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婦女參政議政意識分析思考

時間:2022-10-13 11:00:00

導語:農村婦女參政議政意識分析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婦女參政議政意識分析思考

常言道:“婦女半邊天”。婦女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農村婦女參政議政既是社會主義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有效途徑,也是婦女政治地位提升的重要標志。隨著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富余勞動力轉移步伐的加快,廣大農村婦女已經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依靠力量。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農村婦女參與新農村建設、謀求政治發展還存在一定的困難。現就××市××區石井鄉的實際情況,談談提升農村婦女參政議政意識的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市××區石井鄉農村婦女參政議政的現狀

××市××區石井鄉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鄉鎮。全鄉共有18888人,其中女性為9221人,轄區16個行政村中,女定補干部為18人,占定補干部總數的26%,其中女支書僅2人,全鄉沒有婦女擔任村主任一職;女性鄉級人大代表為11人,占全鄉人大代表比例的19.7%,沒有女性區人大代表;女村民代表為64人,占總村民代表的14.9%;全鄉農村黨員共551人,其中女性66人,占農村黨員總數的12%。整體呈現女干部人數不多、任職層次較低等特點。

二、影響農村婦女參政議政意識的主要原因

改革開放以來,廣大農村婦女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但翻開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幾千年來的封建思想,如“女子無才便是德”、“三從四德”、“相夫教子”等等,將很多婦女束縛于家庭。即使到今天,這種思想也沒有完全從人們的頭腦中消除,導致部分婦女滿足現狀,依賴心理強、選擇小家而放棄大家、缺乏自信和參與競爭意識,無法擺脫小農經濟、粗放農業的觀念,難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要求。主要表現在:

(一)傳統觀念的影響使部分農村婦女對參政議政望而卻步

幾千年傳統文化的深厚積淀,使“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男人決策、女人配合”的思想在今日之農村仍相當有市場。受此影響,大部分農村婦女也有嫁夫隨夫的思想,很多事情都覺得應該由男人來做主,在選舉過程中,領到選票后也多按丈夫意愿辦,很多男人也都認為婦女只要洗衣、做飯、帶孩子就好,不愿意女人參與過多社會公共事務,更不愿意女人在政治上強過男人。調查中,部分婦女表示社會接納認可婦女參政議政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因為參加競選常常遭到來自社會和家庭多方面的壓力和打擊,造成農村婦女在參與村支兩委管理面前,處于不敢想、不能想、想也白想的尷尬局面。此外,少部分村因為其經濟條件好,競選人員多,但選舉的大環境受宗族、派別等觀念和拉攏人心、跑票拉票等不正當競爭手段的影響,使得對競爭本來就準備不足的部分婦女望而卻步,放棄競爭,有的還導致參與者落選。

(二)農村婦女思想相對僵化,本身對參政議政熱情不高

由于女性的生理特性,她們承擔著生育、哺乳的重擔,同時在農村,婦女扮演著留守經濟主力軍的角色,承擔著繁重的田間勞作和家庭事務,所花費的精力相當之多。另外,很多婦女認為參政議政那是男人們的事,“家里事情多”、“不關我的事”、“我也選不上”成了她們的口頭禪。她們普遍認識不到自己的民主權利或不珍惜自己的民主權利,抱著選上選不上無所謂的態度參選;很多婦女表示即使選進了村支兩委,也更愿意當配角,而不是挑重擔,領頭干,總覺得“女人不如男人能干”,總怕沒有威信、沒有魄力,存在一定的從屬和依附心理。當前的一些用于村支兩委換屆選舉的政策,如對計育專干和秘書實行聘用制等,目的是確保“大穩定、小調整”,這也為農村女干部提供了選擇上的退路。因此,有相當部分的農村女性自愿放棄了參選的機會,她們的理由是:與其毫無把握地與男同志去競爭,倒不如等待招聘,坐享其成。還有些婦女認為一名村干部一年只有三、四千元的收入,自己在外打工一年能掙一萬余元,兩者收入存在很大差距,還是外出打工掙錢最劃算,對當村干部不感興趣。

