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貿局食品安全工作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17 09:11:00

導語:財貿局食品安全工作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貿局食品安全工作調研報告

“菜籃子”工作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市財貿局以保障市民“菜籃子”食品安全工作重點,加強市場監管、檢測,創新工作思路、扎實推進工作,在“綠色消費社區”建設、生豬定點屠宰管理、無公害蔬菜檢測、食品安全市場整治等方面取得了較大成績,有力地推動了膠南市“菜籃子”食品安全工作,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食品安全工作開展情況

1、深入開展創建“綠色消費社區”。“綠色消費社區”是國務院“三綠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社區中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引導居民養成綠色消費理念,讓不合格食品退出市場,是解決當前食品安全問題的制度創新。在總結上年在城區創建成功經驗基礎上,今年把創建工作重點轉向了廣大農村,按照青島市20*年創建“綠色消費社區”工作意見要求,制定了我市創建“綠色消費社區”工作方案,并選取張家樓鎮大泥溝頭村、開發區管委辛屯村等5個村(社區)作為今年的創建社區。截止目前,已在全市創建22個綠色消費社區,其中城市社區12個,農村社區10個。工作中,一是始終把提高居民綠色消費意識作為工作重點。印制了5萬冊綠色消費知識問答,在居民中免費發放,每個創建社區家庭戶均一本;在每個社區設立綠色消費知識宣傳欄,張貼綠色消費知識宣傳掛圖;開設綠色消費知識課堂,定期邀請專家到社區為居民講解食品安全知識;組織有關社區居民到放心食品生產企業參觀,增強居民對食品安全工作的感性認識;邀請電視臺制作食品安全知識宣傳片、報道“菜籃子”食品安全工作新聞。二是完善“三方對話制度”。各社區每季度召開由有關執法部門、社區經營企業和居民代表參加的座談會,圍繞轄區食品生產和經營環節存在的質量安全問題,共同商討杜絕不合格食品的途徑和辦法。三是健全權益保障機制,充分發揮社區社會監督員的作用。在每一個創建社區設置了5-8名社會監督員,充分發揮其暢通消費者投訴、舉報、維權的聯絡員作用,使社區人人關心消費環境,逐步形成了不合格食品人人喊打的良好氛圍。

2、做好生豬定點屠宰管理工作。我們始終把“放心肉”工作,作為“菜籃子”工作的重點。一是年初召開了全市生豬定點屠宰管理工作會議,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分析了我市生豬定點屠宰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以及產生的原因,并對20*年的生豬定點屠宰管理工作進行了部署。二是將生豬定點屠宰管理工作納入了對鄉鎮兩個文明建設考核,實行市、鎮、村三級生豬定點屠宰管理模式。建立了市管鎮、鎮管村的管理網絡,各鎮(街道辦事處)政府是生豬定點屠宰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并簽訂了責任狀。三是實行了生豬定點屠宰聯合執法。專門從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衛生局各抽調執法人員2名,與市生豬交易稽查大隊,組成了生豬交易聯合稽查大隊,并分成了兩個執法分隊,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違法行為,對屢教不改的不法業戶實行重點打擊,確保了生豬肉市場的穩定,確保了肉品質量。1-8月份,共對134個生豬屠宰業戶進行了處罰,沒收私屠濫宰生豬產品1520公斤,立案16起,并對8家拒不繳納罰款的私屠業戶,移交法院強制執行,對1家暴力抗法的不法業戶依法拘留。四是加強對定點屠宰企業監管。重點清理和整頓不按國家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屠宰加工、銷售肉品的行為;加強對定點屠宰企業肉品品質檢驗工作的督查,重點查看其是否落實肉品品質檢驗制度,是否具備基本的檢驗設備和必須的檢驗人員,是否按照規定程序進行操作;嚴厲處罰不認真實行肉品品質檢驗制度的企業,督促企業做好病死豬肉的無害化處理。五是大力發展規范化肉品專賣店,全市新建30㎡以上專賣店2處,對城區4處30㎡以上專賣店進行了改造。六是完善肉品市場準入制度。強化肉品流通市場管理,嚴把市場準入關和進貨質量關,堅決杜絕劣質肉進入市場;加強賓館、飯店、學校、集體食堂等重點消費環節的監管,依法查處采購和使用不合格肉品、非法屠宰肉品的行為。到今年年底,全市所有市場、超市、集體食堂、餐飲單位銷售和使用的豬肉100%來自定點屠宰企業。另外,針對今年上半年豬源短缺,豬肉價格飛漲的局面,鼓勵外市生豬肉品通過備案進入我市,目前已有2家外市生豬肉產品在我市上市銷售,確保了我市豬肉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穩定,質量安全。

