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現狀調研報告
時間:2022-06-27 11:14:00
導語:鄉鎮現狀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鎮新農村建設工作隊通過走訪、座談等形式對各駐點村委進行了調研,根據隊員們的調研情況,結合*鎮政府提供的相關資料,對該鎮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一、*鎮基本情況
(一)基本概貌。*鎮位于武宣縣東北部,距縣城25公里,北與金秀縣接壤,東連桂平市,20*年*鎮由原*鎮與河馬鄉合并后,行政區域面積擴大為239.5平方公里,*鎮主干道交通條件便利:武平二級公路貫通*鎮大部分區域,其余為三級柏油路面;已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電視、電話。*鎮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山多地少,全鎮轄24個村民委(共117個自然村、屯),總戶數1.20萬戶,人口共5.4萬人,其中農業戶數1.1萬戶,人口4.61萬人,聚居著壯、漢、苗等民族,壯族占70%。20*年全鎮生產總值2.8億元,其中農業生生產總值2.0778億元,比上年提高7.4%;財政收入3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1*元,比上年增15.7%。
(二)農業生產概況。*鎮共有耕地面積5.42萬畝、林地面積25萬畝,山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積1畝余、高產水田人均不足5分;水利設施條件總體上較為薄弱,耕地澆灌渠道多數沒有硬化;特色產業為茶葉種植,以雙髻龍茶葉有限公司為龍頭,帶動茶葉種植近3000畝,其產品暢銷區內外;優質谷生產面積達20772畝,占全鎮水稻面積的90%。
(三)農村政策落實情況。農村低保戶應保對象接近4.2‰左右,其他民政應保工作基本落實到位;新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75%;年內通過了自治區“兩基”驗收;黨委、政府對計生工作極為重視,支持力度大,將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納入重點工作議程,計生各項指標完成較好,計生工作處于全縣中上游水平。
(四)基層組織建設情況。目前鎮班子成員共11人,平均年齡為34歲,均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班子整體素質較高,在“雙帶”工作中目標明確、引導得當、成效較顯著;全鎮42個黨(總)支部,共有黨員1145名,其中農村黨員875名;黨校體制改革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年通過鎮黨校、教學培訓點、惠民課堂,共辦培訓班83期,培訓黨員、積極分子、群眾共3530人次;基層民主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做到了下轄各村均村務公開,當地民主管理、監督工作各項措施較到位;群眾議政、參政意識較強;民風質樸、熱情好客,是武宣縣盤古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五)優勢所在。一是隨著武平二級公路的開通,*鎮將面向著更廣闊的市場經濟舞臺,以此為契機,該鎮將可望成為武宣經濟發展的又一中心區域;二是境內有廣西風景名勝區百崖大峽谷,武平二級公路即將開通,該鎮將成為大量游客及交通的重要進入點、中轉站;三是特色產業競爭優勢較為明顯,隨著茶葉、優質米進一步品牌化,其經濟效益升級空間潛力巨大;四是*鎮鐘靈毓秀,歷史人文資源豐富,*人中有被譽為“廣西二賢”、謝家“雙鳳”的歷史名人謝家兄弟謝洪、謝澤(宋宣和三年同科中進士,*波斗村人),有西王肖朝貴、天官正丞相曾水源等太平天國著名將領;在莫村仍殘存太平天國洪秀全稱天王時的宮墻遺址;盤古文化可進一步挖掘利用;*也是革命老區,紅色旅游資源相當豐富,開發前景廣闊。
