越城鄉地域,聯結科研、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的聯合型黨組織。各區縣普遍打破行政村界限,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公司加農戶的生產聯合體建立產業黨組織。目前,全市共建立各類產業黨組織6517個。三是在工業化程度較高的農村地區,建立村企聯合黨組織。在企業較多、村與工業園區共存的新型農村社區,建立以村黨組織為龍頭的村、企、居融合型黨組織,推動農民向市民、農業向工業、農村向城市社區轉變,黨組織協調村、企,實現共建雙贏。四是圍繞區域性優勢產業,建立黨組織聯合體。奉節、云陽兩縣交界處是名優“紅土米”主產區,圍繞發展這一優勢產業,兩縣9個鄉鎮黨委成立奉云縣際毗鄰區域黨組織輪值會,共同推進土地流轉,統一種植標準和產銷服務,新增種植面積2.5萬畝。

(二)構建城鄉互動的基層干部人才工作體系。*市委堅持以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為重點,積極推進城鄉人才資源優化配置,為城鄉統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一是選派機關干部和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制定出臺優惠政策,鼓勵區縣機關和事業單位干部到農村基層任職。目前,已選派552名區縣機關干部到鄉鎮任職,選派3000名區縣和鄉鎮機關干部駐村幫助工作。從20*年開始,計劃5年內選派3.2萬名高校畢業生充實農村基層干部隊伍。二是利用城市資源培訓農村基層干部。充分利用黨校、職技院校等,加強對農村干部人才的培訓。抽調專家組成講師團,赴區縣巡回輪訓村“兩委”負責人。開展農村基層干部上派掛職鍛煉活動。三是引導事業有成的農村外出人才返鄉創業。通過提供優惠政策、優化創業條件,積極吸引長期在外打拼、有一定成就的人才帶資金、帶項目、帶技術返鄉創業。奉節縣公平鎮黨委依托外出農民工黨組織和黨員,吸引本地外出人員回鄉創辦勞動密集型工業小園區,僅一年時間就有8家企業落戶在這個大山深處的鄉鎮,安排就業2750人。四是推進農村人力資源向人才資源轉化。立足于為新農村建設培養人才、為城市發展培養合格的產業工人,在辦好各類職業技術院校的同時,充分利用本市發展勞務經濟的優惠政策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等平臺,爭取資金,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對農村黨員和青壯年勞動力進行各類專業技能培訓。

(三)構建城鄉一體的黨員動態管理體系。*是一個勞務輸出大市,外出農民工中黨員8.5萬人。做好農民工中黨的工作,不僅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需要,而且關系到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關系到城鎮化、工業化進程。為此,市委以加強農民工黨員管理為突破口,建立城鄉一體的黨員動態管理體系。一是構建內外結合的農民工黨組織網絡。按照“雙向互動、共建共管”的原則,建立跨越地域、統籌管理、聯動運行的農民工黨組織網絡,基本做到了哪里有農民工黨員聚集哪里就有黨的組織。二是完善雙邊互動的農民工黨員管理辦法。結合構建流動人口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建立市、區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聯網的農民工黨員動態信息庫,實現由追蹤式管理向網絡化管理轉變。按照屬地為主、原籍為輔、雙邊互動、共同負責的原則,采取農民工黨員行前登記、定期聯系、雙向報告、雙邊考核等措施,積極完善以流入地黨組織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黨組織共同管理的機制和辦法。目前,全市外出農民工黨員已有80%被納入多種形式的管理。三是建立兩地協作的農民工黨員發展機制。市委制定下發《關于加強在進城務工人員中發展黨員工作有關問題的意見》,健全發展農民工黨員工作機制。探索建立流出地、流入地兩地“選苗”、兩地培養、兩地考察、兩地公示發展農民工黨員辦法。

(四)構建覆蓋城鄉的黨員聯系服務群眾工作體系。*市在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中,積極組織黨員為群眾服務,幫助群眾特別是農村群眾解決各種困難和矛盾,促發展、保和諧。一是健全工作制度。完善黨員領導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工作制度,市、區縣和鄉鎮(街道)每名黨員領導干部聯系1—2名困難群眾。推行基層黨員聯戶制度,建立黨員與困難戶、信訪戶結對幫扶機制,開展多種形式的黨員群眾結對幫扶活動。創建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在城市社區和農村基層設立黨員服務中心(站)、村(居)民事務中心(站、點),義務為群眾服務。二是豐富活動載體。深化和拓展黨員責任區、黨員承諾、設崗定責、黨員義工、紅巖黨員志愿者服務等活動,為群眾提供各種服務。萬盛區積極開展“群眾說事、干部理事、集中議事、及時辦事、定期評事、監督查事”的“六事”活動,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三是開展關愛行動。為使數量龐大的農民工群體安心工作,專門開展關愛行動,幫助解決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土地撂荒等問題。墊江縣由婦聯系統黨組織牽頭,建立村級留守兒童服務站78個;由民政系統黨組織牽頭,建立村級空巢老人服務站47個。針對農民工權益易于受到侵害的問題,各級黨組織積極開展專項維權行動。

