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黨員轉入社區管理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19 03:22:00

導語:企業黨員轉入社區管理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黨員轉入社區管理的調研報告

加強社區黨建工作是夯實黨在城市執政根基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國企改革的步伐也不斷加快,社區黨建如何服務于國企改革,加強破產改制企業轉入黨員的教育管理,維護社會發展穩定大局,是當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面臨的新課題。最近,區委辦、區委組織部、區企改辦深入全區各改制企業主管部門及街道社區,采取座談、走訪、發放問卷等形式,就當前社區黨組織接收、管理破產改制黨員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調研,現將有關情況整理如下:一、基本情況

XX區的前身為原縣級XX市,轄區內原有公有制企業154家,共有在職和離退休人員2.2萬余人,其中黨員近4000人,占干職工總人數的18%。2000年以來,我們開始了對公有制企業的改革,經過近8年的艱苦努力,到目前為止,全區154家公有制企業已改制113家,占應改制企業總數的73.3%,已有16200名干職工依法與企業解除了勞動關系,其中黨員有1815人,這部分黨員中,轉往區外的有287人,由主管局暫時管理的有436人,轉往社區的有1092人,占社區黨員總數的52.7%。

二、存在的問題

破產改制企業黨員大量進入社區后,沖擊社區現行組織構架,給剛轉型的城市社區黨建工作帶來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企業黨員轉入社區實行屬地管理的認識還不夠統一。一是部分企業黨員對黨組織關系轉入社區心存顧慮。由于受舊觀念影響,部分黨員難以接受由“企業人”變為“社會人”的現實,存在失落感和發泄心理,認為將組織關系由企業轉入社區是“屈尊降貴”,企業是將他們作為“包袱”推給了社區,集體對自己關心不夠或待遇不公,產生抵觸情緒,不愿或故意不把組織關系轉入社區。也有的黨員認為社區條件較差,黨組織力量較弱,難以組織高質量的活動,自身權益難以保障。二是部分企業黨組織忽視對黨員的管理,存在“甩包袱”的思想。一些企業特別是停產、關閉、破產企業認為,企業黨員退休、失業、解除勞動關系后實行屬地管理是企業甩包袱的好機會,只要求社區接管企業黨員的組織關系,而不愿意為社區接轉企業黨員提供和創造必要的條件。三是部分社區黨組織對接管企業黨員認識不足。

有的社區不能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來認識接管企業黨員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為破產改制企業黨員轉入社區管理,將增加社區的經濟壓力和管理難度,同時也將一些矛盾帶到了社區,增加了社區工作的困難,因而不愿意接管。2.企業黨員組織關系接轉程序不規范。一是在接轉前企業與社區缺乏溝通銜接。大部分企業在破產改制中事先沒有制定黨員組織關系轉入社區的計劃,企業每年要轉多少黨員進社區,社區每年能接收多少黨員,雙方都不得而知,完全是通過上級組織部門一紙介紹信無條件轉入。企業有時幾年不轉一名,有時一次性轉幾十名,甚至上百名,轉移組織關系的隨意性較大,給社區的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壓力。二是接轉手續不完善。大部分企業在轉出黨員組織關系時,只向社區提供一份名單和一張介紹信,沒有黨員個人的詳細資料,導致社區對破產改制企業黨員特別是流動黨員的底數不清、去向不明。

3.社區對接管的企業黨員管理工作難以到位。一是轉入的企業黨員不確定因素比較多。由于黨員居住地、工作單位所在地、戶籍所在地三者不一致,人戶分離狀況十分嚴重,社區黨組織難以跟蹤管理到位。部分黨員思想復雜,理想信念動搖,存在“怨、盼、憂”的心態,加之失業、解除勞動關系的企業黨員大多數忙于生計,四處奔波,不確定因素較多,工作變換頻繁,流動性較大,平時難以取得聯系,即使能聯系上,也很少有時間參加社區黨組織的活動。二是社區對所接管的企業黨員在管理上缺乏有效措施。部分企業黨員對社區黨組織認同感不強,在組織關系轉入社區后,如果組織不找他,他就不愿找組織,不過組織生活,不參加組織活動。有的黨員把組織關系轉移到社區后,除了每年交納黨費外,平時很少到社區參加黨組織生活,形成了黨員組織觀念不強的狀況,導致黨員組織關系空掛的現象日漸增多。4.社區接管企業黨員的承載能力不強。企業改制后,轉入社區的下崗職工黨員常常多于社區原有黨員幾倍、甚至幾十倍,使得社區的黨員數量迅速膨脹,社區黨組織的承受能力有限,黨建經費、活動場所捉襟見肘。主要表現在:一是社區黨務工作者隊伍難適應。社區黨務工作者大多來源于原來的居委會,由于文化水平有限,政治理論水平不夠高,有的支部在黨員過組織生活時,往往只是讀讀報紙,看看電教片,收收黨費,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社區黨建工作的需要。二是社區黨員活動陣地緊缺。按照社區黨建工作的要求,每個社區黨組織的活動場地應不少于100平方米。但目前大多數社區黨組織活動陣地遠未達到要求。三是社區黨建無工作經費。目前大部分社區的黨建經費除少部分由單位贊助外,再無任何經費來源,組織黨員活動往往要擠占社區其他經費。

三、對策與建議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我們認為加強對破產改制企業黨員轉入社區實行屬地管理勢在必行。一是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原企業黨組織與企業退休、失業、解除勞動關系的黨員關系日益松散,破產企

