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隊伍內部建設活動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30 03:39:00
導語:干部隊伍內部建設活動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聽了蔣書記在2月26日“加強內部建設改善發展環境動動員大會”上的講話,讓我們即感到了新時期發展機遇到來的關建性,也讓我們感到加強干部隊伍內部建設改善發展環境抓住機遇的緊迫性。講話中提到“班子的狀況臺何,干部隊全的狀況臺何,是最大的發展環境”。如何加強干部隊伍內部建設?
蔣書記以雄渾的膽略和氣魄,勾勒了我市抓住機遇,實現眉山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的藍圖,明確了加強干部隊伍內部建設改善發展環境的目標,并制定具體的實施戰略。作為處于基層領導地位的鄉黨委而言,在帶領全鄉干部實現這個目標的進程中,面臨的困難、壓力、任務將十分艱巨而復雜。這一新的形勢和任務,對鄉鎮黨委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給我鄉黨委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和考驗。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加強我鄉干部隊伍自身建設,努力提高干部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抗御風險的能力,顯得尤其重要而迫切。結合天峨鄉的實際,我認為,要加強我鄉干部隊伍自身建設,必須要堅持“三條標準”,發揚“三大作風”,解決“三個問題”,樹立“三種形象。
一、堅持三條標準
鄉干部在一個鄉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中,起著方向性和決定性的作用。班子的整體素質和功能發揮如何,將直接影響著該地群眾的精神風貌和工作水平。如果干部隊伍的凝聚力、戰斗力、號召力不強,就不可能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而如何評價班子整體素質的高低強弱,關鍵在于堅持三條標準。
一是看是否認真完成上級黨委、政府安排的各項工作,是否認真貫徹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比如:減負政策、計劃生育政策、土地政策、退耕還林政策等。這些政策,與群眾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政策落實得好不好,工作任務完成得如何?群眾最有發言權,也是衡量一個班子凝聚力、戰斗力強不強的顯著標志之一。
二看干部作風是否明顯轉變。縣委號召開展的大下基層活動,所說的下鄉,對鄉鎮而言,就是指鄉鎮機關干部要沉得下去,能夠說實話、拿實招、辦實事。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真心誠意指導群眾的生產,為他們出主意、想辦法,帶領他們尋信息、調結構、拓市場,脫貧致富奔小康。在廣大農村,群眾需要的是這種實實在在的干部。而群眾所討厭的則是那些形式主義、弄虛作假、欺上瞞下、搞官樣文章的干部。因此,鄉鎮黨委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要管干部、帶隊伍,如果黨委班子成員的作風不嚴謹、漂浮懶散、軟弱渙散,那么,隊伍是帶不好的,優良作風是形不成的。
三是看是否解決存在的實際問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在轉軌和過渡時期,許多深層次的矛盾逐漸顯現,并不斷暴露出來,甚至在一段時期內會突然地、集中地、群體性地暴發,讓人措手不及,防不勝防。比如:大規模的群體性上訪、械斗、疫病流行等社會熱點問題,冰雹、洪澇等自然災害問題。這些問題,是對鄉鎮黨委班子的考驗,處不處理這些問題,體現著黨委班子對上級組織和人民群眾的態度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辦法的多寡,結果的好壞和優劣,則集中體現著班子的能力和水平問題。因而,不論是經濟工作也好,還是社會穩定工作也好,只要存在問題,黨委班子就必須多調查、多研究,集中民智,加以解決。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提高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
二、發揚三大作風
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培育并形成了整套優良傳統和作風。其中: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這三大作風,是我們黨優良作風的集中表現,也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揚黨的三大作風,是牢記“兩個務必”,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一個具體體現。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中,有著極其深刻的現實意義。
(一)理論聯系實際。即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鄉鎮黨委更需堅持好這一點。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黨委班子成員怎么來領會和把握這一點呢?我認為,應從五個方面來把握:一是要破除思想禁錮和傳統積習,著眼于事物新的發展、新的變化。要善于擺脫本本主義、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束縛,把握好理論與實際、上情與下情、歷史與現實的結合點,形成新的決策,開創實際工作的新局面。二是拓寬思路和視野,善于吸收和接納新的思想和經驗。三是要敢闖、敢干、敢創新。做到善于思考、善于總結、及時肯定正確的,發現問題并予以解決。四是要處理好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的關系,把二者統一起來。五是要擺脫名利的束縛。有人講:“認識客觀規律難,真正做到實事求是更難”。“難”的關鍵還是一個“怕”字,怕暴露問題,怕家丑外揚,怕得罪上級,怕影響個人前程。一句話,被個人的名利所累。這就說明,要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還必須自覺排除各種干擾,發揚公正無私,無秘畏懼的精神。
(二)密切聯系群眾。這是由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所決定的。同志深刻指出:“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能否始終保持和發展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直接關系到黨和國家的盛衰興亡。”因而,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堅持走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全部政策和實踐活動的基本出發點和歸宿點,也是鄉鎮黨委工作的生命線。
