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項目爭取工作的思考
時間:2022-11-17 04:01:00
導語:發改委項目爭取工作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施西部大開發以來,我國加入WTO,面對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和挑戰,如何搶抓以構皮灘電站開工建設和以“四在農家”為載體的新農村建設這些機遇而不失機遇,切實抓好項目爭取工作,加快縣域經濟發展,這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所謂項目,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在特定的地區、某單位(或企業)從市場和國家產業政策出發,根據宏觀經濟評估結果,配置各種生產資源,形成生產能力,以獲取預期效益的全部投資活動的有機整體。項目是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載體,我們做的各項工作,如制定的經濟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等,最終要落實到項目上。沒有項目,就沒有根基,沒有項目支撐,任何發展規劃都如空中樓閣,毫無意義。
做好項目爭取工作,加強建設項目前期工作,推進項目帶動戰略的實施,是加大投資力度,推動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新農村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是調整投資結構,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的主要途徑;是提高投資效益,增進投資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關鍵環節。要樹立“前期就是投資”的理念,深刻認識前期滯后就是投資滯后、就是發展滯后的道理,要認真篩選儲備一批、籌劃推進一批、開工建設一批重大建設項目。要努力爭取更多項目列入省、市以上重點建設項目,以有效應對土地資源等瓶頸,并通過項目的建設,促進產業大提升、經濟大發展。
一、“十五”項目工作回顧
20*年以來,全縣各級各部門搶抓西部大開發和扶貧開發的歷史機遇,團結協作,開拓進取,用新的觀念、新的思維、新的視野,加大項目爭取、建設和管理力度,開創了項目工作新局面,使我縣項目爭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十五”時期是*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建設最快的時期。農田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城鎮、生態環境建設、社會事業等成為投資的重點,實現了鄉鄉通油(砼)路和村村通公路,構建了“一縱三橫六聯線”的骨干公路網;解決了城鎮和農村安全用電,達到了農村初級電氣化標準;集鎮飲水困難已全部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已解決80%;郵政網絡覆蓋城鄉,電話網覆蓋到鎮村,實現了傳輸網光纖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瓶頸”有所緩解;特別是20*年構皮灘電站開工建設和以“四在農家”活動為載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強了*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動力。這些項目的建設和投入使用,改善了投資環境,對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項目工作中,我們牢牢把握國家、省產業政策和資金投向,結合縣域實際,立足當前和長遠,認真分析、研究、篩選,充實和完善了項目庫,基本步入了“投產一批,開工一批,申報一批、儲備一批”的項目工作良性循環的軌道。五年來共爭取國家、省、市項目150余項,爭取國家、省、市項目資金近3億元。涉及交通、農業、水利、生態環境、城鎮基礎設施、城鄉電網、能源、旅游、教育、衛生、計生、文化廣播、基層組織、社會保障、民政福利事業等項目。在做好國家、省、市項目資金爭取的同時,我們通過認真分析縣域內各類優勢資源所在,始終堅持做到集中精力,認真負責,按行業、分領域編制了《招商項目冊》,并通過網絡優勢積極向外推介項目,為招商引資創造了條件。
二、項目爭取工作的幾點體會
㈠領導重視,高位推動是保證
為了爭取上級有關部門更大的支持,縣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在上級有關部門來我縣檢查工作或調研時,盡可能抽出時間陪同,并且還利用外出開會和學習的機會,主動與上級業務部門聯系,使上級部門加深了對我縣的了解,增進了彼此間的感情。領導的重視,形成的高位推動效應,提高了項目申報的成功率。
㈡掌握信息,選準項目是前提
為使項目爭取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我們認真分析國家、省的投資動向,立足實際,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充實項目庫,篩選符合立項條件的項目,克服了盲目性。如:這五年來,我們抓住國家、省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這一機遇,及早動手,做好相關前期工作,使我縣的公路建設速度加快,交通“瓶頸”得到改善。
