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家屬從業的禁區
時間:2022-06-20 07:04:00
導語:干部家屬從業的禁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媒體報道,*安證券公司投行部執行董事*日前被國內有關部門帶走調查。引發公眾關注的,除了對案情的猜想之外,還在于范的父親,據傳系卸任不久的證監會前負責人。
年僅31歲,從業時間不長的*,如何快速擢升證券業高管?其所涉案件是否牽涉因家庭背景而獲特殊資源?
我們無法對上述傳聞和猜想一一確認,但不論終極真相如何,這無疑又將成為一次對領導干部子女從業問題的追問。尤其是,父子之間監管與被監管的角色定位,更傳遞出些許反諷意味。
對領導干部配偶子女的從業問題,中央有過明確要求,中紀委也曾多次專門作出過有關領導干部配偶子女不準在該領導干部管轄業務范圍內個人從事可能與公共利益發生沖突的經商辦企業活動的規定,中國證監會黨委還專門過關于證券監管系統廳局級以上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個人經商辦企業活動具體規定。但由于掌握尺度不一,貌似合規的種種變通亦相當程度地存在,此類從業問題,常常引發質疑。事實上,在“急難險重”崗位上,鮮見領導家屬的身影,而其就職于金融證券、房地產等特殊行業和崗位的真假傳聞往往不脛而走。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獲得信任的最基本方法,在于自清。對敏感行業、敏感崗位的自覺屏蔽、“物理”隔絕,是減少猜測、增進信任的行之有效之途。其實,很多情況下,就個人而言,盡管當事者自證其行為的合理;但從執政角度而言,信任層面的傷害已在累積。因此,對領導干部家屬,有必要劃定其從業“禁區”。
有觀點認為,這樣的規定,妨礙了領導干部家屬的擇業自由,是對其基本權利的侵犯。但應當看到,由于領導干部手執公共權力,掌握著巨大的社會資源,其配偶子女的從業,天然地存在特殊性。從這個意義上說,領導干部家屬的擇業、從業,沒有完全的自由。目前,很多國家或地區都有明確的直系親屬任職回避制度和職業申請制度。
當下亟須作出“禁入”規定的,重點應是那些在監管、審批崗位上工作的領導干部家屬。從目前風險高企的領域看,在金融證券監管部門、土地和規劃等部門工作的領導干部,應對其配偶子女的從業,劃出明確的“禁區”,如不得進入證券金融行業,不得從事房地產開發、工程建設等。
與此同時,應進一步強化領導干部家屬的從業申報制度。重點在于,對于申報的內容,必須有人認真甄別、核準,必要時,應對當事人加以提醒,責令糾正,直至作出組織處理。
- 上一篇:作風建設應五大誤區
- 下一篇:維護下級的威信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