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企業稅收情況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21 08:36:00
導語:房地產企業稅收情況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市涉外房地產企業稅收基本情況:
(一)登記情況:
20*年我市涉外房地產企業正式登記注冊的有4戶。至20*年,由于項目開發和銷售完結,有兩家企業停止經營,另外又有新注冊的企業兩家。故20*年登記戶數仍為4戶。注冊類型均為外商投資企業。
(二)經濟稅源及入庫稅收收入:
20*年我市涉外房地產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721萬元。20*年實現銷售收入574萬元。
20*年元至12月,我分局共計入庫房地產行業稅費350萬元。其中:純稅收入344.87萬元(營業稅340萬元、個人所得稅2.41萬元、印花稅1.62萬元、土地增值稅0.84萬元)。
20*年元至12月,我分局共計入庫房地產行業稅費180.10萬元。其中:純稅收入169.90萬元(營業稅156.30萬元、個人所得稅3.02萬元、印花稅8.44萬元、土地增值稅2.14萬元)。
二、××市涉外房地產企業趨勢分析:
從調查分析的情況來看,我市房地產行業,尤其是涉外房地產行業發展呈以下幾個趨勢:
(一)在新一輪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尤其是金融緊縮政策出臺后,首先減弱了住宅金融支持度。由于房地產行業融資渠道較為單一,對銀行金融支持依賴度過高,金融緊縮之后將對房地產市場帶來較大沖擊,產生“急剎車”效應。
(二)隨著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房地產行業投資的速度明顯過快。然而在缺乏決策層有效控管和指導的情況下,房地產投資的高速增長帶來的影響和沖擊相當嚴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房地產的投資增長遠遠大于銷售增長,只是商品房空置率上升,更深層次的后果則是造成房地產投資結構不合理,吸收了大量銀行貸款的房地產業成為泡沫,稅收自然呈萎縮狀態。
(三)私有制股份制房地產公司成為該行業的主流。目前我市房地產企業的經濟性質以私有、股份、有限公司居多,約占全市房地產企業的80%左右。涉外房地產企業中更是100%的為私有性質,且銷售和財務人員多為家族成員,納稅人素質參差不齊,納稅意識較低,主觀偷稅和非故意偷稅的可能性都比較大。
(四)市區內房地產開發的重心轉移。隨著城市改造的深入,以及有關房地產開發相關政策的不斷規范,我是原有易開發資源逐漸萎縮。新項目開發地由西向東,逐漸由市中心轉移向市區邊緣城郊結合部,或地價相對便宜、房地產業尚在起步階段的的縣級區域,而且時間和項目都比較集中。在這個因素下對涉外分局的稅收管理的沖擊是最明顯的。
三、涉外房地產企業在稅收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根據省局和市局的部署安排,我局對所轄房地產企業20*年度和20*年度稅收管理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從檢查情況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因房地產企業自身原因,造成發展受阻。在涉外分局征管的四家房地產企業中,真正形成一定規模集約化產業化發展的只有華嵩置業有限公司,其他幾家為“項目”公司,規模小,競爭和抗風險能力差,做完單一項目就陷入半關停狀態。新增房產項目不多,部分在建房產項目還因受挫而停工。如招商國際房產公司就已處于停產狀態而無稅可交。
(二)納稅主觀方面的因素:不少企業存在主觀意識上的偷欠稅收。部分企業將收取的房款在“預收賬款”或“其他應付款”科目中長期掛賬不做銷售處理,通過推遲“預收賬款”結轉“銷售收入”的時間,有意識地延緩銷售收入的視線,影響納稅義務發生時間,造成營業稅、所得稅申報納稅滯后。另外還有企業提供虛假或不完整的銷售面積、采取以物易物手段隱匿收入、假“代建”真開發等手段增加稅務人員核算難度,達到少繳或不繳相關稅款的目的。
(三)納稅客觀方面的因素:企業帳務混亂。該行業大部分是私營經濟性質,帳務設置不規范,沒有專門的稅收會計。雖然設置了帳務,但科目不齊全、核算不準確,基本上只將銷售(預售)收入費用等進行了登記,而沒有系統地核算和調整。另外,財務憑據以白條居多,甚至僅憑經理的一張便條就予以開支。帳務處理上的極不規范,使得稅務檢查有一定難度。
四、關于房地產稅收征管方面的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規范企業財務核算的標準及財務管理制度。針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特殊性,對可售面積的單位預算造價的計算,應由主管稅務機關參與和認可,一經確定不得擅自改動,這樣做有利于掌握企業結轉成本的方法,使成本結轉的隨意性得到控制。
(二)加強票據管理,健全票據領、用、存制度。根據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現實情況,特別對房地產開發企業使用的對外收據,如預收房款收據、代收各種集資款收據應視同發票進行規范管理,實行統一印制、發放和繳銷,并健全領、用、存制度。
(三)完善對預收款監管的手段,保證稅款的及時足額入庫。通過現場實地的調查了解等方式,及時掌握樓盤銷售的進度,特別對售樓部加強適時監控,保證銷售信息、預收房款的真實性、準確性,多角度對預收款進行監控,確保稅款的及時足額入庫。
(四)爭取多方配合,爭取信息共享。稅務部門應該加強與房管局、土地局、建委、招標、規劃、金融、公安等部門的協同配合和聯系,對部分涉稅地數據資料做到及時溝通,摸清我市房地產開發項目底數和規模,提高征管和稽查工作地針對性。
(五)完善規范二手房轉讓的登記、申報制度。針對二手房的買賣活動零散,交易方式靈活,單位交易額較小,交易雙方多為個人的特點。首先通過與房管部門的聯系和配合,及時掌握二手房轉讓的納稅人及交易額的情況,規范賣房人的納稅申報制度,為下一步的稅款征收提供依據;其次加大對房屋中介機構的管理,對二手房的交易活動進行全程監控。
(六)重點項目定期報告制度。對以地換房、舊城改造、開發規模較大,資金投入較多的項目,實行定期向稅務主管部門報告制度,便于稅務機關及時掌握開發情況,結合具體情況適時地調整征管辦法。
- 上一篇:哲學社會科學在精神文明建設中作用分析論文
- 下一篇:房屋租賃業稅收征管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