(三)政策法律存在缺陷,實踐操作難度加大

盡管男女平等已作為基本國策寫入《憲法》、《婦女權益保護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法規,以及《民政部關于努力保證農村婦女在村委會成員中有適當名額的意見》(民發[1999]14號)等政策中都有規定,但大多數缺乏具體操作性,在實際生活中難以貫徹運用。例如《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雖然有“村民委員會中婦女應有適當比例”的規定,但卻沒有一套可操作的程序制度作保證。鄉(鎮)、村兩級在執行培養選拔女性的目標規劃上,往往把“至少有一名女干部”理解為“只要一名女干部”。

(四)農村女性人才來源極度匱乏

女黨員隊伍老化現象比較嚴重,石井鄉農村女黨員66人,其中35歲以下的女黨員僅為7人,50歲以上的女黨員有28人。女黨員人才奇缺、后繼乏人。村級婦女干部隊伍建設滯后。部分女定補干部年齡偏大,文化偏低,失去競爭資本;有些村女村干部新老銜接不好,老的面臨退休,年輕的剛剛到崗,業務不熟悉,經驗不豐富,群眾不了解。另外,村級后備女干部數量也存在不足的現象。

三、促進農村婦女參政議政的對策建議

社會和諧,需要男女比例都要協調,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女性的參與和支持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更好地提供一個農村婦女參政議政的平臺,掃除農村婦女參政議政的障礙,調動農村婦女參政議政的積極性,筆者提出以下建議和對策供參考:

(一)提高認識,強化責任,動員廣大婦女積極參政議政

動員廣大婦女積極參政議政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離不開婦女的參與、婦女的智慧和婦女的創新。基層黨委可以每年召集各村定補干部、黨員、組長、村民代表開一次農村婦女參政議政的專題研討會,重點研究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對策,同時,積極引導教育婦女干部正確看待和估價自己,時刻保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擴大婦女民主參與的渠道,提高婦女民主參與的水平。各級婦聯組織要做到及時溝通、密切配合,為積極推進女性參政議政鋪路搭橋。各村以婦代會為主,可定期開展“姐妹交流會”,組織農村婦女廣泛參與經濟建設,動員全村婦女骨干和婦女代表積極商討如何開展各項中心工作、如何進一步帶活集體經濟等村中大事,營造良好的參政議政氛圍。同時可以組織專門的“家庭矛盾調解隊”、“精神文明宣傳隊”和“婦女維權隊”等婦女組織機構,明確相關責任人、職責和規章制度,通過維護穩定、傳播文明、維護婦女權益等工作有效地提升婦女的地位和影響力,讓更多的婦女能參與到其中來。

(二)加強培訓,樹立典型,全面提高農村婦女的綜合素質

目前,各基層黨委、政府也組織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培訓,如“黨員冬訓”、“陽光培訓”、“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等,但專門針對婦女參政議政的培訓還不多見,各基層組織應把“有文化、有素質、懂技術、會經營、熱心公共事務”的婦女作為重點培養對象,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專題培訓,如政治理論培訓、專業技術培訓、農村行政管理培訓等,進一步提高她們發展經濟的能力,提高她們的綜合素質,使她們有機會、有能力、有信心參與社會事務和民主管理的競爭。同時,可建立一個農村婦女人才臺帳,并對優秀的婦女進行宣傳,開展表彰活動,通過優秀代表再輻射至全村,使更多的婦女向榜樣看齊,鼓勵廣大婦女要積極投身各項社會實踐活動,踴躍參與“學科技、學經營、比成績、比貢獻”競賽活動和“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建功立業,以自身努力和奉獻來贏得社會認可,從而為有效參選參政奠定良好基礎。

