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區發展職業教育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03 10:49:00

導語:縣區發展職業教育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區發展職業教育調研報告

一、對我區發展職業教育的基本熟悉

(一)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需要。職業教育是與經濟結合得最緊密、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發展職業教育,是實施新型產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戰略,推動城鄉統籌發展的基本途徑。發展職業教育,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進步勞動生產率,走內涵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職業教育能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可以發展成為經濟的增長點。目前,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是招商引資,增加投進,而當地所擁有的技術工人種類與數目,是投資者決定是否投資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發展職業教育對于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發展職業教育是改善民計民生、構建***社會的需要。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就業是民生之本。職業教育的使命就是“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發展職業教育,是進步勞動者素質,增強就業本領,進步社會就業率的重要手段。家庭多一個就業者、多一份勞動收進,社會就多一份團結、多一份***。因此,發展職業教育對于改善民計民生、構建***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發展職業教育是完善教育體系、發揮教育整體功能的需要。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教育大區,擁有著名的高等教育、出色的高中教育和基礎教育以及幼兒教育,但職業教育還比較薄弱,影響了教育整體功能的發揮。我區教育要發揮整體功能,必須在加強高等教育、高中教育等不同層次教育的同時,加強職業教育。因此,加強職業教育是完善教育體系、發揮教育整體功能、顯示我區教育特色的必然要求。

(二)我區職業教育的基本現狀

我區發展職業教育的主要成績。經過不斷整合,我區職業教育已初步形成網絡,并具有了相當規模和聲譽。目前,共有職業學校14所。2006年在校學生近2.3萬人,占高中階段在校生的40%,教職工近1400人。每年輸送學歷教育畢業生8000多人。**職教中心被評為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學,四川儀表產業學校和重慶市輕工學校等4所學校被評為重慶市重點職業學校。在園林綠化、車鉗工、儀器儀表、電子通訊、工藝美術、礦山機械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專業上風。職業教育的發展,為我區經濟建設尤其是民營經濟的發展培養了大批人才。在現有近2.3萬名在校學生中,外區學生占多數,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動了社會消費。另外,職業教育在城鎮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培訓、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以及扶持三峽庫區移民、城鎮低保戶、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就讀等社會公益方面,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我區職業教育發展的主要題目。一是規模不大,檔次不高。學校均勻規模為師生2000余人。“國重”僅1所、“市重”僅4所。二是生源短缺,師資不足。區內常態生源為2000人左右,區外生源占多數。師生比與國家要求有一定差距,特別是“雙師型”教師比較缺乏。三是規劃布局不公道,基礎設施比較差。現有職業學校布局比較分散,缺乏總體規劃。職業學校選址難度較大,個別學校打算外遷。相當部份學校實訓實習設備不足,一些學校實訓基地不穩定,校企合作難度比較大。

我區職業教育題目的原因分析。一是思想觀念題目。相當部分民眾對職業教育存有不同程度的偏見,以為職業教育是低檔教育,不愿意就讀職業學校。一部份人就讀職業學校也是迫不得已。二是經費投進題目。近年來,各級財政投進相對偏少,銀行貸款基本無看,社會投進固然增長較快但差距仍然很大。三是政策扶持題目。在招生指標、招生范圍等政策方面限制比較多,重處重罰現象曾多次發生,對部分服務和信用等方面也有反映,政府協調機制不夠健全。這些題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區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

(三)我區發展職業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為我區發展職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機遇之一,是“一小時經濟圈”戰略的實施。構建“一小時經濟圈”使**成為“一小時經濟圈”的發展核心,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完善將會給**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潛伏的生源,更寬廣的凝聚面和輻射面。“一小時經濟圈”的經濟上檔提速,將對操縱型和技能型勞動者產生巨大需求,成為職業教育迅速發展的強大動力。機遇之二,是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近年來,我國大幅度擴大中職招生數目。十一五期間,將達到年招生800萬,在校生2200萬。今年,國家大幅度進步了職業教育的財政撥款。國家財政擬在“十一五”期間撥款100億,專門用于職業教育;另外,還將拿出100多億,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接受中等職業教育。機遇之三,重慶市重視職業教育。我市即將實行的職業資格培訓制度、勞動力預備制度和就業準進制度,“五類”人員補助就讀中職學校的政策,以及農村學生中學畢業后免費讀一年職校的“9+1”義務教育和“2年高中+1年中職”的教育模式試點,將使職業教育迎來一個加快發展的大好時期。機遇之四,是區委、區政府對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視。區領導多次關注職業教育工作,要求加快發展職業教育。

我區發展職業教育具有特殊上風。**職業教育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和特色,具有一定的著名度,并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基礎教育具有良好的聲譽,可以利用由此所形成的光環效應,推進我區職業教育的發展。**具有實力雄厚而且優質的高等教育資源,為我區職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專業、課程、師資等方面的發展條件。