業的黨組織不健全,工作難以開展,基本上處于癱瘓狀態,管理難度不斷增大,企業迫切希望將這部分黨員轉入其居住地社區管理。二是破產改制企業黨員對企業的依賴性越來越弱,他們生活在社區,活動在社區,愿意將組織關系轉入居住地社區黨組織。三是大部分社區黨組織也愿意接管企業黨員以壯大社區黨組織力量,優化社區黨員隊伍結構,充分發揮企業黨員在社區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做好破產改制企業黨員轉入社區后的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從全局考慮,各相關黨組織合力支持和配合。1、統一思想,充分認識破產改制企業黨員轉入社區實行屬地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一是企業和相關主管單位要充分認識到企業黨員退休、失業、解除勞動關系后實行屬地管理,既是加強和改善對這部分黨員管理的需要,也是繼續深化改革、保持發展和維護穩定的必然要求。企業和相關主管單位不能消極對待這部分黨員的管理問題,一推了之,而應主動與社區黨組織就有關接轉問題進行銜接,并積極做好企業黨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社區提供必要的接轉條件,確保企業黨員組織關系順利轉入社區。二是接收的社區黨組織應看到,接轉破產改制企業黨員既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壯大社區黨組織力量、促進社區建設的需要。三是企業黨員要提高認識,增強黨性觀念,自覺服從組織決定,時刻把自己置于黨組織的管理和監督之下。各級黨組織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要站在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高度,克服各種困難,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做好企業黨員接轉工作,保證轉入社區的企業黨員享有黨章規定的政治權益,保證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參與黨的各項活動,享有對社區事務發表意見和建議的權利,享有與社區黨員同樣的待遇,切實增強他們的榮譽感和自尊心,提高他們對社區的認同感和參與意識,消除他們的顧慮,促使其自愿轉入社區,充分發揮他們的先鋒模范作用。2、明確要求,認真做好破產改制企業黨員組織關系的接轉工作。一是企業和主管單位要摸清企業黨員的底子。在企業改制黨員組織關系接轉過程中,各主管局要派駐黨建工作指導組,深入企業調查摸底,建立黨員動態管理檔案,對黨員的基本情況、去向等情況進行登記造冊,做到“五清”,即:黨員的人數清、基本情況清、交納黨費底數清、參加組織活動清、社會表現情況清,并將相關情況報組織部門備案,隨黨員組織關系一并轉到社區,為社區黨組織順利接收管理企業黨員提供準確依據。二是明確黨組織關系接轉的原則。破產改制企業黨員,黨組織關系要按一定原則接轉。一般是轉到本人居住地的黨組織,居住地與戶籍所在地分離的,應將組織關系轉入居住地社區黨組織;受聘于其他單位或外出務工經商半年以上的,組織關系轉入所去地區或新單位黨組織,新單位沒有建立黨組織的,黨的組織關系轉入居住地黨組織;因拆遷暫住過渡房等特殊情況,暫時無法轉移黨組織關系的黨員,黨的組織關系可暫由原企業或主管單位黨組織管理。3、創新管理,充分發揮破產改制企業轉入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一是改進組織設置。黨員人數在50人以上的社區支部,原則上都要提升為社區黨總支建制;黨員人數超過100人的社區支部、總支,要創造條件申報社區黨委。同時根據黨員分布情況,以樓幢或小區為單位設立黨支部,把社區黨員管理工作分解開來,選強配齊人員,完善各項制度。二是改進管理方式。社區黨組織要本著利于管理、方便活動、增強實效的原則,對轉入黨員進行分類管理,及時將轉入黨員編入相應黨支部,組織他們學習,并正常開展活動。對下崗職工黨員要教育和幫助他們帶頭再就業和帶領下崗職工再就業,帶頭履行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根據下崗企業黨員專長和志愿,在社區設置宣傳教育、衛生保潔、治安巡邏、花木養護等不同崗位。對退休職工黨員,要引導他們獻余熱、作貢獻,做到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對轉入到社區管理的原企業黨員領導干部,街道黨(工)委和上級黨組織應積極創造條件,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對年老病重、確實不能參加黨組織生活的黨員,經本人申請、支部審核、上級黨組織批準,可以不再參加集中的組織活動,由本人所在黨組織指派專人定期聯系和入戶走訪。對外出務工的流動黨員,通過完善托管制度、聯系制度、建立流動黨支部等形式實行動態管理。三是疏通黨員“出口關”。對無正當理由不按規定接轉組織關系的黨員,要進行批評教育;對沒有正當理由連續6個月不參加黨組織活動、不繳納黨費、不盡黨章規定的義務的黨員,要嚴格按照黨章的規定處理。4、多措并舉,切實增強社區黨組織的承載能力。一是切實加強社區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要從社區黨組織日益加重的工作任務要求出發,選拔綜合素質好、工作能力強、身體健康、有奉獻精神的優秀黨員擔任社區黨組織書記。設立黨委、黨總支的社區黨組織,要配備一名專職黨務干部,主要負責社區黨建工作。專職黨務干部人選,可選用提前退休(內退)、下崗分流的黨員干部,通過公開招聘的方法進行選拔。街道黨工委要加大培訓力度,對社區黨組織成員每年要培訓一次,社區黨組織書記由區委負責培訓。二是建好社區黨組織活動陣地。要把社區黨員活動場所納入城區建設整體規劃,努力做到每個社區都有黨員活動室,為黨支部活動提供場所,轄區內單位黨組織要和社區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三是多渠道解決社區黨建工作經費。街道黨工委要明確一名領導分管社區工作,及時協調解決社區黨組織的具體困難,落實社區黨組織必要的辦公用房、活動經費。企業要將改制后企業黨員轉入社區的管理費用納入企業改制成本,通過企業產權置換或實行承包、租賃、資產變現等形式,籌集黨員管理等工作經費,在黨員組織關系接轉的同時,按區里統一制訂的標準劃撥到接收的社區黨組織。區委組織部每年按社區黨員繳納黨費的情況適當返還部分作為活動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