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城鄉協調發展思考
時間:2022-06-20 08:26:00
導語:新農村城鄉協調發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堅持新農村建設城鄉協調發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近年來,尼勒克縣立足邊疆貧困縣實際,堅持新農村建設城鄉協調發展的工作思路,實現了農業持續增產增效,農民收人連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勢頭,到20*年,農牧民年人均收入首次突破了3200元大關,推進了新農村建設的穩步發展。
堅持新農村城鄉產業協調發展,建設生活寬裕新農村。尼勒克縣圍繞經濟發展和農牧民增收,立足資源優勢,在統籌規劃全縣產業布局的基礎上,重點抓城鄉各自的資源優勢和特色產業。一是按照“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發展格局,做大做強特色產業,走農業規模化增收的路子。科學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集聚種養規模,建設產業基地,培育壯大了生態旅游、綠色蔬菜、民族刺繡三大產業。二是按照“龍頭帶動,基地互動”的思路,延伸農業產業鏈條,走農業產業化增收的路子。堅持以工業化帶動農業產業化,圍繞特色產業,通過強化農業招商,扶持龍頭企業,拉長農業產業鏈條,引進建立了“天伊亞麻”、“雪龍精淀粉”等6個龍頭企業相繼入駐尼勒克,實現了亞麻、馬鈴薯、甜菜、大棚蔬菜等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儲藏、運輸、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體系。三是按照“支部+協會”發展模式,完善流通休系。以甜菜制種、牛羊育肥、脫毒馬鈴薯栽培及旅游開發等經營協會為龍頭,以生產大戶、農民經紀人為基礎,推進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城鄉一體化的“支部+協會”的流通體系組織建設。
堅持新農村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協調發展,建設環境美好新農村。由于歷史原因,處于貧困縣的尼勒克經濟社會發展緩慢,城鄉存在一定差距,集中表現在基礎設施滯后,因此,尼勒克縣委、縣人民政府把堅持新農村建設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協調發展放在突出位置。一是統籌規劃,明確方向。按照“工業向園區集中、居住向整潔優美靠攏”的思路,由縣財政出資,用兩年的時間,編制完了全縣新農村布局詳規圖,基本形成科學合理、布局有序、適度超前的鄉村布局全景圖,防止新農村建設無序發展。二是把握時機,試點帶動。抓住抗震安居工程有利時機,結合農牧民住房實際,充分尊重群眾意愿,采取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群眾自建,政府補貼,結對幫扶的建房模式,以點帶面,漸進式推進新農村住房向“整潔優美靠攏”的建設目標,初步形成了農家莊園型、旅游度假型、民族風情型、環境整治型、城鎮社區型五種試點村建設典型。三是突出配套,改善環境。采取項目支持,縣財政列支,鄉村自籌,農民自愿的籌資方式,著力加強鄉村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大力新修鄉村道路,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農田林網化,地頭道路沙石化。一個整潔優美富有生機的尼勒克新形象逐漸展現在世人面前。
堅持新農村城鄉社會事業建設協調發展,建設文明安寧新農村。一是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培養新型農民。縣財政專門拿出資金,連同江蘇鹽城對口扶貧建設項目資金近200萬元,建成了尼勒克縣農牧民職業技術學校,并依托農業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兩個關乎農民增收成敗的關鍵,對農牧民進行實用技術培訓和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夯實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人力資源基礎。二是圍繞健康文明、志趣高雅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以開展“流動電影進鄉村、革命歌曲進農家、廣場文藝聯城鄉、百冊圖書藏鄉村、全民健身迎奧運”活動為載體,以城鄉聯動的形式,推動城鄉科教文衛等事業的協調發展,廣泛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安全文明村鎮”創建活動,促進了城鄉“兩個文明”協調發展。三是圍繞以人為本支農惠農做好扶貧開發工作。圍繞完善扶貧開發工作生產與民生“兩項重點”,加大農村社會扶貧開發力度。在實施農村貧困人口和城市低收入人口的社保、低保、醫保、助學等“四個保障”的前提下,實施了“縣直機關單位對口扶村、機關干部結隊幫戶”的長效幫扶制度,確保扶貧幫困無空白。
- 上一篇:新時期干部工作思考
- 下一篇:糧食局行評工作精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