我區發展職業教育也面臨較大的挑戰。永川區已發展成為重慶有名的職教城,萬州區、江津區發展職業教育的勢頭也很猛,鄰近的合川區、巴南區也有了較為宏大的發展規劃,這對我區發展職業教育影響很大。我區發展職業教育,必須另辟門路,創造出比永川、江津更強的吸引力,制定出比合川、巴南更科學的發展規劃。我區經濟總量不夠大、財政實力不夠強、發展后勁不夠足的現狀,決定了政府對職業教育傾斜力度有限。包括普高和高校在內的普通教育聲譽良好,職業教育輕易在人們心目中形成反差,影響職業教育的地位和發展。

二、我區發展職業教育的基本思路

(一)基本定位

定位之一:我區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智力支持。我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強有力的智力支持。職業教育應當承擔起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操縱的勞動者的重任,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大批操縱型、技能型的勞動者,成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直接智力支持。

定位之二:我區教育體系的重要支柱。職業教育是我區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份。加快職業教育發展步伐,提升職業教育的社會地位,發揮職業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支柱作用,使我區形成幼兒教育、基礎教育、普通中等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協調發展的教育體系,更加充分地體現我區的教育特色和整體功能。

定位之三:重慶主城區的職業教育高地。我區是重慶市的教育大區。我區職業教育具有很好的發展基礎、發展條件和發展空間。要捉住機遇,加快發展,做大做強,提升地位,擴大影響,盡快發展成為重慶主城區的職業教育高地,甚至成為“一小時經濟圈”中的職業教育高地,輻射重慶各個區縣以及重慶周邊的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二)基本思路

指導思想。要堅持以***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堅持以培養操縱型、技能型勞動者為目標,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發展速度,進步發展質量,不斷做大做強,使職業教育成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智力支持、我區教育體系的重要支柱、重慶主城區的職業教育高地。

基本原則。一是與時俱進與遵循規律相結合的原則。既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又要遵循教育特別是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二是內涵發展與外延發展相結合的原則。既要注重練好“內功”,進步質量,樹立形象,又要努力增加投進,不斷改善辦學條件,逐步擴大辦學規模。三是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的原則。既要發揮教育的公益事業作用,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職業教育,又要發揮職業教育的產業作用,爭取更大的經濟效益。四是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的原則。既要充分發揮政府政策引導、協調服務、治理監視的職能,又要鼓勵職業教育學校、企業事業單位、民間組織和個人參與職業教育。五是自力更生與爭取支持相結合的原則。既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堅持真抓實干,又要積極爭取上級的有力支持,努力創造出內外***、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

(三)基本目標

規模適度。到2012年,我區職業學校數目達到15所,其中高等職業學校4所,中等職業學校11所,創建國家重點職業學校3所,市級重點職業學校6所,其余全部達到國家辦學標準。全區中職學校學歷教育招生和畢業人數年均增長12%左右,使學歷教育在校生達到5萬人左右。質量進步。辦學條件符合國家規定標準,教育治理不斷加強,教學質量不斷進步。畢業生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職業道德達到國家要求。就業率和就業穩定率分別達到98%和95%以上。

貢獻明顯。至2012年,職業學校在校學生在全市職教學生總數中的比重達到7%以上;職教在校生按人均年消費5000元(除學費外)計算,職教學生消費將達2.5億元左右,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占3%左右。

特色突出。盡快形成一批特色學校、特色專業和特色課程,使我區職業教育增強引力,形成競爭力,創造發展的良好條件。

三、我區職業教育發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強規劃指導,推進資源整合

加強規劃指導。要把職業教育納進本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列進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制定與“一小時經濟圈”發展戰略相協調的、能夠指導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和近期規劃。調整土地利用規劃,引導學校走集群發展之路??梢钥紤]在碚青公路沿線或蔡家組團規定區域,作為職業教育發展用地。

推進資源整合。應將全區現有職業教育資源按照行政隸屬或專業分類,適當進行合并、重組,使職業教育在結構層次、專業覆蓋、學校布點等方面形成公道的網絡。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即將搬遷,可動員西南大學將遠在江北區的高職學院和合川的行知學院搬遷進來。同時,對少數地處偏遠、規模較小、辦學條件較差的職業學校,實行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合并重組,充分發揮現有資源的作用,促進這部分職業學校做大做強。

促進提檔升級。應科學制定全區職業教育提檔升級目標,采取積極措施,發揮政府信息暢通、聯系面廣的上風,創造必要條件,引導職業學校加強硬件建設,進步軟件水平,增加市重點和區重點的比重和高等職業教育的比重。

依托西南大學。支持職校與西南大學合作,依托西南大學開展職業教育方面的研究,吸引西南大學把科研項目的試驗試點放在在碚的職業學校,利用西南大學師資雄厚的上風對職業學校進行師資培訓、專業指導,促進科技向生產力的轉化,將高校資源的潛伏上風轉化為現實上風。

(二)捉住關鍵環節,進步辦學質量

積極拓展生源。要樹立“大職教觀”,鼓勵發展外向型職業教育,鼓勵職業學校擴大生源。要立足**,走向西南,面向全國,擴大招生范圍。要適當放寬招生政策,支持職業學校擴大招生。要規范招生收費和學費標準,加強行政約束,維護學生正當權益。要大力宣傳職業教育的現實意義,維護職業教育的正面形象,引導大眾樹立正確的求學觀、擇業觀、成才觀,營造有利于職業教育發展的***氛圍。

