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資金管理問題及審計對策

時間:2022-07-08 05:30:00

導語:農業資金管理問題及審計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資金管理問題及審計對策

按照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力度,嚴格保護耕地,增加農業投入,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要求,今后一個階段,國家對基層農業專項資金的投入還會進一步加大。但是當前農業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過程中存在比較多的違紀違規問題,影響了專項資金效益和作用的發揮。作為基層的審計機關必須要認清形勢,了解當前農業專項資金管理使用的情況,加強對農業專項資金的審計監督,為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構建和諧社會服務。

一、當前基層農業專項資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截留挪用專項資金。縣級財政截留挪用的情況比較突出,由于自身財力緊張,特別是一些靠財政補貼吃飯的地方,保吃飯尚有難處,搞一些地方建設沒有其他資金來源,只能在專項資金上打注意。鄉鎮政府也同樣存在截留挪用的問題,譬如將該發放給農民的補助資金和向農民的各種公益收費抵頂,認為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資金管理不規范。主要是基礎建設項目管理不嚴格執行招投標,隨意承包給無資質的個人修建,竣工決算不進行審計,隨意改變建設項目等,鄉村道路建設、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尤其嚴重。其中有主觀上認識不到位、管理意識差造成的,也有地方政府無法配套資金導致項目資金不到位造成的。

3、金使用效益差。重建設,輕管理是項目資金使用效益差的主要原因。植樹造林,光栽樹不管護,年年栽年年死;鄉村道路建設圖數量輕質量,沒有責任主體,無人管理養護,使用壽命短,有的鄉村道路使用不到一年就破損。還有的資金投放不注意連續性,只顧眼前不考慮長遠,年年有項目,年年撒胡椒面,沒有整體效益,有的甚至是人情資金。

二、審計對策建議

1、全面審計。要按照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原則,加大對專項資金的審計覆蓋面,促使資金使用單位加強專項資金管理,專款專用,切實發揮專項資金應有的作用。在資金撥付環節,對所有資金開展審計,一個項目不放過;在管理、使用環節,抓住重點資金重點項目,一個環節不放過。

2、跟蹤審計。對農業專項資金的審計,不能把重點和注意力放在賬簿上,必須對支出的資金去向進行跟蹤審計。資金支出到哪里延伸到哪里,對農民的補助要延伸到受益農戶,審計發放補助花名冊的真實性,檢查是否有虛列支出的情況;對項目資金的審計,要到實施項目的現場,要延伸到資金的最終使用者,勞務費要到領取的民工,材料費要到供應商,審計項目支出的真實性,檢查是否有虛報項目支出的問題。

3、開展效益審計。對農業專項資金審計的重點要從關注真實性和合法性向效益性進行轉移。做到以政策為重點、以資金為主線、以效益為目標的效益審計工作方法和體系。在審計的過程中,要重點關注由于決策失誤、管理不善等造成的資金使用效益低下和損失浪費,并通過專門的績效評估,對資金管理和使用效益進行分析和評價,提出加強和改進管理的建議。

4、對審計出的問題要分析原因及時反映,要求整改,這是最關鍵的,盡管許多問題有客觀方面的原因,也要敢于反映問題,揭露問題。對于嚴重損失浪費專項資金的單位和個人,要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追究責任,不能姑息遷就,不能以罰代法,一罰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