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荒地生態農業開發利用項目可行性報告
時間:2022-07-03 09:23:00
導語:獨家原創:荒地生態農業開發利用項目可行性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項目實施的背景
(一)自然條件
該項目位于**區**,距**45公里左右,海拔1000-1100米左右,屬山地,坡度25度左右,土地周邊為松林,土質微酸,PH值6.5左右,硒含量較重,適種西瓜、獼猴桃、李子、核桃等水果,荒地面積300畝。
該宗土地屬于轉包,因經營不善現轉讓,周邊已建成經濟作物林有:李子林約200畝、獼猴桃約80畝。
(二)國家政策環境
1、黨中央、國務院對發展生態農業一直十分重視,早在1984年,《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工作的決定》明確指出,要認真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積極推廣生態農業,防止農業環扮污染和破壞。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及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提出,繼續搞好環境治理示范工程扣生態農業試點。1992年,黨中央、國務院把推廣“生態農業和殖時造林作為我國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之一,要求“中央和地方逐步增加對生態農業和植樹造林的投入”。為貫徹溶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要衣,推動我國生態農業建設,為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農業部、國家計委、國家科委、財政部、林業部、水利部和國家環保局研究決定,共同組織協調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全國選擇50個生態農業縣進行示范建設,并于1993年12月在北京召開了全國生態農業縣建設工作會議,部署生態農業縣建設工作。近幾年來,由于亂砍亂伐,水土流失嚴重,已經引起土地沙化,溝深山高,交通條件極差。根據國家“這耕還林(草),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的政策,通過荒山開發項目實施,增加植被,保持水土流失完全能得到國家有關政策扶持。
2、重慶市在土地交易方面的相關政策,特別開荒交易政策可減少審批手續,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能夠使該項目順利開展。
二、項目基本情況
(一)總體設想
300畝荒地生態農業綜合開發利用項目是在國家西部大開發和退耕還林政策的號召下,為加厚西北防護林效果,遏制內蒙古、寧夏地區沙塵暴東侵南下,遲滯關中西部地區土地沙化、造就山川繡美家園,由有志于家鄉建設并先富起來的自然人投資,轉包**區**荒地。按現代企業制度管理,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開發,種植經濟作物林獼猴桃、春芽樹等,形成優質果品基地、地域木材基地,并延伸產業鏈,發展養殖業,形成蛋源基地、肉源基地,在滾動發展的基礎上,啟動農、林、牧產品粗加工、深加工,逐步走上產業化道路,在農林牧實現產業化的基礎上,相機對緊鄰山林的小二型水庫(在建10萬立方)開發休閑、垂釣等旅游業務,從而將種植園改造成具有觀光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綜合園區,挖掘旅游潛力,并大量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達到社會、經濟、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二)規劃建設方案
1、項目實施目的
項目最終目的為綠化荒山荒坡,保護生態平衡,保持水土流失,在綠化中獲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豐收,形成山川秀美、鳥語花香、有觀光農業的外溢性效應。
2、建設方案
(1)該項目共轉包荒地300畝,其中該宗土地周邊已建成經濟作物林有李子林約200畝、獼猴桃約80畝,在此基礎上,通過農林牧三結合,種養殖一體化,運用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層疊配置,遲早搭配,整體布局,多機轉化的原則,爭取在3——5年時間內形成多種經營種植、養殖基地園,實現公司計劃的第一期工程。
①種植以春芽樹為主的育材林150畝,形成用材林基地。
②種植獼猴桃為主的經濟林150畝,形成經濟林基地。
③引進優良野雞或土雞品種,形成以山雞蛋、野雞蛋、跑山雞肉為主的飼養基地和良種繁育中心。
(2)在形成多種經營種植基地的基礎上,為達到資源合理配置,按照高起點、高技術要求,采用技術、資金、管理等進入生產要素的新的管理理念,積極籌備進行二期工程——農林牧產品加工工業園建設,實施種植基地內農林牧產品全方位的加工、包裝和綜合利用,力爭使之成為本地區農業產業領域中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三結合的示范性綜合企業。
①以種植園為主,吸收附近山區生產的干鮮雜果和水果為原料,辦一個果品加工廠。
②以種植園和附近地區的用材木、雜果林木為原料,辦一個家具加工廠和粘和板廠。
③以養殖基地的野雞或土雞等為原料,并吸收其它養殖基地的肉源辦一個肉類加工廠。
④以養殖基地的野雞蛋或土雞蛋為主,形成**區跑山雞蛋源供應地。