怎樣才能做到密切聯系群眾呢?要著重把握好四點:一是端正對群眾的根本態度。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認為,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在實際工作中,有的干部往往把上訪、舉報、鬧事者斥之為“刁民”,這是對待人民群眾的一個態度問題。要相信我們的絕大部分群眾,本質是善良的、純樸的,主流也是好的。只要我們誠心誠意為他們說話,為他們辦事,熱愛他們,關心他們,群眾是會理解我們的、支持我們的。二是遇事同群眾商量。春秋時期,有個叫召虎的人說過這樣兩句話:“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意思是說,治理河流,要使河道暢通;治理國家,要讓群眾充分發表意見。從克爾臺鄉的很多實踐看,比如:新農村建設、產業結構調整、奶牛示范屯、街的等等,都已經充分證明,群眾中有力量、群眾中有智慧、群眾中有辦法,離開了廣大群眾的理解、參與和支持,我們將一事無成。三要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群眾中蘊藏著極大的積極性、具有無限的創造力。鄉鎮黨委的工作中,要善于發現、總結和推廣群眾中創造出來的新鮮經驗,用以指導和推動本鄉的建設和改革。四要關心群眾疾苦。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克爾臺鄉通過發展奶牛業,許多群眾擺脫了貧困走上了富裕,但還有部分群眾生產生活比較困難,還在溫飽線上徘徊。因此,鄉鎮黨委要做一些“民心工程”,多為他們辦實事、辦好事,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
(三)批評和自我批評。這是糾正黨內錯誤思想和不正之風的有力武器,也是共產黨堅強而有戰斗力的標志。在鄉鎮黨委每年的民主生活會上,正確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實現黨政治生活正常化的基本要求,是加強黨的團結和黨的紀律的必要條件。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運用“團結――批評――團結”這一武器,站在黨和人民利益的立場上,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決不能站在某個小集團或個人私利的立場上,搞個人攻擊,鬧意氣、泄私憤、圖報復,也不能當“好好先生”“一團和氣”。要通過客觀、正確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使班子成員深化認識,修正錯誤,解決矛盾,團結同志,學會辦事,從而增強黨委班子的凝聚力,提高戰斗力。
三、解決三個問題
團結、紀律和工作這三個問題,在鄉鎮黨委班子的建設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三者密不可分,既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又各有其自身的特點。三個問題都落實好了、處理好了,鄉鎮黨委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也就充分顯現了。怎么解決呢?
一是團結問題要具體化。我們經常講團結出生產力,團結出戰斗力、團結出人才。“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自覺消除隔閡,化解矛盾”。這些話,大家都會講,都會說,但團結的標準是什么?怎么衡量等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沒有細究。我認為:班子的團結是班子的生命,加強班子團結是干事業的保證。班子成員之間講團結、要做到“思想上肝膽相照的諍友,工作上配合默契的同事,生活上親密無間的朋友”。在團結的時候要講團結,團結的時候更要抓團結,每一個班子成員都要象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視團結。從形式和內容上,可以制定“班子成員團結守則”來營造氛圍,共同做好團結工作:1、提高理論素養;2、堅持黨性原則;3、樹立全局觀念;4、增強責任意識;5、強化紀律約束;6、嚴守制度規范;7、重視感情培養;8、做到胸襟開闊;9、擺正自己位置;10、培養自身人格;11、發揚民主作風;12、加強協調通氣;13、講究批評方法;14、力求處事公正:15、堅持賞罰分明:16、勇于承擔責任;17、關心愛護同志;18、主動解決問題;19、養成團結風氣;20、注重領導帶頭。
二是紀律問題經常化。紀律是完成任務的保證。《黨章》是黨的最高紀律,是每個黨員都必須遵守和維護的。就我鄉而言,近幾年來,結合著本地區的實際,制定了許多若干規定和制度,比較典型的如克爾臺鄉的“首問負責制”等等。這些規定和制度,在管理機關、管理干部的過程中,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政治穩定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形勢總是在不斷變化,加之班子調整,領導干部流動也比較快。因此,所訂的規章、制度也經常修改、變換,往往形成“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個和尚一本經”,很多干部在調整之后都有一個等待、觀望、適應的過程,就使一些工作出現脫節。紀律松馳、作風漂浮等一些不良現象也隨之出現。因此,班子成員的紀律、干部隊伍的紀律必須常抓不懈:一是班子成員必須自覺模范地遵守《公務員八條禁令》,真正做到有令便行、有禁則止,要通過自己的模范言行影響和帶動各級干部、職工;二是要落實抓紀律的人;三是完善抓紀律的機制。
三是工作問題要責任化。近幾年來,各級部門都實行目標管理。年初,層層簽訂《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姓名一簽,責任上肩”。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機制,也取得了較明顯的成效。黨的建設工作也如此。但還有一些環節需進一步完善:一是目標要明確;二是政策措施要配套;三是考核辦法要科學、具體;四是督促檢查要到位。只有這樣,才能調動下面的積極性,環節緊扣,抓出成效。
四、樹立三種形象
形象是班子凝聚力、戰斗力的外在表現。良好的形象有利于干部職工增強信心,鼓舞斗志。有利于擴大對外部環境的影響力,加快本鄉的發展。近幾年來,克爾臺鄉黨委在縣里的關心支持幫助下,帶領全鄉各族干部群眾奮力拼搏、苦干實干,干出了一些成績,干出了希望,干出了新形象。在新的歷史時期,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征程中,鄉鎮黨委班子要繼續帶領全鄉各族人民埋頭苦干、創新實干,樹立好“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遵紀守法、團結穩定,開拓進取、快速發展”這三個形象。
總之,基層班子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在新的歷史時期,農村鄉鎮黨委班子建設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這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探討、不斷摸索,并不斷總結經驗逐步完善,才能增強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才能把班子建設成為帶領群眾奔小康的堅強領導核心.
- 上一篇:鄉鎮女干部工作現狀調研報告
- 下一篇:離退休干部處工作述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