㈢創新方法,爭取主動是關鍵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不斷深入,全省各縣市爭取項目的意識進一步加強,競爭更加激烈,我們的壓力也隨之增加。通過分析各種因素,我們一方面夯實項目前期工作,另一方面節約成本、提高效率,積極尋求省市發改、交通、水利等部門的支持和幫助。更重要的是全縣項目工作人員發揚舍小家顧大家,勇于奉獻的精神,隨時主動與上級部門溝通和聯系,提高了項目爭取的競爭力。在項目爭取過程中,發揮忍勁和韌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跟蹤項目,使一些看似不可能的項目,變成了可能。如:大烏江風景名勝區旅游基礎設施及生態環境建設項目,這一項目未列入“十五”規劃,也不是省市的重點項目,爭取的可能性較小,但我們通過協調各方面關系,成功爭取到1000萬元國債資金的投入。再如: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國家規定只安排貧困縣,但考慮到我縣部分地區貧困面還較大,扶貧攻堅的任務還較重,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我們積極向上級發改委匯報情況,并邀請省、市發改委領導來我縣實地查看。為使這個造福于民的項目盡早實施,我們又想方設法征得省發改委領導的支持,帶我們相關人員赴北京,協調和解決有關問題,為項目立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該項目最終在國家、省立項,共爭取到640萬元易地扶貧國債資金,搬遷450戶1781人,改善了搬遷戶的生產生活條件。
㈣嚴格管理,加強監督是條件
為確保投資效益的發揮,做好建設項目的“投資、質量、進度”控制,我們充分發揮項目辦對重點項目稽查的職能,從源頭、制度和程序上對重點建設項目進行監督管理,克服了“重要輕管”現象的發生。如:交通項目、國債旅游項目、縣城供排水項目、教育項目等等都發揮了應有的效益,使上級部門對我縣的項目建設管理給予了認可,為后續項目的爭取創造了條件。
根據這些年工作的經驗體會是:突出一個“韌”字,即要有鍥而不舍、堅忍不拔、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強化三種“理念”,即走出去爭上促商理念,項目就是發展理念,全社會參與理念;落腳在五個“求”字,即千方百計懇求國家、省的支持,千言萬語謀求市相關部門的理解,實事求是尋求縣領導的幫助,求同存異需求各鄉(鎮)、各部門的配合,堅定不移要求項目實施后呈現良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
在經濟欠發達的區域,項目爭取本身就是一個排除萬難的過程,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身臨其境的人才能體會到,但是當看到經過努力,項目得以落實實施時,我想到凡是為項目的爭取付出辛勞的人,他的那種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這才不會辜負全縣各族群眾的期盼,對得起縣委、政府的重托。縣發改局這些年就是在“求”的環境中打拼,在“求”的過程中鍛煉,在“求”字上做文章,雖然在“求”,但這是站起來“求”,不是跪著“求”,這“求”正當,有尊嚴,因為他是“公求”而堂堂正正,而不像“私求”鬼鬼祟祟。他是為*發展而求,不是為個人的利益而求,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今后,只要有利于*的發展,我局還會繼續“求”下去,我局還會繼續為各鄉(鎮)、各部門牽線搭橋當紅娘,甘為人梯,甘為鋪路石。
三、項目爭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這些年來項目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應引起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
⒈個別鄉鎮和行業主管部門對項目爭取工作認識不到位,主動性較差,缺乏立足本部門和本地方的實際情況積極爭取項目的意識,個別部門為其自身利益影響項目申報,認為項目爭取都是發改等部門的事,在報送相關資料過程中不及時或質量不高,延誤了項目上報列入省市規劃和立項的時機。
⒉大多數項目建設單位能夠按國家投資項目的要求進行規范管理,但仍有個別建設單位“重要輕管”,在項目建設中存在工程資料不全,相關手續不完備,項目竣工驗收后不及時決算和審計,有違規使用資金現象。這些都將影響項目的爭取。這些年縣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在加強項目資金監管方面出臺了系列管理措施,也做了一些改革,我想,對以后的資金使用將起到一定的規范作用。
⒊重大項目儲備不足,小項目、一般性項目多,骨干項目少,且項目科技含量不高,對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不夠明顯。
⒋項目前期工作經費不足,未設立項目前期工作專項資金,致使項目前期工作滯后,影響了項目爭取工作。
⒌全縣從事項目工作的人才匱乏,培訓力度不夠,影響項目的爭取。
四、如何做好20*年項目爭取工作的思考
㈠工作思路
項目是生產力諸要素的集合體,是資源配置的依托條件,是解決縣域經濟發展資金匱乏的重要途徑,是拉動經濟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載體。項目爭取工作總體思路:通過“一個推動、兩個提高、三個到位”開展項目工作(“一個推動”即“高位推動”,“兩個提高”即“提高項目爭取資金總量,提高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科技含量”。“三個到位”即爭取項目的主動意識到位、項目前期工作經費到位、抓項目的專業人員到位),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立足實施“十一五”規劃和加快農業產業化、城鎮化和以“四在農家”為載體的新農村建設的進程,篩選、儲備、申報、落實項目,確保項目工作步入良性循環軌道,繼續保持我縣固定資產投資的較快增長,增強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實現*經濟和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㈡工作任務、重點
20*年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關鍵的一年,項目將是拉動經濟增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我們在去年制定了《*縣“十一五”分行業爭取國家、省補助資金計劃》的基礎之上,進一步篩選、細化,年內計劃重點申報污水處理項目、縣城垃圾處理項目、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湄余二級路延伸公路、大烏江紅色旅游、龍家至湄潭石蓮公路、S305線二級公路、鄉村道路項目、老干活動中心、大中型水庫庫區及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項目、人畜飲水項目、病險庫除險加固項目、農業產業化建設項目、生態建設項目、天然林保持項目、鄉鎮畜牧站項目、石漠化綜合防治、基層派出所項目、鄉鎮法庭建設項目、村衛生室建設項目、鄉鎮文化站建設項目、薄弱學校建設項目、鄉鎮計劃生育服務站建設項目、鄉鎮司法所建設項目、廣播電視村村通建設項目、農村電網完善等一批項目在省立項并盡快開工建設,擬爭取中央專項和國債資金6000萬元以上。