3、大力加強無公害蔬菜檢測工作。在維客購物中心、利群超市、東風路市場等建立了11個檢測點,輻射25處市場(超市),蔬菜檢測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軌。一是實行了無公害蔬菜檢測質量追溯和檢測單位紅、黃、綠警示,并實行將每月檢測結果通報制度,對檢測發現的超標蔬菜,立即予以協議銷毀,并進行追溯處理,對在檢查中發現的檢測工作不認真、操作不規范的市場、超市,立即提出警告,保證了蔬菜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二是加大了對各檢測市場、檢測員的監管力度,督促引導各無公害蔬菜檢測單位嚴格各項制度,保證檢測時間、人員到位,并與無公害蔬菜檢測單位及人員簽訂了《蔬菜檢測責任狀》,進一步對蔬菜檢測單位和人員進行約束,強化了各蔬菜檢測員的責任意識,使蔬菜質量安全得到進一步保障。三是實行了例會制度。每月定期召開一次各蔬菜檢測單位的檢測員會議,總結本月的蔬菜檢測情況,并進行討論交流。通過例會,為各檢測人員之間提供了學習交流的機會,增強了檢測人員的責任心。四是對各無公害蔬菜檢測單位監督檢查。實行每周一次的不定時檢查,對各檢測點實施監督。五是市“菜籃子”商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每天對各檢測市場進行抽樣監督檢測。對檢出含有農藥殘留的蔬菜,立即通知市場進行銷毀。對數量比較大的不合格蔬菜,我們及時召開現場會,進行集中銷毀,確保上市蔬菜質量。20*年1-8月份,各無公害蔬菜檢測點共檢測蔬菜12643個批次,不合格106次,協議銷毀不合格蔬菜1930.5公斤;監測中心共對各檢測點抽檢蔬菜樣品5686個批次,合格率達97.3%;對生豬定點屠宰廠抽檢生豬產品162個,全部合格。

4、加快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自20*年膠南被商務部列為全國第一批試點市以來,財貿局把“放活流通,構建農村流通網絡體系,打造富民經濟發展平臺”作為工作重點,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已培育3家市級龍頭企業(膠南糖酒、膠南綠洲、膠南百批)和5家青島市龍頭企業(青島利群、青島維客、青島中澤、北方國貿、青島農資),新建轄區內物流配送中心2處,物流倉儲面積達到2.5萬平方米,新改建鎮級中心店61個,農家店721個,遍布22處鎮區671個村莊,總營業面積達16.8萬平方米。主要做法:一是政策優惠,宣傳到位。

