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黨員分類管理的實踐與思考
時間:2022-06-04 08:42:00
導語:農村黨員分類管理的實踐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黨小組是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細胞”。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農村的建立和完善,過去一直沿襲的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劃分黨小組的組織模式,已經滯后于農村市場化、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趨勢。面對這些問題,敦煌市委按照“三個代表”要求,著眼于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與時俱進,大膽創新,積極改革農村黨員教育管理辦法,從20*年4月開始,在全市79個行政村推行了以創建產業黨小組為主要內容的黨員分類管理工作,經過一年多的運行,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主要做法
1、按照產業類型科學編排黨小組。根據農村經濟發展的形勢和黨建工作創新的要求,敦煌市打破傳統的農村黨小組設置模式,以村為單位,以產業鏈為依托,對農村黨員按產業類型重新進行了編排,全市建立種植業、養殖業、林果業、二三產業、行政和老齡等5大類18種黨小組共372個。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堅持三條原則:一是適應產業發展需求,打破村民小組的界限進行編排;二是充分發揚民主,在分類登記、黨員自愿申請的基礎上進行編排;三是從實際出發,根據各村產業發展和分布靈活編排,保證了黨小組設置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2、推選產業帶頭人擔任黨小組長。為了提升黨小組在產業化發展中的帶動力,敦煌市結合“雙培雙帶”工程的實施,把農村產業發展中涌現出來的黨員能人推選到黨小組長崗位上,充分發揮了他們在帶領群眾增收致富中的示范帶動作用。據統計,全市新當選的372個黨小組長中,有產業、有影響、群眾威信高的致富能人占到了85%以上。各鄉鎮還舉辦12期培訓班,對產業黨小組長進行專題培訓,從整體上提高了黨小組長適應形勢、做好工作、加快發展的能力。
3、建立統分結合的管理機制。通過分類管理,各鄉鎮黨委把層級管理和垂直管理結合起來,按照統分結合的原則,在平時抓好產業黨小組政治理論學習、黨性實踐活動、黨員監督管理等分散活動的基礎上,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在全鄉范圍內,定期組織產業黨小組圍繞生產經營實際分門別類開展主題鮮明的黨組織活動,促進農村產業化發展,逐步建立了統分結合的領導管理機制。楊家橋鄉黨委今年先后3次在全鄉范圍內組織各村的蔬菜黨小組、林果黨小組、二三產業黨小組專題分析討論全市蔬菜、林果和二三產業的發展形勢,重點就做大做強本鄉的三大產業、發動全鄉黨員找差距、提建議、理思路,并分類進行產業知識培訓,增強了全鄉黨員帶領群眾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4、創新黨組織的活動方式。長期以來,受計劃經濟和傳統思維定勢的影響,基層黨組織習慣于活動就是開會的做法,黨組織活動形式單一,缺乏生機和吸引力。分類管理中,各鄉鎮黨委精心策劃,分片指導,各產業黨小組根據本行業的特點,結合生產生活實際,開展了一批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黨組織活動,創新了活動方式,增強了基層黨建工作的活力。與此同時,市委指導各鄉鎮黨委按照總量控制、靈活安排的原則,建立了統一的《產業黨小組學習制度》和《老年黨小組活動制度》,對黨小組全年活動的次數、時間、地點做出了統一要求,保證了活動的科學安排;根據產業化發展的要求制定了統一的《村黨支部書記職責》和《產業黨小組長工作職責》,明確了村黨支部書記和產業黨小組長圍繞產業抓黨建的目標和任務,增強了黨建工作的實效性;著眼抓落實,統一制定了《產業黨小組活動督促檢查制度》、《黨小組活動考勤簿》和《黨小組活動登記冊》。通過一系列制度的創新和規范,使基層黨的制度建設符合了新形勢下產業化發展的客觀需求,創造性地落實了“”制度。
二、工作成效
1、分類管理,實現了黨建工作與經濟發展的緊密結合,凸現了發展主題。按產業類型設置黨小組后,使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更好地適應了當前農村市場經濟和產業化的發展趨勢。對從事同一產業類型的黨員集中進行管理,便于黨小組把黨員活動創造性地融入生產經營當中,煉“合金鋼”,既充實了黨員活動的內容,又解決了產業發展中的難題,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郭家堡鄉大泉村養殖業黨小組建立后,積極爭取資金,發動黨員群眾集中建設標準化圈舍45個,全村養羊達到2萬多只,成為全市的規模養殖示范區。
2、分類活動,搭起了黨員之間交流發展的平臺,增強了黨組織的活力。黨小組分類管理以后,參加活動的對象都具有共同的群體性特點,特別是同一產業的黨員在一起活動,有了共同的話題,關心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具有一致性,在活動中可以相互交流致富經驗,分析掌握市場行情,探討產業發展中的實際問題,達到共同進步、共同致富的目的,因而黨員參加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大大提高,黨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明顯增強。據統計,分類管理后基層黨員活動的參會率由過去的60%提高到了目前的90%以上,黨小組活動的頻率由過去月均0.8次增加到了現在的月均1.4次。轉渠口鄉石槽村老齡黨小組在黨小組長張翠英的帶領下,組織全村8名多才多藝的老黨員自發成立了自樂班,義務為群眾演出30多場次。目前,全市老齡黨小組共組建自樂班、秧歌隊、登山隊、晨練隊、棋牌協會和義務聯防隊等群眾性組織60多個,在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中老有所為,發揮了重大作用。
