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帶團建新局面思考

時間:2022-06-26 09:57:00

導語:黨建帶團建新局面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建帶團建新局面思考

我市地處*中部沿海,位于南通、泰州、鹽城三市交界處。全市總面積2340平方公里,轄23個鎮、2個開發區,392個村(居),總人口115.3萬。現有基層黨委77個,黨總支525個,黨支部2907個,黨員60299人?;鶎訄F委77個,團總支111個,團支部1003個,團員46000人。全市連續8年躋身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榜,獲得*省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長三角地區最具投資潛力縣(市)等稱號。近年來,市委以“率先在蘇北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為目標,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鞏固新時期黨的青年群眾基礎、增強黨的生機與活力的高度出發,積極探索黨建帶團建工作機制,初步形成了黨團聯動、城鄉互動的生動格局。我們主要做法是:

一、在“產業鏈上”建組織,以新構架助推新團建

1、把團的組織建在青年合作經濟組織上。我們從優化組織設置入手,在大力推行“黨支部+合作社”、“黨支部+協會”、“黨支部+商會”模式的基礎上,根據團員青年的實際分布情況,相應采取村內建、跨村建、依托建等方式,抓緊在青年合作經濟組織中建立團組織。目前,全市登記注冊的57個青年合作經濟組織中,已建立團組織46個,占80.7%。海洋漁業特色鎮弶港鎮在海洋養殖捕撈合作社上建立團組織后,由副社長陳亞峰任團支部書記,吸納該鎮86名從事海洋養殖捕撈的團員參與,對常年出海在外的青年“船老大”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市場行情、冷庫寄存、氣象預報和政策咨詢,較好地發揮了團組織在海洋漁業發展的作用。

2、把團的組織建在產業鏈上。為引導團員青年更好地示范在創業上,在團組織的設置上,采取由過去按居住地劃分轉變為按青年特長劃分相結合,由過去組織劃定轉變為個人意愿和組織分配相結合,改團員教育為政治理論教育和專業技能培訓相結合。全市先后建立村級團委6個,專業團支部135個,綜合團支部12個。曹丿鎮依托甜葉菊種植示范園,設置甜葉菊專業團支部,把活動陣地放在甜葉菊的種植園里,培樹50名青年甜葉菊種植示范戶。許河鎮在電腦繡花產業鏈上建立團支部,把團的陣地建立在繡花車間里。富安鎮成立繭絲綢專業團支部,通過團組織將24個合作分社、1000多名青年會員聯系起來,產生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3、把團的組織建在青年農民經紀人隊伍上。我們主動順應青年農民經紀人隊伍迅速發展的形勢,探索在經紀人隊伍中建立團組織。近3年,市里連續舉辦12期創業培訓班,有320多人獲得了團市委、工商局頒發的農民經紀人證書。三倉鎮28歲青年農民經紀人、西瓜協會團支部書記王偉,帶領43名團員青年,對基地農民開展“包瓜苗供應、包技術指導、包保護價收購”的“三包”服務。通過深化村級團組織設置改革,全市721名青年農民經紀人活躍在各個產業鏈上,先后帶動30多個優質農產品進入全國大中城市,逐步形成有規?;厥痉丁⒂旋堫^企業帶動、有知名品牌支撐的格局。

二、在“人才鏈上”抓培養,以新隊伍引領新團建

1、把優秀社會青年培養成團員。我們著眼于為黨的事業培養人才,注意廣泛吸納社會各界優秀青年加入團組織,重點是回鄉知識青年和外來務工青年,讓他們有找到組織的歸屬感。近3年,團組織累計吸納各類優秀社會青年346名,僅去年就有148名社會青年被吸納為團員,其中有82名作為團干部培養。家住弶港鎮的全市“十佳美德女性”崔衛香,14歲被迫放棄學業,9年如一日照顧癱瘓養父母,20*年鎮團委將其吸納為共青團員,并列為重點對象結對幫扶。家住南沈灶鎮的17歲社會青年陸景,在汶川地震發生后,拿出1200多元積蓄購買了食品,與駕校教官驅車一同去汶川抗震救災,8月份被鎮團組織吸收為團員,并作為抗震救災先進個人推薦表彰。

2、把團員優秀分子培養成黨員。全市各級黨組織在確定年度工作目標時,都把“推優”作為重要內容,建立“推優”工作責任制,層層分解,抓好落實。近3年,有462名團員青年經團組織“推優”加入到黨組織,“推優”發展入黨的比例每年上升近10%。市教育局黨委注重加強黨團銜接,在入黨積極分子、黨員發展對象與預備黨員三個階段分別建立檔案名冊,并實行黨員團員結對,每年有80名左右的優秀學生團員加入黨組織。市水務局團委近兩年共向局黨委“推優”10人,其中5人已成為正式黨員,1人為預備黨員,4人列為入黨積極分子。