(五)構建城鄉共享的黨內激勵關懷幫扶體系。*市委把建立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納入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中,著力激發黨的內生動力。一是建立基層干部待遇保障機制。擴大公共財政向農村基層覆蓋范圍,市財政每年轉移支付1.68億元,用于村干部誤工補貼,確保村干部的年誤工補貼不低于4800元。加大區縣財政投入,建立村干部誤工補貼增長機制。二是建立困難黨員幫扶機制。全市40個區縣全部建立了黨內幫扶資金,規模達5431萬元,已幫扶困難黨員18萬人次。在全市開展黨員就業援助和創業幫扶活動,把重點放在幫助就業、創業上,幫根本、扶長遠。三是建立向農村黨員傾斜的政治激勵機制。著眼保障城鄉黨員主體地位,在推進黨內民主建設中,有重點地向農村黨員和農民工黨員傾斜。在創先爭優評比中,各區縣改進評比辦法,根據農民工黨員占黨員總數的比例專門分配農民工黨員評優名額。在各級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推薦中,加大農村黨員名額比例,并留出專門名額給農民工黨員。

(六)構建城鄉合作的基層黨組織互幫互助體系。*市委從統籌配置城鄉黨建資源出發,推進城鄉基層黨組織互幫互助,促進城鄉黨建工作協調發展。一是開展城鄉黨組織結對互幫活動。目前,已有7297個城鄉黨組織開展結對互幫活動。各區縣還利用在移民和扶貧開發中結對共建的機會,擴大黨組織結對互幫范圍。二是統籌配置城鄉黨建工作資源。在加大公共財政投入的同時,市、區縣整合民政、衛生、供銷、計生等涉農部門資金3.2億元,新建、改擴建村級公共服務中心3930個。加快推進城鄉黨建信息化建設,建立覆蓋城鄉的黨建信息網絡。協調推進城鄉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實現城鄉黨員教育資源共享。三是探索城鄉互動的開放式組織生活。為促進城鄉黨員相互學習交流,許多結對互幫的黨組織,定期組織黨員到互幫黨組織過組織生活,促使城鄉黨員在相互交流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同時也拉近了城鄉黨員的距離,增進了城鄉黨員的感情。通過聯辦農民黨校、開辦農家課堂、建立農村黨員教育基地和干部實踐鍛煉基地等途徑,促進城鄉黨組織和黨建工作交流融合。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構建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格局的戰略任務。*市的先行實踐,為探索構建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格局提供了有益啟示。

第一,必須把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納入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構建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格局,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因此,必須將其納入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的整體架構內,著力加以推進。要從完善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領導體系著眼,調整、優化城鄉基層黨組織體系;從促進城鄉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著眼,改進城鄉基層黨組織的活動方式和內容;從優化城鄉資源配置、推進城鄉協調發展、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著眼,確定黨建工作的目標、任務和機制,從而在促進城鄉統籌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二,必須緊緊圍繞城鄉統籌發展的任務確定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的基本內容。*市提出的“三大統籌”和“六個體系”,緊緊圍繞城鄉統籌發展的任務來確定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的基本內容。這是對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的思路、內涵、方法的有益探索。只要像*這樣,圍繞城鄉統籌發展的基本任務不斷探索,從黨建工作與城鄉統籌發展的結合上不斷回答實踐中提出的各種課題,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的框架體系和基本內容就會越來越清晰,工作的努力方向就會越來越明確。

第三,必須把發揮黨建工作的促進作用作為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的著力點。*市探索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主要目的在于通過黨建工作的改革創新,更好地服務城鄉統籌和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這個大局,使黨的建設在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中有更大的作為。應當看到,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對各類社會資源具有激活和優化配置作用。加快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就必須充分發揮這種作用,以黨的組織資源影響、帶動進而優化配置各類發展資源,尤其是促進城市各種生產要素和發展資源向農村流動,把黨的組織力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力,使黨建工作成為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第四,必須充分調動城鄉黨組織參與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的內在動力。由于工作尚處于探索起步階段,目前*市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的動力主要來自于“上面”。而要真正形成長效機制,必須調動城鄉黨組織主動參與的內在積極性、自覺性,實現城鄉之間良性互動、互利雙贏。這就要著力引導城鄉黨組織充分認識自身以及對方的優勢、特點和需求,在優勢互補、雙向互惠上下功夫。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可以先從城鄉之間有共同需求的黨組織做起,通過實現互利雙贏、共同發展,在組織推動中增添市場因素的引導,在典型示范中帶動這項工作的全面啟動,在相互受益中增強城鄉黨組織的內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