(三)重點培養,大膽任用,營造有利于婦女參政議政的社會氛圍

鄧小平同志曾指出:黨必須用很大的決心培養提拔婦女干部,幫助和鼓勵她們不斷前進,因為她們是黨的干部的最大來源之一。因此,基層黨委在村支兩委班子建設中,應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女干部的培養和選拔工作,為其創造一個良好的參政環境,并在村支兩委干部配備和選舉中規定女性硬性指數。具體到選舉的實踐中,要把握好以下幾個環節:一是在進行“選舉委員會”成員的提名時,應當讓男女比例達到和諧,至少確保有一名婦女為選舉委員會的成員;二是選舉村民代表時,也要貫徹男女平等的思想,讓農村婦女能夠在參政議政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三是在選舉女候選人時,要教育引導村民從大局出發,正確行使自己手中的民主權利,把思想好、作風正、有文化、有本領、真心實意為群眾做實事的婦女選進村支兩委班子,保證男不占女位。同時,要積極引導農村中優秀的婦女、致富能手、受教育程度較高、各方面綜合素質較高的婦女參與到競選上來。四是對于已選進村支兩委的女干部應引導她們積極參與村級事務管理,樹立有為才有位的思想,還可通過“聽、評、看、訪、查”等形式深入調查,摸清女干部的思想素質、工作能力和在群眾中的威信、公正形象等情況。對那些威信低、素質差的,多做思想工作,實在不能勝任的,在下次換屆時要及時進行調整;對那些思想好、作風正、工作能力強但因某些工作處理欠妥被群眾誤解的,則耐心向群眾解釋,消除誤會;對于那些工作得力、群眾滿意的女干部,要大力宣揚,并進行表彰,樹立好榜樣作用。在以上筆者提到的四個環節中,××區石井鄉把握得很準,群眾反響好。選舉委員會、支委、村委、村民代表都保證了一定數量的女同志,即使選舉時沒有選出女同志,也會進行補選,確保女干部名額不被占用。五是對于今年開始的女大學生村官,就如何管好用好這支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可借鑒安徽黃山市委組織部的做法:通過“一老帶一新”、開設有關網絡課程、進行實用技能培訓、制定個人工作計劃、定期走訪農戶等形式,讓她們盡快適應環境,掌握新農村發展形勢。六是在發展黨員時,對農村婦女在新發展黨員中所占比例應作硬性規定,壯大農村女黨員隊伍,為婦女參政議政打下堅實的基礎,創造良好的條件。七是做好村級女后備干部的培養工作。要拓寬視野,從“雙學雙比”女能手、女營銷大戶、大學畢業生和高中專畢業生中發掘人才,通過系統培訓和壓崗鍛煉等途徑促其盡快成長。同時,對女后備干部每年進行評議,不合格的及時調整,確保源頭水活長青。

(四)積極引導,創造條件,發揮婦聯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

婦聯組織作為黨和政府聯系婦女的橋梁和紐帶,具有政治優勢,積極推動廣大優秀的農村婦女參政議政是婦聯組織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目前的現實情況是,婦女參政面臨激烈的競爭態勢,尤其是票決制,很多參政女性工作有實績,但表達成了她們的一道坎。多年來,婦聯組織千方百計創造參政議政的有利條件和環境,不遺余力舉賢薦能,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經驗和辦法。面對婦女參政的新形態,我們的婦聯工作也要有相應的調整,如與相關媒體建立溝通平臺、塑造婦聯公眾形象的同時,通過各種活動和方式,推選出優秀女性,為她們日后參政議政奠定良好的宣傳基礎,另外可以幫助她們學習應對選舉所需要的演講、溝通等基本技能,這樣,在激發婦女參政熱情的同時,也提高了基層婦女干部的素質。還有就是要加強調查研究,認真分析基層婦女干部隊伍的狀況和選舉中可能出現的不利婦女參選的因素,積極向基層黨委提出建設性意見。

江山代有才人出。婦女中間蘊藏著巨大的參政議政的能量,是塊寶藏。我們相信,只要提高農村婦女的自身素質和能力,不斷完善相關機制,為婦女參政議政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婦女參政議政必將迎來一個全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