二、面臨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貧困現狀不容樂觀。目前*鎮總體來說已解決溫飽問題,但發展不夠平衡,表現在:*鎮原河馬鄉一片與原*鎮相比年人均純收入約少100多元;交通便利、耕地較多,有甘蔗種植項目的村民委人均純收入普遍要比其他村高得多,如甘蔗較多的莫村村民委比沒有此種植項目的洛橋村民委人均純收入要多200元左右;一些村民委雖然沒有列入貧困村,但實際收入與貧困村無異,如洛橋村民委,據調查人均純收入約為700元;在一些村內部農民之間貧富差距也較為明顯,新樓旁邊破房無數的狀況仍較為普遍。從整個鄉鎮來看,新建樓房總量較少,村容還不夠整潔。
從調查中,我們發現,貧困的主要原因是:1、人均耕地面積少,農業品種較單一,單位產出經濟收益低。2、因殘、病致貧,幫扶手段跟不上。3、小農意識作用,束縛了農民解窮脫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4、建設家園的觀念還不夠強,一些致富者不愿投資于本村本鎮,也不愿在本地新建樓房,而是將資金轉移到縣、鎮所在地。5、欠缺能帶動經濟發展的龍頭企業,農民難以從中拓寬增收渠道。
同時,我們還發現,*鎮貧困的因素還有:1、在如何利用自身優勢方面,前瞻而又切合實際、操作性強的具體措施還不是很多;2、部分群眾發展意識不強,欠缺大局意識,如在百崖大峽谷停車場征地工作中,由于一些村民對該項工作的不理解,至今仍無法落實,導致景區發展帶動當地農民增收的作用難以實現;3、思想觀念還須進一步解放,促進增收手段亦須加強多樣化;4、在招商引資方面,雖引進了一些投資,但農民直接、持續受益面還不夠廣。
(二)“鄉風文明”工作還須進一步加強。1、文化建設陣地基礎條件還較薄弱,設施、設備較差,人手不足、素質還不夠高;2、引導農民樹立新意識、新觀念轉變,推進“鄉風文明”的活動較少;3、新思想、舊陋習相互影響,呈現復雜局面。
(三)村辦集體經濟薄弱。目前11個村民委中,有集體經濟收入的只有4個,即:華樂、三多、河馬、金崗村民委,其中收入最高的華樂村民委每年的收入也不過在1.5萬元左右,其他村均在1萬元以下,且多年均為單一的收入渠道(如華樂,多年來僅靠荔枝園收益,三多,主要以出租門面獲益),增收措施欠缺、后勁不足。
三、幾點想法
從大方向而言,即充分發揮本地優勢,針對薄弱環節,加強前瞻性和及早謀劃意識,有的放矢、逐步推進。具體來說,*鎮的發展應充分考慮五個方面因素:
一是結合一條路。即途經*鎮的武平二級公路。此路全面開通后,*鎮直接與130多萬人口的平南“對話”,因地域相連,歷史上兩地民眾交往較多,交通直達后,其歷史及近鄰擴散效應將會發揮直接的促進作用,*鎮在武宣經濟發展的地位將會以一種新的姿態呈現,其相對優勢和核心城鎮的作用將會日益明顯。此路一通,*鎮“一盤棋”全活。
二是借助一個景。即百崖大峽谷景區。實際上就是考慮以旅游業帶動其他當地產業發展的問題。隨著百崖大峽谷景區經營質量的不斷提升,其運轉過程中實際上也為當地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動,借助景區這個固定的宣傳大平臺,*鎮的知名度會進一步提高,這將會為*鎮旅游產品開發、景區服務周邊行業、招商引資等工作提供更多的機會。
三是開發一片茶。即當地的無公害生態茶業。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當地金龍茶即以“謙益”牌商標飲譽國內外;1996年金龍茶注冊商標為“雙髻”,茶名易為“雙髻龍茶”,2003年成為紀念誕辰110周年活動及全國國防教育神州行活動唯一指定用茶。不僅要從擴大種植面積提高再生產規模、工藝水平上下功夫,也要從充分發揮其歷史文化內涵、借勢于百崖景區擴大宣傳效果上下功夫,著力將其打造成*鎮的重要支柱產業。
四是搞好小城鎮建設。隨著*鎮的地緣優勢的逐步凸現,其城鎮建設的高潮到來為時不遠,應抓住機會,將城建規劃與美化環境有機結合起來,為今后更好地吸引商家、繁榮*地方經濟、發展社會各項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是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鎮人文底蘊深厚、風光優美,特別是百崖大峽谷地處其境內,每年都吸引不少游客前來觀光,抓住武平二級公路即將開通的大好時機,發展觀光型農業潛力較大,若能有效組織,其經濟效益頗為可觀;同時,通過百崖大峽谷這個名片作用,充分發揮*鎮交通中轉站的潛力,發展高效特色農業,成片經營,組織好產、供、銷各環節,形成規模效應,應可實現雙贏。
- 上一篇:行政區域流域管理論文
- 下一篇:洪水災情評估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