按照宣傳引導、輿論先行的原則,通過召開座談會,到企業、部門走訪調查,電視、廣播、宣傳欄、信息報道,以及召開有關部門、企業協調會等形式,進行多方面、多層次、多觸角的宣傳發動,為開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二是城鄉聯動,店企積極。膠南市被確定為“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試點市后,商貿流通主管部門周密組織部署,狠抓落實;財政等有關部門積極支持,加強配合;各鎮(區)政府,迅速行動,扎實推進;骨干流通企業積極響應,大膽探索;直營店(加盟店)提供方便,優化購物環境;商業總公司、市聯社在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和《關于加快全市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建設的意見》后,迅速組織所屬企業,認真研究并加以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把“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抓實、抓好、抓出成效,形成了“政府與企業互動、企業與農家店互動”的強大合力。三是重塑形象,兼顧效益。建設“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眼于統籌城鄉發展,圍繞開拓農村市場、擴大農村消費、提高農村流通現代化水平組織實施。通過新建或改建農家店,一方面,將連鎖經營等現代流通方式送到農民的家門口,極大的提升了農村流通產業層次;另一方面,為農民提供了便利、周到、實惠的服務,新型農家店已成為農村商業中一個亮麗的閃光點。由于實現了統一配送,假冒偽劣問題逐步得到解決,并有效的促進了農村的市場消費,為廣大農民群眾創造“放心消費、方便消費”的環境,群眾反響好,呼聲高,初步形成了“農民得實惠,企業得市場,政府得民心”的良好局面。

5、扎實開展豆芽市場專項整治工作。豆芽是市民傳統“菜籃子”商品,一段時間以來,膠南豆芽市場生產秩序混亂,違禁藥物添加比較嚴重,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4月25日-4月26日,市財貿局組織人員到市場抽取了8個豆芽樣品進行了送檢,合格率不到10%,亞硫酸鹽等有害物質超標嚴重,給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根據抽檢結果,市質監局于4月30日立案調查,對三家小作坊做出了責令停止生產銷售不合格豆芽的決定,并給予經濟處罰。為填補處罰不法業戶留下的市場空白,保證市民吃上無公害放心豆芽,膠南市財貿局引進了青島福鴻蔬菜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金丁香”牌豆芽,6月10日,正式在大哨頭市場開門營業。“金丁香”牌豆芽是青島市“菜籃子”工程和豆制品行業協會重點推薦產品,它進入膠南,不僅為市民吃豆芽提供了安全保障,也進一步豐富了膠南“菜籃子”商品供應,是膠南“菜籃子”工作的一項重大成果,結束了膠南無“放心豆芽”,市民吃不上“放心豆芽”的歷史,滿足了市民對豆芽產品的安全、綠色消費需求,提高了市民生活質量。

6、集團消費“陽光食品工程”取得新突破。按照青島市蔬菜辦的要求,制定了*年度集團消費“陽光食品工程”實施意見,建立了“陽光食品工程”成員單位屬地化管理制度,深入開展了“綠色食品進校園”、綠色蔬菜進軍營活動,新發展青島鴨井食品有限公司為“陽光食品工程”供應企業,按照20*年工作目標要求,我們將城區學校集體食堂納入了陽光食品工程使用單位進行管理,幫助建立健全各種進貨登記臺帳和索證索票制度,杜絕不合格食品流入學校食堂。

7、蔬菜直供體系建設。大力開展蔬菜直供體系建設,目前已建設較大蔬菜產地批發市場3處,年交易蔬菜2.1億公斤,交易額2.3億元;城區銷地批發市場1處,培育蔬菜經銷商30家以上,日供應城區優質蔬菜100噸以上;在城區發展優質蔬菜直銷店5處,在各大生鮮超市都設立了優質蔬菜直供點。

8、宣傳貫徹《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實施以后,我們進行了大規模的宣傳活動。一是印發膠南市財貿局關于認真學習國家商務部《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下發至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市直各有關部門,各市場、商店。二是對全市所有經營食品的商場、超市進行調查摸底工作。三是按照先城區、后鄉鎮的工作思路,召開了城區各超市、市場負責人會議,對《辦法》進行了系統學習,并按照辦法要求,探索5項制度的建設與落實。