3、把優秀團干部培養成領導干部。我市先后拿出26名公務員崗位面向社會招錄團干部,選拔了一批年紀輕、學歷高、有培養潛力的青年充實到鄉鎮機關。圍繞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的實施,組織開展青年人才評選表彰活動,讓更多的團干部脫穎而出,逐步走上基層領導崗位。出臺科級后備干部管理辦法,有計劃地把優秀團干部輸送到重要崗位接受鍛煉,對團干部實行優先培養、優先使用。近兩年,全市有98名村級團干部被選拔到村黨組織書記或副書記崗位,有254名團干部被列入科級后備干部培養,有15名團干部直接走上副科級崗位。環宇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伯梅2003年光榮當選團的十五大代表,如今已擔任公司黨組織負責人。

三、在“服務鏈上”抓延伸,以新體系拓展新團建

1、堅持各級黨組織為同級團組織服務。全市各級黨組織在把握團工作政治方向的同時,重點幫助解決基層團建的政策、資金等制約因素,為團工作開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去年全省共青團組織集中換屆,市里出臺了《關于對全市共青團組織進行集中換屆的意見》,考慮到部分鎮中層干部年齡老化的實際,在4個鎮領導班子成員中各挑選1名35周歲以下副科級干部兼任鎮團委書記,同時配備1名團委副書記,這一做法在鹽城市得到推廣。換屆后,鎮團干部的平均年齡由32周歲下降到29周歲,本科比例由79%上升為87%。今年6月,市里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各級黨組織要把團的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的總體規劃。市管黨費劃撥專門經費,支持鎮級團委活動陣地建設,努力使基層團組織達到“五有標準”,達到規定要求的,按照每個鎮團委1000元標準給予補貼。

2、堅持上級團組織為下級團組織服務。我們堅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努力把資源向基層傾斜,切實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市里把基層團干部的教育培訓納入干部教育培訓的總體規劃,每年都要專題舉辦團干培訓班,幫助團干部充電,進一步拓寬思維和眼界。去年9月,團組織集中換屆后,專門組織新當選的40名基層團干部赴省委黨校進行了為期1周的集中培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兩年,我市《風流一代》征訂數均超過1000份,總量在蘇北各縣(市)中穩居第一,市里明確今后每年都要拿出一部分黨費、團費,向基層團委贈閱黨報黨刊、團報團刊,讓基層團組織的信息量和時效性與上級團組織保持同步。

3、堅持基層團組織為廣大團員青年服務。近幾年來,全市各級團組織貼近青年實際,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團組織的服務功能得到增強。先后舉辦了青年創業論壇,成立了青年商會,組建了第三屆青年聯合會,發揮了凝聚青年、服務青年的積極作用。全市連續3年實施青年創業貸款項目,共發放創業貸款8000多萬元。去年3月舉辦了首屆青年用工洽談會,共達成600多對就業意向,推動了青年就業。為幫助廣大青年成長成才,以青年創業促進青年就業,今年又舉辦了全市青年創業(SYB—創辦你的企業)培訓班,在熱點網站開辟“青年之家”版塊。近年來,全市共建有農村青年中心20家,社區青年中心5家,培植了8個市級青年創業示范基地,這些已經逐步成為共青團組織服務青年成長成才的新平臺。

四、在“制度鏈上”抓保障,以新機制鞏固新團建

1、建立責任體系。不斷完善黨建帶團建的各項制度,是團建工作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體現。為此,我們明確各黨委(黨組)書記為第一責任人,黨委(黨組)組織委員為直接責任人,在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隊伍建設、活動開展方面發揮幫帶作用。同時,各黨委對所屬黨支部黨建帶團建工作職責明確,并以黨委文件的形式責任到人,做到了黨建帶團建工作在各級黨組織中有人問、有人管、有人抓落實,有力推動了團的建設。

2、健全團的制度。我們要求各基層黨委(黨組)在加強黨建帶團建的具體工作中,加大對團組織制度建設的指導力度,從基礎工作入手,規范團的各項工作。去年,我們指導團組織對團員發展、管理進行了一系列配套改革和創新。參照黨員組織關系管理辦法,重新編印了團員組織關系介紹信,轉出市外的團員組織關系加蓋縣級團委印章,規范了團員組織關系接轉。實施以來,團員發展管理工作得到全面規范,團的基礎工作得到加強。

3、強化目標考核。在加強團組織建設的過程中,各基層黨委具體明確了各階段團建工作的目標和任務,實施黨建與團建各項任務年初同布置、年終同考核。梁垛、富安等鎮不僅把團建納入黨建目標考核體系,還在黨建檢查考核中,讓團組織共同參與,對團工作較差的村和單位進行扣分或取消評優資格。在去年黨建目標年度考核中,個別黨委由于黨建帶團建缺乏力度,影響了黨組織的總體考評。事實證明,加大黨建帶團建工作的考核力度,既激發了各基層黨組織抓好團建的活力,又進一步調動了基層團干部的積極性,推動了團組織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