加強學校治理。要根據市場需求,科學設置專業及其課程。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適當增加教師編制,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和引進力度。強化教學治理,加強教學評估。增加設施設備,創造學生實訓實習的良好條件。鼓勵職校與企業聯姻,打造實習基地,實現互利共贏。加強學生實訓實習,增強學生實際操縱能力。

確保穩定就業。要加強就業指導,廣泛推行定單培訓,鼓勵學生多渠道就業。建立區外就業工作站,搞好就業服務,進步就業質量,促進穩定就業。政府有關部分要及時提供就業需求和用人信息,加強就業治理,維護就業職員的正當權益。

(三)拓寬資金渠道,加大投進力度

積極爭取專項資金。一是爭取重慶市的專項資金。要捉住我市構建“一小時經濟圈”和打造勞務經濟為“第一經濟”的難得機遇,高質量高標準地做好資料預備,加強與市級有關部分的聯系和對接,確保在全市120萬個勞動力培訓和輸送140萬名中高職畢業生的五年計劃中爭取較大的份額。二是爭取國家的專項資金?!笆晃濉逼陂g國家將投進100億元用于發展職業教育,對西部的支持資金將會占有較大的比重。要幫助職業學校搞好發展規劃,做好立項工作,積極向國家爭取職業教育的專項資金,要充分利用好國家的普惠政策,積極幫助申請國家財政對家庭經濟困難的中職學校學生的資助。三是靈活運用其他資金。將新農村建設中培養新型農民的部分資金用于農村學生的職業教育,將再就業培訓的部分資金用于城市學生的職業教育。

加大財政投進力度。要深進貫徹落實《職業教育法》和《重慶市職業教育實施條例》,在區財政預算中增加區屬職業學校的基本運行用度、基本建設投資;對應市教委相關政策,給予本區就讀中職的“五類”職員以適當補助。對民辦職業學??刹扇∫元劥a的方式給予積極支持。對市屬以上職業學校要幫助呼吁,爭取主管部分增加投進。

吸引社會資金投進。一是要制定和完善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氣力投資、出資辦學,吸引企業和個人投資興辦職業教育,大幅度增加社會投進的比重,力爭民間投資達到職業教育總投資的40%以上。二是積極幫助職業學校爭取銀行貸款。要促進職業學校進步資產質量,增強還貸能力,樹立良好信譽,搞好項目包裝,爭取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為職業教育的發展籌集必要的先期資金。三是鼓勵學校通過正當渠道開展融資,鼓勵社會資金參股進股,實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為學校發展提供必要的體制和資金方面的保障。

(四)搞好政策扶持,加強規范治理

鼓勵社會參與。制定和完善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企業及公民個人向職業教育捐贈的稅收抵扣政策,建立和完善職業教育收費政策和本錢分擔機制。對承擔職業學校實習的企業,將其承擔的用度,作為企業的自然損耗,給予相應的稅費減免;也可根據實習專業的需求度,給予一定額度的補貼。

提供配套服務。要在就業勞務、等級考核、對外公關信息、聯系協作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在征地費、配套費等方面給予一定優惠;在人才引進特別是引進實作教師、市場運作型人才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在解決實際題目方面,幫助職業學校建立實習基地,加強征地拆遷工作,搞好周邊基礎設施建設。

鼓勵學生報考職業學校。要通過多種途徑,籌集和設立各種層次的獎學金,對品學兼優的學生給予較高額度的獎學金。要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貧困生助學制度,加大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力度,鼓勵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對困難學生進行資助。

加強職校規范治理。要根據國家和重慶市有關職業教育法規,制定相應的治理辦法,實行嚴格的辦學準進和淘汰制度。對辦學中任意縮短學制以及招生中不規范的行為給予制止和糾正,直至必要的處罰,以維護正常的職業教育秩序和職業教育形象。

(五)加大工作力度,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建立領導機構。區政府可建立職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區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由有關部分負責人任成員,負責研究和制定有關規劃及其政策,加強宏觀治理,協調解決有關題目。鎮街和區級教育、勞動、農業部分也應建立相應的領導機構。

加強工作治理。一是落實目標任務。職業教育按長遠規劃、近期目標和當年任務的要求,落實到鎮街、部分和職業學校,并簽定目標責任書。二是建立工作目標推進制度。區政府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議,及時研究解決發展進程中的有關題目。區委、區政府可于近期召開全區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對加快發展職業教育作出安排部署。三是加大考核力度。對鎮街要考核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城鎮就業工作,對有關職能部分要考核涉及職業教育工作的完成情況,對職業學校要考核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己斯ぷ髅磕赀M行一次,并納進區委、區政府年度目標考核內容。

充分發揮教育行政主管部分的作用。區教委是全區職業教育的行政主管部分,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要把職業教育納進重要工作內容,建立專門工作班子,加強行政治理,搞好協調服務,認真落實有關政策,加大經費預算和投進力度,切實加強督學督導。有關中心學校要積極參與職業教育工作,積極做好有關治理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