㈢工作具體措施
20*年,國家將繼續實行穩健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發行適度的國債,一是擬安排長期建設國債500億元;擬安排中央預算內經常性建設投資804億元,比去年預算增加250億元;中央政府建設投資總規模為1304億元,比去年增加150億元。二是政府預算支出和政府投資要優化結構、突出重點。政府投資使用要確保“三個高于”,即:用于直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投入高于上年,用于基礎教育和公共衛生等社會事業的投入高于上年,用于西部大開發的投入高于上年。同時,加大對節能環保和自主創新的支持。三是合理安排中央財政超收收入。增加教育、科技等法定支出,增加社會保障基金、企業政策性破產、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支出。因此,我局根據國家宏觀政策信息將采取以下措施,開展項目爭取工作:
一是認真研究國家、省投資政策,捕捉信息,不斷尋求爭取項目的潛在機遇,篩選一批體現地方特色、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競爭實力、對縣域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項目,充實完善項目庫。并力爭有更多的項目進入省市項目庫和發展規劃,夯實項目工作的基礎。
二是以縣發改局為主充實有一定業務能力和專業才能的人員,建立一支高素質、精干的項目班子,負責項目前期工作,指導、監督、協調項目業主和有關單位做好項目的立項、可研、初設(實施方案、作業設計)等前期工作,按照基本建設管理程序組織項目的報批。
三是繼續加大項目信息的搜集和反饋,加強同上級有關部門的聯系,增強爭取項目競爭力。
四是充分發揮項目爭取的各種優勢,整合項目爭取的各類資源,形成項目爭取的強大合力,不斷加大向上爭取項目和向外推介項目的力度。
五是發揮好部門優勢,積極爭取國家的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項目建設的條件。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進一步增強項目爭取意識,強化項目工作基礎,完善項目工作機制,改善投資環境,加大對影響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點項目的爭取、實施與管理力度。
㈣幾點建議
為確保在完成今年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2億元目標任務和30個重點建設項目的過程中,縣直各部門要形成合力,促進各項工作能順利開展,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建議縣政府出臺項目工作獎罰辦法。在項目的申報、立項、建設管理等環節,明確第一責任人,對于態度積極、成績突出的第一責任人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或精神鼓勵。并建立項目爭取基金,對爭取到項目的部門和鄉(鎮)解決項目前期費,以提高積極性。對于消極對待,不盡職盡責的第一責任人進行經濟處罰和批評教育,造成嚴重后果的給予行政處分乃至追究刑事責任,以保證項目工作責、權、利分明,并且把項目工作作為考核各部門、各鄉(鎮)工作業績的重要依據。
二是建議行業主管部門對本部門項目進行重新定位和篩選。建設項目的項目建議書(已列入全省“十一五”專項規劃的項目不再編制項目建議書,視為立項,可直接編制可研)、可研報告均應委托有資質的機構編制,達到規定的工作深度。建設規模的定位應有長遠的眼光和打算,規模達到國家、省規定的范圍。根據國家、省新的投資體制和資金投向,建議水利、交通、城建、農業、生態、衛生、教育等行業加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做好項目總體規劃,以利于抓住時機,爭取國家、省更大的支持。
三是建議各相關部門加強合作,進一步完善*縣項目庫。通過研究國家產業政策,結合*實際,科學論證,精心選擇農、林、水利、交通、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旅游開發、生態環境保護等關系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項目,充實項目庫,為項目的申報立項打好基礎。
四是建議各行業主管部門確定專人對本行業項目實行全過程負責。在加強同上級有關部門的聯系,做好項目信息的搜集和反饋工作的同時,加強項目管理,使項目工作落到實處。
五是建議進一步加強建設項目的管理工作,全面落實“六制”既項目法人責任制、資本金制、招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監理制、工程質量責任制。各級職能部門要加強建設項目的協調、組織和管理工作,落實建設過程的各項配套條件,及時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發改、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做好對項目資金的齊抓共管、各負其責,確保投資效益的發揮。
六是建議縣政府要落實項目前期工作經費,每年要安排一定數量的資金,建立項目前期工作基金,專款專用,項目一旦批準建設,按規定提取一定比例的項目前期工作經費,滾動使用,變目前的被動為主動,改變過去在項目申報過程中,由于前期工作經費不足,有些項目的前期工作深度不夠,一旦國家有這方面的投資,短時內很難拿出高質量的項目相關資料,以至于坐失良機。
七是建議采取特殊政策,大力培育和引進項目工作急需人才,要打破常規,通過外送培訓或邀請項目專家、學者來余傳授等形式,逐步提高我縣項目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
- 上一篇:電視新聞標題制作評論論文
- 下一篇: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思路和方向