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團建經濟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2-06-01 03:47:00

導語:企業團建經濟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團建經濟的調研報告

隨著*經濟社會蓬勃發展,全區非公企業和員工數量都在不斷增加,其中團員青年占了大多數,據統計,全區現有非公企業中35周歲以下青年員工人數占60%以上,部分新開辦企業青年員工比例更高。然而,由于非公企業間在經營主體、效益規模、管理方式等方面有很大差別,在非公企業團組織建設上各地發展不平衡,與企業和團員青年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為此,今年以來,*團區委積極調整思路,認真開展調查研究,明確了依托黨建帶團建的工作原則,加強分類指導,在全區穩步推進非公企業團建工作。

1、依托黨建帶團建,摸清情況,明確任務。

依托黨建開展非公企業團建既是黨建帶團建的內在要求,也是非公企業的客觀實際決定的。根據當前我區非公有制企業團建的基本情況,團區委主動向區委組織部匯報,爭取組織部門的支持,于20*年8月由區委組織部、團區委聯合下發了《關于依托黨建帶團建進一步加強非公有制企業團建工作的意見》(以下稱《意見》),作為下一階段重點開展非公企業團建的指導性文件。《意見》明確提出要依托全區黨建帶團建的良好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團建創新工作力度,大力實施“非公企業團建季”活動,力爭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扎實推進我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團組織建設,努力開創我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團建工作新局面。《意見》提出了按照“調查復核摸清底、分類逐批抓組建、擴面樹點上臺階”的工作思路,以調研、團建、交流、表彰、鞏固為工作步驟,推進我區非公企業團建工作臺階、上水平的整體部署。配套建立和完善了非公企業團建工作聯系點制度、非公企業團組織聯誼片制度、非公企業團建季報表制度等工作機制。全區各級團組織根據《意見》的要求和工作制度,以青年員工30人以上或團員3人以上的標準確定建團條件,對全區各鎮、街道、*工業區內現有已建黨組織的全區非公企業,逐家調查摸底,核實團員青年員工人數,梳理出符合建團條件非公企業86家,未建團組織的非公企業14家。針對這些未建團組織的企業,我們以鎮(街道、工業區)為單位分片包干,由當地團委逐家上門了解情況,溝通思想,推動工作,團區委班子成員分頭對重點非公企業團建予以指導督促。

2、加強分類指導,創新思路,改進方法。

由于非公企業經營主體以外資、合資或私營為主,企業主對團組織的認識差別很大,企業生產季節、效益狀況和管理方式等對建團時機、建團模式和團干部人選等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客觀上要求對非公企業團建要加強分類指導,因企制宜。如*工業區內的部分非公企業,大多是新開辦企業,企業管理層素質較高,員工年齡結構較輕,開展企業文化活動積極性較高,但對團組織認識相對比較模糊,認為企業建黨組織后不太需要團組織,對建團存有一定顧慮。為此,團區委與*工業區團工委一道,積極與企業主聯系,多次登門和他們溝通,耐心向他們解釋團組織的性質定位、服務功能和活動特色,使他們認識到團員青年員工參與建設和諧企業文化的意義及團組織在其中所能發揮的作用,了解團組織在青年員工技術比武、創新創效、文體活動、職業文明建設等方面的優勢和特長,逐漸打消了他們的疑慮。今年在協鑫環保熱電公司、捷順旅游用品公司、福萊特玻璃鏡業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中建立起團的組織。又如王江涇鎮工業功能區內部分企業,創辦已有一定時間,團組織雖然已建,但隨著企業規模擴大,青年員工增加較快,有的企業總共1000多名員工,青年員工有700多人,正式團員就有100多人,而團組織仍是企業初建時的團支部,明顯不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為此,團區委要求鎮團委積極與企業黨組織和管理層協商,利用企業生產淡季、團組織換屆選舉等時機,進一步規范企業團組織的建設,團員人數達到100人以上的企業要建立企業團委,按照生產、技術、管理、營銷等不同部門或車間班組完善下屬支部配置,實現企業團組織建設的提升和團工作進一步活躍。在企業團建模式上,以尊重企業和團員青年意愿為原則,對企業單獨建團、聯合建團、園區建團等不同方式分別予以指導。

3、深入推進企業團建,樹立典型,強化督查。

在非公企業團建過程中,團區委注意樹立先進典型,發揮他們在企業團組織建設過程中的示范作用。20*年7月,團區委在全區非公企業團干部培訓班上,浙江華建安裝有限公司作為非公企業團工作的先進典型,向參加培訓的非公企業團干部介紹了企業共青團工作的先進經驗和特色成果,使團干部們深受啟發。團區委還注重樹立優秀企業青年典型,為企業培養和挖掘人力資源、建設和鞏固團組織提供人才儲備。20*年上半年,團區委聯合多家單位,以各鎮(街道)特色產業為依托,開展了六個行業的青工技術比武和創新創效活動,對技術比武優勝者由勞動部門發放職業技術等級證書,選送優秀選手參加全省青工技術比武,評選“五小”科技優勝項目參加市“五小”科技創新評比,這些活動受到企業主和團員青年的熱烈歡迎。

與此同時,在各鎮(街道)團組織考核、片區活動中,團區委也有意識地安排到部分非公企業開展對口參觀和檢查,并與企業負責人、企業黨組織負責人、團干部進行座談交流。通過實地的交叉參觀和檢查,讓基層團委和企業團組織相互學習各地區、各單位在非公企業團建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了解非公企業團建的特點和規律。在企業團建過程中,團區委要求各鎮(街道)定期匯報非公企業團建進展,及時掌握相關信息,適時召開專題工作會議,交流情況,分析問題,商議策略,邀請團市委部門負責人進行指導,使全區非公企業團建做到群策群力,先易后難,穩步推進。

經過扎實有效的工作,*區非公企業團建呈現出了以“黨建帶團建”為核心,有關部門齊抓共管、企業主積極支持、團員青年熱情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全區已建黨組織且符合建團的非公企業團建工作均在積極穩妥地推進之中,其中7家已完成建團,3家正在籌備建立的過程中,全區掀起了非公企業團建的新高潮。到2007年底,全區非公有制企業團建率將達98%。團區委將以此次非公企業團建季為契機,在鞏固既有成果基礎上,進一步創新思路,整合資源,挖掘團組織建設潛力,拓展團工作領域,推動全區非公企業團建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