(3)在農林牧實現產業化的基礎上,相機進行項目第三期工程,利用緊鄰的一座小二型水庫(在建10萬立方),開發休閑、垂釣等旅游業務,將種植園、養殖園改造成具有觀光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綜合園區,挖掘旅游潛力,達到人與自然的生態和諧。同時,將一期工程規模向兩翼擴展,振興地區經濟,改善地區環境,從而擴大農村就業,盡早實現農民生活奔小康。
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一)開發前景分析
因蘋果的超負荷種植,林果市場已屬滑坡。因此,調整優化產品、品種和品質的結構,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是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基本內容和本質要求。我地區果業發展很不平衡,以蘋果為主導產業的果品發展已超負荷,在優質化、多樣化、專用化方面很不夠。因此,綠色優質果品少、專用果品少、品種單一,不能滿足市場需要。目前著重發展雜果及其深加工已經成為果品發展的重要舉措,生產出多樣化、特優新的產品,以滿足市場各種需要。
(二)開發建設的現實意義
1、該項目建設有利于推動我地區山川秀美工程的全面啟動,發展區域經濟。圍繞山川秀美的實施,發展畜牧業生產;圍繞食品加工業發展園藝業生產;圍繞農民增產增收和就業的問題,發展經濟作物的種植和加工已急不可待。調整品種種植,實施產品優質工程是農村種植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
2、項目建設不僅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而且有更高的生態效益。在我區建立經濟林果、中藥材、畜牧業良種繁育生產基地無疑有利于農牧業產業的有效結合,相互促進,形成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合理的產業結構。項目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和示范作用,也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3、項目建設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由于經濟的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已告別了“溫飽型”向“營養型”轉變,優質、多品種果業的建成,為人民增添了豐富多彩的生活需要。
4、發展生態旅游農業有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使之逐步趨向合理化、多樣化。堅持以當地農業原有自然環境和農業生產環境為基礎,根據旅游業的要求,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布局,形成自己的特色和規模,合理調整種植業之間以及種、養、加之間的產業結構、利用我國傳統的農業精華和現代科學技術,制定合理的、切實可行的科學規劃,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四、項目投資估算及效益分析
(一)投資估算
為了完成以上目標,本項目總投資770萬元。
1、固定資產投資550萬元;
①土地承包70年,土地承包費用1000元/年,共計7萬元,轉讓費8萬元,總費用為15萬元;
②道路2公里,計7萬元;
③拖拉機等機具,共計6萬元;
④種植經濟林、生態育才林投資需300萬元;
⑤野雞或土雞需投資180萬元;
⑥開發休閑、垂釣基地需投資18萬元。
⑦其它:24萬元
2、流動資金計220萬元。
(二)資金來源
項目投資按照公司自籌一塊,國家政策扶持一塊,地方支持一塊,銀行貸款一塊的辦法解決,自籌77萬元,爭取區相應資金支持193萬元,爭取國家項目扶持資金346萬元,國家銀行貸款154萬元。
(三)項目效益估算
項目投產后,年增加收入320萬元,年總生產成本115萬元,年上繳稅金12萬元,稅后利潤193萬元,靜態投資回收期4年。
(四)項目社會效益分析
項目以生態建設均主體,應用農業系統工程的方法,因地制宜,發揮優勢,整體布局,良性循環,增加科技含量,力爭取得最佳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農業生產體系由其中社會效益的突出表現如下:
1、項目實施是目前農業商品化、現代化的需要,提高調整優化農產品品種和品質結構的能力,適應市場對農產品優質化、專用化、多樣化的需求。
2、項目實施加速了科學技術和農業生產的有效結合,使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等技術在優化動植物,品種方面得到全面利用,使新品種、特新產品、優質果品和高產出品種層出不窮,把農業產業化推向高層次中。
3、項目實施可以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項目建設過程需組織20人以上的營林人員,以優秀成績勝利完成山川秀美工程任務,使勞動力得到有效的利用,增加農民收入,學到種植技術。
4、項目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建設規模適宜,生產技術成熟,工程設計方案先進,籌資結構科學合理,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上一篇:政府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匯報會講話
- 下一篇:政府廉租住房建設工作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