9、“奧運食品工程”工作。根據青島奧帆賽組委會以及“奧運食品工程”辦公室要求,搞好配合,積極組織轄區企業申報參加第二批“奧帆賽食品供應備案企業”評選工作。組織青島茂余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王臺蔬菜精品園、青島鴨井食品有限公司、青島杰誠食品有限公司等11家企業,申請奧帆賽食品備案企業。目前已有6家企業取得了“奧帆賽”備案企業資格。奧運食品工程的開展,既有力的推動膠南食品行業的衛生、質量上臺階,又為企業的宣傳打下了良好基礎,同時又極大的推動了奧帆賽食品供應工作。

10、“綠色市場”的創建工作。按照青島市“菜籃子”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要求,我們積極開展農產品綠色市場創建工作。一是印發了創建綠色市場的標準、條件。二是組織各企業進行申報。目前已有6處市場報名創建青島市綠色市場創建工作。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蔬菜質量仍然達不到居民所要求的安全衛生標準。目前,蔬菜質量仍然存在安全隱患,主要原因是目前的蔬菜質量檢測還沒有覆蓋到全市的所有角落。雖然我市到目前為止已建有無公害蔬菜檢測點11處,并投巨資建立了膠南市菜籃子商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但是檢測點和檢測中心現在主要是針對我市的各大超市及部分封閉式市場,一些集貿市場等暫時根本無法設立檢測點,無法對其蔬菜質量進行監測,致使蔬菜質量檢測存在很大的空白地帶。

(二)私屠濫宰行為時有發生。私屠濫宰業戶受利益驅動,為了節省屠宰費用,在家私自屠宰生豬和病害豬,致使市場上的生豬肉存在安全隱患。特別是一些飯店、賓館為了獲取暴利,專門使用未經定點屠宰的生豬肉,為私屠濫宰業戶,提供了滋生空間。

(三)豆制品存在相當大的質量安全隱患。從對豆芽市場的抽檢情況來看,豆制品的質量存在嚴重問題。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濫用生產加工藥劑,甚至使用工業藥劑來取代食用藥劑。并且無視國家規定的藥品添加限定標準,無限制的濫用保鮮劑等,致使豆制品中亞硝酸鹽和亞硫酸鹽的含量超標驚人。究其主要原因就是不法生產企業和商販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千方百計降低生產成本而無視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四)居民的綠色消費意識淡薄。調查發現,居民的綠色消費意識不強。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們的宣傳力度不夠;很大一部分人為貪圖便宜,不愿到正規市場、超市購買,專門到集貿市場和流動攤販那里購買。

三、下階段工作打算

鞏固“菜籃子”工作成果,以菜籃子商品質量衛生安全為主線,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努力開拓創新,全面實現“菜籃子”食品安全工作目標。具體做好如下工作:

(一)生豬定點屠宰工作。一是進一步鞏固生豬產品市場準入及入市備案的工作成果;二是采取有效工作措施,嚴厲打擊私屠濫宰生豬行為。對重點部位進行重點整治,凈化市場環境,確保我市居民食肉消費安全。

(二)蔬菜檢測工作。做好日常對各蔬菜檢測點的監督檢查,規范檢測程序,抓好不合格蔬菜的協議銷毀工作,同時爭取市“菜籃子”商品檢測中心通過省級認定。

(三)貫徹落實《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召開全市流通領域食品安全工作會議,部署開展工作,組建執法隊伍,加強執法人員執法素質培訓。

(四)綠色消費社區建設。做好農村“綠色消費社區”的試點工作,培育張家樓鎮大泥溝頭村、開發區管委辛屯村為農村“綠色消費社區”創建典型,做好其他社區的日常培訓、講座,開展好每季度的三方座談活動。

(五)蔬菜直供體系建設。加快培育城區蔬菜直供店建設,大力發展蔬菜經紀人隊伍,培育蔬菜經營購銷大戶,培育蔬菜生產龍頭企業。

(六)開展市場專項整治。繼續做好豆芽市場的專項整治,聯合工商、衛生、質監等執法部門,做好“菜籃子”商品的市場整治活動,做到長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