3、分類幫帶,架起了“雙培”和“雙帶”的橋梁,擴大了能人的輻射帶動效應。分類管理后,同一產業中的黨員以黨小組為紐帶,在黨員產業帶頭人的帶動下,通過黨員“1+2”幫聯活動,在更大范圍內加強了幫帶培養的力度和學習交流的機會,既在致富能人中培養發展了新黨員,加大了扶貧幫困的力度,同時還培養扶持了一批新的致富典型,在黨員致富能人中培養了一批后備干部隊伍,形成了“雙培”和“雙帶”的良性互動機制。據統計一年來,全市農村基層黨組織從致富能人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478名,發展新黨員129名,在致富能人中確定村組后備干部412名,在群眾中培養各類致富典型681戶,幫助286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4、分類協作,促生了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加快了產業化發展步伐。推行分類管理后,產業發展有規模、有特色的村,依托產業黨小組發動群眾積極組建農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了農民群眾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促進了基層黨組織領導方式的轉變。去年以來,各鄉鎮先后建起了南湖鄉葡萄銷售協會、楊家橋鄉果蔬專業協會、孟家橋鄉白靈菇生產服務中心、肅州鎮辣椒協會等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51個,加快了全市葡萄、蔬菜、李廣杏、白靈菇等產業的發展步伐。南湖鄉在去年葡萄銷售中,充分發揮黨員經紀人在協會中的作用,運用信息化的手段,及時掌握葡萄銷售價格信息,依托產業黨小組組織全鄉會員抵制商販的壓級壓價行為,使葡萄銷售價格穩定在1.4元/公斤以上,僅此一項就給全鄉農民增加收入600萬元。
三、幾點思考
對農村黨員進行分類管理是一項全新的工作,也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通過一年多的探索和實踐,我們取得了初步成效。經過總結分析,我們認識到,對農民黨員實行分類管理,必須要注意和把握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1、基層黨組織的設置必須要與農村經濟發展的形勢相適應。分類管理的核心是黨小組的設置,在實施過程中,我們認識到把黨小組設置好,作用發揮好,基層黨建工作就會充滿生機和活力。當前,農村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黨小組的設置也應該適應形勢的發展和變化,按照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原則,及時進行改革和調整,努力尋求組織設置和生產力發展的最佳結合點。把黨小組建立在產業鏈條上,就會使黨組織的活動自發地與產業化生產經營實際相結合,自然地克服了長期以來黨建工作和經濟建設結合不緊密的問題,從活動的內容上貼近了黨員需求、貼近了生產實際、貼近了發展主題,使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更好地適應和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2、黨組織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要根據不同群體生產生活的特點來選擇。黨組織活動的吸引力源自于黨組織活動內容和形式。在分類管理中,我們感到黨組織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一定要適應當前農村黨員隊伍不同群體的現狀和特點,既要突出主題,又要靈活多樣,創造性地開展活動,才能富有特色。只有充分考慮到不同群體黨員的行業特色、心理需求和年齡特點,靈活選擇、科學安排黨組織的活動內容和形式,才能增強黨組織活動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從根本上解決黨組織活力不強的問題。
3、黨組織的先進性必須要從動員組織農村先進群體發揮作用上來體現。保持先進性是新形勢下黨的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的基本要求。推行分類管理中,我們感覺到,在產業化發展的進程中,以黨小組為紐帶,在同一產業的黨員群體和廣大群眾中搭起了優秀分子展現才華的舞臺,暢通了各行各業致富能人發揮作用的渠道,有利于在產業化發展中充分發揮黨員隊伍的先鋒模范作用,有利于黨組織放寬視野,發現、培養、發展后備力量,有利于鞏固和加強黨的階級基礎,使黨的建設在創新發展中永葆先進性。
4、分類管理工作必須要按照不同村組經濟發展的實際分類推進。在改革的具體工作中,我們認識到推行農村黨員分類管理,并不是對傳統基層黨組織設置的徹底否定和打破,而是為了適應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進行的必要的調整。各鄉鎮、各村產業發展實際和黨員隊伍現狀都具有差異性,因此在工作的推進上不能搞“一刀切”,要因村、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循序漸進,一定要從推進產業化的發展出發,聯系實際、區別對待,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 上一篇:人力資源價值計量管理論文
- 下一篇:會計處理研究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