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地稅工作發展思考

時間:2022-07-02 05:51:00

導語:科學發展觀地稅工作發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地稅工作發展思考

科學發展觀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引人注目地成為黨的十七大的主題。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內,認真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已經成為全黨和全國人民首要的政治任務。如何以十七大精神為指針統攬全局,在本職工作中做出更好成績,當然也就成為學習過程中的重要課題。對于地稅系統而言,關鍵是要把十七大精神貫徹到地稅工作實踐中去,進一步認識和把握“實行有利于科學發展的財稅制度”的要求,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大力組織稅收收入,有效調節經濟運行和收入分配,推進地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做出更大貢獻。

一、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把組織收入作為中心工作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是經濟發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必須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稅收作為重要經濟杠桿和宏觀調控主要工具,是經濟運行情況的晴雨表,國家機器真正的基礎和動力。把組織收入作為稅務部門的中心工作,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稅務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是黨和政府對稅務部門的基本要求。

科學發展觀對于如何組織稅收收入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今后工作中,必須按照又好又快的原則征收稅款,克服單純任務觀點,稅收成本、稅收收益、征管質量與稅收效率并重。不僅應確保大口徑工商稅收足額及時入庫,對于單項考核各稅種也必須完成任務。為此,必須強化納稅評估,建立稅務預警機制,對于納稅人稅負情況進行跟蹤監控。對于有利于扶植自主創新型、環境友好型、能源節約型企業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要充分利用,堅決落實。對于人民群眾較為關注,關系到社會公平和民生保障的個人所得稅、物業稅(即將開征)、社會保險費,必須加大征管力度,強化稽查手段,最大限度杜絕稅收流失,充分發揮稅收對于社會分配不公的調節作用。

二、貫徹以人為本的要求,必須充分調動征納主體的主觀能動性

十七大報告指出,以人為本就是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體現在稅收工作中,“以人為本”并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依靠全體稅務干部,而是要在充分發揮稅務干部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充分調動納稅人的納稅自覺性,進一步獲得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對于稅務工作的關注和支持,盡可能調動一切有利于稅收工作的積極因素,克服不利于稅收工作的消極因素,將稅收工作與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結合起來。

一是必須堅定不移地依賴地稅干部職工,始終注重人的工作,推行人本管理。地稅干部職工是完成各項地方稅收工作的基本力量,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是推動地稅事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所在。必須始終堅持思想政治工作這一傳統的政治優勢,引導地稅干部深入學習十七大報告精神,進一步開展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努力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體黨員干部的頭腦,提高運用科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必須大膽借鑒和吸收發達國家已被證明確有成效的先進管理經驗,引進“人本管理”模式,讓每一名地稅干部都能深切感覺到組織的尊重、關心和愛護。必須營造一種團結向上的政治環境,調動廣大地稅干部的成就感和責任感。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改進考評體系、崗責體系、能級制度,讓水平高、能力強、勤勉敬業的人盡可能彰顯出來。同時要嚴肅政紀,對違法違紀行為決不手軟,帶動整個隊伍形成積極向上的態勢。

二是繼續實施科技興稅,人才強稅戰略,切實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全方位提高干部隊伍素質。目前,應以辦稅服務廳人員、稅收管理員、稅務稽查人員、反避稅人員以及稅收分析人員等為重點,加強稅收政策法規、征收管理、財務會計、稽查審計、信息化知識等內容的培訓,迅速培養一批稅收征管業務能手。通過廣泛開展征管經驗交流、案例分析以及崗位練兵活動,進一步提高征管一線人員的征管能力和水平。積極開展稅務系統學習型組織建設,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大力提倡稅務干部在崗自學,在工作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學習和培訓內容不能僅僅局限于實用,要讓地稅干部逐步通曉政治學、法學、經濟學知識,會寫作,懂外語,熟練使用電子計算機,具備開闊的宏觀視野,樹立全局意識和長遠意識。

三是積極調動納稅主體也就是廣大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的主觀能動性。在一定意義上,納稅主體的主動性、自覺性甚至比征稅主體更為重要。理想的稅收秩序,并非主要依靠稅務機關的行政執法行為營造,而是主要依靠納稅主體依法納稅的自覺性予以維護。為充分調動納稅主體的主觀能動性,首先必須給予廣大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予以足夠的尊重,讓他們感受到人人平等,人人受到尊重的現代氛圍;其次地稅部門應該改善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拓寬服務領域,擴充服務概念,實行上門服務,預約服務和延時服務,為納稅主體自覺納稅創造良好的軟硬件條件,提供相應的稅法咨詢和智力支持,最后,地稅部門應該加大宣傳力度,落實政務公開,使納稅主體充分了解納稅的意義和作用以及稅款的使用情況,養成并提高納稅自覺性。

此外,稅收工作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地稅部門應始終如一地堅持改進行業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積極接受群眾監督,主動協調與相關部門的聯系,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稅收工作的良好氛圍。

三、用好科學發展的根本方法,必須統籌兼顧的規劃稅收工作

十七大報告指出,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要學會統籌兼顧這一辯證思維方法,用這一方法指導各項具體工作,推動地稅工作又好又快地向前發展。

首先,在規模和速度上要注重稅收增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要努力實現稅收增長與經濟發展的協調推進,盡可能做到應收盡收,既要防止出現片面追求稅收增長的“竭澤而漁”,也要防止為了打埋伏而故意少征不征稅款的“放水養魚”。為此,地稅部門應進一步完善考核辦法和監督機制,實現重任務、重增幅向同時重稅負、重質量的四重并舉轉變,從主要考核任務完成和增長幅度向同時考核宏觀稅負和彈性系數的四管齊下轉變。

其次,在政策和職能上要注重稅收調控與經濟發展相協調。認真研究經濟發展變化和政策因素調整對稅源和稅收的影響,通過稅收政策的實施,扶植技術創新,支持科研成果轉化,鼓勵節約能源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的發展,統籌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善于透過稅收看經濟,深入分析稅收政策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影響,積極主動為地方黨委政府出謀劃策,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再次,在戰略與步驟上要注重稅收目標與經濟發展相協調。一方面,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地稅收入規模壯大與各級次稅收協調增長,統籌地稅收入總量增長與區域稅收增長協調發展,統籌地稅系統物質文明與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統籌地稅事業發展與區域和諧,統籌系統建設與基層建設協調進步,積極推動稅收工作持續快速協調發展。另一方面,要堅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的理念,在推進工作上有新思路,在破解難題上有新舉措,在促進發展上有新成效,始終保持稅收工作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第四,在管理和服務上要注重稅收環境與經濟發展相協調。切實加強稅收管理工作,全面規范稅收執法,嚴厲查處和打擊各類偷逃抗騙稅行為,積極構建有利于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健康發展的稅收秩序。圍繞簡化流程、提高效率、減輕負擔、便利納稅等要求進行重點突破,不斷滿足廣大納稅人的社會化需求和個性化需求,積極構建“方便快捷、服務優良、社會滿意”的納稅服務新體系,全面提升納稅服務水平,努力營造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稅收環境。

前無古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任重而道遠。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社會主義道路的蓬勃向上,無不需要一點一滴的不懈努力和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地稅部門必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稅收工作全局,堅持為國聚財、為民執法,進一步推進依法治稅,提高執法水平;大力組織收入,提高收入質量;深化稅收改革,提高征管水平;強化科學管理,提高工作效能;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干部素質,推進地稅事業全面持續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